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风月 >

第146部分

大明风月-第146部分

小说: 大明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是“暖月阁”的头牌,叫“虞姬”,既然敢取楚霸王之妻的名字,肯定很有能耐。她原来是一名外省的仕女,后来家道中落,流落至此,没办法转入风尘,也是通过无数血泪才成为“暖月阁”的头牌,而且是号称只卖艺不卖身的,也算是这钱塘江畔的一个人物。

大家眼见她款款步下舞台,纷纷为她鼓起掌来,表示了莫大的同情。

旁边站着的“暖月楼”老板娘“大春子”见此情景,不由得喜上眉梢,来这儿的目的已经达到,虽然已经输了,但以后光顾“虞姬”的客人肯定少不了。

台上的唐老爷子这时捧着一份卷子,大声说道:“我和考官们一致裁定,这份为第一名,前面的生平分类非常简短,后面的诗写得最多,两个分类后的作品列举也很平衡,一个写出了四首,一个写出了五首。我们请她来给大家讲讲她的答题吧!”

“好!”台下顿时掌声如雷,纷纷为这位写出九首诗的才女叫起好来。

这女子头上也戴着一面白纱,正是“桃花馆”王牌中的王牌——“花团”!

只见她轻启莲步,来到舞台正中,居然都不去拿唐易先手中的考卷,直接掀起白纱,身台下略礼一礼,娓娓说了起来。

“李清照的生平和作品分类,我是这么写的: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被尊为一代婉约词宗。其父亲李格非为一代大儒,其夫赵明诚为金石大家。因其身处南北宋交替时期,故其作品可分为前期后期,前期多为悠闲富足,后期多为哀伤感怀。”

“好!”台上的唐老爷子带头鼓起掌来,台下顿时跟着响成一片。

这几句确实写得非常精练,寥寥数语,就把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平概括得非常清楚。

“花团”的眼上晕起了一丝绯红,很是好看。

众人的热烈掌声无疑催生了男人们的爱慕情绪,尤其是成功男人。

越成功的男人,越喜欢光芒夺目的女人,总有一种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最艳丽那朵花儿摘走的冲动。

现在,这个场子里最成功的两个男人——闵维义和钟钦良,就有这种想法,刚才的那个“如花”,他们已经见过了,闵维义还把她办过。而这两个戴着白面纱的“桃花馆”新花魁——“花团”和“锦簇”,已经引起了他俩的极大兴趣。

他俩现在胸中涌起了无限的成功豪气,满脑子都是戚、胡二人原来向他们渗透的想法,虽然“暖玉”和“温香”非常不错,但和这两个新花魁比起来,还真是有差距。

看来那首诗还真是有道理,绝非空穴来风。

暖玉温香随风去,花团锦簇入梦来。

男人不识新魁首,便做巡抚也枉然!

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更何况有这么多人在这儿衬托,更显出“花团”、“锦簇”的好来。此刻的“暖玉”、“温香”已经快被他俩抛到了九霄云外。

第二百一十章 薄汗轻衣嗅青梅

这一幕是戚、胡二人最愿意看到的,他们眼见这俩人眼皮都不眨一下,眼神已经完全陷在这两个新花魁的泥沼里,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了。

戚继光悄悄贴近了闵、钟二人,轻声问道:“怎么样,二位?看来这两位新花魁果然名不虚传啊!咱们要下手,还得赶快,万不可让哪个腰缠万贯的大户抢了先!”

闵维义连连点头:“还真是!还真是!应该下手!”

钟钦良却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白热比拼的细节,伸出手一指台上的“花团”:“咱们先听听看她接下来怎么说!”

这时候,众人的热烈掌声已经渐渐止息。

“花团”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对于李清照的前期作品,我列出了四首,一首是与前一轮竞赛题目差不多同时的另一首《如梦令》,还有一首《点绛唇》,两首《浣溪沙》。对于她的后期作品,我列出了五首,分别是《点绛唇》、《清平乐》、《忆秦娥》、《菩萨蛮》和《武陵春》。”

“花团”说完了以后,台下沉默了好一会儿,还以为她继续往下说呢,直到她没了声音,才意识到她已经说完了,爆发出了掌声。

唐老爷子很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他朝台下笑了笑,大声说道:“宋代的词都是以固定的词牌命名,光看词牌有重复,但不能反映内容。所以,各位看官都没听过瘾,我就替大伙儿作回主吧!咱们把刚才那位因为半首诗被遗憾淘汰的第七名‘虞姬’请上台来,让她弹奏琵琶,让这位暂列第一名的‘花团’把这九首词统统唱出来,让大伙儿饱饱耳福,好不好?”

“好!老先生英明!老先生太体谅我们了!”台下欢呼声一片。

如同众星捧月一般,“虞姬”拿了自己的琵琶,在人群中为她闪开的道路中缓缓前行,旁边的人也拼命地起哄,为这位憾负的美人儿重新拥有表现机会而喝彩。

“虞姬”一看也是经过大场面的人,脸上没有丝毫的怯意,面对着万众瞩目,淡若止水,让大家不由得为她惊叹起来。

不过,这种惊叹只持续了一会儿,大家的注意力很快还是集中到了“花团”的身上。

虽然“虞姬”弹奏的琵琶很不错,但那毕竟只是配音,真正唱词的主角一发音,毫不客气地成为最闪耀的亮点。

这一起首,就是地道的音腔。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同天外来音,在耳边流转。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这一曲如莺啼燕语,唱得真好听,听得大伙儿如痴如醉。

更难得的是,她不只是静静地站着唱,而是摆动着两只长袖,时而随步而行,时而款款而停。时而如溪里行船,时而如花前驻立,配合着唱腔,真是丝丝入扣,入木三分。

她在这一曲的最后,轻轻用袖子遮住了自己的脸,作了一个停顿的动作,然后满目含春地向下看了一下,在大伙儿的魂都要被勾出来的时候,她却把脸上的面纱又罩上了。

最后的这一下欲语还休,留白之美,不光把魂全勾了出来,还勾走了所有男人的心。这时候,只要她用手一指,估计让谁立即去死都不会推辞。

大家都陶醉了,甚至忘了叫好。

过了许久,有清醒得早一些的人缓过劲儿来,零星地鼓掌。

很快的,就象火药桶被点燃了,大家一下爆发出来,欢呼声、掌声、口哨声,不绝于耳,似乎远处的画舫都被震得晃动了起来。

这也太霸道了!

这哪是花魁唱词,分明是女王驾临,就算是王母娘娘下凡,也没有这么多的欢呼吧。

即便是巡抚之尊的闵维义和钟钦良,此刻也已经随着人群一起站了起来,疯狂呐喊,这么爽爆到翻的事情,唯有跟着一起爽,一起爆,才能更好地享受这一刻!

“花团”明显很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虽然她的眼睛一直躲在面纱之后,但她一直看着下面的人象疯了似的呐喊她的名字。

一直到她轻轻把面纱掀起,大家的欢呼声才一下戛然而止。

这时候的她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只见她轻启莲步,来到唐老爷子的旁边,与他耳语了几句。

唐老爷子听了先是一愣,既而哈哈大笑。他把双手一展,让大家迅速安静下来。

“刚才,咱们写得最多的‘花团’姑娘给我提了一个建议。既然她写出了九首词,刚刚在‘虞姬’姑娘已经伴唱了一首。为图公平起见,应该给台上进入下一轮的另外五位姑娘们同样有表演的机会,所以,她想邀请这五位姑娘为接下来的几首词伴奏,并与大家认为最好的那位合演最后三首。这个建议知冷知热,还够把众人团结在一起,大家说怎么样啊?”

“好!”众人纷纷为这位“花团”姑娘的提议叫起好来。

只有“虞姬”和她的妈妈桑“大春子”不太乐意,不过别人是刚才这一轮的冠军,自己是被淘汰的第七名,而且已经得了不少表演的便宜,再强行占据舞台,确实不合适。

“花团”此举,不轻易间霸气外漏,一下就把问鼎此次大赛冠军的气质展露无疑。

这一招临场发挥,看得台下的“赛桃花”和戚、胡二人不住地点头。这个小妮子,还真是有她的手段,眨眼之间就把这儿变成了她的主场,所有观众甚至考官都变成了她的粉丝。

“虞姬”有些灰溜溜地下了台,“花团”这时悄悄对那五人之中的“锦簇”使了一个眼色,“锦簇”会意,主动端起琵琶来到了舞台中央,准备为“花团”伴奏。

细心地观众发现了,这两位脸上都蒙着白色的面纱,这才意识到这两位都是“桃花馆”的。

“看来大家说‘桃花馆’人才辈出果然不假,这么惨烈的竞争,只剩下六个人,她们竟然占据了三分天下的席位。”

“就是!就是!看来‘桃花馆’这次是稳夺这次大赛的冠军了!”

几番议论之后,大家渐渐安静下来,静静地等待这两位“桃花馆”的新花魁合演。

“锦簇”的琵琶声刚起,戚、胡二人就立刻听出了端倪,不由得微微一笑。

原来,这一首是他俩原来在“桃花馆”听过的描写少女怀春的《点绛唇》,她俩合作得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把那个嗅青梅的邻家少女形象演绎得惟妙惟肖。

只不过那一次是“花团”弹奏、“锦簇”演唱,这一次换了个儿。即便这样,轻车熟路的两人也把这一首词演绎得精彩纷呈。

一开始,“锦簇”的琵琶仅弹了几个音,就由慢到疾,由缓到促,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达到了一个飞快的节奏,把所有人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就这短短半分钟,一下就把刚才的“虞姬”比了下去。

人群中整齐地叫了一声“好!”看来懂行的人不少,才走下台的“虞姬”顿时弄了个大窝脖,看来提早下来还是对的,要在台上呆下去,只能自取其辱。

“花团”、“锦簇”在欢呼声中却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只见“锦簇”的琵琶声越来越快,“花团”先是把身背了过去,然后缓缓转过身来,双袖一摆,作了一个起始的动作。

她的脚步只往前一探,就立刻展现出了一副活泼状态,明显与刚才那首词的宁静状态完全不同,脸上是一种少女的无知无畏,和着欢快的琵琶声,唱出了这首发音特别欢快的《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花团”把这个邻家少女的状态完全展示出来了,自己在园里荡着秋千,伸手去够花上的露珠。突然好象听见门外有客人来,急忙收敛了放肆的形态,羞涩地溜走。

到了溜走的最后,又想知道来的客人是谁,会是帅哥还是提亲的媒婆呢,于是回过头来,故意在门口停留,又怕被别人说不够庄重,于是轻掩袖子,装作去嗅树上的青梅。

就这样掩着袖子,最后闭上眼睛轻轻一闻,好象闻的是青梅,又象是少女怀春的梦。

而“锦簇”此时的琵琶,刚刚停下。

她俩唱完,一起抬起眼来望了台下一眼,那种羞涩之情瞬间钻入众人的眼中,让所有人都产生无限的怜爱情绪。

此刻的闵维义和钟钦良,心里已经象着了烈火似的,烤得他们心潮澎湃,如果现在可以上去把这两位花魁带走,花多少银子他们都干!

“好!好啊!太完美了!”台下的观众爆发出了更火爆的欢呼声。

戚、胡二人看了看闵、钟二人的表情,知道大局已定。这场大戏唱得热闹非凡,但真正的目的已经基本达成。接下来的,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了。

戚、胡二人对不远处的俞大猷使了一个眼色,俞大猷会意,很快走了。

……

第二百一十一章 谁言我身轻似水

接下来,台上的另外四人来到中间,分别与“花团”合演了后面的四首词。

前两首都是词牌《浣溪沙》,一首是和“杏花台”的花魁“璞玉”合演。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另一首是和“红花堂”的花魁“雪仙”合演。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虽然这两名别处的花魁演奏技艺也不错,台下也是掌声如雷,但是明显不如刚才“花团”、“锦簇”合演得到的欢呼声高。

台下关于“花团”、“锦簇”即将夺得此次大赛的冠亚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至此,“花团”写出的李清照前期四首词奏唱完毕,欢快闲淡的曲风结束,接下来该进行后期较为悲凉感伤的曲风了。

这首是和“竹兰院”的花魁“湘妃”合演的《点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