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无限杀业 >

第183部分

无限杀业-第183部分

小说: 无限杀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公子会一会面,肯定也是有好处的。
可是事实再次验证了一句话:“人算不如天算”。陈胜去到那边禅房的时候,才发现房内空空如也,什么人都没有了。出来找僧众询问,才知道原来虽然自己想见侯希白,多情公子却并不想见自己。在众人忙着替跋锋寒疗伤的时候,侯希白或许是嫌太多俗人入寺扰了自己清静,于是收拾东西走了。他一走,自然洛阳双艳和白清儿,玲珑娇等也都跟着走了。竟是缘悭一面。
既然别人都走了,那也没法子。不过一时间陈胜也不想就这么回去。当下信步闲庭,在白马寺内游览起来。之前说过,白马寺乃中土佛法祖庭。而当时随汉明帝使者邀请东来的两位大德高僧竺法兰和摄摩腾,圆寂后就葬在白马寺之内。陈胜既有意要寻找关于神足经其余三卷的线索,自然不会将之忽略。
夜深人静,整座寺院皆沉浸在一片祥和的安宁之中。置身其间任意穿行,那种感觉是非常新鲜而独所有特的。假如能够飞上天空向下俯望,则可以非常清楚地发见,白马寺坐北朝南,布局规整,风格古朴。所有建筑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等等。殿堂重重,尽皆造型优美,宏伟壮丽。至于摄摩腾和竺法兰二位高僧之坟冢,就位于山门内东西两侧。
高僧之墓,看起来和普通人的也没什么不同。不过就是个土馒头罢了。顶多就是四周有柏树环绕,显得清静幽雅了一些。墓前石碑之上,刻有“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以及“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等字样。左看来右看去,也找不到究竟有什么东西和神足经相关的。
陈胜苦笑着叹了口气。心道自己也把事情看得太过简单了。假如这么容易就能找到神足经的线索,那它还能是什么秘密吗?无可奈何,唯有转身离开。行不得几步,眼前忽尔豁然开朗。却见前方出现了一座以青砖垒砌而成的高台。
高台之上,有一尊佛像正结伽跌坐在须弥座上。修眉上扬,宝相庄严地微微向下俯视,似能对众生之苦洞察无遗。左右两边排满天王、力士的雕像。非但造型各异,其气度姿态动作,至乎体形大小都呈现错落有数、多姿多采的景貌。变化间又隐含某种和谐托衬的统一性。
陈胜心中微微一动,拾阶走上高台。仔细观看这些天王、力士的塑像。首先入眼者,正是环绕佛像而立,分处东南西北的四大天王。分别是: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握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手缠赤龙的西方广目天王,以及手持宝伞的北方多闻天王。合起来,就是“风调雨顺”之意。
四尊塑像,各自极尽俯仰曲伸之妙。神态或漫不经意,合适自然,或精足神汇,威武生动。越仔细观察,越觉雕像当中实涵深意。陈胜不自觉地在心中观想,模拟自己化身天王,与其摆出一个个相同姿势。体内真气竟随之而产生了某种呼应,随之蠢蠢欲动,似要被引导入之前修练《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时候,所从未经历涉及的一组组经脉当中而去。偏又似还差了点什么,以至于无法依此而完成真气循环。
明知眼前就是宝山,偏偏无法得其门而入。不知不觉之间,陈胜心火渐起,体内一片焦躁之意。纵使自己还不察觉,但实质上,假如再拖延下去而不能及时醒觉的话,那么他就将陷入了最凶险的心魔劫。最终必定走火入魔,以至于全身经脉都被心火焚烧寸断,当场暴毙而亡。
就在这关键时刻,因修行《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而成就的一颗不动禅心,终于自行发动起来。脑海内灵光一闪,陈胜终于悬崖勒马,及时清醒过来。他连忙收束真气,却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
未等陈胜把真气完全收束完毕,忽然之间,一把不知从何处传来,声调中充满诙谐之意的声音,曼声吟唱道:“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失道。不取你精通经论,不取你王侯将相,不取你辩若悬河,不取你聪明智慧,唯要你真正本如。要眠则眠,要坐即坐;热即取凉,寒即向火。”
那声音其实并不十分宏亮,可是听在陈胜耳内,却如暮鼓晨钟,大有振聋发聩之效。霎时间,他猛地一震,心中若有所悟。收束真气的速度,也更快了两分。片刻之间,所有走入岔道的真气尽数归纳回丹田之中。陈胜转身过来,向四下远处举目眺望,却又不见有人。他略加沉吟,随即向夜空中扬声道:“多谢前辈出言指点,在下感激不尽。还请现身相见,好让在下能有机会报答此番恩德。”
这把声音出现,分明是看出了陈胜的情况不妥,所以才出言指点。虽然实际上,即使没有他指点,陈胜自己也能摆脱心魔。不过对方总是一番好意。所以陈胜依然还是领他这个人情。
那诙谐声音又是一下轻笑,吟诵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诵音似从遥远天边传来,若不留心,则模糊不清。但若用神,则字字清晰,无有遗留,分明是一种佛门奇功——
求票票,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四章:神足再现秘中藏(上)
陈胜愕然轻诧,随即心中明悟,再急转身,向眼前那尊佛像看去。只见佛像怀内,此刻赫然多了一条人影。他自然写意地斜倚佛像手臂间,手上拿了个酒葫芦,正对着嘴巴饮酒。骤眼看去,此人体态略觉肥胖,但绝不臃肿。光秃头顶反映出皎洁月光。一对白眉长垂过耳,雪白长须垂盖着隆起的肚腹。脸肤却幼滑如婴儿,且白里透红,青春焕发。一派悠然自得,乐天安命的模样。
如来佛像,本是神圣庄严,不可侵犯之物。尤其对于佛门弟子来说更加如此。而佛门五大戒律之中,更有一戒就是要戒酒。这老和尚肆无忌惮地坐在佛像之上喝酒,简直视佛法戒律为无物。但别人看起来,却不会因此觉得突兀和反感,反而予人以和善可亲,深得自然天趣的感觉。如此作为,在陈胜看起来,竟觉得有说不出的熟悉。陡然间意识内灵光一闪,脱口叫道:“禅宗四祖,道信大师?”
禅宗佛法,向来活泼自然,明心了道,见性即佛。即使呵佛骂祖,也是等闲寻常事,更何况一些无关小节的戒律?发展到后世,中国有济公和尚,号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把禅宗这种法门阐述到了极致。而在东瀛,同样也有一休大师的“狂禅”,可与之交相辉映。
虽然如今只是隋唐之交,禅风还未曾发挥到日后那程度,但肯定已经有其端倪了。眼前这老和尚言语动静,皆是一派禅风。再加上如此神功,他若不是当世四大圣僧之一的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却还能是谁?
传说久远之前,大梵天王在灵鹫山请佛说法,并献金色波罗花。世尊高升法座,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不解其意,独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说道:“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从此便传下禅宗衣钵法脉。迦叶尊者就是禅宗初祖。此后衣钵代代相承,至菩提达摩,共二十八代,即西天二十八祖。
菩提达摩东来中土,传下衣钵。故此他又是禅宗东土初祖。慧可在少林寺立雪断臂,志求佛法,终得达摩所传心印,为东土禅宗第二祖。慧可传僧璨,僧璨再传道信,故此道信大师就是东土禅宗四祖。
道信大师为禅宗之长。再加上三论宗嘉祥大师、华严宗帝心尊者、以及天台宗智顗大师,就是佛门四大圣僧。四大圣僧皆具备超凡入圣的高深修为,但他们从不卷入俗世及武林纷争,故此江湖中并没太多人听说过他们。唯有深悉内情者,才知虽然宁道奇号称中原第一人,实际上四大圣僧当中任何一位,皆能与之不相伯仲。
当日宁道奇前来,劝说陈胜放弃瓦岗军,归隐山林。顺天应人,协助李阀统一天下。虽然后来他因为彼此话不投机而退去,但陈胜知道,这件事绝未就此了结。确切说来,事情如今才刚刚开始,后续麻烦还多的是呢。但陈胜却实在想不到,第一个找上自己的,居然是四大圣僧的道信大师。
少林寺为禅宗祖庭。陈胜既是少林支派的洪门第八代传人,又在《笑傲江湖》世界里面,拜在少林方丈方证大师门下。故此他对于禅宗四祖道信大师,自然而然地就有一分先入为主的好感。更不用说,刚刚道信大师还以佛门禅音帮助自己。所以无论道信大师这次来目的是什么,自己总必须以礼相待才对。
陈胜深深吸一口气,抱拳施礼,称道:“后学晚辈,见过四祖前辈。”
道信大师哈哈一笑,举起酒葫芦,唱道:“碧山人来,清酒满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这六句意思是有客来访,以酒款待。句中充满勃勃生机,丝毫不沾染死灰般的寂寞无情。最神妙处就是自然而然的境界,根本不需理会别人裁定。正是禅宗不拘小节的自然之风。言毕,道信大师身不动,臂不抬,只掌心劲力微吐,酒葫芦当即慢悠悠地向陈胜飘过来,就似有只无形之手在空中将它托住了一样。单单这手功夫,已是惊世骇俗之至。
陈胜微微欠身,道:“谢前辈款待。”举手轻轻巧巧接过葫芦,却活像双方是面对面地交接,而中间那十几步的距离,则仿佛根本不存在。陈胜心下佩服,随即仰首连喝三口。酒水入喉,滋味甘醇,确属难得佳酿。他放下葫芦,把塞子塞好。问道:“前辈此来,所为何事?”
道信大师一条腿垂下来悬空晃荡,笑嘻嘻道:“小子,你就是陈胜?你自称为少林寺弟子?可是老和尚却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多了你这个徒子徒孙啊。”
陈胜微微一怔,皱眉道:“这个问题,昨天晚上宁散人已经问过晚辈了。前辈又何必再问一次。”
“哦,那个牛鼻子老道找过你了?”道信大师眉宇间神情似觉诧异。他随手凌空虚抓,当即衍生出股柔和吸扯力量,把酒葫芦又抓了回去,仰首倒了一大口,笑嘻嘻道:“那老牛鼻子说什么来着?想必是要你顺乎自然,退出争霸天下的行列吧?甚或者……他还说李世民才是真命天子,所以为天下苍生着想,你应该把自己那点子力量都乖乖交给李世民,帮助真命天子统一天下,对不对?呵呵,呵呵呵呵呵~”
陈胜也觉得奇怪了。他双眉扭结,不解地问道:“确实如此。不过听前辈的说话,似乎对此有些不以为然?我还以为……全力协助李阀称皇,扶持李世民做皇帝,是佛道两家已经达成的共识呢。”
道信大师哈哈一笑,道:“小子,你怎会有这么个想法的?佛道两家,皆宗派繁多。彼此向来各行其是,互不干扰。又不是有个佛门僧王,道家守首领,却又哪里能够有什么共识了?”
陈胜越来越是奇怪,深感对方说话,竟和自己一直以来的印象完全不同。他伸手搔了搔头发,忍不住问道:“那……慈航静斋呢?她们不是佛门圣地,一举一动,皆能代表天下佛门道门的共同意愿吗?”
道信大师愕然一怔,随即呵呵大笑,直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好半晌,他方才收了笑声,道:“小子,老和尚来问你,如何是佛?”
禅宗四祖问这个问题,显然内中大有深意。但究竟是什么深意,陈胜便不太明白了。既不明白,就只好照本宣科地回答道:“佛是梵文‘佛陀’的略称,意思是‘觉者’或‘智者’。或者具体而言,指称世尊释迦牟尼。据说释迦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惟我独……”
“放屁放屁,简直胡说八道。”道信大师呵呵笑道:“佛不过西天一个老比丘,哪有这么多神神怪怪的东西?老和尚若见这等妖孽,定要一棒打杀与狗吃,图个天下太平。”
陈胜愕然诧异,随即也醒悟过来,大笑道:“没错没错。前辈讲的一点都没错。世上哪可能有刚出生就懂走路说话的婴儿?假如有了,定是妖孽,果然该当一棒打杀了喂狗。”
“呵呵,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道信大师又灌了一口酒,续道:“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所以我这里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橛。至于慈航静斋……”
陈胜微微一笑,接口道:“不过是群中二女学生组成的寄宿学校而已。”
道信大师奇道:“咦?什么叫中二女学生?身么叫寄宿学校?小子,你说的话,老和尚怎么听不懂呢?”
陈胜自觉失言,可是这种事怎么解释?当下唯有哈哈一笑,随即转移话题,道:“前辈的意思,就是推李世民做皇帝,只代表慈航静斋一家的意思,和佛门道门其他宗派无关,对吧?那……宁散人为什么又对这件事这么热心,鞍前马后地帮忙推动呢?”
道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