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相国 >

第183部分

相国-第183部分

小说: 相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焕嵯拢偈保谌瞬幻夂蒙拔苛艘环钡揭箂è将近子时,几女才散去,因担心流言蜚语,柴清云虽然心中有着万般不舍,但还是与绿珠一道离去了。看着变得空寂的屋子,杨延昭坐在床榻上,轻叹了口气,如今接到了圣旨,虽然随军出征不是件轻松的差事,但至少不用再去胡乱猜测,混乱的脑子反而变得清明开来。不知为何,屋外秋风微鸣之声越发的响烈,不多时,竟如同金戈铁马一般铮铮作响,眼前屋中之景也幻化为箭雨漫天,刀光剑影下间鲜血纷洒。许久,杨延昭猛的咬了自己的舌头,一阵钻心疼痛让他从这虚影之境中醒了过来,顿时额头上满是冷汗。竟然乱了心神,差点着了魔!曾经听郭淮说起过修行一道,心xìng极为重要,成魔与得道只在一念之间,那时候,杨延昭并不解其中的含义,直到此刻亲身经历了一番,他才算是明白了。将怀里的玉虚取了出来,放在眼前,依旧是通体碧绿剔透,四片蝉叶包裹着瓶身,一丝红sè如灵蛇在其中游动着。“你又救了我一命,虽然不知道你有多大的神通,还是多谢了。”轻声的对着玉虚道了一句,刚才若是没有它散发出来的冰凉之意,杨延昭怕还是不能从幻像中醒过来。将玉虚收入怀中,躺在床上,如同劫后余生般长舒了口气,不过随即杨延昭便生出了疑惑,刚才那遭遇究竟是何种缘由,难不成自己对征战沙场有着强烈的向往不成?一直以来,杨延昭都以过上逍遥懒散的生活为追求,对这突然出现的变相自然是想不明白了,百思不得其解后,只能叹上一句,或许是这身体中的血液对着驰马横扫疆场有着渴望,毕竟,原来的他可是为沙场而生,一个不折不扣的战神啊!夜,越发的静了,有些疲乏的杨延昭闭上了双眼,不打算去想那些头疼的事情,毕竟,明rì一早便要出发前往那河东路,好也罢,坏也罢,都只能见机行事了。正当他要入睡时,却听到屋外有着细碎的脚步之声,当即一个激灵,从床上跃起,没有点燃油灯,走到窗户前,轻轻的支开一点,月光下一道魁梧的身影正在院子中来回走着,待他回过脸来,才看清是祝力。推门而出,祝力似乎在想着很是重要的事情,竟然连杨延昭走近都没有察觉,待转过首看到时候,如同被吓到了一般,低声惊呼着猛地往后退了几步。“祝大哥,你这是怎么了?”他与祝力之间的称呼便是这样,一个唤对方小师叔,一个唤祝大哥,在这尊师重道的年头里,外人听起来肯定会觉得大为震惊,只是他二人却不为所动,都不愿将这称呼改变,遂就这样成了习惯了。见是杨延昭,祝力才将举起的拳头放了下来,犹豫了片刻,才结结巴巴的道,“小师叔,老萧他们都要跟着你去杀契丹人了,我……”说到这,祝力便停了下来,握紧着拳头盯着杨延昭,好一会才正sè道,“小师叔,祝力也想一道前去,那包裹已经收拾好了,只要小师叔一句话,我提着斧头就走。”这时,杨延昭也算是明白了祝力为何这般的不安,想来是看到萧慕chūn他们收拾行装,而自己并未与他做些吩咐,便暗自猜测出不会随行前往雁门关,所以心里着急了。夜凉如水,秋风冷瑟中带着些清凉,深吸了口气,杨延昭笑着走到祝力身旁,“祝大哥,鱼儿她们留在京城里我不放心,所以,便未和你提及北征的事情,家里,始终需要个男人来保护着,挡着外面的风风雨雨,你与元沛兄刚好一文一武,将她们交给你们照顾,我放心。”话说的很是诚恳,听在耳中亦觉得很有道理,祝力心中的失落当即一扫而空,不由得点了点头,“小师叔说得是,祝力明白了,我定当保护好几位姑娘。”心结解开后,祝力倒是心情愉悦了不少,又说了些话,便道了别,往着各自屋子走去。立在门前,杨延昭看着祝力的屋中灯火熄灭,嘴角露出个浅浅的笑意,之所以不愿让他随行,其实还有着其它的缘由。祝炎让祝力跟着自己不过是历练一番,这个,杨延昭心中很是清楚,更何况他已经有了妻室,而这一去是生是死还尚难料,若是有个意外,该如何跟着他的妻女交代?怎么跟祝炎交代?所以,思量再三,他还是决定将祝力留下,罗氏女等人虽有柴清云照拂,但平rì里仍需要人保护着,至于在宋州城的崔平二人,杨延昭也不打算调回了。碧月在出来行刺的时候将‘云烟阁’交给了嫣然,但那里依旧离不开崔平二人的暗中帮衬,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汴梁城中罗氏女她们有了麻烦也能赶来应急。“但愿能够平安归来。”深吸了口气,杨延昭轻声自言自语的说着,抬首望了望寂静无声的那轮银月,不知此刻,雁门关外是何种景象?那一望无垠的荒野,是否也这般的寂静?天还未亮,睡梦中的杨延昭便隐约的听到说话声,起了身走到院外,便看到多了一个身穿锁子甲之人正与萧慕chūn等人低声说着话。或许是察觉到了身后的动静,那人回过头,见是杨延昭忙笑着迎了上来,“杨大人,你可还认识末将?”仔细的盯着来人看了几眼,杨延昭笑了,果然,还真是旧相识,此人正是那年陪着他一道前往代州城劝降的禁军校尉吴斌。“原来是吴校尉,倒是许久未瞧见你了。”那吴斌见杨延昭还能认出他,竟欢喜的笑出声来,“没想到杨大人还能记得末将,当年便觉得杨大人rì后成就不可限量,但吴某怎么也没想到杨大人竟然考中了状元,只是后来被调遣到了宋州城,没人和杨大人相聚,这两rì刚收到诏令回到汴梁,没想到是和小杨大人再次北上。”宋朝将士经常换防,即便是禁军也不例外,怪不得杨延昭常出入皇宫,也未瞧见过吴斌,二人又是寒暄了一番,罗氏女准备好了早膳,便一起用了些。早膳后,吴斌对着杨延昭笑着抱拳道,“杨大人,末将在巷口处等候。”待他走后,红着眼的罗氏女终于忍不住的落了泪,排风和八妹也是偷偷的抽泣,李至则是满脸的憔悴,双目通红,显然,也是备受煎熬。终究是到了离别时,又是好生的安慰了几女一番,杨延昭拿过昨夜便准备好的包袱,提上封藏许久的点钢枪,对着脸sè有些黯淡的李至和祝力道,“元沛,祝大哥,家里便交给你们了。”说罢,回首看了眼痛哭流泪的三女,杨延昭忍着心,大步往外走去,可刚到了院门处,一道身影带着幽幽的清香迎面扑来。“六郎……”却是面sè憔悴的柴清云,后者红肿的大眼盯着杨延昭,贝齿咬着,最后挤出一个笑脸来,“六郎,你早去早回,我等你……”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香囊来,“六郎,这里面装着个护身符,还是当年娘亲求给玉儿的,你将它带在身上,必定会庇佑于六郎。”接过那带着体温的香囊,杨延昭小心的放入到怀中,对着柴清云点了点头,“放心,玉儿,我会回来的,一定会回来娶你。”稍后,杨延昭又转过头,对着罗氏女,八妹和排风露出个往rì里的温和笑脸,“等我回来!”道完这一句,便大步往着巷子外走去,晨曦初洒,照在他们一行十数人身上,闪着淡淡的五彩光晕。

第二百六十九章 重回代州城

太平兴国四年秋,契丹人yù南下中原烧杀劫掠,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盛怒之下大宋官家御驾亲征,朝廷大军兵分三路,直扑关外,誓要将这深恶痛绝的契丹人给彻底击溃。

东路由官家亲自挂帅出征,鲁国公曹彬随之,率领十二万大军直奔涿州而去;中路由检校太师高德怀为统帅,名将田重进为辅,率兵八万,袭往灵州等地;而西路由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美为统帅,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杨业为副帅,领兵八万出雁门关向东,进攻关外的寰州等地。

二十多万大军奔北伐,一时间,厉兵秣马,百姓无不为之震惊,不过因为先前出兵的流言四起,再加之契丹人歹残暴径被大肆渲染,所以震惊下,山河之内皆是欢呼一片。

邢州城外,一身穿麻布长袍,推着独木轮车的老汉正在路边歇息着,在他的车上堆着两个缝满补丁的布袋子。

“阿翁,为什么要将这两袋的谷物送到城里去啊?这样一来,家里过冬不又少了粮食了么?” 。。

车上还坐着个小童,交领长衣,头上顶着两个对角,正瞪着大眼,有些不解的看着身边的老汉。

“你这娃就知道吃”,老汉在小童头上摸了摸,从身上的褡裢里取了个白馒头递上前,见孙儿吃的满是欢喜,老汉哈哈的笑了,稍后,眼睛眯成一条缝,望着北边的天际。

深秋时节碧空如洗,一尘不染,可是老汉的眼中却似乎有着浑浊之sè在闪动,良久,低下首看了眼孙儿,手又在他头上抚摸了几下,叹了口气低声说道,“你当然不知道了,当初阿翁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家可是在雁门关一带,后来,若不是那些契丹狗,也不会一路乞讨求生,那些rì子可真是……”

说到这,老汉又是叹了口气,小童吃着馒头正是起劲,哪里注意到这些话,也许是吃了急了,竟然噎住了,惊得老汉忙取下水袋与他。

爷孙二人又是歇了会,老汉将身上褡裢放在小童怀中,打算继续往城里敢去,将这两袋谷物送到城中去,这样也能送到杀敌将士的手中,为朝廷尽些力。

他老了,不能上阵杀敌,或许吃到他种出谷物的甲士能多杀几个契丹狗,如此也当是为惨死的爹娘报仇雪恨了。

正当老汉要推车前行时,官道上马蹄声如踏雷而来,惊得他忙将独轮车放下,支身挡在了小孙儿的身前。

尘土飞扬中,数百名身穿甲胄的将士从老汉的身前飞驰而过,看着他们越来越远的身影,后者突然将双拳握紧了起来,似乎身体内已随着岁月老去的血液变得沸腾起来。

倘若再年轻个二十载,他也能拿起刀枪上阵杀敌!

许久,尘烟落定,老汉推着独轮车往城中走去,脸上多了些以往不曾有的舒畅之sè,迈出的步子也多了几分的轻快。

在他身后,官道的另一头,杨延昭手里紧抓缰绳,一马当先疾驰在前,虽然在赶路,但思绪却随着奔腾的马蹄飘散了开来。

北伐的消息已经众人皆知,大军也已经开拔了数rì,从汴梁城走来,道路之上常遇到百姓挑担推车,将粮草送往城中的军需筹备处。

这难道就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一时间,杨延昭不禁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记忆来,民心所向,应该是逢战必胜才是,这宋与契丹之战,或许不会像他所想的那般,大败而归,照着情形拿下契丹的上京,也不是痴人说梦。

军情紧急,众人沿路也并未耽搁,rì夜兼程赶路,总算是到了代州城,战事在前,身为统帅的潘美早已经将大军集积在了雁门关外,各路的将领也被召到了代州城中,万事已备,只待一声令下,便发兵雁门关外。

进了代州城,杨延昭的心莫名的忐忑了起来,哪怕他已经默念了许多遍,这只不过是座城池,与他并无多少的瓜葛,但不安还是难以抑制的在心里涌现出来。

守城的甲士在前方引着路,或许是离开的时rì久了,这能说会道的年轻兵丁并不认识杨延昭,一路行走着,很是欢快的说着城中景物,像是在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展示自家美好的事物一般。

耳中听着那滔滔不绝的话语,杨延昭的记忆却再次被打开,城里的布置倒是没有变化,他甚至可以如数家珍的指出那街道与屋舍,只是因为战事的原因,街上的人萧条了不少,往rì本该喧闹的集市也清冷不堪。

知州衙门前,站着两列气势不逊于吴斌麾下禁军的兵卒,手中持着长枪,见有人上前,立马枪尖超前指了上来,将那引路的守城甲士给着实的惊了一跳。

“这位兄弟,别紧张,某在杨将军麾下,今rì城门当值遇到这汴梁城来的押监大人,特地引来见潘将军的。”

听到这话,那两列兵卒收了长枪,冷眼在杨延昭等人身上打量起来,并不上前见礼,也不进衙门内去通报。

“大胆,杨大人奉官家之命前来,尔等还不进去通报!”

这无礼之举使得吴斌大为恼火,不待杨延昭发话,大步上前怒声喝道,他的身后,一个营的将士全都随之拔出了长剑,转眼间,便成了剑拔弩张的局面。

这期间,杨延昭牵着马立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并不发话,眼前这两列持枪的兵卒一眼望去便是杀气凛冽,必定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既然不认识他,那自然是潘美身边的亲信了。

强将出悍兵,这两列兵卒自然是属于jīng锐了,身上的傲气是少不了,哪怕是见到了汴梁城来的吴斌等人,也丝毫不做怯弱之sè。

“放肆,何人胆敢在此处生事!”

眼看着双方就要起了冲突,一声低喝响起,不多时便见衙门内走出几人来,为首者身穿虎头肩甲,面sè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