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田园风华 >

第28部分

田园风华-第28部分

小说: 田园风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雁翎侧脸看向沈父,笑道:“光是暗门我都操心不过来,去抢那些做什么?当皇帝有什么好的,我倒宁愿做个村夫。不过那些拿我的身份做文章的人倒是应该清理一下,我就是再大度也做不到把自己的东西拿给别人惹事,最后还要我来背黑锅。”最后一句带着森森的寒意,让人丝毫不怀疑沈雁翎会当真这么做。

“这样也好,一直以来我真怕你会不甘心本属于你的东西被别人占了去,要知道,皇家的纷争从来都是最残酷的,我宁愿你做个普通人,也不愿意你卷入到这样的纷争当中。”

“雁翎知道,父亲,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雁翎还是从前的雁翎,就算这件事,也不必我亲自出面。”沈雁翎说道,已经接下来了一个暗门,他可不希望再惹来其他的麻烦。

“这样最好。既然过来了,我今晚就在你们家吃饭了,雁翎不会一顿饭都舍不得给爹吃吧?”沈父将话都说出来了,心里也放下了一块石头,心情舒畅了许多,看着沈雁翎开玩笑道。

“自然不会,不过爹把宁儿赶了出去,这吃饭怕是要等一等了。”沈雁翎笑道。

沈父听沈雁翎提起宁儿才问道:“这会儿,宁儿带着孩子去哪里了?”

“想必是上山去了,宁儿说药分五时,不同时间采来的药,药效是不同的,所以有空就会上山采药。”沈雁翎回答道。

“你倒是捡了个宝,宁儿年纪不大,医术却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沈父点头道,“只是,宁儿是什么身份,你可是弄清楚了?”

“宁儿的本名叫上官水沄,是凤凰国的联姻公主。”沈雁翎简单的解释道,“六年前凤凰公主被人劫杀的事,我已命人去查,只不过还没有什么消息。过了年我要上京赶考,我打算带着宁儿一道,这件事,也该有一个了结了。”

沈父听到沈雁翎的解释,点点头,道:“不错,此事若处理不好,只怕会引起两国战事,正好去看看心儿过的可好,虽然我相信云桥的人品,还是要确定她好好地才能放心。”

“父亲不必担心,上次我秘密入京,已经暗中去看过雁心了,她过的很好,云桥还有他母亲对雁心都是极好的。云桥没有其他姬妾,除了在京中贵妇交往中吃力一些,雁心过得极好的。”沈雁翎向沈父道。



正文 第五十八章

父子俩说着话,很快宁儿就带着孩子回来了,手里还拎了一只野鸡,雨棠跟在后面,背着药篓拎着药锄。沈雁翎见状接过宁儿手中的野鸡去做处理,宁儿跟沈父打了招呼,把阿平交给雨棠抱进屋中,自己把采回来的药材分类晾在院中。

宁儿知道沈父要在家中吃饭,自然要做些好菜招待他,看着打回来的野鸡,便决定做叫花鸡了。作为中国知名度很高的菜品,宁儿这个极爱厨艺的人自然是用心去学过这道菜的,做起来虽然有些费工夫,但胜在口味极佳。有沈雁翎和沈父照看阿平,宁儿便叫雨棠给自己打下手,在厨房中做菜。外面,沈雁翎和沈父用心地教阿平说话,比起阿筝小时候一学会说话就叽叽喳喳地跟人说个不停,阿平则安静得多,见谁都甜甜地笑,却难得开口说一句话。

待晚饭做好,阿筝也从镇上回来了。此时已是十一月间,快到春节,小河村地处南方也下了两场雪,天气算不上多冷,到底是冬天了,阿筝一回来就扔了书包进厨房烤火,看着宁儿从烤过的泥土中剥出鸡肉来,不免好奇的问宁儿是什么。

宁儿对于儿子提的问题都是认真回答的,便把叫花鸡的来历都对阿筝说了一遍。听了宁儿的解释,阿筝点点头,雨棠却是惊讶的说,‘没想到还有这般有趣的东西’。

宁儿便笑了,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又算得了什么,等将来你见的多了自然就不奇怪了。”

“娘亲说的不错,今日就有高年级的师兄说过了年要出门去游学,老师便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将来阿筝也要出门游学。”阿筝一脸坚决地说。

“真好,我也想出门见见世面,可惜是个女孩子。”雨棠有些遗憾地说。

“姐姐不必难过,将来我去游学,一定把见闻都写下来寄给姐姐,这样,便如姐姐也见到了一般。”阿筝看雨棠有些失望的表情,连忙说道。

宁儿边把鸡肉取出来切开,边听着阿筝和雨棠说话,面上带着温柔的微笑,待鸡肉装盘,厨房里散发着叫花鸡特殊的香气,两个孩子都馋的紧紧盯着鸡肉看。宁儿笑着打开阿筝不安分地伸过来的手,叫雨棠帮忙摆饭,阿筝出去叫沈雁翎和沈父进来吃饭。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晚饭后,沈雁翎将沈父送了回去,才回到家中,难得见到阿筝老实坐在院子里读书,但想想眼下已近年节,想来是要考问学识了。沈雁翎倒不怪阿筝临时抱佛脚,到底还是个孩子,他像阿筝这般大的时候,学习也不见得多认真。

宁儿没有问起沈雁翎同沈父说了什么,但沈雁翎是不会欺瞒宁儿的,只不想孩子听到,阿平还小,但阿筝和雨棠却是聪慧而早熟的。看着宁儿拿着笔墨,教雨棠学画,沈雁翎便拿了书帮着阿筝复习,阿平则安静的坐在席上,手里把玩着父亲做的玩具,夕阳下,倒当真是一幅极美的画卷。

转眼就到了年节,这天是年前的最后一个集日,沈雁翎和宁儿把三个孩子留在家中,到镇上去办年货。几天前镇上的学堂就放了假,要到元宵以后才会开始上课,阿筝便又如从前一般跟村里的孩子一起玩耍。阿筝人缘极好,无论大人孩子,相处不用多长时间就能打成一片,就是到了镇上读书,一回家还是村里的孩子头儿。

在宁儿印象中,乡村里,过年都是要杀年猪的,以前她是城里孩子,家里又是传统的大家族,过年自然是不许她到处乱跑的,一直没有机会见识杀年猪的盛况。本以为来到古代可以见识一番,却发现,古代的农村比她想象的要贫穷,有能力杀的起年猪的并不多,在小河村中就只有村长一家罢了。那村长家心气又是极高的并没有邀请村民去帮忙,宁儿依然没机会去见一见。沈雁翎见宁儿失望,便笑着说明年打一只小野猪养着杀年猪,宁儿才算开心了。

年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年货自然马虎不得,夫妻两买齐所有的东西后,已是一人背了重重的一背篓,好在可以坐村里的牛车,否则当真要累的够呛。

宁儿总觉得,她一到镇上,总会遇到些事情,这次也不例外,夫妻俩买好东西刚要离开镇上,却有一名妇人抢到宁儿面前,对着宁儿磕头道:“求求你,救救我儿子吧!我儿子就要死了,求求夫人救救允儿。”

宁儿见状,明白此人是来求医的,只是村里的马车就要回村了,总不能叫人家等着自己,但身为大夫,宁儿又做不到见死不救,况且她也不知道病人的情况究竟怎样,不敢贸然答应下来。

沈雁翎知道宁儿的为难,便道:“我们把东西托牛叔带回去,都是乡里乡亲的,牛叔人品又好,我们去看看,回村里再去取便是。”

宁儿点点头,这是最好的办法了。沈雁翎知道病人耽误不得,便要了那家的地址,让宁儿先随那妇人过去,自己把东西送过去之后,再去寻宁儿。

宁儿跟着那妇人往她家去,一路上就询问了病人的情况。原来那妇人是一寡妇,丈夫三年前死于公差,因此官家也给了家中一些补偿。那孩子自小身体就不好,父亲死时还只有九岁,虽然聪明过人,却也心思敏感。自来寡妇门前是非多,街坊中便多有谣传他们家是非的,妇人一向管束,到没有出什么事,这一次却是别人过分了,那孩子才跟人动了手,奈何对方人多,那允儿身体又瘦弱,竟让人打了个半死。镇上大夫都说该准备后事了,却是那位尹大夫对她们说找到宁儿或许会有救,那妇人才寻到宁儿面前。

学医之人多少都有些怜悯之心,宁儿听了妇人的话,也为他们唏嘘不已,只是求医这种事,历来都是尽人事听天命的,宁儿也只能答应尽力挽救那个孩子的性命。



正文 第五十九章

很快,宁儿跟着那妇人到她家中。

见到她家宁儿才真正明白何为家徒四壁,虽然家在镇上,这家的生活条件却比起小河村的夏河家尚不如。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光线很暗,那个孩子身上盖得被子也薄的几乎透风。不过宁儿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他们家里的环境,而把注意力放在了那个孩子身上。

那个孩子不过十二岁的年纪,脸上还带着稚气,身子很清瘦,一张脸算不得出色,却带着一股正气,此时闭着眼睛,昏迷中拳头还紧紧地握着。宁儿看得一阵心疼,伸手拉起孩子的手为他把脉,又查看了孩子身上的伤。果然如他母亲所说,这孩子自小身子便瘦弱一些,这次又让人毒打,现在要想保住他的性命都不容易。

“夫人,我的允儿可还有救?”那妇人在旁边焦急的问道。

“我没有把握,你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宁儿不会给病人家属虚假的希望,照实说她并没有把握救回这个孩子。

“没有把握,但还是有希望的对吗?求夫人尽力救救我的允儿。”那妇人也是通情达理的,只是将希冀的目光投向宁儿。

宁儿点点头,屋内光线不好,便叫那妇人点了蜡烛。说起来,那妇人把那孩子的一切都交待的清清楚楚的,却一句也未提及自己,以至于宁儿到现在都不知道她姓什么。

就着烛光,宁儿取出银针给孩子治疗。那孩子被人打得重伤,但好在打他的人也是赤手空拳,并且没有什么武功,他伤的这么重一是一向身体就差,二是身上的淤血。宁儿相信那妇人请了不少大夫,因为他身上用过不少活血化瘀的药物,只是他身上淤血过多过深,根本不是单单药物就能消除,反倒沉积了淤血和药物,使得伤情更重。

半个时辰后,宁儿拔出最后一根银针,赶过来就守在旁边的沈雁翎连忙拿了帕子给宁儿擦汗。宁儿一笑,向那妇人要了笔墨,准备写药方。出乎沈雁翎和宁儿意料的是,这家人虽然几乎一贫如洗,但家中却有文房四宝。那妇人解释说那是孩子读书用的。宁儿也没有多问,取了笔墨,写了药方,叫沈雁翎去抓药,那妇人说该她去,宁儿却道需要她做别的事,她也只得答应了。

事实上,宁儿知道这家人贫困,而药方中又有几味比较贵的药材,宁儿有心帮他们一把才会叫沈雁翎去抓药。沈雁翎本不明白宁儿的用心,但药铺算出药钱来便明白了,想起宁儿说若是身上的钱不够便到悦来糕饼店去取,不由得一笑,难道他堂堂暗门门主还会缺钱?无奈一笑,付了钱,取了药回去。

沈雁翎走后,宁儿便要那妇人烧了水给允儿擦洗身子。宁儿会给他重新给他上药,他身上残留的药自然要清洗干净,趁这个功夫,宁儿跟那妇人攀谈起来,才知道那妇人姓林,夫家姓陈,那孩子便叫陈允,也知道林氏想培养陈允读书成才,便节衣缩食供陈允读书。

很快沈雁翎带了药材回来,对着宁儿一笑,把药材递到宁儿手中。宁儿看了一眼,微皱眉,道:“怎么买了这么多?”

“那掌柜的说,这药得多吃几日,叫我多买了些回来,免得每日来回跑麻烦!”沈雁翎答道。

“这掌柜的真不厚道!我开的药方需要多少药材我还不清楚,怎么还要他来多说!”宁儿不满地说。

“呃,这么说,我被人坑了?”沈雁翎眉毛一挑,说道。

“那还用说,就是欺负不懂行的人!”宁儿拿过沈雁翎手里的药材,取了一部分分成几份,叫林氏拿去煎上,另一部分则用水调和磨成糊状涂在陈允的身上,嘱咐林氏每天三次给陈允煎药,三天给陈允换一次药,等药服完,应该就恢复了。

这时陈允已经醒来,对着沈雁翎夫妇说谢谢。宁儿在陈允床边坐下,平淡地问道:“在你看来,你和你母亲好好活着,跟那些所谓的声名比起来,什么更重要?”

陈允一怔,半晌道:“士可杀,不可辱!”

宁儿盯着陈允的眼睛,似是不满陈允的回答,半晌才道:“士可杀,不可辱。说的真好,那么你死以后,辱与不辱又有何不同?自古以来,是非功过皆是后人评说,所谓后人,又有几个是当真了解你的?你若成才,别人便尊你敬你,哪怕你曾做过乞丐,也不会有人介意,反而说你意志坚强,富贵有命。但你若籍籍无名,哪怕你现在是为了捍卫那所谓的清白名声而死,又有几人当真相信你的清誉?”

宁儿说出这番话来,不止陈允,就是林氏和沈雁翎都惊住了。沈雁翎自诩心思玲珑,却也不及宁儿一般通透。

呆愣片刻,陈允回过神来,脑中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向宁儿道:“多谢大夫教诲,陈允明白了,以后断不会逞一时之气,给自己给家人带来祸患!”多年后,陈允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