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第十三种人格的恐怖 >

第6部分

第十三种人格的恐怖-第6部分

小说: 第十三种人格的恐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生的家长都是石头脑袋,说不定是虐待孩子的罪魁祸首,不可能协助我工作。学校呢,也不敢不顺着家长说话。日本的心理咨询医生也好,精神病医生也好,根本就不学习,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是多重人格,也不想知道。万一强制住院了,扣上一顶精神分裂症的帽子就算完事儿。抗分裂症药物甚至还可能使多重人格恶化。心理学教室的老师们,个个态度暧昧,心理学博士没有任何权威性,如果没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医生资格证书,就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性措施……”
由香里同情起浩子来。刚才的某个瞬间,由香里怀疑浩子没有工作热情,现在觉得冤枉了她。浩子是真的关心千寻,可是,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眼前这个女孩子呢?就是跟她商量商量又能怎么样?又是外行,又太年轻,而且又是外边来的。不过,搞心理咨询,她好像很有天赋,馆林也这样说过。而且,给我警告的也是这个女孩子。可以相信她吗?……至少她跟高野弥生那种耍花招骗人的女人不一样。真叫人不敢相信,只见了两次面,森谷千寻就向她敞开了心扉。难道不应该请她继续协助我吗?”
由香里下了决心,这里需要她的能力,她要干下去!想到这里,她对浩子说:“老师,我什么资格证书也没有,知识和经验也很少,但我想帮助千寻。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当然,关于她的隐私,我绝对不会对任何人讲的,我向您保证!”
浩子盯着由香里的眼睛看了好一会儿,不觉莞尔。这破颜一笑,眼角形成了鱼尾纹,显得格外慈祥,让人觉得十分亲近。
“我正想求你呢。要是让学校知道了,顶多炒我的鱿鱼就是了。”浩子说完站起来,掏出钥匙打开锁着的柜子,取出一大沓子资料,“这是有关森谷千寻的资料,都在这里了。大多是心理测试的结果。”
浩子把资料“砰”地放在茶几上,用快抽完的烟头又点燃一支抽起来,“让我从开始怀疑她是多重人格的时候说起吧。你有与生俱来的直觉天赋,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尽管直说。”
由香里点了点头,浩子打开了话匣子。
浩子的谈话,以及她的谈话触发的影象,引导着由香里具体地经历了当时的情况。
无论从哪个角度,都看不出森谷千寻是一个不正常的学生。
野村浩子看着面前坐着的这个身穿西装茄克的天真烂漫的少女,左思右想不得其解。
浅浅地坐在沙发上,腰挺得直直的,双手规规矩矩地置于膝盖,举止端正,很有礼貌,只是略显紧张。人学不久,糊里糊涂地被心理咨询医生叫来了,不可能不紧张的。
单从外表上看,不像是一个15岁的少女,特别是那副沉着的样子,很像是一个大人。从已经35岁的浩子的角度来说,跟这个年龄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所谓的代沟。不可思议的是,浩子觉得跟千寻之间没有代沟。
能以如此端正的态度对待大人,并能正确地使用敬语的孩子,在有教养的家里出来的孩子居多,即便是学习成绩好的中学里,也是很难见到的。
“森谷千寻,放松点儿,不是要跟你谈什么严重的问题。”浩子在白大褂的兜儿里摸索着,捏扁了一个香烟盒,这才想起自己刚刚宣布戒烟。她笑着在千寻对面的沙发上坐下,打开了文件夹。
“可是,我觉得有点儿严重。我们班就我一个人被叫到这里来了。”千寻笑着说。完全是一种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成年人的态度。在浩子心中,越来越确信千寻是一个正常的女学生。社会常识也好,感情发达程度也好,都在一般人之上。
“啊,对不起。你好像是误会了。你忘了?前几天,新人学的学生,不是都做了心理测试吗?”
“就是那次画一张树的画儿的测试吗?”
“对。我呢,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医生,经验还很不足,所以就从你们画的画儿里选了几张有意思的,然后找它们的作者谈谈。怎么说呢,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学习。能得到你的协助我还要感谢你呢。”
“有意思?……我的画,就那么有意思吗?”
“嗯,挺有意思的。”浩子边说边捕捉着千寻眼神里透露出来的信息。没有忧郁,也没有其他异常。千寻一直在微笑着。谈话进行得非常顺利。浩子把文件夹打开,看了看那张有问题的画儿。
晨光中学每年都要以新人学的全体高中生为对象,进行一次心理测试,即在A4的纸上用很软的4B铅笔画一棵树。通过这个心理测试,常常发现连本人都注意不到的心理异常。
心理测试的创始人,德国的心理学家卡尔?柯赫的教科书里指出:“画一棵结了果实的树,尽可能画得仔细些。”浩子把“结了果实”这个条件去掉了,让学生随意地去画一棵树。
森谷千寻画的树,在专业心理咨询医生浩子来看,是不能放任不管的。
首先看她的运笔。按照帕尔巴笔迹学理论,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是,线条是把铅笔躺倒画的,画得很轻,笔画很浅,让人感到没有力量,缺乏生气。运笔时几乎没有用力,是她精神贫乏的一个佐证。不过,整个画儿的运笔都很轻,安定感还是有的,没有情绪不稳和不安全的感觉。
其次,概括地看了看她的画儿给人的整体印象以后,浩子觉得,作为这个年龄的女高中生画的画儿,太寂寥,太荒凉了。
就画儿的类型而言,15岁的孩子画的画儿,最常见的基本型和冠型。千寻的画儿,立体描画以及树枝的画法,虽然显得稚拙,但还说得过去。表现精神成熟度的树干和树冠之比,即所谓的柯赫比,也基本上与年龄相应。
问题在哪儿呢?千寻的树干是骑着A4纸右侧的纸边画的,也就是说,树干只画上了左边着一半。按照格林瓦尔多的空间图式理论,画儿的右侧是表示对生命采取对抗态度的主动性领域,象征着未来、外向、父亲等。无视这一切,是精神病症侯群常见的构图,表现了他们对未来的绝望。
另外,树左侧的树枝都是向上伸展的,好像指向左上方的某一个点。画儿的左侧是表示对生命采取旁观态度的被动性领域,左上方则象征着来自空气、空虚、虚无、光芒、宇宙的流人、憧憬、愿望、退缩等。
更加引起浩子注意的是,有一些树枝在向上伸展的过程中被压抑,向下弯曲折断,使树干裂开一道大缝,而且树干的中央部分,被爬山虎类的植物缠绕着,好像要勒死这棵大树似的,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浩子已经看过千寻的档案了。千寻5岁时,父母同时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父母死后,叔叔婶婶抚养她长大。成绩优秀,没有劣迹……
浩子把那张画儿从文件夹里取出来,放在千寻面前时,看见千寻厌恶地微微皱了皱眉。“这是你画的吧?”浩子问。
“……啊,可能是吧。”一种很不负责的回答。
“不记得了吗?”
“不,记得。”千寻说话时好像感到有些困惑。浩子看见千寻说话时一直用右手掩着嘴,难道有什么话说不出口吗?
“是吗?你这张画儿,画得不太清楚,我看不明白,想让你给我解释一下……”浩子用圆珠笔指点着那张画儿。
“啊,这个嘛,我,不会画画儿。”
“可不是嘛,画得不是很好。”
千寻哧哧地笑了,浩子也跟着笑了。千寻说:“而且,当时我有点儿犯困,就随便画了几下。反正这跟成绩又没关系。对不起。”
“没关系。”
“我没画过树。要是知道让我们画树,我会提前练习一下的。”
浩子勉强地笑了,她知道千寻是在找借口。千寻这种过分的防卫,是内心不安的反映。“我想问问这是什么。”浩子说,“缠绕着大树的,是爬山虎吗?”
“啊……大概是吧。”
“大概?”
突然,千寻闭上了眼睛,好像是在冥想,又像是要把自己封闭起来。浩子感到惊愕不已,但什么都没说,而是静静地看着千寻。只见她头痛似地按住太阳穴揉着,过了30秒左右(浩子觉得时间很长)才睁开了眼睛。
“……啊,想起来了。这是斯托兰古拉树。”
“斯托兰古拉树?”
“好像是南半球某个国家的植物,爬山虎似地缠绕大树,渐渐地覆盖树干,一点儿一点儿地……最后,把树干严密地覆盖起来,不让它见到阳光,以至枯死。里边的大树腐朽烂掉了,而斯托兰古拉树呢,仍然保持着大树原来的形状。内部空空的,却依然耸立着。”
千寻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观察了一下浩子的反映。
说真的,浩子听了千寻的话,吓了跳。如果这次心理测试让画的树是作者本人的表象的话,那么,斯托兰古拉树表现的什么意思呢?这孩子现在正受到什么威胁吧?很清楚,她并没有直率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尽管如此,浩子还是对尽可能跟自己谈话的千寻抱有好感。这孩子一定有什么话想对人说,她这种想说什么的冲动跟她想隐瞒什么的意志同样强烈。她想说的和想隐瞒的,到底是什么呢?浩子看不出来。
“老师,让我再画一张吧。这回,我一定认真画。”
“是吗?好啊。”
过一段时间再画一次,是这种心理测试常常采用的方法。本人想画,正是浩子所希望的。她给了千寻一张A4纸和一支4B铅笔,千寻就蹲在低矮的茶几前,认真地画了起来。在对面看着千寻那集中精力画画儿的样子,好不钦佩,可是,千寻的画儿将近完成的时候,浩子不由地瞪大了眼睛。
完全是另一个人的画儿。
线条粗粗的,画得很清楚。整个构图很对称,有安定感。虽然刚才说过不会画画儿,但现在画得很有立体感,表现出相当的技巧。不只是树干,就连一根根树枝都画出了阴影,果实坠得树枝弯弯的,非常逼真。
新画儿5分钟就画完了。
“画好了。这回我可是认真画的。”千寻高兴地说。
浩子盯着那张画儿看了一会儿,“那么,这张画儿就留在这儿让我好好儿看看吧。以后,还有好多事要向你请教呢。”
千寻的脸上一下子布满了阴云,“您还要找我面谈吗?“
“嗯,刚才我不是跟你说了吗?为了协助我学习,还要经常找你面谈。怎么?你不愿意?”
千寻犹豫一下,“……没关系。如果我能做到的话。”
等千寻走出谈话室,浩子把两张画儿对比着看了又看。那是同一登场人物经过短暂的幕间休息以后,画出来的两张完全不同的画儿。
莫非第一张画儿不是千寻画的?是不是有谁跟她交换了?现在的高中生喜欢恶作剧,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刚才千寻那不自然的态度也证明了这种可能性。浩子差一点儿就要得出这种结论了。
可是,再仔细看,浩子发现了这两幅画的类似点。
新画的这张线条粗实,显得心理很健康,但靠近树根处有树枝被切断以后的断面,那断面给人活生生的感觉。这是幼儿时期精神上受到过创伤的表现。这样的话,就跟第一张画儿树干上有裂缝这一点吻合了。
浩子想计算一下两张画儿的维托根斯塔因指数。她把两张画儿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塑料尺,先量了一下两棵树的高度,旧画儿22。4厘米,新画儿27。 1厘米。
德国精神病医学专家格拉夫,维托根斯塔因认为,树的高度表示画画儿的人的实际年龄,树上的疤痕的高度,表示重大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浩子查了千寻的生日,现在是15岁零4个月,也就是说,是15。3岁。
旧画的22。4÷15。3=1。47,新画儿的27。1÷15。3=1。77。根据维托根斯塔因指数,1。47和1。77分别表示1岁的长度。
然后,浩子又测量了表示精神创伤发生的年龄。旧画儿在7。8厘米处,新画儿在9。4厘米处。再分计算:7。 8 ÷1。47=5。3,8。4÷1 。77=5。3
也就是说,两幅画儿都表示画画儿的人在5岁零4个月的时候,精神上受过创伤。这和千寻的档案是完全吻合的。
浩子不知不觉地又把手伸进白大褂的兜儿里摸烟,碰到的却是刚才捏扁的那个空烟盒,气得她一下子把空烟盒扔到屋角垃圾箱那边去了。
浩子再次比较了那两张画儿,说什么也看不出是一个人画的。
“第二张画儿,是人格交替以后画的吧?”由香里看着文件夹里的那两张画儿,问浩子。的确,即便是心理学方面的外行,也能看出这两张画儿的个性是完全不一样的。
“是的。我是后来才醒过味儿来的。第一张画儿,是主人人格‘悠子’画的。第二张画儿,是‘陶子’画的。不过,根据维托根斯塔因指数计算出来的受到精神创伤的年龄,只能说是偶然的幸运。”
“这是为什么呢?”
“‘悠子’和‘陶子’,很偶然地跟千寻的年龄一样大。其实,人格的年龄有时候差别是很大的。比如说小瞳这个人格,才是个5岁的幼女,明子呢,恐怕是20岁左右,跟你一般大。如果是这两个人格画的画儿,我却用千寻的年龄去测量指数,肯定是毫无意义的。”
由香里就像在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