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玩转官场 >

第108部分

玩转官场-第108部分

小说: 玩转官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显得有力多了。

“清华同志好大的手劲啊。”

尽管王清华在跟谭明月握手的时候,并没有用力,但这一握之下,谭明月还是能感觉出来王清华手上的劲道,不由说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夸王清华,还是另有其意。

“谭省长过奖了。”

王清华不管他谭明月是夸自己还是有别的意思,都只当是谭明月在夸自己了。其实王清华今天来看谭明月也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目的。如果硬要给加一个理由的话,那就不如说是挑衅了。挑衅,这个词语用在这里很合适,挑逗,寻衅,就是来找事的。不过找事也有找事的理由和策略,绝不能或搅蛮缠。这是官场,不是平常老百姓的打架斗殴。

王清华的理由当然很充分,就是送茶,送一包韩舒静送给自己,暗示自己送给谭明月的好茶。茶是西湖龙井,正宗杭州梅家坞的上等茶。

握完手,谭明月一回身,将王清华让进房间。黄秘书要跟进来,两个保安好像也有些不服气,或者是不放心,也要跟进来,都被谭明月制止了。看来谭明月也不是一般的人物,对王清华刚才的举动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不怕王清华对他动粗。

谭明月不怕王清华动粗,是因为谭明月非常清楚,王清华根本没有对自己动粗的理由。谭明月气定神闲,应付自如,给黄秘书摆了摆手,意思是让黄秘书不要过来了。黄秘书往前跟了一步,意思是想过来,却被谭明月瞪了一眼,只好下去了。

谭明月的住处不算很大,但设施很齐全,客厅、卧室、书房、健身房、卫生间等一应俱全。这个房间是当年谭明月在X市的时候,专门叫招待所改造的。谭明月改造这么一个房间的理由是,上面下来领导不能让人家住宾馆,就让人家住在招待所,这样既显得简单,也能让领导休息好。而且有些领导下来后,是很忌讳住宾馆的。因为住宾馆很容易惹来闲言闲语。这样对领导的形象影响也不好。

事实也证明,谭明月的这个决策是非常英明的,谭明月任市长的时候,包括省委书记王大成在内的几名下来视察工作的领导,住进这个房间之后都明确表示,X市的这种做法很好,好的理由有两点,第一是花钱少,现在就应该提倡勤俭从政,政府的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能给老百姓省一分钱就给老百姓省一分钱。第二是离市委市政府近,便于搞工作,也省去了很多接送的中间环节,很实用。当然,一旦有上面领导下来,这里的安保措施也会马上更换成了荷枪实弹的公安干警。

谭明月是个非常精明细致的人。但是不同于常人的是,谭明月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精明细致,而变得畏手畏脚。相反,谭明月精明细致的另一面是大气。在X市十年间,谭明月的功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南郊工业园区建设,东西两区规划建设,谭明月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了。这两个大手笔,从根本上奠定了谭明月从政基础,同时也给省委乃至中央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然而,十年后,省委要任命谭明月担任副省长职务的时候,却受到了时任X市市委书记关凤鸣的竭力反对。省委跟关凤鸣谈话的时候,关凤鸣的理由很模糊,只说在跟谭明月搭班子十年来,总感觉谭明月的做法不合乎常理,可能有问题。但具体是什么问题,关凤鸣说不上来。

这样一来,关凤鸣的反对非但没有起到阻止谭明月担任副省长,反而给自己落了一个嫉贤妒能的把柄。省委书记王大成一气之下,将关凤鸣贬斥到了市人大的位置。

王清华进房间后,没等谭明月给自己让位置,就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下了。王清华坐下的时候,谭明月看了王清华一眼,不知是在怪罪王清华不懂礼貌,还是在为眼前这个年轻人的不拘礼节感到惊讶。

谭明月亲自给王清华泡了一杯茶,端到王清华面前。王清华只说了一声谢谢。而且这一声谢谢并不比给韩舒静说的一声谢谢多加多少感情。

“清华同志是稀客啊。”谭明月将茶放在王清华面前后,做了个请的动作,“这可是上等的普洱茶,根据现代保健学的说法,这种茶有很多保健作用的。清华同志尝尝吧。”

王清华将茶端起来,放在嘴边略微抿了一口,感觉温度应该在七十度左右,足见谭明月确实是个茶道高手。韩舒静没有诓自己。不过王清华对这茶道并不是非常精通,只尝了一口就重新放在茶几上。

“怎么样?”谭明月看着王清华问道。

“好茶,”王清华道,“看来我今天算是白来了。”

“哦,”谭明月有些不明白王清华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

王清华说着,从包里掏出韩舒静送给自己的那包茶叶,道:“知道谭省长是深谙茶道,一个朋友送我一包茶叶,说是杭州西湖龙井,地道梅家坞产品。本想送给谭省长。想不到谭省长喝普洱茶,这茶叶恐怕谭省长就不会喜欢了。”

王清华说着将茶叶放在茶几上。王清华当然在谭明月面前不能提韩舒静的名字。而且那包茶叶的包装也实在不是很起眼。

“正宗梅家坞龙井?”谭明月还是非常感兴趣,凑过去,拿起拿包茶叶,亲自解开带子,拿了几片茶叶放在嘴里咀嚼了一番。咀嚼完,不由兴奋道:“好茶!确实是梅家坞的龙井。”

谭明月说完,将茶叶重新放在茶几上,对王清华道:“这一包茶恐怕至少在三千元以上吧?”

三千元,还以上。王清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包茶叶至于吗。王清华本以为这一包茶叶顶多也就百十来块钱,想不到谭明月竟然说出这么高的价格。这都顶上自己一个多月的工资了。然而谭明月为什么要说起茶叶的价格问题呢。难道谭明月给自己泡的普洱茶价格能比这个低了。恐怕不见得吧。谭明月这是话里有话。

“谭副省长若是喜欢,就留下来喝。”王清华觉得谭明月问的这个价格问题好像是在套自己这包茶叶的来路,“至于多少钱,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听他说,是他的爱人去杭州的时候特意去了一趟梅家坞买的。当然,跟谭省长的上等普洱茶是没法比了。如果这包龙井的价格有三千元的话,谭省长的普洱茶肯定就在三万元以上了。”

王清华也将了谭明月一军,你不是想拿我送你的龙井说事吗,那我就拿你的普洱茶说事。反正是彼此彼此。不过王清华实在不懂什么茶叶,普洱茶价格能达到三万元的,还真是不多见。

谭明月听完王清华的话,没有再和王清华说茶叶的事儿。其实再说也没什么意思了。一般按照常理来讲,一个年轻人,在领导文化的时候,心情肯定是紧张万分,领导问一句,恨不能回答一百句一千句。谭明月也正是想利用年轻人的这个弱点,向王清华探问一下王清华,这包茶叶的来路。根据谭明月的经验,像王清华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是不会喜欢茶叶的。而且即便是给领导送礼也不会送茶叶。想不到王清华竟然似乎猜透了自己的心思。

第一百六十四章对决(11)

第一百六十四章对决(11)

两个人的谈话,谈到这里都会隐隐感到对方的火药味儿。不过谁也不愿意将这种火药味扩大到明刀明枪的份儿上。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再将火药味扩大化,只要彼此到达目的也就应该适可而止了。

为了缓和尴尬的局面,谭明月故意去了一趟洗手间。谭明月之所以知道谭明月是故意去了一趟洗手间,是因为谭明月进了洗手间之后,王清华只听到了水龙头哗哗的流水声,而没有听见咕噜咕噜的马桶放水声。

谭明月从洗手间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条毛巾,一边走一边擦。擦完后,将毛巾放在茶几上,重新开了另一个话题。

“清华同志父母都还好吧?”谭明月似乎很不经意地问了王清华一句。

不过王清华能听出来,谭明月又在开始探听自己的底细。在X市的官场,王清华是一个没有真实身份的人,有的只是这个名字,从哪里来,家庭背景是什么,几乎无人知晓。王清华的档案里,只写了王清华有一个父亲,叫王天来,一个非常土,又非常神秘的名字。天来,天上来的人,鬼才知道是什么人。母亲病故,是个单亲家庭,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亲戚朋友。入党介绍人是一个叫杨文学的老头,年龄八十九岁,估计早已经亡故多时。就是杨文学本人也不会想到,自己在死后多年,还能介绍一个叫王清华的人入党。

这个档案,王清华看过一遍,里面的内容几乎没有什么要记忆的,所以一下子就牢记在心了。

谭明月不可能没有看过自己的档案,但是谭明月问自己的时候,却故意要问自己的“父母都好”,这明显是谭明月想蒙混王清华。

王清华笑了笑道:“多谢谭省长记挂,我父亲身体还行,不过跟谭省长比起来就差远了,虽然没有什么大病,但小病总是不断,一年到头药不离口。”

王清华不想说自己的父亲有病,但说个小病,觉得总没什么大碍。至于母亲,那更是王清华至亲的人,王清华不愿意提及。如果不是那个档案的限制,王清华真想大声告诉谭明月,老子的父母身体棒极了。老爸一顿能吃两大碗炒面,老妈每天开心的都跟捡了个金元宝似得。

“你老家是哪儿的?上次听兰书记说,你好像是Y市的?”谭明月坐下来抿了一口普洱茶,看着王清华慢悠悠地道。

王清华心想,别给老子胡说八道了,如果你说是李市长说我是Y市的,还算靠谱。你却说是兰书记说的。这不是胡编乱造又是什么。老子跟兰沧海也就是通了两次电话,还是以他女儿同学的名义说的话。他怎么可能知道老子是哪儿的。

想到这里,王清华忽然又想起了兰英,估计谭明月是觉得自己和兰英的非正常关系,才将自己联系到兰沧海身上去了。认为自己应该是兰沧海的人,或者说的兰沧海的未来女婿。同时也不难看出,这是谭明月这是在用兰沧海做幌子,掩饰自己曾经看过王清华档案的事实。

王清华的档案上确实是明明白白地写着,王清华原籍Y市,河水县,城关镇,西街居委会人。

“兰书记真是体察下情,连我一个镇上的一般干部都了解的这么清楚。”王清华笑答道。王清华这样说的意思,是说兰沧海在自己就职清水镇武装部长的时候,就了解这些了。王清华在偷换概念,在故意扰乱谭明月的思路。王清华不想让谭明月这样刨根问底的问来问去。这样问下去,不知那句话不对,就可能在这位谭副省长面前露馅。

王清华此来,本是想探听谭明月的情况的。却不想被谭明月探了探去,探个没完没了。

王清华说完,还没等谭明月继续问自己,就接着问道:“谭省长,听说中纪委要下来专门调查小王庄的案子,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回事?”

王清华问完,谭明月的脸色就有些不对劲了,不过马上笑了笑道:“是啊,毕竟这是一件大案,死亡那么多人,中央下来查一查也是应该的。不过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咱们查的结果,毕竟是咱们自己查的。中纪委下来核实一下,就更具有说服力了。”

谭明月也在玩文字游戏,也在偷换概念,王清华问的是查案,事实上也是中纪委下来查案。当然一旦牵扯到查案,那就毫无疑问说明,中纪委对这次小王庄水库溃坝案的调查结果并不满意。也就是对他谭明月的工作不满意。这样一来,别的不说,就是面子上,他谭明月也下不来。所以谭明月就故意将这个“查”改成了“核实”。

谭明月既然给王清华这样说,那么对下面的人,肯定都是这种说法,说中纪委下来核实小王庄水库案。这样一来,下面人也不会有什么动静,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个程序问题罢了。

谭明月说着,看了王清华一眼,接着笑道:“这此小王庄的案子,能这么快就结案,你的功劳也不小。要不是你们检察院工作作风踏实,又能雷厉风行,光凭公安局那边,恐怕到现在还不会有结果啊。那天我还批评赵金明。赵金明同志,对你上任这个副市长意见可不小啊。你也知道,按照惯例,公安局局长应该是进常委的,可赵金明同志至今还进不了常委。赵金明同志意见不小啊。”

小王庄的案子,说白了,就是公安局一手查不出来的结果。王清华带领检察院调查处的人也调查了一段时间,但并不同意公安局可以结案的结论。但是谭明月一锤定音,说可以结案了,就结案了。现在又将这个天大的“功劳”往王清华身上推。这不是给王清华好处,是想拉清华下水。

王清华不会吃这一套,听完谭明月的话,马上道:“谭省长过奖了。小王庄的案子,韩检在几次常委夸大会上都明确表示过,不能这样结案。而且,在我和调查处的调查过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