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立隋 >

第331部分

立隋-第331部分

小说: 立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就是攻打新丰、骊山一线;第二,就是直接攻击长安;第三,则是攻击汉中通往关中的三条要道。在李世民看来,来整不是庸才,一定会选择最好的办法,那就是直接攻击长安,这样,兵力空虚的长安就旦夕可下。而他李世民,为了保证长安,就不得不引兵回救。若是来整在半路埋藏了伏兵而击之,接下来的战局,就是李世民回长安不能,守新丰不住!隋军只需久困,得不到补给的李世民落败就是意料中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隋军已经没有了投石机,还有炸药,若是退保长安,以长安高大的城墙,更能撑住一些日子。对于李世民来说,越早回到长安,就更为保险一些,至少,长安城内有足够的粮食,足够高大的城墙,保证他李世民打一场防守反击战!

“殿下,这是良策,应急速决断;若少有延迟,恐怕就贻误良机啊!”杜如晦看见李世民阴晴不定的脸,就说道,脸上带着焦急神色。

“克明,你说得对,为今之计,退保长安,或许是最好的决定!”李世民说着,心中不免叹息,本来以为击退了隋帝,可以稍微缓一口气,可是,随着蓝田关的陷落,更大的危机迎面而来,将李世民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如履薄冰啊,这让李世民怎能不感到巨大的压力?他虽然历经百战,可是仍是血气方航的年纪,这份重担压在她的身上,还是十分的沉重啊!

“不过,军心不得不考虑,怎样,才能顺利的退回长安?”李世民说道。

“陛下,就在军中散布消息,说隋帝已经退往潼关,新丰暂时无忧!”杜如晦缓缓沉思着,皱眉时皱时松,说道:“殿下体恤士卒,回军暂时休整!”

李世民听了,无奈的说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顿了一顿,说道:“汉中三道的诸位将军,就让他们撤回来吧!”这个时候,守住那里,就没有用了,而且,隋军若是兵出蓝田关,就可以或攻击,或断粮道,汉中三道根本守不住。

三个时辰之后,渭南隋军大营。

杨浩缓步走在大营之中,看着忙碌的士兵,说道:“凌爱卿,明日,就让秦、罗两位将军,先行出发,在新丰之东,另择一地,驻扎下来,然后挖掘壕沟,依上次朕的办法,就能保证李世民的地道之法,无功而返。”

凌敬说道:“陛下,正应如此!李世民无比狡猾,又对长安地理熟悉,非不如此,不能破地道之法。”

“嗯,只要稳下根基,朕再领大军缓缓而至,届时,再依计行事,李世民又如何能守住新丰大营?”杨浩说着,微微颔首。

“若是来将军能够攻下蓝田关,局势对陛下就大为有利了!”凌敬说道,心中不免惋惜:“又或者,苏将军能够攻下万年,李世民在这两处的要隘一失,李世民就不得不撤回长安!”

“这两地,想必李世民一定是辅以能臣,重兵把守,急切之间,那里那么容易攻下?”杨浩说着。毕竟冷兵器时代,据险而的一房,往往占据很大的优势。当初李唐屡次攻打蒲坂,守将尧君素、王行本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都能坚持了两年之久,如今隋军攻打蓝田关、万年两地,最多不过半月,攻不下来,并不奇怪。

但话虽然是如此,杨浩的心中,仍然是想着三路并进,攻打长安。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急切的奔到隋营之外,喝道:“开门,速速开门!”说着,那人亮出一块腰牌。

守营的将士一见,当即不敢怠慢,打开城门,那人策马进门,这才翻身下马,问道:“兄弟,你可知道陛下在何处?”

“陛下刚刚从左边走了过去,你快追,还来得及!”守营的士兵说道。

“多谢!”那人说着,急忙朝着杨浩的所在奔去,不一刻,就看见在亲兵拥簇下的杨浩,急忙奔上几步,半跪在地上,说道:“陛下,有军情到!”

“说!”杨浩听了,一扬眉。

“陛下,根据前方斥候传来的消息,李世民似乎改变了行程,并没有朝万年行进,而是朝着长安行进!临走之前,新丰的大营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那人说着。

“可曾还有其他消息?”杨浩问道。

“其他目前还没有探知!”那人回答。

“继续探查,务必要将唐军的一举一动,尽数掌握!”杨浩说道。

那人应声,又朝着营外跑去。

“陛下,李世民突然撤兵,一定是有了异变!”凌敬说道。

“不错。”杨浩点点头,这个时候,李世民撤兵,显然不是为了引诱自己上当追击,毕竟隔得距离尚远,就算自己会派兵追击,从路程上来说,追兵到达新丰的时候,李世民恐怕早就入了长安了。李世民不是笨蛋,自然不会想出这种笨办法。

“再等等,或许就有消息了!”杨浩说道,走上两步。如今隋军有着优势,因此就并不着急,回头瞧了一眼凌敬,说道:“凌爱卿,陪朕下会棋,如何?”

定鼎之章第四十八章兵进长安

更新时间:2012…3…2423:04:39本章字数:5388

五月十日清晨,驻扎在渭南大营的杨浩得到了来整快马传递而来的消息。

“来整做得好,居然恰恰在这个关键时刻,攻破了蓝田关。”杨浩说道。

“陛下,李世民退保长安,汉中的那支兵马,就能够解放出来,一同围攻长安了。”凌敬沉吟着,说道。

“李世民本来想要守住新丰、骊山,但来整突然攻下蓝田关,致使他不得不退兵。”杨浩说着,又冷笑一声,道:“恐怕就是万年,他也保不住了!”

凌敬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陛下,明日可整兵,攻打长安。”

“这一次,营寨四周,就要事先挖上长壕,以避免李世民再度挖掘地道。”杨浩说着,叫过亲兵,说道:“传朕的命令,依原计划,让秦、罗两位将军,先行领兵,驻扎在长安城外。”

“是!”亲兵应着。

就在杨浩与凌敬说着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在长安城西,扎下了数个营寨,连绵这朝着扶风郡延伸而去,这是他做长期抵抗的准备,若是准备守城,就比不保证粮食的供应,长安虽然有充足的粮食,但军民太多,时间一长,粮食必定不足。预先安扎营寨,守护好这条生命线,届时就可以依仗这条线路,将长安以西的粮食运输过来,满足长安的需要。

汉中三道的诸将已经招回来,这个时候,再驻守那里,已经没有用了。虽然斥候将隋军先锋已经在长安东边驻守的消息传来,但李世民并没有攻打的意思。

两日后,杨浩大军这才赶赴长安以东,营寨秦叔宝已经尽数安下,拒马、壕沟、铁蒺藜等防御工事,缺一不少。这一次,杨浩准备妥当,断无失误的道理。

李世民听闻隋军大军赶来,只是守在长安城中,并不外出。同时严令各营寨的将令,只是严守各寨,不能出战。

随后,两军在长安城外,不停的对峙,虽然没有大的战斗,但两军的斥候,倒是不停的试探、阻截。

当时,万年的战局已经炽热化,苏定方率兵猛攻万年,唐军力不能支,李世民虽然有心援助,可当他一有异动,长安之东的杨浩部,长安以西的来整部,就派出了兵马,作势欲攻,迫使李世民不敢带兵援助万年,终于在五月十六日,大将寻相登上城楼,攻下了万年,万年守将被斩杀,一万唐军被俘。

万年失陷,高陵跟着沦陷,这个消息对于李世民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这样一来,长安以北的屏障就消失了,苏定方部的隋军就可以直接参战,攻打长安。

随后,隋军大军从东、北、南三面围住了长安,杨浩数次派兵攻取长安以西的唐军营寨,但在李世民的疯狂反扑之下,数次无功而返。战局一度胶着。

“如今大军已经困住了长安,可惜却不能寸进,攻不下长安,就不能算灭了伪唐,诸位爱卿,有何良策?”这一日早晨,杨浩说道。

凌敬坐在下首,想了一想,说道:“陛下,微臣认为长安坚城,既然李世民一心想要坚守,那不如令一上将,去取始平、武功,这样一来,李世民就失去了扶风等郡的支援,长安也就成为真正的孤城!”

这就是与打洛阳相同的战略了,而且从地理上来说,关中山河四塞,只要能占据要地,就能瓮中捉鳖,长期围困长安。陇西虽然还在李渊受伤,但若要支援长安,那是妄想。

“嗯,既然如此,就让来将军取始平、武功,至于泾阳,就由定方攻取。”杨浩听了,想了一想补充道。既然要围困,那么北方也着手。泾阳在泾水之上,可以通过此河运输粮食,若是截断,就彻底断了李世民的一切可能。

坐在下首的来整、苏定方诸将当即就应声答应着。

事情商议完毕,随后几日,隋军就派出精锐,攻打始平、武功、泾阳等地,李世民接到消息,只能是勉强挤出兵力,支援各县,但在隋军的优势兵力之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五月二十日,始平陷落,五月二十五日,武功陷落。

泾阳稍微支撑的久一些,因为距离较近,又是李世民最后的一条生命线,他派出了盛彦师、王君廓等猛将前去支援,而这时,隋军又攻打长安以西的各寨,攻势甚猛,一日之间,就有数战,李世民来回奔波,累的不可开交。

当这些消息传到李渊耳中的时候,李渊已经行进到了金城郡,离武威就一郡之隔了。

“唉!”李渊深深的叹息着,一双眼珠带着浑浊的白色,如果说当初对秦王还有着信心的话,如今的李渊,已经没有了信心,因为长安,已经变成了孤城,要向力挽狂澜,太难了。

“陛下。”裴寂的声音响起,带着无尽的苍凉。他当初劝李渊起兵之时,就是为了博取功名,荣华富贵,可是想不到啊,身为河东赫赫有名的裴氏,居然落到了这种地步,他实在是想不通,为何事情居然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

后悔?哪已经没有用了。裴寂只希望,这个残唐势力,能够在突厥人的帮助下,继续生存一段时间,让他能够得以度过晚年。

“玄真,是你啊!”李渊的声音颤颤的,慢悠悠的坐下,他感到,他的力气已经在逐渐失去。

“陛下,这段日子一直奔波,如今离武威已经不远,不如在此歇息一两日吧!”裴寂说着。

“也好!”李渊说道。虽说一路上他是坐车,但心中有些忧虑,因此就格外的沉重,感觉格外的累。

“既然如此,那么微臣就吩咐下去了!”裴寂说着。

“玄真,太子可有消息?”就在裴寂将要走出去的时候,李渊忽然问道。他虽然知道太子李建成被隋军捉了,可是心中却是放心不下,会不会被隋帝杀了?虽说他们年幼时曾经相识,可是,这种仇恨,岂是年幼相识就能化解的?

裴寂听了,微微一愣,却是低下头去,说道:“陛下,隋帝虽然将太子抓住,但似乎念旧昔日情分,对太子尚好!”

“唉,对他好又能如何?”李渊说着,挥挥手,说道:“那你下去吧!”

看着裴寂退下,李渊就靠在软榻之上,迷迷糊糊的睡了。

“唉,你们听说了吗?”一个宫女说着。

“听说了什么?”几名宫女问着。

那名宫女故作神秘,说道:“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居然不知道?”

“到底什么事情啊?!”几名宫女十分好奇的问道,古往今来,喜欢八卦的人,并不少见,尤其是宫中的女子,平素不能外出,听到一点消息,难免兴奋,就算如今是“逃亡”时期,这种爱好也没有减弱。

“听说,秦王亲手射死了太子!”神神秘秘的宫女说着。

“啊!”几个宫女一声惊呼,齐声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听说,是隋帝让太子在两军面前,劝降秦王。秦王见了,当即大怒,就取了弓箭,一箭将太子射死了!”那宫女解惑。

几名宫女齐声:“啊,原来是……”

“嘭!”这时,门忽然被推开了,吓得众宫女齐声惊呼,待看清这推门之人后,脸上都是带着惊慌的神色,纷纷跪下,说道:“陛下!”

“你们,你们在胡说些什么?”李渊手臂颤抖着,厉声高喝。

众宫女脸色苍白,尤其是哪位传播消息的宫女,身子更是不停的颤抖着,她们将身子低低的伏在地上,颤声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李渊冷哼一声,喝道:“来人,给朕拖下去,都杀了!”

“是!”这时,禁卫军听到,就有人讲这几名哭喊着的宫女拖了下去。

李渊回头,关上了房门,忽然如丧失了全身的力气一般,猛然之间就摔倒在了软榻之上。他本来在休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心中隐隐的不安,做了一个噩梦,就醒了过来,而醒了之后,居然听见宫女在一旁说着什么:太子已经被秦王一箭射死!

这帮该死的乱嚼舌根的贱人!李渊如是,狠狠的想着,躺在软榻之上,猛烈的喘息着,一张老脸上,满是狰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