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今古奇观 >

第36部分

今古奇观-第36部分

小说: 今古奇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有道理,明日遂设一酌,邀他来,自与他说方妥。”因发帖请曹先生与商春荫一叙,又写一字与曹先生说道:“姻事不谐当听之,但我爱赏其少年英拔,欲与晤对终日,以慰老怀。乞年兄致之,偕来为感!”曹先生没奈何,到临期,只得邀商春荫同往。
商春荫还要推辞,曹先生道:“他一个父辈,特特请你,你若不去,得罪于他,明日令尊知道,未免见怪尔!”商春荫不得已,方与同来。孟学士接入,十分欢喜。相见过,叙了许多寒温,方才入席。孟学士与商春荫谈今论古,见商春荫言词慷慨、议论雄伟,更加欢喜。到换席时,又同他到书房各处闲步,因携手与他说道:“商兄年少才高,学生有一小女,中不敢自称贤淑,若论工容,也略备一二,我学生最所钟爱,意欲结褵贤豪,以托终身。前烦曹年兄道意,曹年兄回说商兄不愿,学生不知何故,恐其中或有流间,故今不惜抱惭自白,商兄可否,不妨面决。”商春荫道:“小侄天涯萍梗,蒙老伯垂青,不啻伯乐之知!晚生虽草木为心,亦当知感!但婚姻大事,上有老父在京,非儿女辈所敢自主,乞老伯谅之,勿罪!”孟学士道:“若论娶而必告父母之理,我学生自当致之尊翁,不消商兄虑得。但商兄愿与不愿,不妨一言,便生死一决矣!”商春荫沉吟半晌道:“一言何难?但小侄苦衷,实有难于口舌言者。古云‘诗言志’,窃有小诗一首献与老伯,望老伯细察,便可想见小侄这苦衷矣!”孟学士道:“这个尤妙。”遂同到书房中来,取文房四宝与他,商春荫遂题诗一律,题完,双手献与孟学士,孟学士展开一看,只见上写着:
落落天涯游子魂,乾坤许大恨无门。
九原蔓草方缄涕,百岁丝萝何忍言。
儿女风流花弄影,丈夫肝胆雪留痕。
穷途若遂阳春愿,穠李夭桃敢负恩?
孟学士看了数遍,满口称赞道:“商兄幽冤未伸,不敢先父母而言亲,孝子也,志士也!愈令我学生起敬。然而此诗不言之言,不许之许,我学生留付小女,以为江皋之佩。”商春荫深深一躬道:“谢知己矣!”曹先生见他二人说话含含吐吐,不甚分明,只微微而笑。大家又说些闲话,方又坐席。又饮了一会,然后曹先生与商春荫起身,谢别而归。孟学士送了二人出门,进到内堂,就将商春荫这首诗交付与女儿道:
“商春荫虽非商家的派,然少年有志,异日自当显达,我将你许嫁与他,他因有宿恨在心,不敢明明应承,聊题诗见志,已默默许下。你可将此诗收好,便可做他一缕红丝之聘也!”孟小姐领父命,便终身捧诵、佩带不题。正是:
虽非一缕江皋赠,已是三生石上来。
却说商春荫在商府过了两年,适值乡试之期,宗师发牌到绍兴录科,凡是秀才都要去考科举,童生都要到府县去考,以求进学。商春茂与商春荫说,叫他到县里报名。商春荫道:
“我又不考,报名何用?”商春茂道:“你既不考,读书为甚?”
商春荫道:“考是终须要考,但此时尚早。”商春茂道:“四弟、五弟也都要去,你大似他,反说是早?”商春荫道:“人各有志,何必一概拘定?”商春茂与曹先生说知,大家以为笑话。
遂单报了春荟、春蔚之名去考。不月余,县取送府,府取送道,道里双双都取进了会稽县学。到送学这日,两弟兄披红挂彩,鼓乐迎送来家,亲戚朋友都来称贺,十分热闹。人都笑商春荫没志气,若肯去考,骗一个秀才做做,也强如这等落落莫莫,为人轻薄。
又过了几日,商春茂与商春芳俱有了科举,要到省下去乡试。忽有一个朋友到他馆中来拜他弟兄,因留他小饭。饮酒中间,说起他能悬笔请仙,商春茂弟兄就要求他请仙,问问功名。那朋友说道:“须得一洁净之处,方好请仙降坛。”商春茂道:“西边佛堂里甚是洁净。”遂同那朋友到佛堂中来。只见佛堂上面一碗琉璃,供养许多佛像,果然清净。那朋友叫备香烛,又叫取黄纸、笔、砚、又叫取一根细绳,将一枝大判笔系了,倒悬于桌上,因将一张黄纸铺在桌上,与悬笔相凑,一面书符结起坛来。众人听见悬笔请仙,都走了来看,凡有科举的,都拜祷求判。那朋友正书符念咒,忽大仙降坛,大风大雨,悬笔自动。那朋友因拜祝道:“蒙大仙降坛,请大仙留名!”那悬笔忽写出两行大字道:“我非仙也,乃神也。”那朋友道:“既系尊神,亦求尊神留名!”悬笔又写两个大字道:
“雷公。”众人看见,都笑将起来。那悬笔又写道:“诸生不必笑,吾神虽非文人,今偶有一对,诸生能对否?”商春茂道:
“尊神有对,乞求赐教!”悬笔就写出一句道:
琉璃底下数枝香众星捧月下写一行道:“诸生可对,对得来者,功名有分。”商春茂与众人细想道:“此乃看见琉璃并炉中线香,触景之句,一时如何有得对?”大家思索半晌,再对不来。商春茂只得又拜祝道:“弟子辈此时意在功名,无心作对,再求尊神明功名有无,容弟子再慢慢对句何如?”那悬笔忽又写出数行道:
萧萧风,飒飒雨,诸子请我问科举。一对尚然不能对,功名之事可知矣!
下面又写一行道:“此对诸生不能对,能对人外面来矣。
吾神有事,要退。”那朋友道:“尊神有何事?再求少留!”悬笔又写道:“吾神要过江行雨,不能留矣!”忽霹雳一声,悬笔便再不动矣。众人正惊讶不已,忽商春荫听得请仙,也走来看,及走到佛堂,仙已退矣。商春茂看见商春荫走来,正合着雷公说,“对对人外面来矣!”因将雷公之对与他看道:
“三弟能对否?”商春荫道:“对此易耳!”那朋友道:“三兄既以为易,何不见教!”商春荫遂提笔对一句道:
明镜中间一口气尺雾障天。
大家看了,又工又雅,都连声赞叹,以为奇才。那朋友道:“雷神写着:对得来,功名有分,三兄高发不必言矣。”商春荫道:“小弟不预考,事从何而发?”那朋友道:“今日不发,定在异日,神圣岂有妄言!”商春荫也付之一笑。转是商春茂愈加嫉妒。这一科,果然商家子侄并不中一人。
却说商尚书在京中,到了秋试,自知他四子不能中举,但有几分指望春荫要中,及见试录,却也无名,心下踌躇。过了些时,家中人到,问起:“大相公、二相公不中也罢了,怎么三相公也不中?”家人禀道:“三相公连童生未曾出来考,乡试如何得中?”商尚书惊问:“为甚不考?”家人禀道:“大相公再三劝他去考,他只是不肯,不知为甚?”商尚书暗想道:
“他不出赴考,必然有故,想是家中有甚说话。我原许一二年接他进京,今已二年,料来也无碍矣!”因写信叫一个家人去接三相公进京。家人领命到家,将信送上商夫人。商夫人看知来意,就叫商春荫说道:“你父亲有信,着人接你进京,你还是去也不去?”商春荫道:“父亲严命,安敢有违!”商夫人道:“既如此,可收拾行李,择日起身!”商春荫不敢怠慢,遂择一个吉日,拜别商夫人并四兄弟,竟同家人进京而来。
到得京中,拜见商尚书。商尚书见他气宇轩昂,比旧时更觉英发,十分欢喜,就先问道:“前日乡试,我日日望你登科,你抱负既足,为何不考?”商春荫道:“孩儿苦衷,原不敢泄漏,大人前又不敢隐讳。孩儿父母遭变,虽未能成服,然心丧三年尚未满足,既不敢冒丧以暗欺父母,又不敢匿丧以明欺朝廷,故宁甘非笑,以负大人之望也!”商尚书听了,大加叹赏道:“贤者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汝真孝子也,汝真忠臣也,可爱,可敬!还有一事要问你,前日孟学士有书来说,他有一女要配与你,此亦最美之事,为何你不允?”商春荫道:“孩儿非是不允,一来婚姻大事,理应大人作主,孩儿焉敢自专?二来亲丧未满,何忍及此?”商尚书道:“你事事不以闇昧废礼,诚君子也!今既言明,我当写信复之就应允了他,也不负他一段美意。”商春荫道:“孩儿心丧再三月满矣,求大人少缓三月再复他,未为迟也!”商尚书道:“汝言是也。”因收拾一间书房与他读书。
时光易过,倏然又是三年,此时商春荫是二十二岁。又值乡试之期,商尚书恐他回省考费力,就替他援例北监赴考。
到了场中,商春荫学力养到,文章如万选青钱,榜发时,高高中了第一名经魁。商尚书闻报大喜,以为鉴拔不差。报到绍兴家里,商夫人也十分欢喜,只有曹先生与商春茂弟兄不快,欲要奈何他,却又没法。过了几日,曹先生也收拾进京会试,到了京中,就寓在商尚书府中,见了商春荫,满肚皮不欢喜,因他中了,只得改弦易辙,满面春风。到了会试,二人一同入场,谁知场中取士,只论文才,不论老少,商春荫又高高中了第三名。曹先生依旧孙山之外。商尚书无限欢喜。
到了殿试,商春荫又是二甲第一,传胪就选入翰林,十分荣耀。曹先生甚是没趣,心下尚有许多不服,悄悄到场中讨出他的落卷来看,见上面涂抹的批语,就与商春荫在家看的一般,心下方有几分软了。固辞了商尚书,回去家中,再将旧时商春荫批抹的文字,又细细一见,始觉道:“甚是有理!”再将商春荫中举、中进士的文章一看,真是理明学正,词采焕然,十分可爱,不觉虚心叹服道:“才学安可论年!”因此在家苦读不提。
却说商春荫既入了翰林,就要与父亲报仇,因见对头势尚严严,只得又忍耐住了。商尚书因自家年老,已告致仕回家,也要他告假同回,就孟学士之亲。商春荫苦苦不肯道:
“大仇未报,安忍言此!”商尚书只得听他,就先回去。
倏忽又是三年,又当会试。商春荫翰林,例入分房,曹先生依旧到京会试,商春荫因分房避嫌,便不来相见。谁知三场毕,到揭晓时,曹先生这番侥幸,半中腰搭了一名进士,十分欢喜。再细查房师,恰在商春荫房里,只得先来谒见。商春荫见中了他,也自欢喜,便破例就见。二人相见,都觉欢喜,曹先生置椅子上,请拜见老师。商春荫辞谢道:“我学生虽不曾执经受业,然曹先生于家兄、舍弟有西席之尊,却与他人不同,怎好如此?”曹先生道:“老师与门生虽有一日之雅,然老师鸿鹄大志,已蚁视门生,并不小屈;况门生今日亲辱门墙之下,名分具在,安可紊乱?且门生实不瞒老师说,门生前科下第,回家因将老师向日涂抹门生之文,细细改悔,今日方得遭际,则老师于门生,不独为一时荣遇之恩师,实耳提面命之业师也,敢不执弟子之礼!”商春荫听了道:“不意贤契如此虚心,殊为可敬!”因照常以师生礼相见。自此之后,不常往来。又亏了商春荫之力,将曹先生殿在二甲,就选了行人,曹先生甚是感激。商春荫因收了许多门生,脚跟立定,因将父亲受害之处、与奸臣诬谤之事细细辨了一本,就求改姓归宗。喜得天子圣明,将他父亲追复原官,钦赐祭葬,籍没家产,着府县给还,诬谤奸臣,尽皆削夺问罪,商春荫准复姓归宗。命下,商春荫仍改做柳春荫,喜不自胜,谢了圣恩。又上一本,请给假还乡茔葬,圣旨又准了。曹先生与在京众门生都来贺喜,柳春荫辞谢去了,独留曹先生说道:
“我不日要出京,今有一事要问贤契。”曹先生道:“老师不知有何事见谕?”柳春荫道:“就是向日孟学士老伯所许的的姻事,我一向因父仇未复,虽不敢应承,然私心已许诺久矣,此贤契所知。但别来许久,不知孟老伯近作何状?贤契定知其详。”曹先生听了惨然道:“原来老师尚不闻知,孟年兄已作古年余矣!”柳春荫听了,大惊道:“果是真么?”曹先生道:
“门生怎敢妄言!”柳春荫不禁惨然泪下道:“苍天,苍天!何夺之速?我柳春荫又失却一知己矣!”因又问道:“他令爱如今还是已适他姓,还是待字闺中?”曹先生道:“孟年兄在日,贵家求娶日盈于门,孟年兄一味苦拒,必不应承。自孟年兄死后,不期他令爱纯孝,因父亲没了,日夜痛哭,竟双目俱已丧明!又兼幼子才三两岁,门庭冷落,昔日强求者,今过门不问矣!故他令爱犹然未嫁也。”柳春荫听了,忽欢喜道:
“既是他令爱未嫁,这还好!”因对曹先生说道:“此事须烦贤契给一假,为我先归告老父,申明前约,以全孟老伯向日一段高谊!”曹先生道:“老师台命,门生焉敢辞劳!但此事虽是老师不忘故旧之义,但夫妇为人伦所重、宗祀所关,今孟小姐双目已瞽,既成废人,恐不堪为玉堂金马之配。老师还须上裁!”柳春荫道:“孟老伯识我于穷困之日,何等心眼!他令爱若非有待于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