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相国 >

第230部分

相国-第230部分

小说: 相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拽住了,将缰绳塞到了他的手里。

“带着杨兄弟走!”

说着,便跳下马车,提着剑杀向回过神继续扑来的兵丁。

听道动响,杨延昭掀开车帘,见常磊带着手下几人奋力厮杀着,而不远处的街道上,隐约传来阵阵马蹄之声,似乎辽人援军来了。

“常大哥!”

杨延昭抓着长矛,便要下车,而那常磊则是回过头,大吼一声到,“走啊,赶紧走!”

强忍着心中的异样,杨延昭转过满是酸楚的双眼,对着崔平低声道,“走,冲出去!”

闻言,崔平手中的匕首猛地扎在了马屁股上,拉车的黑马吃痛的撒开蹄子往城外跑去,撞飞扑一路的兵卒。

黑马跑动时,常磊顺势抓在了马车的后面,杨延昭正欢喜的要将他拉进车里时,可常磊却摇首不肯进。

“杨兄弟,保重!”

待到城门口,常磊跳下马车后,怀中一抹银sè落在马车上,排风捡起递到杨延昭的身前,却是曾经他送于常磊的匕首。

外壳依旧光新,雕刻的睚眦纹理仍是栩栩如生。

将这匕首拿在手中,杨延昭掀开车帘,恰好看到常磊正在怒吼关着城门,突然间,身子一晃,隐约间可见数把刀插进了他的后背。

“常大哥!”

杨延昭双眸蒙上了一层雾气,而那常磊嘴中吐着血,对着他露出一个笑意,双膝跪在地上,继续吃力的关着城门。

最终,厚重的城门轰然关上了,瞧不见了常磊的模样,也看不见半点人影,杨延昭则是跌坐在车里,手茫然的在匕首上抚摸着。

匕首上,仍带着些许的温暖之意,泪水却是毫不遮掩的落了下来。

第三百三十章拦路劫匪

三月里,芳草萋萋,花红柳绿。

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马车疾行,扬起漫天的烟尘。

车辕上,崔平满脸的疲惫,双眼中尽是血丝,为了摆脱身后辽人的追赶,这两天来,rì夜兼程,终于,前方就到益津关口了。

进了关,便是霸州城。

想到这,面sè麻木的崔平目光中有了些许的兴奋,不禁又甩了几鞭子,使得那黑马撒开蹄子往前跑着。

又是一个多时辰,高大的城墙前,崔平勒住了缰绳,那比之前明显瘦了一圈的黑马当即大口喘着气,即便是脚下的鲜嫩青翠的绿草都不愿去咀嚼。

城墙上,当值的兵卒也听到了动向,一列兵卒涌到了城头上,手中的长弓搭箭,幽冷的光芒在正午太阳照shè下寒人肌骨。

“等等,我们是宋人,不要放箭!”。。

崔平忙丢下马鞭,跳下车,对着城头喊道,听到这纯正的中原话,城头的戒备收了回去,一名穿着锁子甲的伙长探出了身子来,“你们是何人,怎么跑到辽人那边去了!”

“我们……”

崔平刚要开口,却听身后传来一声轻唤,稍后便见马车帘被掀开,杨延昭走了出来,两rì来的悲伤使得他脸sè发白,下巴上稀稀拉拉的胡须更显得苍老,似乎被太阳给刺了眼,用手遮住额头,好一会才恢复过来。

看了看这斑驳的城墙,那‘益津关’三个字让杨延昭唏嘘万分,低下头将眼中的红sè给挤出去,抬首对那伙长道,“将军,小人一家人是被辽人虏去的,辗转流离到了蓟州,前些天好不容易蓟州逃了出来,还望将军能行个方便,让小人重回代州故里。”

杨延昭的话带着几分河东路一代特有的浓重口音,再加之辽人每年打秋风确实抓走了不少的汉人,那心地直爽的伙长忙让手下开了城门。

道了声谢,杨延昭带着排风重新上了马车,当马车驶进益津关时,他的心中波澜翻涌,想着这半年来的一幕幕,不由得叹了口气,闭眼靠在车厢上,不再作声。

一边的排风见他这般,大眼中闪过一丝的担忧,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靠在杨延昭的身旁,将小脑袋贴在他的胳膊上。

马车粼粼,过了关,往着霸州城内而去,rì落之前,总算是赶到了霸州城。

车外是熟悉的喧嚣吵闹,掀开车帘,杨延昭看着那熙熙囔囔的人群,街边琳琅满目的商铺小贩,心里莫名的生出一分安全感。

到家了。

轻叹了一句,杨延昭让崔平找了家客栈,三人在霸州歇了一晚。

是夜,杨延昭房间里的灯火一直未熄灭,房间中不时传来嬉笑哭啼之声,守在屋外的排风和崔平没有出声,也没有上前,只是满眼担忧的立在门前。

翌rì,天未亮,马车便再次启程,或许是昨晚给了碎银子的缘故,大黑马被客栈小厮打理的油光闪亮,肚子也吃的圆滚滚的,跑起来很是飞快,留下一地的轻烟。

杨延昭的神情似乎比昨天好上许多,虽然依旧静静的坐着,但是排风看到了他眼中少了前些天的悲伤。

出了霸州,车行在幽幽山路中,百花竟放,暗香扑鼻;草木清脆,鸟啼谷幽。

车轮滚过的声响便尤为的清晰,走在这份幽静之中,即便崔平,也觉得心中生出莫名的舒适,眯着眼看着透过参天古树茂盛枝叶下漏下的阳光,轻轻的甩着手中的马鞭。

突然间,一群飞鸟冲天而上,似乎睡着的崔平猛然的睁开了双眼,左手发力,拽着缰绳,将正欢快行着的大黑马给停了下来。

抬首看了一眼左右的寂静无声的林野,崔平缓缓的将绑在腿上的匕首棱刺拔下,低声对着身后道,“教官,我们可能遇上埋伏了。”

“知道了,小心点。”

声音平淡,听得这句话,崔平本有些不安的心瞬间平复了下来,手中抓着匕首,虎目打量着两遍的地势,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冲出这埋伏。

“咻咻咻!”

就在这时,数道羽箭飞了出来,一字排开的钉在马车前后的一丈之处,顿时,惊得大黑马翘着蹄子长嘶着。

奋力的拉着缰绳,崔平明白,这是对方在jǐng告他,莫要望向逃走,再看这shè箭之人,想来是非常的jīng通箭术。

确实没有办法冲出去了。

“杀!”

震天的喊杀声传来,树林两边眨眼睛便转出数百号人来,皆是手中拿着刀枪之类的兵器,更有数十人持着长弓,眼中jīng光内敛,想来刚才的箭便是由他们shè出来的。

“呸,真是晦气,埋伏了大半rì,竟然只逮到了这么个小虾米!”

最前面一个汉子圆脸满脸胡须,身上的长袍一脚撩起,塞在腰间的粗布带上,带子的一边还挂着个黄葫芦。

或许是看到马车太过破旧,顿时脸上满是失落之sè,扛着大斧有些不满的嘟囔着。

而他的身后,则是一个提着铁枪八尺左右高的jīng壮汉子,再加上他浓眉大眼,在这群人中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听到这声抱怨,那提枪的汉子摇头笑了笑,“你这夯货,看看这太阳都过了正午,想来今天是没有行商了,麻雀再小也是肉,说不定还能得些钱财,不如便着劫了它,也好早些回去喝酒。”

感情在他们眼中,打劫杨延昭还是那出山不空手而归,将就凑合的意思。

二人这番话,崔平当即是怒火中烧了,可心里很想冲上前,真刀真枪的和这帮土匪干一架,但是他得冷静。

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杀出去的机会。

至少要将教官和排风送出去。

正当崔平寻思之时,那扛着大斧的汉子大大咧咧的走上前,将锋利的斧头在手中扬了扬,满是不屑的说道,“车中的人赶紧下来,也省的我手下兄弟费事,丢下钱财,便饶了你们的狗命!”

根本不将拿着匕首的崔平放在眼中。

而他的话音落下,车内并无动静,即便是车把式都坐在车上纹丝不动,顿时觉得脸面挂不住了,舞着大斧便朝着车厢砍去。

“他娘的,你孟爷爷说话竟然不理睬,今天得好好教训教训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

斧头带着猎猎风声,劈向了马车,就在这时,崔平动了,手中的匕首转了半圈,倒放在右手臂上,迎向那大斧。

“铛!”

火光四起,崔平被震得往后退了数步,手臂也疼的厉害,那棱刺匕首差点脱手而出。

“哈哈,有点意思,没想到一个赶车的竟然有这种身手。”

这汉子见崔平伸手了得,竟然不怒反喜,又嗷嗷叫着挥着斧头扑着上去,顿时,又见无数的火花乱窜,耳中竟是铛铛的金属撞击之声。

一连交手了数十下,皆是硬碰硬,崔平虽没有落下风,但心里却是暗暗叫苦,虽然经过郭淮的打煞,他的力气是有的,但与眼前这汉子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可惜对方扑了上来,崔平又不能举手求饶,只能凭借着还算灵巧的身形,避开那满是蛮力的进攻,不时的找准机会,匕首画出一道灵巧的寒光,直逼来人的要害,让他措手不及。

纵使这般,那抡大斧的汉子丝毫没有怒sè,反而是越抖越勇,也不去管崔匕首扎进了他的肩头,甩着斧头便朝着崔平的脑袋砍去。

“砰!”

关键之时,崔平拔了匕首,一个驴打滚躲到一边,而后者则是接连数斧砍去,顿时让他险象连生。

“看我这次不要了你的命!”

大笑着,斧头呼啸而下,朝着在地上还未起身的崔平腰间砍去,就在这时,一声清脆的撞击声响起,便见斧头飞了出去,落在远处的青草之上,砸出了一滩绿sè。

出手的是那提枪的汉子,还有,是拿着长矛的杨延昭。

“三弟,忘记先前怎么说的么!”

低喝了一句,拿枪的汉子便抬首望向了杨延昭,白sè的袍子,星目剑眉,很是英俊的脸上因为苍白而显得几分憔悴。

只是,那双眼睛很是明亮与深邃,似乎在一瞬间,能够看透他的内心。

不知为何,提枪的汉子心中生起了一丝争斗之意,一提,一抓,长枪如毒蛇吐血,便朝着杨延昭刺去。

可是枪还未碰到杨延昭的衣襟,便已经停了下来,因为那泛着寒光的长矛已经顶在了他的喉咙之上。

耍枪十多年的汉子心中胆颤了,刚才,一朵煞是好看的枪花闪过,这长矛便到了他身前,这枪法,远在他之上。

“哈哈,焦大哥,你也有吃瘪的时候啊!”

拾起大斧,那满脸胡须的汉子放声笑着,似乎,见到提枪汉子碰壁很是欢喜。而后者没有理会这打趣的话,脸sè窘态之sè一闪而过,继而收了长枪,对着杨延昭抱拳道,“壮士好身手,某不能敌,某是焦赞,这是我兄弟,孟良,若是壮士不嫌弃,随我兄弟二人到山上把酒言欢!”

扶起在地上的崔平,杨延昭虽想着早些赶回汴梁,但是四周皆是匪寇,若是不应下,怕是插翅难飞,只得点首应道,“焦兄弟这番盛情相邀,杨某怎敢不从?”

第三百三十一章 芭蕉细雨

盎然的绿色里,花香扑鼻,山路曲折,却通幽境。

坐在马车里,听着车外孟良与焦赞爽朗的笑声,杨延昭沉声不语,剑眉紧锁,满是思索之色。

一边,排风静静的坐着,抿着小嘴,不敢发出声响,生怕打扰了杨延昭的思绪,一双小手紧紧的抓着青鸾鞭,虽然是隔着帘布,但她那一双乌黑的大眼不停转动着,警惕的望着车外。

“哈哈,杨兄弟,山路难行,不如将你的马车暂且放在山下,某派兄弟给你看着如何?”

行了许久,马车停了下来,耳边传来孟良粗狂的声音,听得这话,杨延昭只得叹了口气,这些人为匪为寇,虽性情豪爽,但脾气也是乖张暴戾,为今之计也只能与其相交,再择机而还了。

将那归心似箭的急促给压下,掀开车帘轻声道,让崔平停了车,并对孟良微微颔首道,“便依了孟兄弟。”

山上青翠盎然,绿意醉人。

下了马车,杨延昭拉着排风的手,跟在孟良焦赞的身后,听着二人道天说地,也不时的应上两句,权当是暂且迎合他们。

这期间,焦赞也问及杨延昭的家世与师门,后者自然不能据实相告,胡乱的说着本是代州富裕人家之子,自幼喜欢舞刀弄枪,后来辽人来犯,将他家小都给虏了去。

这番说法,倒也是合情合理,至少焦赞听不出端倪来,他便是有着这番经历,出生在殷实之家,从小请武师学得了这一手枪法,只不过后来广交游侠行客,散尽了家财,在这芭蕉山上落草为寇。

大路朝天,吃遍往来。

焦赞爽朗的说着,那边的孟良则是揭着他的短,这两个山大王一时间竟像个斗嘴的顽童,倒也是热闹了不少。

“哈哈,杨兄弟,这里就是山寨了,整个芭蕉山都是我们的地盘!”

经过几道简易的关卡之后,一行人到了半山腰,那孟良将手中的大斧头递给身边的小喽喽,指着那一排排木头搭建的屋舍,很是豪情万丈的说着。

这不是杨延昭第一上山,曾经在闽地时,祝力的族人便是在山中居住,那里比孟良的寨子还要大上几分,因而在他的眼中,并无惊愕之状。

而这平静的表情落到一旁焦赞眼中,不由得心中更起结交之心,当即吩咐手下打扫出房间,并准备酒菜,拉着杨延昭,便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