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1037部分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037部分

小说: 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射火力,相当于一个炮兵营。虽说只有一个连四门炮,但是一个齐射火力密集度,绝对不次于一个炮兵团。

而且火力覆盖面积,比一般的身管火炮覆盖面积更大。虽说精度差了一些,但是火力密度足够弥补。更何况虽说前面的枪声引起了这个日军中队的警觉,但是毕竟修建工事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完成的。

虽说警觉的早一些,尽管包括一向从不亲自劳动的中队长阁下,都屈尊降贵的亲自动手进行掘土工作。但在王德耀的两个连完成合围的时候,他们也只是来得及炸倒了几根大树,挖掘了一些散兵坑作为掩体。就连最基本的交通壕,都没有来得及修建。

不过尽管工事修建的很草率,固守的这个山包的面积也不大,但是这个中队长却是很有一套。他在听到前边先头中队作战时候的炮声,知道在火力上自己肯定不是对手。要想拖延到增援,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虽说时间仓促工事没有能够修建多少,但是这个家伙却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形成了梯形的部署。他很清楚,将所有的兵力放在光秃秃的几乎是寸草不生的山顶,只能让对方的炮火覆盖。

同时按照自己目前的工事来看,如果将兵力全部聚集到这个不大的山包上,只能让自己的部队在敌军优势火力的杀伤之下,快速的被消耗干净。这一手对于日军来说并不陌生,在关内战场上他们就是这么干的。所以在眼前形势逆转的情况之下,这个中队长还是很明智的尽可能将兵力分散开来进行防御。

除了以一个小队的兵力,留在山顶携带两挺轻机枪和一挺重机枪,作为火力增援山腰和山脚的兵力之外。将其与的兵力,都放在了山脚和山腰上。短时间之内,便构成了相互交叉、掩护的火力配置。

同时将携带的其余两挺重机枪,放在了一个极为刁钻的位置上。而这两挺重机枪所在的位置刁钻不说,最关键的是有一个简直可以说是由几块两人高的大石块构成的几乎坚不可摧的天然掩体。

这个位于山体棱线上的天然掩体,实在是太过于坚固了,而且位置也极其的刁钻。直瞄火力,除了调集大口径加农炮之外,即便是七十五毫米野炮,想打却很难穿透前边作为掩体的两块一人高的天然大石头。

使用曲射火力,无论是山炮还是迫击炮却是很难直接命中。就是命中,也无法击穿这个天然掩体上面,横亘在两边形成一个盖子的一块硕大的石头。而这两挺重机枪的射界,却是覆盖了整个山前。在有利地形的协助之下,几乎不用转移任何阵地,就可以封锁整个抗联的进攻路线。

这个孤零零的小山包虽说面积不大,也只有百余米高,但是地形却是相当的陡峭。三面都是几乎成七十度的峭壁,仅有东面有一条山路可以上山。这就使得日军可以将有限的兵力和火力,集中在正面。

而对攻击更为不利的是,这座山包前边,是一片面积不大,但宽度至少在五十米的河滩地。也就是说攻击部队如果从正面进攻,至少要有五十米的距离暴露在没有任何掩护的光秃秃的河滩上。

负责攻击的一个连,在一门野炮、两门六零炮和加强的一门一零七火箭炮的掩护之下,多次发起攻击却始终未能得手。反倒是自己付出三分之一的代价,而所有的伤亡之中,至少一半以上是伤亡在那两挺重机枪的枪口之下。

尽管配属的一零七火箭炮的一个齐射就将整个山头全部覆盖,给了山上只有简易工事的日军不小的杀伤,但是却拿那两挺布置的极为刁钻的重机枪毫无办法。而攻击部队携带的一门五十七毫米无后坐力炮的炮弹,打到其作为掩体的石头上,犹如隔靴捎痒一般,根本起不到任何的威胁。

想到抵近射击,从射击口直接打掉这两挺重机枪。却反倒是被一直掩护这两挺机枪的一个日军的掷弹筒直接命中,连同炮兵一同损失掉。而抵进射击的七十五毫米野炮,连续射击也拿着两大块宽度将近两米的大石块毫无办法。甚至已经达到大炮上刺刀的二百米,采取最大的装药量,也无法击毁这个天然形成的机枪掩体。

派上去的爆破手,也被其侧翼掩护的两挺歪把子形成的交叉火力,打的死伤累累损失极大。甚至到最后,已经是无爆破手可派。面对着这个怪异,而又厚重的掩体攻击部队,攻击部队虽占据了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却无可奈何。

这块骨头迟迟无法啃下来,将整个部队的攻击速度全部拉了下来。按照原计划的穿插序列,就被这么一个小山包,以及小山包上此时仅剩的半个日军中队给搅乱了。整整两个连的兵力被这里拖住,不影响到王德耀的兵力使用就怪了。

最关键的是不单单拖住了两个连的兵力,还有这里受阻对整个后续计划的影响。这个孤立在周边小平原上的山包尽管面积不大,而且山上的日军兵力在轮番攻击与炮火打击之下,也已经所剩不多。

但是这个山包的位置却是相当的关键,正好在眼下整个战场上的一个交汇点上。这大半个日军中队卡在这里,玩命的抵抗,不能不影响到王德耀的后续计划。就像一个肠梗阻的病人,尽管病的也许不是什么太关键的位置,但是发作起来也会要你的命。

而周边二十八联队的其他部队,在发现了这条钻进自己身体内活蹦乱跳,并且打算浑水摸鱼的狠狠咬掉自己一块肉的鲨鱼之后,则立即向这边分路包抄过来。不仅仅是一两个中队的援军,而是整个二十八联队全部都冲了过来。

对于二十八联队来说,好像这阵子的枪炮声就是命令,拼命的向这里从来。也许是白天的无还手之力,让这些一向心高气傲的老牌师团很难接受,心中都憋着一股子邪气没有地方去撒。很是有一股子这下子可算找到债主了,要有仇报仇,有怨抱怨的架势。

几乎不用命令,周边闻到血腥味立即赶过来增援的日军,貌似要拿这条想要钻进自己肚子里面吃肉的鲨鱼去去火。当然见死必救,也是日军一贯的作风。虽说日军很多的时候,也采取壁虎断尾的战术,舍弃掩护部队保存有生力量。

但毕竟那是在处于绝境的时候,大多数的时候日军还是没有那种友军有难,不动如山作风的。其以地域为征兵区域的优势,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一个大队,一个联队,甚至一个师团的各部之间,配合还是要远高于一般中国军队的。而这一点,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军队来说,却是很难做到的。

而对于一木清直来说,尽管心中有些狭窄,为人也偏激了一些。战略眼光低了一些,但是这战术眼光还是相当了得的。在接到将近一个团左右兵力的抗联渗透进自己的行军序列,并合围了自己两个中队,已经围歼了一个中队,却被第二个中队给拖住了脚步之后,感觉到战机来了。

一个团的抗联在他的眼中兵力不算多,但却好赖的是一大块的肉。自己正头疼怎么摆脱敌军重火力围攻,寻找战机以为自己的晋级增添一些砝码。眼下抗联却是自己将这个战机送上了门。

对于一木清直来说,眼下这种混战一团的局面,却是他最希望。因为对于他来说,只要没有重火力的支援,他就没有任何可担心的。别说来的抗联只是一个团,就是一个师他也不放在眼里。

而这种乱战一团的情况,正可以最大限度的遏制住抗联在火力上的优势。白天的遭遇,可还让他历历在目。他可不想将部队集中到一起,主动送到敌人的刺刀底下。眼下抗联既然采取了这么一个打法,那么对于他来说,却是正中下怀。

第1277章混乱的局面

强压制住内心对突如其来战机到来的激动,一木清直马上下令调集所有能调集的部队反向对王德耀带领的部队包抄了过来。对于一木清直来说,想尽一切办法吃掉眼前这股胆大包天,将自己当成肥肉的家伙。

为整个阿鲁科尔沁旗战场上,开一个头彩。也扭转一下整个第七师团,至少到目前还在一直被动挨打的局面。当然也是为自己晋级将军行列,添上重重的一笔功勋。只要能吃掉眼前的敌军,至少一枚勋章是少不了的。

实际上也不用他下命令,他的部下已经开始了自发行动了。否则在这陌生的环境之下,又是在能见度极低的夜间。加上日军之中,战时除了必要的情况无线电只配备到大队一级。等他的传令兵找到各中队的时候,恐怕黄花菜都早凉了。

只不过夜间行军,又是在陌生的地形之下,再加上他先前的兵力又过于分散。就算他的部下在训练有素,也不可能一点不出问题。整个二十八联队,出现了大量人员的掉队。他能集中的,不过是手头上的兵力四分之三。

至于剩下的四分之一,在这个注定不会平静的夜晚之中,不知道跑到了那里去。毕竟夜间分散行军,对于中队一级的指挥官的指挥能力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尽管南面的熊熊大火,以及密集的枪炮声为这帮家伙指明了方向。但依旧有几个中队,与大队跑的失散了。

甚至有一个中队,在三天之后莫名其妙的出现东乌珠穆沁旗,给抗联的运输线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还有一个中队则达到了他们联队长一直想做,却最终未能达成的目的。绕过了这一夜,以及几天之内持续混战一团的阿鲁科尔沁旗战场,深入了巴林左旗境内。

当然这支进了虎窝的迷途羔羊,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几个中队的失散,让一木清直大佐固然是只集中了手头上的四分之三兵力,只不过在他看来,手中有这四分之三的兵力便已经是足够了。

除了一个通讯小队和一个炮兵中队失踪,不知道究竟跑到了什么地方去,有些影响战局之外,其余的损失他并不在乎。因为在他看来,只要这边枪声一响,自己的那几个失踪的中队,自然会赶过来参战。

虽然还有四分之一的兵力没有联系上,使得自己一时之间手头的兵力可能有些紧,但是后续赶来的中队,正是可以用作最后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至于损失的那一个中队,他一木清直还不在乎。只要将自己眼前的抗联缠住,损失个把个中队,对于他来说还远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虽说这位一木清直大佐有些过于自大,但是多年的行伍生涯下来,其战术指挥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而日军在战场上的战术协调能力,也的确的相当了得。虽说以中队为建制分开行军,之间的间隔距离的也有些远。但日军对于战场形势的判断,以及快速的集结能力,的确相当的出色。

而这边枪声一响,周边的日军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苍蝇一样,甚至不用一木清直下命令,便立即向枪声响起的地方冲了过来。虽说兵力一开始投入的并不多,但是也将王德耀的计划给彻底的打乱。都出现腹背受敌的三个营部队指挥员,只能从手中已经不多的部队之中,分出一部分来,去面对不知道从那个方向钻出来的日军。

尽管在杨震几乎是不惜工本一样苦心训练之下,抗联各个主力部队的基本素质已经不逊色于日军。但毕竟从抗联重新整训出山到现在,时间还是太短了。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之上,还是与日军有一定的差距。

像日军其在战场上的反应速度与快速集结的能力,还是目前的抗联无法相比的。尤其是这种分散的情况之下,快速的能力,抗联的部队与之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尽管在配备了步话机等一系列现代化工具后,这些差距已经缩小,但缩小并不等于完全的赶上。

再加上部队之中,缺乏作战经验的新兵数量过多,这一差距反倒是有些扩大。两军相互比较,行军间距比抗联大的多,在战斗真正打响时候大部分的兵力,并未在主要战场上的二十八联队。居然在枪声响起后一个小时,在几个方向上集结起来的兵力,还要多于眼下本身就在战场上的王德耀部下。

三个营攻击方向上,只要被围住的日军拖上一个小时,周边的日军便快速的赶到增援。其内外的兵力加在一起,反倒是多余合围日军的抗联兵力。而且正在进行围歼战的部队,与继续发起攻击部队之间的联络,反倒是被赶过来日军切断,先头部队自能各自为战的情况也相当的普遍。三个攻击方向,没有一个出现例外。

日军各个中队之间的行军间距,的确使得王德耀可以穿插的缝隙相当的多。但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在他吃肉的时候,先头部队和身后的主力之间间距也只能拉的相当的开。而且三个营之间的距离,随着各自目标之间的距离的不同,在攻击的时候,距离也只能越拉越开。

日军本身固然难以集结起来,但是王德耀的部下,也出现相互难以策应的情况。在战斗打响之后,他的部队虽说将二十八联队整个行军序列冲了一个乱七八糟。并合围了日军几个中队。但是自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