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俞敏洪创业人生 >

第18部分

俞敏洪创业人生-第18部分

小说: 俞敏洪创业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司,现任该公司总经理。张彦来的目标是开拓中国生态养殖产业的新模式。

    选手项目陈述

    我的项目是“托猪所”。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养猪大国,2006年全国生猪屠宰量6。8亿头,占世界的50。1%,但传统的生猪饲养模式已远不能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所以标准化、规模化的生猪养殖模式必然会取而代之。

    我的项目就是这样一个标准化、规模化的生猪养殖模式。

    首先,由我们投资100万建设一个托猪所,养殖户在托猪所养殖生猪,但整个过程都由我们统一管理,包括提供统一的饲料、统一销售等等,我们每头猪只收50元的管理费。这样,一个拖猪所一年纯收入至少20万。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年出产5万头生猪的养殖基地,并且运营模式已经相当成熟,得到了政府和养殖户的一致认可。我们还计划在两年内要建设10个托猪所,逐渐扩大规模,努力帮助老百姓发展标准化的养殖事业。

    现场回放

    俞敏洪:你的简历说,你从学校毕业以后先教书,很快就到了镇政府工作,并且先后担任了镇团委书记,招生办主任,党政办主任,据我所知,这都是些要职啊。所以我觉得你要是一直走仕途之路的话,应该是很有前途的。那你为什么2003年要出来创业呢?是有利益的诱惑吗?还是觉得自己在仕途上没什么希望了?

    张彦来:应该说,有多方面的原因吧。

    俞敏洪:那先讲两个最主要的原因吧?

    张彦来:我当时在政府已经干了3年,从团委书记干到招生办主任、党政办主任,领导也对我比较认可,但我总在想,我还年轻,能不能出来干点什么……

    俞敏洪:你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地更换工作岗位,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工作岗位。一般这种情况下,像你这么年轻的人都是绝对不会出来了。你还是谈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吧。

    张彦来:我和我们董事长年纪差不多,而年轻人比较有共同语言。当时我做团委书记的时候,他经常参加我们的活动,我感觉到他是一个有理想、有发展前途的人。后来在跟他的交流中我也渐渐有了创业的念头,只是还不够成熟。

    俞敏洪:是他的人格魅力一下子把你吸引了吗?

    张彦来:是逐渐地被他感染了。

    俞敏洪:该不是你当招生办主任的时候拿了一点钱,因为害怕才出来的吧?

    张彦来:绝对没有,我现在面对的是全国的观众,所以我保证对我说的每一句话负责。

    俞敏洪:那我估计,是因为猪比人好管。

    张彦来:各有优点吧。

    俞敏洪:能下海还是挺好的,你做养殖先养母猪和小猪,把小猪养大了再卖,你为什么不养种猪呢?

    张彦来:种猪当然也有,不然母猪怎么生小猪啊。

    俞敏洪:问你一个题外话,你的猪越来越多以后会不会有近亲繁殖的可能?

    张彦来: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首先每一批母猪都要淘汰30%,其次我们是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方式相结合繁殖的,所以近亲繁殖现象不会存在。

    俞敏洪:再问你一个问题,你和你的董事长都进入了36强,跟他比你觉得你的优势在哪?

    张彦来:我的优势是能吃苦耐劳,另外我作为总经理,执行力比较强。

    俞敏洪:那么如果一件事情到了最后要定夺的时候,是他听你的还是你听他的?

    张彦来:当然是我听他的。

    俞敏洪:无论如何你都听他的吗?那你认为他最大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呢?

    张彦来:他比较有理想,17岁创业用5千元起家,一步步发展,24岁开饲料公司……

    俞敏洪:他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了。你为什么不自己独立干?

    张彦来:应该说,他的眼光、境界都比我高,这很吸引我,所以不管以后情况什么样,我都觉得他是个值得依*的人。

    俞敏洪:那如果这次你融到了资,他没有融到,你会回去跟他重新谈股份的事吗?

    张彦来:应该说,同一个公司有我们两个人站在这里,这就充分地证明了我们团队是优秀的。昨天晚上他给我打电话说,不要因为他这次没有晋级影响我,他说你不要紧张,不要夸张,把本性表现出来就好,其实能不能晋级都无所谓,至少你代表公司,代表全山东的创业者站在这里了。

    俞敏洪:你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是说你赢了他没赢,你拿到钱以后,会不会回去重新跟他谈股份问题?

    张彦来:这一点在来之前我们就决定了,如果我们拿到了风险投资,就会把全部的托猪所捆绑在一起,来跟熊老师合作。

    俞敏洪:再有一个小问题,19号,也就是你的老板,他在36强进12强时没有赢,你对他失望吗?

    张彦来:我觉得他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了。

    俞敏洪:所以你没有失望?

    张彦来:没有。

    俞敏洪点评

    你非常知道如何帮助部下,也非常知道如何维护领导的威信,估计跟你在政府的锻炼有关,这种锻炼还造就了你非常不错的处事和说话的能力,你在四名选手中思维最缜密、最具逻辑性,我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和执行者,但是,从你身上我还没有看到真正的创业者的素质,这种素质并不是稳重和谦恭,而是充分的激情和自信。

    我比较鼓励你继续跟着你的老板干下去,因为你们刚好可以互补:他有激情,但思路不严密,跟人交往也肯定不如你。而你,应该再多给自己一点勇气,多一些坚持和冒险精神。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8场 你的激情并不让人激动

    你的激情并不让人激动,因为其中缺少了一个必需的元素,那就是真诚。

    选手简介

    董克勤,45岁,来自江西,硕士学历。曾经做过摄影记者,后来移民澳洲,从事中国陶瓷的对外交流和展览工作。2006年创办了一家陶瓷公司,现任该公司董事长。董克勤的目标是成为中国陶瓷文化产业的领航者。

    选手项目陈述

    我来自陶瓷的故乡景德镇,所以,我的项目就跟陶瓷有关,它叫“哈哈泥”。哈哈泥其实是一种彩色的瓷泥,它诞生于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但又超越了传统工艺,因为它让每个人都能非常容易地制作瓷器。

    消费哈哈泥不受年龄、国别、文化和宗教限制,它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快餐,不仅卖泥巴,卖作品,而且卖创意,卖文化,所以它可以像麦当劳一样全球推广。

    哈哈泥不仅要“赢在中国”,而且要赢在世界,要让古老的中国陶瓷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场回放

    俞敏洪:请问,2000年你从澳大利亚回国,创建了景德镇环球陶瓷有限公司,2006年又建立了环球实业公司和做哈哈泥的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我想知道这三个公司的关系。

    董可勤:景德镇环球陶瓷有限公司是我在2000年组建的一个贸易公司,2001年我一直在美国硅谷做陶瓷直销,本来还准备在洛杉矶和纽约做,但2002年回国的时候我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我想,如果我只是把景德镇的陶瓷拿到国外去卖,那我永远是被动的,所以我组织了一批专家开始研发景德镇陶瓷。2004年,我们开发彩色陶瓷成功,并且进入了广交会,还拿到了200个订单,最后我们选择与瑞典宜家公司合作,从这以后我们就一直是宜家的供应商……

    俞敏洪:我的问题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景德镇环球陶瓷有限公司和环球实业公司是什么关系?

    董可勤:环球实业公司是控股公司。

    俞敏洪:是控股公司,就是说你把2001年成立的景德镇环球陶瓷有限公司变成了环球实业公司的一个子公司了?那你100%拥有环球实业公司的股份吗?

    董可勤:我占有51%的股份,此外还有三位股东。

    俞敏洪:那景德镇环球陶瓷有限公司你占多少股份?

    董可勤:全部控股。

    俞敏洪:可是,环球陶瓷有限公司不是在环球实业公司的下面吗?而环球实业公司你控股51%,它下面的环球陶瓷有限公司你怎么能全部控股呢?

    董可勤:是这样的,我们目前还在股份的交接过程中。

    俞敏洪:那哈哈泥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是由环球实业公司控股吗?

    董可勤:是的,100%控股。

    俞敏洪:那你为哪家公司吸引投资?

    董可勤:是做哈哈泥的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俞敏洪:你是准备把“哈哈泥”拿出来,单独上市吗?

    董可勤:是的,跟环球实业公司没有关系。

    俞敏洪:是有关系的,因为如果你只拿哈哈泥独立上市,那么环球实业公司的股东是享受不到任何上市的好处的。

    董可勤:还是可以享受的……

    俞敏洪:但是股份已经被稀释了。那我问你,从2002年起到现在,你总共做了三家公司,这三家公司的总销售量是多少?

    董可勤:景德镇环球陶瓷有限公司的总销售量已经有近1000万美金。

    俞敏洪:哈哈泥呢?

    董可勤:哈哈泥还没有销售量,因为才刚刚起步。

    俞敏洪:那1000万美金里的利润有多少?

    董可勤:我的毛利是30%,纯利是10%。

    俞敏洪:相当于800万人民币。

    董可勤:是的,我就是用这800万人民币来做哈哈泥的。

    俞敏洪:我想问你,我发现在你的简历中对有一段经历没有描述,就是为什么你1995年突然就去了澳大利亚呢?

    董可勤:是这样的。我还在做记者的时候,就跟几个朋友在景德镇用很少的投资做了一个陶器作坊,因为景德镇的传统陶瓷主要都销往海外,所以这个作坊也让我第一次赚到了美金。

    俞敏洪:那你怎么想到移民澳大利亚?

    董可勤:我是去澳洲做陶瓷生意的,但是我不懂英文,所以开始就失败了,1997年我准备关掉公司,就在中文社区做了一则陶瓷产品清仓售卖的广告,结果我的产品全部都卖空了。我这才发现其实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我没有使用适合的营销方法,所以1997年我就组建了澳大利亚中国工商展览有限公司,用展览的形式来销售陶瓷。

    俞敏洪:现在这个公司还存在吗?

    董可勤:当然,在离开澳洲以后,这个公司就叫做环球陶瓷。

    俞敏洪:现在你的家庭在哪里?

    董可勤:澳大利亚。

    俞敏洪:你是澳大利亚籍吗?

    董可勤:是的,我们全家都是澳大利亚籍的永久居民。

    俞敏洪:你是凭借技术移民的吗?

    董可勤:不是,是凭借投资移民的。

    俞敏洪:你的投资是怎么来的?

    董可勤:是我当时卖陶瓷赚的,所以我是跟着陶瓷走的。

    俞敏洪:我觉得你很成熟、很老练,也有爱国的激情,做生意起步很早,而且一直都专注地做陶瓷,但实际上就卖陶瓷而言,1000万美金的总销量应该不能很大……

    董可勤:其实我已经做得很累了。

    俞敏洪:但是有人倒卖陶瓷,比你做得大。

    董可勤:我是在海外卖,比做OEM要轻松。

    俞敏洪:我觉得你的反应和生意头脑都可以,为什么现在才想起来要创业做哈哈泥?

    董可勤:其实不是,我2000年就回国寻找创业的路了,后来参考消息的一篇文章刺激了我,说景德镇没落成了宜家的作坊,使我觉得做中国陶瓷应该要有自己的创造力,所以我就开始做开发了。

    俞敏洪:你觉得把哈哈泥做成一个亿万的公司,就能把中国陶瓷的荣誉找回来吗?

    董可勤:我不能这么说,但是我可以说的是:哈哈泥一定可以影响世界,我要把哈哈泥像麦当劳一样在海外全面推广。现在,朝阳区政府已经给了我们一万平方米的免费的办公场所。

    俞敏洪:你怎么有那么多的好事啊?

    董可勤:这其实是中国文化的魅力。

    俞敏洪:是你个人运作的结果吗?

    董可勤:当然,跟我个人的魅力也有关系。

    俞敏洪:你的好事好像太多了。

    董可勤:因为上帝助我,政府支持我,朋友关心我,还有一个创业的团队在打拼,所以我能够让哈哈泥像星巴克和麦当劳一样在全球推广。这个项目是关乎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的,而最传统的东西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有市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