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299部分

抗日保安团-第299部分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该营还装备了轻重机枪、枪榴弹、迫击炮,以及大量的燃烧弹和燃烧瓶。看过苏联老电影的相信对那句“阿廖沙,烧死那个杂碎”印象深刻。没错儿,这就是中国版的突击工兵旅,只是规模没毛子那么夸张,总兵力不过七百多人,其中突击作战的兵员尚不到一半。
为了牵扯沧州的守军,使其短时间不敢北上。在李杜副参谋长的建议下,郑卫国决定利用突击工兵营的强悍战斗力在敌军统治中心来一次黑虎掏心。
一般来说,越靠近根据地的敌军警惕性越高,因为处在敌我交界处,随时有可能爆发冲突。而越靠近敌人统治核心的大中城市,守军越懈怠。郑卫国正是利用这一点,才决定放过泊镇周边的城镇不打,直扑泊镇。
历史上,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粟裕曾于1939年1月18日率领一个团冒雨出发,从江苏省高淳县与安徽省当涂县交界地区,长途奔袭安徽省芜湖日军飞机场附近的伪军据点官陡门。
突击部队以木船、绳索渡过青山河,然后跑步奔袭,20日傍晚到达当涂县亭头镇,21日凌晨1时抵近官陡门,冲进伪军据点。此次战斗从开始攻击到解决战斗约8分钟,连同清扫战场总共不足半小时,全歼守敌300余人,其中俘57人,缴获机枪4挺、长短枪70余支。
霍营长的指挥能力当然比不上粟大将,可战果却一点不差儿。在当地地下党的掩护下,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绕过日军层层封锁,于半夜抵挡泊镇外围。
当日凌晨,部队突然向泊镇发起攻击。战斗非常顺利,在潜伏在镇内的地下党手枪队的接应下,突击工兵营轻取城门,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日伪军分别堵在营房内。伪军倒也光棍,二话不说就投降了,还把几名日本“顾问”抓起来当作投名状。
日军则凶悍多了,不仅拒绝投降,还试图向营房外反扑。霍营长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只好下令扔燃烧瓶,一个中队的日军除执勤人员是被打死以外,其余百多人尽数葬身火海。
泊镇被攻克给周边的日伪军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就连坐拥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的沧州都忐忑不安,迟迟不敢朝南北两面增援。毕竟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谁晓得郑胡子是不是在沧州外围集结了重兵?
更让日伪军惊恐的是,第二军分区和第四军分区也趁机插进来。不仅将沧州与德州之间的铁路彻底掐断,还组织民兵虚张声势,做了一副要攻打沧州的架势。这些地方部队都穿着正规军的衣服,日伪军一时半会儿也分不清楚,只得龟缩到几个县城固守。但这样一来地方部队的声势就更加壮大了。
待驻屯兵第三联队第二大队覆灭之后,日军指挥部终于觉得有些不对头,而且也不能坐视第三联队剩下两个大队覆灭,只得强令独立混成第7旅团北上增援。
这个旅团长叫林芳太郎,是日本军内部有名的战术家,平时没事儿就喜欢瞎琢磨。他分析了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战例之后,认为该部最大的失误就是在敌情不明的地区贸然分兵,结果被97军各个击破。
林芳太郎当然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于是将沧州一带的据点尽数放弃,带着六千多人(含一千多伪军,当时伪军不多)的大部队抱团北上。这样一支大部队可不好啃,所以53军干脆命令116师让了出来,准备集中兵力对付西线的日军。
ps:  又替某人代发一章,希望有热爱军事和抗战史的达人多提意见,让作者这个井底之蛙好好涨涨见识!


 第三百七十五章 捷报传来

“杀给给!”
“好压古,好压古!”
……
“撤,快撤!”
……
哒哒哒……哒哒哒……轰轰!只听枪炮齐鸣,杀声震野。这里是西线,驻屯兵第二联队的日军正在疯狂追击53军军部及所属130师。他们有150毫米重榴弹炮这种大杀器在手,可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所以肆无忌惮,追击过程十分凶猛,简直视53军的抵抗若无物。
也难怪日军如些骄狂,53军在西线只有12门野炮和8门山炮,虽然小有实力,但跟日军的豪华阵容一比就是天壤之别了。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周福成军长只得率领部队边打边撤,一下子就撤了十几里。而日军却穷追不舍,大有一举杀入根据地的势头。
冈崎清三郎大佐已经忘了杨柳青镇的狼狈,得意地吟诵道:“无论是释加,还是孔子,或者基督、安拉,只要挡在日本前进的路上,都将被帝国毁灭!”
参谋长忙拍马屁说:“哟西!联队长阁下不愧是陆大的高材生,不仅是战术大师,文采也是极好的。”
冈崎大佐心里虽然明白他是在胡扯,但还是开心地大笑起来。
“报告!联队长阁下,师团部急电!”一名通信兵匆忙从后面赶来。
冈崎接过电报才看过数行,脸色骤变。
参谋长忙问道:“阁下,发生了什么情况?”
冈崎脸上浮现出慌乱的神色。焦躁地回答说:“第三联队在南线吃了败仗,真是混蛋啊!一个大队被包围在静海县城,另外一个大队赶去增援却失去了联系,这简直就是我们第27师团的耻辱!”
“纳尼?”参谋长惊讶地说:“支那军队竟敢进攻我们一个联队!”他却不想想,刚刚在杨柳青镇以东如果不是援军及时赶到,只怕他们的下场比第三联队还惨。
哒哒哒……驻屯兵第二联队很快也为自己的骄狂付出了代价。由于追击太深,行军速度过快,后方和侧翼均不稳固。
而53军虽然节节败退,但各部并不是直接撤向根据地,而是与日军行进方向呈九十度夹角后撤。这些部队以营连为单位。分散在日军四周不断进行袭扰。给日军特别是其炮兵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冈崎大队很快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全军如果散开则有可能被各个击破;如果猬集一团,则成了瞎子、聋子,不仅丧失了军事上的主动权。敌军还可以从容部署。甚至发起致命一击。
“联队长阁下。支那人大大的狡猾,我们一个联队兵力太少,不宜深入未确保区域。”参谋长犹豫了一下。终于建议收兵。
不等岗崎大佐多做考虑,师团长本间雅晴很快也发来了撤退的命令。根据日军侦察,116师已经从南线战场消失,去向不明。这样一来,第二联队的迂回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还有可能陷入重围,不如先与第三联队的残余部队合兵一处,恢复津浦线的运输再说。一想到津浦线遭到的巨大破坏,本间雅晴就头大如斗,气得拿起指挥刀乱砍一通。
“啥?小鬼子撤了!我操他姥姥!”390团团长张玉挺才率部往回赶了一半路程就听到这个“噩耗”,气得大骂了一通。
不得不说,390团在这次津浦线反击作战中的运气实在是太背了。围攻敌驻屯兵第二联队,390团刚与敌接触就因为敌援将至被迫解围后撤;奉命增援116师,本想抢个头功的,没想到人家自己先把活儿干完了;这次回援军部吧,才跑了一半路,敌人又撤了!
参谋长忙劝道:“团座,日军追了这么远,不是想撤就撤得了的!咱们马上抄近路追,说不定还烩上一锅回锅肉!”
张团长眼睛一亮,兴奋道:“没错儿!”又冲战士们喊道:“弟兄们,你们还跑得动吗?”
390团的战士们跑了几个来回,确实累坏了。而且反复扑空对士气也是很大的打击。听到团长在哪儿大喊大叫,一个个都有气无力地回答道:“跑得动!”
张团长脸色一下子垮了下来,严厉地斥责道:“看看你们一个个的尿性,俺奔四十的人了都他娘的还在硬撑着!小鬼子就要从咱儿眼皮子下面开溜了,你们说,咱儿追还是不追!”
在张团长的努力下,士气终于被激发了,战士们纷纷振臂高呼道:“追!干死小鬼子!”
390团又重新踏上了追击敌军的征程。这一回他们终于否极泰来,晦气尽取,一下子就咬出了日军一个大队。岗崎慌乱之下,下令断尾求生,扔下一个中队断后,余部急速东撤,最后在驻北平第21师团一个联队的援助下才逃出生天。
这场战斗规模虽然不大,但对双方的士气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清末甲午战争以来,日军对中**队屡战屡胜,造就了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也给中**队带来了挥洒不去的阴云。这种压力就如同后世国足一样,恐伊症、恐日症、恐韩症、恐朝症,一败接连一败,最终沉疴难起。
53军也不例外,要说当时的东北人谁不恨日本,谁不想打日本?只是屡战屡败,政府又屡屡妥协,仇恨中不免就掺杂了几分恐惧,打起仗就束手束脚,七分本事也难得发挥三分。日军却恰好相反,面对中**队有着极大的心理优势,一个小队就敢向**一个营发起攻击,一个大队就敢追着**一个师打,在八路军根据地内横冲直撞。
可这一战之后,53军将士的信心终于恢复了。面对仓皇撤离的日军,一个连,一个排的战士也敢扑上去撕下一块鬼子肉来,一个班甚至区区几名士兵也敢独立战斗。各部奋勇拼杀,一个追到杨柳青镇才凯旋。
看着将士们一个个英勇张文清参谋长欣喜地说:“恭喜军座,咱儿53军终于是摔打出来了!”
周福成军长平日里老绷着一张脸,不苟言笑,人送外号“老树皮”,意即脾气又倔又硬,今日看了部下们的英勇表现之后却变成了笑脸佛。欢喜地直点头。连声赞许道:“士气可嘉,军心可用,光复有望!”
又嘱咐说:“等下给集总汇报军情的时候把这个情况也写进去,好让总座高兴高兴。”
张参谋长点点头说:“嗯。总座到底是东北军出身。对咱儿不薄。分配武器,补充兵员的时候都没拿我们当外人看。不过咱们这一仗也对得起总座,对得起冀中的父老乡亲。”
副军长赵锡庆也高兴地说:“是啊。这就是一次翻身仗啊!一个师压着日军一个联队,要是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张参谋长哼了一声,微微有些怒意,说:“以前咱东北军也不差,只是蛇无头不行,箭头不发,弩折箭杆。白白把大好河山、三千万父老扔给敌寇鱼肉!”
见他们两个越扯越远,周军长咳嗽一声,说:“过去的事儿就不要提了。参谋长,你马上跟集总联系,请示下一步行动。”
蠡县,第四十一集团军总指挥部。郑卫国和程政委、周参谋长、李副参谋长等人满心欢喜地看着前线发来的捷报,笑道:“这一仗可谓大喜过望啊!”
程政委也欢喜地合不拢嘴,高兴地说:“是啊,司令员,53军打得真好!这一仗下来,咱们军心稳了,民心固了,二分区和四分区连成一片,缴获也颇为丰盛。这样的胜仗足以回击那些诬蔑之辞,洗刷咱们坐观成败的污名了。想必就是委员长也无话可说,哈哈!”
周参谋长连连点头,赞许道:“更难得的是53军在这一仗终于脱胎换骨,打出了军威,以后日军想用一个大队追着咱们一个师打是不可能了。”
李副参谋长接口笑道:“别说一个大队,就算是一个联队,咱儿一个师也有必胜地把握!”
程政委点头说:“不错,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说不定过两年就可以发起全线反攻了!”说得大伙儿都欢喜地笑了起来,屋子里顿时欢声满堂。
郑卫国摆手说:“哎,你们也不要过于乐观。胜利是一方面,教训也有不少,困难仍然存在。总的来看,对强我弱的困境仍旧没有摆脱。”又问道:“对于接下来的战事发展,你们有什么看法?”
周参谋长略一沉吟,说:“总座,敌军对于津浦线势在必得,肯定会调集重点与我争夺,我建议以少量精锐部队配合地方部队袭扰破坏,使其不能顺利修复。只要一天不能恢复通车,对于敌军就是一个沉重地打击,还可以间接支援华中前线。”
郑卫国嗯了一声,又问道:“你们几位的意见呢?”见程政委他们都表示支持周参谋长的看法,便点头说:“那好,既然大家看法相同,就从狙击手大队抽调一部,配合二、四两个分区的地方部队袭扎津浦路之敌。”
周参谋长说:“总座,刚好狙击手大队新编练的学员队马上就要结业了,我建议就派他们去津浦线实习好了。”
郑卫国略想了一会儿,说:“我记得这个学员队有三百多人吧?”
周参谋长点头说:“是的,总座。其中大部分都是铁道南的神枪手,枪法本来就不错,只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狙击手训练。这段时间我看他们练得相当不错,只是缺乏实战经验,正好放在二、四分区磨炼一番。”
铁道南,这是一个现在已被遗忘,却在抗战时期响当当的一个名字。指的是现在唐山市南部的乐亭、滦县、滦南等几个县。这一区域因为正好被北宁线(北平到锦州)和海岸线围成了一个水饺型区域,因此在解放前被老百姓俗称为铁道南。
这个地方有两大特产,一个是大白菜。现在大白菜几乎是最便宜的菜了。没什么了不起,但在民国时期大白菜的身价却是极高。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