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69部分

抗日保安团-第69部分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面又另起一行大字,上写:委员长蒋中正,署名下方盖有蒋中正印章。然后又另起一行小字写道: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三十rì。rì期上还盖有军政部的大印。
除了这份由常凯申亲自签发的委任状以外,还有几份由第14集团军司令长官卫立煌签发的委任状。委任于老根为第33师副师长,段双虎为33师所属第33旅旅长,张海岩为第34旅旅长。这些高级军官郑卫国是无权直接任免的,所以要由14集团军司令长官签发。
这四份委任状都是由二战区前敌司令部的周益民上校带过来的,他戴着眼镜,看起来很年轻。周上校解释说:“按照惯例,这三个职位师长是无权直接任免的,所以卫长官就根据您的提名下达了委任状。卫长官说第33师其他的职位都由您来决定,只要确定好之后上报长官部就行了。”
郑卫国翻了翻委任状,奇道:“我觉得师参谋长的位置也很重要,这个也是由我来直接任命的吗?”
周上校起身给郑卫国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笑道:“师座,卑职以后就要在您手下效力了!”
郑卫国开始一愣,但很快反应了过来,笑道:“原来周老弟就是我们33师的参谋长!”
周参谋长笑道:“正是!师座,以后就要请您多关照了!”
郑卫国回敬了一个军礼,说:“客套话我就不多说了。周参谋长,既然上峰指定我们俩儿搭班子,以后咱们就在一个锅里搅马勺,是守在同一条战壕的战友了。在这里我以茶代酒,愿我们兄弟缪力同心,共赴国难!”
周参谋长忙举起茶杯,说:“师座有令,卑职安敢不从!”
两人喝完茶,都笑了起来。
郑卫国说:“参谋长,我就不把你当客人了。眼下部队改编有一大摊子事要做,你得马上接手。早点儿处理完,我们也好早rì南下接受改编。”
周参谋长忙道:“请师座吩咐!”
郑卫国拿起那叠委任状,说:“走吧,我先带你去认识一下同僚。”说着,他让jǐng卫员速去通知在县城营以上级别的军官到作战室开会。没过多久,于老根、李震安、王达、段双虎、张海岩、马彪、李大壮、吴全福、齐思贤、张长贵陆续赶了过来。
段双虎眼尖,伸手就要来拿委任状,嘴上还说:“团座,这是什么东西?”
郑卫国忙打开他的手,说:“别毛手毛脚的!今天有大事要宣布,你们先各自找位置坐好。”
李大壮好奇地瞅了一眼坐在郑卫国右手侧的周参谋长,说:“哟!还有客人呢!”
郑卫国见人都来了,笑道:“这可不是客人!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33师的参谋长周益民上校,大家欢迎!”说着带头鼓了几下掌,众人看在他的面子也跟着稀稀拉拉拍了几下。
周益民起身给大家敬了一个礼,说:“敝人周益民,奉长官部命令前来就任33师参谋长一职,以后还请诸位兄弟多多支持我的工作!”
大家客气地回敬了一下,不过有先有后,显得有些杂乱。周益民有些无奈看了郑卫国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
郑卫国也不避讳,笑道:“他们懒散惯了,并不是有意怠慢你。不过,军容军纪方面以后都归你管,希望你能尽早负起责来。”
周益民顿时感到头大如斗,不过此时可不容他退缩,否则以后在33师就难以立足了。没有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郑卫国在肚里暗笑,心想还是当领导好,什么事都可以推给手下。他随后又将在座各位给周参谋长介绍了一下,并讲了整编之后的人事安排。
根据军政部的批复,第33师的编制为两旅四团,师直有炮、骑、工、辎、通讯各一个营,外加特务连和卫生队。郑卫国打算将直接将四个主力营提升为团。不过,团下面暂时不设营,直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一个辎重连,一个骑兵连。
为什么要取消营一级建制呢?原来部队通过收拢溃兵的方式扩充之后,恢复了连一级建制。每连下设三个80人左右的步兵排,一个重机枪排,一个辎重排,总兵在300人左右。现在每个主力营也就一千多人,编上三个步兵连再加上其它单位就已经够数了,营一级建制没地方放了。
让郑卫国没想到的是,他刚把这个想法说了出来,就遭到了周参谋长的反对,而且理由非常充分。周参谋长说:“师座,军政部是不会允许部队擅自改动编制的。即便您这个编制再好也不行!”
郑卫国这才想起自己是zhōng yāng军了,不能像以前那样由着自己的xìng子来。他想了一下,说:“参谋长,那你说该怎么整编?”
周参谋长说:“还是要按军政部的编制来,每个团下设三个营,营以下设三个连,以此类推,实行三三制。否则的话,军政部是很难通过的。”
郑卫国把充实基层兵力的计划讲了一下,说:“我也想保留营一级建制,问题是没有那么多兵力,也没有那么多武器。”
周参谋长听说每个连达到了惊人的三百人,感到非常不解,说:“师座,虽然充实基层兵力是一个大趋势,军政部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可是您这种搞法是不是有点过了?教导总队是**装备最齐全、训练最正规的军队了,他们一个连也没有三百人啊!”
教导总队全称zhōng yāng军校教导总队,抗战爆发后扩编为三旅六团的甲种师,总兵力高达三万余人,装备也为全国之冠。可惜在淞沪会战、南京会战连番恶战中被高层瞎指挥给拼得元气大伤,一年后就撤消番号了。
想到这支部队,郑卫国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有教导总队那么好的装备,就不用堆这么多人了。你再想想别的法子,总之充实基层兵力的计划不能变。”
周参谋长苦笑道:“师座,您可就为难我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您只有四个营,硬要编出四个团来,这让我怎么办?”
郑卫国笑道:“我们可不只四个营,这只是主力部队,另外还有五个营的地方部队,还有营级建制的铁道游击队以及工程兵部队。”
周参谋长眼睛一亮,说:“既然有这么多部队,为什么不编到主力部队来呢?”
郑卫国说:“地方部队绝对不能抽走,这是个原则问题。你一路走来应该也看到了,这是多么好的一块根据地啊。如果把兵力全部抽走,主力不在的时候谁来保护这块土地,谁来保护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呢?”
周参谋长想了一下,说:“这样的话,卑职还有一个权宜之计。”
郑卫国忙道:“此话怎讲?”
周参谋长说地方部队名义上编入主力部队,但不跟着南下,而是作为33师留守处,留守在平安县。比如一营、五营、七营编为33旅331团,团长马彪兼任一营长,另外两个营名义上属于331团,但实际上还是地方部队。
于老根首先表示赞同,说:“参谋长这个主意好!不但不用抽调地方部队,还能给地方部队弄到一份军饷。”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称赞。
这个问题搞通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现在师一级的主官都有了,再就是师直单位。按照**惯例,师部下设八个处,即参谋处、政训处、副官处、军法处、情报处、秘书处、军医处、兽医处,另外还有修械所、汽车队、战地服务队等单位。
当然,不是每个师都编得这么全。如果没有军马,兽医处就没有必要了;没有汽车,自然就没必要设汽车队了。不过郑卫国还是希望尽量把这些单位设全,一方面确实有用,另一个方面还可以向委员长多要些军饷不是?


 第九十二章 南下前

整编思路确实下来之后,就是具体的人事安排了。根据周益民的建议,郑卫国决定组建33师留守处,具体工作由副师长于老根负责。班子成员包员县长李震安,副县长兼政训处副处长王达,34旅旅长张海岩。
郑卫国以前虽然挂了一个县长的名义,但民政上的事他基本不插手,县zhèng fǔ的工作都是由李震安来主持的。现在他已经是正规军的师长了,兼任县长有些不合适,所以干脆辞去了这个职位。政训处处长历来是要由长官部任命的,所以王达只能任副职了。
留守处实际上就是以前的地方部队,只不过换了一个说法。然后就是33师主力部队的人员安排,这些人在不久之后将出征晋南。首先是指挥机关,郑卫国师长,周益民参谋长,段双虎33旅长。33旅指挥机关与师部合并,所以段双虎实际上干的是副师长的活儿。
师部以下分为师直单位、直辖部队和四个主力团。主力团直接由原主力营升格,各营营长升任团长同时兼任各团一营营长,团营两级指挥机关合并。按军政部给的编制,33旅下设331团、332团,34旅下设341团、342团。另外根据战情需要,可以酌情增设一个补充团。郑卫国便按顺序任命马彪为331团团长,李大壮为332团团长,吴全福为341团团长,齐思贤为342团团长,张长贵为补充团团长。
主力团整编算是简单的,换个旗号就行了,麻烦的是师直单位。因为这些职位大多需要专业人员,这让郑卫国感到很是头痛。由于人才匮乏,很多职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像参谋处长,这是八大处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职位。行军作战,具体的计划都需要参谋处长来制定。解放军系统里面改称为作战处长,职权更大。
这样重要的位置让自己人来坐当然更放心,可是郑卫国手下这帮人里面没有一个能胜任的。要想这个职位能够发挥作用,非得找一个受过高等军事教育的人不可。
郑卫国想了一下,对周参谋长说:“参谋长带来的这些人中有没有适合干参谋处长的?”
卫立煌虽然非常赏识郑卫国,但还不至于把一个师全扔给他去折腾,所以这次除了送来了委任状之外,还派了一批军官过来。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位,一位是这位周参谋长,另一位是政训处长吕战。吕处长现在还在晋南准备物资,与周参谋长同来的只有一些技术军官和基层军官。
郑卫国并不介意卫长官掺沙子,只要派来的人不破坏抗rì就成。特别是那些技术军官,他是打心眼儿里欢迎的。
周参谋长却有些顾虑,因为参谋处长是直接受参谋长领导的,他担心被人误会揽权,忙道:“新来的军官不了解我们师的情况,还是由师座选一个熟悉本师的同仁比较好。”
郑卫国摇了摇头,说:“没事儿,只要jīng通参谋作业就成!情况嘛可以慢慢了解,工作也可以逐步来开展。”见周参谋长还要推辞,郑卫国只好说了实话:“不瞒你说,眼下我们正缺这样的人才,就连懂得图上作业的也是不多,更别提完整的参谋业务了。”
周参谋长想了一下,说:“这样的话,我到有一个人选。”说着,他从公文包里面拿出一份履历递给郑卫国。
郑卫国接过一看,念道:“熊泰宇,法国圣西尔军校毕业。哟,还是喝过洋墨水的!”
周参谋长笑道:“不错!他在学校和实习期间表现都非常优异,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回国之后,我和他共事过一段时间,人才难得!”
李大壮有些不信,说:“真要是个人才,怎么会跑到我们这座小庙里来!”
郑卫国怒斥道:“休得放肆,还不向参谋长道歉!”
周参谋长笑道:“没关系,李团长有这样的疑虑也是正常的。不过,我相信我的眼光,请各位同仁拭目以待。”
闹了这么一出之后,周参谋长就不好再推荐人选了,郑卫国只好自己酌情安排了几个。像副官处处长是李富贵,他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人机灵,是个可造之才。秘书处处长叫余德全,是冀游借过来的一名青年知识分子。有了他,郑卫国就不用为繁体字发愁了。
师直单位就先这样安排着,不行再换。然后就是师直辖的各营,这些都比较好安排,毕竟之前都有相对应的编制。炮营营长就是之前的炮兵连长钱枫,如果直接安排上面派下来的军官容易引起对抗,不如先让他们当一阵子教官。骑兵营营长郑卫国打算让夜猫子干,他骑术好,又懂一些骑兵作战的知识,应该能干好。其他各营郑卫国也初步拟定好了人员。
郑卫国说:“对于人事安排,大家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众人都说没有了,于老根就说:“师座,就先这样吧,如果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再做调整也不迟。”
郑卫国说:“好!那各位回去后加紧把手头上的整编工作做完。师直各单位就有劳参谋长了,师属各营由张长贵负责。”两人忙欠了欠身,以示服从。张长贵名义上是补充团团长,但事实没有这个团,郑卫国便让统一管理师直各营,并兼任特务营长。
会议结束之后,郑卫国把于老根、段双虎、张海岩三人的委任状递给了他们,其余人等要等秘书处运转之后才能拿到手。
段双虎看到桌上还有一份,说:“这份是谁的?”
郑卫国说:“哎,你别动,那是我的。”
段双虎一把就抢了过去,拿在手里看了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