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442部分

抗日保安团-第442部分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一声令下,关东军按照操典除了派出的哨兵,做饭的炊事兵,所有部队一个班一组在路边把枪架起来,齐刷刷坐下等待开饭,远远看去轻机枪掷弹筒摆成一条漂亮的直线,官兵们坐成了棋盘格,军容严肃而整齐。
日军官兵们闻着饭团的香味儿,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而且不光是他们在流口水,“砬子”上的第十二团将士们也是垂涎三尺。
当然,曾团长他们可不是为了饭团的香味儿,而是对两千多日军和他们的装备眼馋。虽说这几年八路军的装备改善不少,但冀东的条件还是相对比较困难。
那一溜架起来的三八大盖歪把子掷弹筒。看在缺枪少弹的八路眼里,那就不是“整齐的军容”,而是咬一口流油的大肥肉了。如果说在此之前,曾克林团长还有些犹豫,担心这块肥肉太大吃不下去,现在肯定不会有别的想法了。一看这么多装备,大伙儿眼睛都绿了。
因为日军简直是全无防备啊,武器都架在了一边!甚至连哨兵都只在谷口安排了几个,其余方向因为山崖太陡,稍做尝试便放弃了。
事后曾团长承认。如果不是恰好碰上日军架枪开锅做饭。这一仗他是不准备打的。没办法,他手上就一个小团,人还没鬼子多呢,怎么敢硬碰硬?没便宜的买卖八路一向不大做的。可鬼子玩出这个野地大阅兵。架枪等开饭的怪招。那就是勾馋虫了。这也要怪日军不知变通。这军容整齐的确很体现部队的水准,但荒山野岭的你搞这么正规给谁看呢?
所以曾团长一咬牙,这买卖咱做了!
“快。命令一连、二连、三连、机炮连马上过来,特务连守在谷口,四连做预备队,在峪外准备接应。”
各连早已集结完毕,接到命令后迅速从四面山脚处爬了上来,将峪内的日军团团包围,而日军却毫不知情,一个个还在唱歌,等着吃饭。其实也不怪日军太弱,他们的训练还是严格的,而且文化程度比侵华之初的日军水平还要高出不少,只是他们严重缺乏战斗经验。加上对八路军太过轻敌,才搞出敌前扎营做饭的荒唐事来。
“团长,什么时候动手!”战士们都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曾克林深吸了一口气,笑道:“不急,等饭熟了再动手!”
兴安岭下现旷野,
卫国先烈魂安在,
而今同胞寄重任,
正义托付新天地,
前卫而立啊,关东军!
……
日军又唱了一段,终于有军官喝令道:“咪西咪西!”士兵们欢呼一声,正准备排队打饭,就在此时,只听山头传来一声:“打!”
哒哒哒……就在日本兵刚要开饭的时候,凹地四面八方山上八路军伏兵的攻击开始了。轻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一时间弹如雨下,整个凹地都在凶狠地打击下颤抖起来。
而日军遭到袭击后,几乎当场就垮了下来,先是被八路有数的几挺机枪扫倒一片,接着建制就乱了,“完全陷入八路军的围攻之中,在八路军的弹雨之下,唯一可作的就是伏在凹地上挨打”!
慌乱之中,日军还是表现出了良好的军事素养。士兵们几乎在遭到攻击的第一时间卧倒隐蔽。要是**的话,估计这一轮扫射就交待的差不多了,没办法,训练不足。
挺过第一轮袭击之后,日军在军官的带领下,开始分为两拨,有的枪向四周高地突击,没的枪当然是去抢枪了,谁让他们都把枪架到一边呢!
可是架枪的地点是八路军的重点打击目标,几挺重机枪正在来回扫射呢!就跟之前在河边遇到的袭击一样,除了在枪架前躺倒一大片尸体以外,日军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侥幸抢到武器的日军也没能发挥什么作用,之前介绍过,这一带平原山地间杂,山区属于太行燕山余脉,山势险峻,当地称为“砬子”的陡壁比比皆是,路都找不到,谈何突击呢?一连冲了几次,不仅没能突出去,反倒把手上不多的枪枝又丢了不少。
万般无奈之下,日军联队长松浦诚之大佐只能用无线电明码呼叫附近日军前来救援。本来冀东地区只有第27师团一个联队,但随着这几年冀东的八路愈发壮大,日军也迅速爆涨,把独立混成第8旅团也调了过来。
冀东军区的东半部分,恰好就是独立混成第8旅团的辖区。不过这个独混旅团需要照看的地方很大,抚宁县只有一个中队驻守。
接到命令之后,这个中队大吃一惊,慌忙收拾行装赶来增援,结果跟第十二团的四连迎头撞上了。
跟冀中周围那些“乞丐兵”、“长工兵”不同,冀东的日军生活条件还算不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尚在他们控制之中,这一点跟冀中恰好相反。当然,这也是由双方实力所决定的。
而且这个独立混成第8旅团在日军内部也是那种作风顽强,非常有战斗力的部队,训练作战都有一股浓浓的法西斯味道。
举一个例子,这是日本人自己说的。为了说明独立混成第8旅团战斗力强劲的原因,日本人在一本书中提到其训练的严苛,就讲到有初年兵(就是新兵)患肺炎卧床,被伍长认为不够坚强,强行叫起来进行拼刺训练,导致其死亡的例子,对此,日军还振振有词的称为“自然淘汰”,只有这样严苛的训练,才能保障士兵在战场上的安全。
由此可见,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四连跟日军援兵一交手,很快就感受到了压力,赶紧派人向团长报告。
曾克林团长也知道事情紧急——要是让日军这个中队击溃了四连,再赶来增援的话,这煮熟的鸭子只怕就要飞了。(注:冀东八路一个连往往只有七八十人,而日军一个中队有一百**十人)
于是忙命令道:“通知特务连,马上向峪内突击!”
“同志们,跟我冲啊!”
“杀光小鬼子,给乡亲们报仇!”
特务连的指战员们在峪外等了半晌,光听见兄弟部队打得热闹,心里就跟猫抓子挠似的,早忍住了。接到命令,立马红着眼睛杀了进去。
哒哒哒……机枪手端起捷克式、歪把子冲在最前面,很快扫倒了一大片。峪内的日军到现在还没抢到几支枪,只能拼命躲在石头后面。
“冲啊!”
杀红了眼的战士们给步枪装上刺刀,展开了白刃突击。
噗、噗、噗!苍天有眼,日本鬼子终于尝到了手无寸铁被人屠杀的滋味儿。战士们也是报仇心切,一路捅了过去,没留一个活口。哪怕是跪地求饶的也一并干掉。再说现在的条件也不允许接受日军投降,要知道这可是两千多鬼子,要让他们抢到了枪,可就指不定谁干掉谁了。
哒哒哒……岩上的重机枪还在咆哮着,水箱里的水都快烧干了,枪架前的尸体堆起了好几米高。后来的日军士兵只能从尸体上方爬过,但很快又被打死,成了尸墙的一部分。
“吹冲锋号,全团突击!”
嘟嘟嘟……嘹亮的冲锋号声终于响了,杀敌心切的将士们等不及慢慢往下爬,顺着山坡就滑了下去。后背和腿上被山石划得血淋淋的,可是大家都顾不上去包扎伤口。他们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杀敌报仇!
“小鬼子,还潘家峪乡亲们的命来!”
特务连副连长王胡子一刀荡开了松浦诚之大佐的军刀,然后手起刀落,只听咔嚓一声,敌酋授首。至此,敌第40联队两千余人悉数被歼,无一漏网!
ps:  今天太热了,所以只更一章,报歉!不过是大章,5600字!


 第四百九十六章 国内外变化

“什么?一个小团全歼日军一个联队!”郑卫国拿着战报仔细看了一遍,不敢置信地说:“难道留守东北的关东军已经弱到这种地步了?”
“弱到不见得!”周参谋长笑道:“我看最主要还是缺乏战斗经验。您看看,竟然在那种地形埋锅做饭,而且连警戒哨都没有派出去。这哪里像是在行军打仗?简直是学生在组织春游嘛!”
周参谋长这话算是说对了。由于到处都需要用兵,第25师团的精干老兵和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早就被抽调一空,剩下这些官兵都是在东北地区成长起来的日本和朝鲜青年。跟前辈们相比,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战斗经验和战斗意志就差得远了。
硬要比较一下的话,估计跟抗战初期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差不多。这样的部队文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假以时日一定能成长起来,但前提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
郑卫国眼睛中闪过一道寒芒,有些欢喜地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第63军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北上了。通知冯占海,立即向冀东挺进,一定要日军反应过来之前占据冀东,隔绝东北和华北。”
“此外,东北挺进军也要加快行动,最好能提前进入科尔沁草原。”
按郑胡子的计划,63军将抢占冀东作为前进基地,然后越过辽西走廊直扑东北腹地,到时候就能与俄国远东地区的北方方面军遥想呼应了。甚至能够得到美军战略轰炸机的直接支援。
与此同时。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现在番号是北方方面军第二军)也将从蒙古草原逼近东北,抢占辽西,与63军从西、南两面夹击东北的日伪军。
然而,不待第63军出发,国内外又接连传来几个消息,差点儿让郑胡子措手不及。
一天之后,周参谋长匆匆赶了过来。
郑卫国问道:“老周,第63军开拔了吗?”
周参谋长点点头说:“已于今日上午正式誓师北上了!”又道:“总座,您还是先看看这个吧!”
郑卫国接过一看,眉头微皱。疑惑道:“第37师团在暗中集结?”
第37师团现在隶属于山西第一军。部署在以运城为中心的地区,担负着监视中条山第五集团军的任务。郑卫国曾打算吃掉这个师团,但最后没能成功。之后一段时间,第二战区忙着对部队进行第二次改造(即由正规化向野战化转变)。韬光养晦。就没有再动手。
“依照你们参谋部的情报分析。这第37师团是要进攻,还是要撤退?”
周参谋长摇头道:“情报有限,暂时还看不出来。不过眼下我中条山守军实力大涨,光靠一个第37师团肯定是吃不下的,所以撤退的可能性更大。”
日军眼下基本放弃了晋南,出了第37师团以外,也就临汾的第41师团可以就近增援。不过现在的中条山守军已经发展成齐装满员的十个师,还配属有大量技术兵种,别说两个师团,就算四个师团也未必打得过。
何况现在的中条山守军并不是孤军奋战,两翼还有山西新军可以就近增援呢!要不是郑卫国不希望过分刺激日军,影响大战略的话,早就主动发起攻击了。
郑卫国想了一下,赞同道:“确实,看来日军是要进行战略收缩了。”
其实自打华北地区的铁路系统被彻底破坏以后,华北的战略价值就大大降低了。因为占领区的大量物资(比如煤矿、羊毛、粮食、棉花等)都很难运出去,同时外面的物资运进来成本也高了许多。
这种情况下,还要维持近20万日军和差不多相同数量的伪军,对日本政府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即便42年之后,日本政府在华北搞起了“以战养战”的新经济政策,但这同样是对日本人力和军力的严重浪费。要知道这40万军队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一股战略性的力量。
周参谋长也有相同看法,笑道:“是啊,现在的华北对于日军来说就是一个纯消耗性的战场。要不是为了面子,只怕早就撤了!”
郑卫国哼了一声,说:“现在想撤,只怕有些晚了!”
周参谋长惊讶地说:“总座打算留下这些部队?”
郑卫国点了点头,沉声道:“虽然我不知道日军打算把这些部队撤到哪里去,但我相信一句话,敌人所坚持的,就是我们要反对的。他们想撤,我偏不让他们如愿!”
周参谋长忙道:“可是,我们挺进东北的大战略怎么办?”
郑卫国摆手道:“互不影响,第37师团就交给第五集团军。其余部队仍按计划行动。”
现在已经快到八月份了,等部队进入冀东,再挺进东北少说也是九、十月份,眼看就要进入冬季了。东北的冬天可是难熬得很,所以根据之前的计划,第一批挺进东北的只有三个军,即第63军、东北挺进军和第97军。没办法,东北实在太冷了,粮食也难筹集,一下子派去太多的部队,过冬就是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话,第二战区的直属部队就还有第3军、第9军、第15军(均隶属于中条山第五集团军)、第40军、49军、51军、53军、57军、69军、新5军、新8军等11个军的强大武力。再加上八路军、山西新军以及傅作义系统的部队,实力仍然在敌华北方面军之上。如果冈部直三郎有什么动作的话,郑胡子也不介意给予迎头痛击。
周参谋长想了一下,说:“好。不过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时候日军其它部队肯定会增援和牵制,我们得拟定好一个总体战略。”
郑卫国点头道:“这个是必须的,就由你们参谋部统一安排。”
两人又就国内外形势扯了一通。主要是三件事情,当然,最后一件比较复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