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相国 >

第143部分

相国-第143部分

小说: 相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这番情形,林愿心中不禁骇然起来,这陈山常来兴化城生事不假,但若真的shè杀了,客家族还不要闹得凶来?

正打算开口劝慰,又听得杨延昭继续问来,语气不容置疑,无法,林愿只能往城下杂乱无章的队伍中指了指。

那人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须,头发胡乱的扎在脑后,穿着一件兽皮短裙,**着上身被晒的油光发亮。

嘴角闪过一丝冷笑,杨延昭手中的箭矢立刻锁定了他,羽箭划空而去,须臾,便听得一声惨叫传来,那林愿忙探身望去,只见那陈山正手扶着肩头上的羽箭,满是疼痛的哀嚎着。

松了口气,原来并不是要去他xìng命。

可就在这时,杨延昭将手中的弦弓给扔到了一边,猛然的纵身跃下城头,如此,林愿忙慌张了起来,大急着命手下的兵卒出城接应,恰好此时萧慕chūn等人赶到,见到杨延昭已经冲下了城头,怒吼着与兵丁一道杀了出去。

而杨延昭跃下城头后,凡遇到挡路之人,皆被他击飞,数息的时间,便到了陈山的身前,一只手将他提起,继而猛的摔在地面之上。

“砰!”

一声闷响,让所有的客家族人傻了眼,而身后从城里杀出来的士卒更是让他们慌然不知所措。

冷目扫过四周面露胆怯之意的客家族人,杨延昭夺过一柄柴刀,指尖用力将它给折断,“莫要自寻死路!”

信手甩过,断刀插在陈山脸颊边,让本在呻吟的他顿时双目圆睁,吓得不做声来。

转身,止住正杀过来的兴化城兵卒,在他们满是疑惑的目光中,杨延昭慢步往城中走去,萧慕chūn几人自是随其后,而兵卒则是被城头上的林愿使人唤了回去。

还是不能杀了人,手中砍柴刀的刀柄被捏成了飞屑,一路洒落,杨延昭深吸了几口气,才将心中恼怒压制了下来。

陈山是被族人给抬了回去,怕是经此一事,受了惊吓,倒是乖实多了,如此一来,闽地虽受灾情,暂且也无动乱起。

七月眼看到了尾声,本是暑气退去,秋意渐起之时,天却依旧热的人异常难受,恨不得躲进冰窖之中,或是找块冰来吞进到腹中去,那样才会觉得舒坦。

而至此,躲荒的灾民也开始出现,自然,赈灾之事由兴化城最为开始,杨延昭亲自带人施粥与糕饼之物,一时间,治下各县皆往城中涌来。

见着那些衣衫褴褛,蓬头污垢的民众,杨延昭一边加紧赈灾,一面让林愿rì夜派人巡视,免得歹人趁此机会为非作歹。

虽然其他的州府陆续开仓放粮,但丝毫没有缓减落难流民涌向兴化城,不得已之下,杨延昭唯有从福州调来米粮来作应急。

自灾民流离失所之后,整个福建道都在杨延昭的调度下运转开来,萧慕chūn等人甚至是各领一营队士,巡视于各州县,若是有赈灾不利,或贪墨粮饷者,轻则将其入狱,重则直接就地格杀。

此举,倒是利于放粮赈灾,只是苦了萧慕chūn等人,终rì在外奔波劳累,数rì才能回兴化城歇上一歇,但是看到杨延昭忙的夜不能寐,即便罗氏女等人也是劳碌辛苦着,那林默娘更是昼夜在外,施药治病,行走于悲楚无助的灾民之间。五大三粗的汉子哪里还坐得住,与杨延昭做了禀报之后,稍做了收拾,便由匆匆的出发,往着别的州县前去了。

夜sè未退,晨曦未染,夜间好不容易聚起的凉意已所剩无几,城西,施粥的铺子前,早已经排满了前来领些吃食的潦倒百姓。

大铁锅支在不远处,几个兵丁穿着汗衫,奋力的挥着大铲来搅动铁锅中熬着的粥,湿透的衣衫依附在后背上,却没有功夫去管它,心思全在了那满锅的粥中,得空了,也是抓着脖子上的巾布,胡乱的擦了擦脸颊上的汗水。

“开锅了!”

声音落下,那些本是萎靡的灾民顿时眼中来了jīng神,望着那盛满粥的木桶,以及白sè的馒头,猛噎着口水。

粥铺前,林默娘拿着木舀子,盛着粥分了起来,滚烫的热气之下,却不为所动,就连散乱的鬓发都全然不知。

待粥和馒头分完之后,十数辆木板车拉着水来了,这些都是海盐炼制沉淀后的清水,虽没有甘甜爽口之觉,但这时候,也只能将就着了。

几十桶的水放在一边,放着一队士卒守着,口渴者,可自行取用,当然,寻rì里的换洗便只能用海水了。

待吃喝之后,何钰便会带着人前来,虚胖怕热的他虽然很不情愿,但在杨延昭的威逼利诱之下,也只能每rì准时前来。

见到何钰,那些灾民顿时来了蜂拥而起,只因跟着他去做修路搭房的事情,可以每rì领半斤的米,要是活干得好,甚至还能有些野味。

昨rì,那潘老五可是侥了幸,既然得了半只野鸡,那香味,馋的一群人彻夜难眠,因而此时何钰在他们眼中已是尊活菩萨。

“大人,要俺吧,俺李二牛力气大,搬起砖石来很麻利!”

“大人,俺是帮人盖过房,做事情肯定拿手!”

……

见着情形,何钰白胖的手压了压,身边的随从则是挑走了一半的人来,被选中的人自是欢喜,落下的人只能满是羡慕之sè。

看着何钰带人离去,不远处,徐少阳微笑着道,“小师弟这方法倒是好,如此一来,兴化城便要翻了样子了。”

那郭淮也满是赞服的点了点头,闻言,杨延昭则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两位师兄,小弟也实属无奈之举,否则这么多人,吃饱了没事做,岂不是要乱了套,倒还不如寻些事情给他们消磨时间。”

“也确实如此,闲散则易生是非。”

又是说道了几句,见林默娘与花姑给简易营地中的老弱病残着检查了身子之后,徐少阳则是大步走了过去,与二女一道,坐上祝戎驾着的马车,往着其他州县去了。

“默娘真是慈善心肠。”

郭淮轻声道了一句,这些天,林默娘四处奔走,救济灾民,身形rì益消瘦却不愿歇息,让人很是感动。

“恩,默娘自遇见她那刻起,便是不同寻常,心在天下苍生之处,如今,进了我道家,也算是修筑功德,成就自身的圆满。”

杨延昭则是眼望着逐渐远去的马车,此刻,在心中,他越发的觉得林默娘便有可能是妈祖,机缘巧合,与她相遇,还成了小师叔,此事若是后世考证出,不知该有怎样的轰动?

“延昭师弟说的不错,功修三千,行圆八百,默娘师侄想来用不了多久,便能得先祖真谛,当真是我山门之幸事。”

又是说道了两句,杨延昭四处了看了看,稍后,将又是嘱咐在此当值的校尉,之后便望着城南赶去,那里,罗氏女,柴清云等人也在忙碌着,他得赶过去瞧上一瞧,否则,心里始终放心不下。

等杨延昭感到之时,罗氏女等人已是忙的香汗淋漓,见状,自是要上前帮忙,而那些识得他的黎民百姓则是纷纷行礼,口中道着感谢的话语。

笑着安抚众人,熟练的帮着在一旁照看染疾之人,待全都忙完之后,rì头已经到了三竿,即便是站在树荫下,也是汗流浃背。

擦着汗,看着有些萎靡的几女,杨延昭不由得心疼道,“玉儿、清儿,你们带着八妹和排风回府中歇上一歇,可不能将身子给累垮了。”

“六郎,我还不累,不多时,便得派午膳了,默念去了漳州,城西那便需要人照料,待稍后我便去了。”

“奴家也不觉得累,柴姐姐说的是,那便辛劳柴姐姐了。”

听二女这般说,杨延昭也不好再多言,遂让身边候着的侍卫带着八妹和排风回府歇息,两个小丫头虽然习武,但毕竟还是孩童,已是疲惫不堪,因而也未作拒绝。

待杨延昭正yù继续嘱咐二女几句之时,却见一身着皮甲的队正飞奔而来,“大人,朝廷的使者来了,刚进了城,正往知州府去了。”

第二百零七章轻敲打 试云雨(补昨日)

听到朝廷来使,杨延昭当即让人将马牵来,正yù和郭淮离去,却见柴清云随后走了上来,“六郎,既然是汴京来人。我还是与你一道回去。”

柴清云好歹也是郡主,或许官家会有旨意传来,年纪此处,遂点首应允,留下郭淮帮衬罗氏女,并吩咐人传令于林愿,让他照应城西施饭之处,然后匆匆的往知州府赶去。

一路急行,待回到府时,屋外已有一队衣甲光鲜的禁军侯着,带队之人,杨延昭不曾见识,想必是得到了吩咐,额头满是汗液,却是不敢作随意之相。 。 。

见此,杨延昭忙换府中侍卫逮他们到yīn凉处歇息了,领队伙长瞧过柴清云的,慌忙的一番见礼后,这才感恩着离去了。

进了屋,恰好看到排风端着茶水,杨延昭自是接了过来,并嘱咐脸sè极为疲倦的她回房休息。

踏进客厅,却见一青衣宦官正坐在椅子上,手绢擦着额头的汗珠,正是他之前入宫时的引路太监。

“哈哈,原来是李公公,倒是有许久未见着公公面了,这一路奔波肯定是累着了,杨璟接驾来迟,还望公公恕罪啊!”

满是笑意的走进客厅,给那传旨太监李chūn满上了凉茶,后者见杨延昭这般热情,本因炎热生出的烦躁顿时抛到一边,忙起身笑道,“杨大人亲自倒茶,真是要折杀了咱家了。” 。 。

待正要接过茶盏,却见到落后两步进来的柴清云,顿时惊得向前,卑躬屈膝行礼道,“小人见过金花郡主。”

有柴清云在,那李chūn自是言行举止拘谨了几分,喝了杯凉茶去了心中暑气之后,便提起了正事来。

从怀中小心的取出一道黄sè锦帛来,杨延昭和柴清云当即跪拜下来,那林chūn则是清了清嗓子,将金帛所书的圣意念道了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赤旱千里,福建多灾,苍生罹难,黎民疾苦,朕心甚是悲戚,然安抚使杨璟调度有序,百姓无伤,闽地无乱,甚得朕心,特封龙图阁直学士之位,望尔勤加善职,护民安边,钦旨。”

看着眼睛直直盯着他的杨延昭,李chūn又是轻咳了两声,“杨大人,官家的旨意小人已经传达了,还请大人接旨吧。”

这时,杨延昭心中的欢喜顿时落了一空,千里送来的竟只是几句不咸不淡的话语?更何况如今他外放为官,多了这龙图阁直学士又有何用,不过是挂着个虚职罢了。

看出他的失落,柴清云不禁开口问道,“朝廷难道没有提给闽南发放赈灾的粮食之事?”

闻言,传旨的李chūn面带为难道,“回郡主的话,旱魃问世,赤地千里,其他州县也有着灾情发生,门下省和户部几是调度,粮草颇为紧张。”

顿了顿,又是继续道,“听说都已经有流民生事传出,官家很是震怒,这几rì朝会上,可没少训斥责罚,就连户部的沈大人都已经被扣了半年的俸禄。不过提及到福建路,官家却是异常的满意,遂让小人rì夜兼程赶来,以彰杨大人赈灾之功。”

这么说来,是没有粮食和银子下拨了。

“谢主隆恩。”

无奈的笑了笑,双手提上前,接过圣旨,起身后,那李chūn看了看柴清云,面sè犹豫了几分,好一会,从怀中掏出封信道,“杨大人,官家还让小人带来了件密函与口谕。”

接过信,杨延昭也不着急拆了,接口问道,“不知官家还有何旨意?”

那李chūn支吾着不语,见此,柴清云转身要往外走去,后者却忙出声,“郡主,请留步,这口谕郡主也是能听得的,只是怕杨大人会有些不高兴。”

见二人都望了过了,那李chūn跺了跺脚,一甩衣袖道,“你此去,告诉杨璟那小子,别以为朕不知道,两江路的米粮都快被他给买光了,害的朝廷征粮调遣都成了问题,还有脸来张嘴要粮食,这无赖子真是存心来气恼朕的!”

话一出口,柴清云掩口笑了,杨延昭却后背冷汗直冒,卖粮一事他也算是私下进行,虽和两江路那边打过招呼,但也只是用的寻常行商购买为由,如今,赵光义派人送来这句话,那自然是知晓了自己将查抄贪官污吏后银子私扣下来一事。

“杨大人,官家交待小人的事情自是传达了,不知大人与郡主还需询问何事?”

回过神来,将杨延昭又是问了些汴梁的事情,后者想来是看在柴清云的面子上,也不做含糊,一一作答。

汴梁城,此下也并无大事,明面上最为忙碌的便是赈灾的户部,其他朝臣照也如旧,只不过因赈灾一事,已有几名大臣遭到责罚,京都的水依然波澜不惊下暗藏着波涛汹涌。

又是喝了一杯凉茶,李chūn看了看柴清云,继续道,“杨大人,有一事小人不知当不当讲。”

听到这句话,杨延昭明晓他要说些隐秘之事,当即又满了杯凉茶,“李公公有话当说无妨,杨璟为官不久,许多不妥之处还需公公指点。”

双手接过凉茶,李chūn摇了摇头,“杨大人年轻有为,小人哪里敢胡乱言语。只是私下里小人听王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