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767部分

明贼-第767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之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李元庆一直在筹谋,希望凭借他的军功,能进一步加大他在朝廷的影响力,争取能获得封爵,将整个长生岛,划为他的封地,名正言顺的拥有这片土地。

但此时,李元庆却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依照崇祯皇帝的性子,依照此时朝廷的大势……他想多了啊……

这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既然无法正面硬罡,李元庆也只能先备下一条后路。

某种程度上而言,济州岛的区位优势,比长生岛要更为优越,尤其是在海贸上。

最为关键的是,济州岛现在是李元庆名下的合法财产。

这虽然同样是借了朝廷的大义,但李元庆却有足够的把握,把李氏一族,牢牢的掐在手里。

济州岛的地理环境,虽比长生岛要差上不少,但当做缓冲,当个中转点,缓冲个三五年,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关键还是要看之后,跟朝廷方面的交涉了。

哪怕是放弃在辽南所有的利益,李元庆却也必须要保证长生岛本土、以及南信口周边的利益。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他李元庆肯放弃金州、复州、盖州,崇祯皇帝和朝廷,敢要么?

就算崇祯皇帝不知天高地厚,但~~,若没有他李元庆的支持~,又有谁?又有谁敢来这种地方赴任……

他袁督师敢么?

“爷,时候已经不早了,您早些歇息吧……”

这时,看到李元庆疲惫的就快要睡着,黛丝的芳心里也说不出的心疼。

她的爷,肩膀上,承载的、背负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啊。

李元庆一笑,亲昵的捏了捏黛丝的脸颊:“黛丝,你也辛苦了。我的小宝贝。”

黛丝又羞又喜,柔顺的靠在了李元庆怀里,将她身体最柔软的丰满,靠在李元庆的眼前,用她的身体语言,给李元庆她能给的最大安慰。

因为黛丝非常明白,这些大事儿,她根本无法帮上李元庆分毫,也根本不能帮李元庆分毫。

她只有用她能用的方式,给她的爷支持,让她的爷,明白她的心意、情意……

感受着眼前这个小女人的深情蜜意,李元庆心里也有些动容。

人~~,只有经历过苦难,才会知晓,幸福美好的生活,究竟是来的多么不易啊……

片刻,李元庆笑着顺手将黛丝的娇躯抱在怀里,贴在她耳边笑道:“爷今天还有一项工作没有完成呢?爷的田还没有浇水呢。等浇完了水,咱们去睡觉。”

黛丝又羞又喜,片刻,俏脸上已经红的发烫,贴在李元庆耳边低低道:“爷,您,您若是想,奴婢,奴婢可以陪您去外面树林子里……”

李元庆一愣,片刻,脸上笑意不由更甚,却低低在黛丝耳边道:“这鬼地方,天实在太冷了。把我的小宝贝冻坏了可就不美了。等咱们回去辽南吧。咱们还有的是时间……”

李元庆这话,无疑就是给了黛丝承诺,确保了她之后的生活和地位。

黛丝的芳心里登时更喜,片刻,像是流水、仿若无骨一般,娇嫩的腻在了李元庆怀里,不多时,却已经滑到了李元庆身下……

…………

次日,亲兵们和儿郎们继续在山坡上铲雪探查,看看这铁矿,究竟有多大的规模。

李元庆和陈忠,一边视察着铁矿的工作,一边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具体商议之后的筹谋。

五天之后,这铁矿的整体规模,差不多已经探查清楚,足足绵延七八里地。

徐良和一众工兵儿郎们,经过仔细推测、测算,这铁矿的总体含量,至少要在五六百万斤、到七八百万斤。

少说也得值个五六十万两银子。

关键是这里的铁矿石成色很高,地表之下,还无法预测。估值百万两银子,那都是保守的算法。

更关键的是,铁矿石这种东西,在这个时代,你有银子却也未必能买到货。更不要提,是好货了。

当日晚间,李元庆在山坡临时营地,置办了盛大的晚宴,与儿郎们共同庆祝这个巨大的胜利,人人有份。

陈忠这厮却是懊恼的拍着脑门子,一个劲的后悔道:“元庆,这事儿怪我,怪我啊!你说,我没事把那些狗杂碎都屠了干嘛呢。留在这里,不都是最好的劳力嘛。”

李元庆哈哈大笑:“大哥,所以说,冲动之下,最好不要做决定。做人,又怎的能跟银子过不去呢?”

陈忠也释怀开来,忍不住哈哈大笑:“元庆,这个记性,我可是真记在脑子里了。你们这帮兔崽子,也都给老子记好了啊!来~,我老陈自罚三杯!”

“陈帅威武!”

“陈帅霸气!”

周围亲兵们、军校的学员们,都是哈哈大笑。

李元庆的心情也是非常顺畅,有这样的好儿郎们在身边,若是不好好把握,那怕是连老天爷都会看不下去啊!

…………

这山坡铁矿是极为重要的财富,更是极为关键的战略物资,李元庆和陈忠足足在这边呆了十几天,将一切都筹备完毕,到了十一月初七,这才下了山,返回野木河卫北部的营地。

经过了这些时日的准备,营地那边,差不多也收拾利索了。

与此同时,来自辽地的情报,也有不少关键信息,传递到了这边。

大帐外,儿郎们还在收拾装备,准备前往江口登船,大帐内,李元庆却是在仔细分析着情报。

首先是长生岛方面。

有商老六坐镇,黄国山部主力、李三生部主力,已经汇聚在金州、复州一线,并开始迅速转移着盖州方面的财产。

整体形势,依然在掌控之中。

具体对外事务,则都交由魏良来跑腿。

在李元庆没有回归长生岛之前,他们绝不会允许发生任何改变。

这也让李元庆心底里最大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关键时候,还是这些老弟兄们更靠谱啊。

另一方面,便是毛文龙的来信了。

毛文龙接连给李元庆发了三封信,怕是得有上万字。

信中最核心的要素,毛文龙还是规劝李元庆要保持克制,绝不能冲动、意气用事,跟朝廷直接闹翻。

再者~,毛文龙也帮李元庆想了个办法,那便是‘还价’。

朝廷不是想把你调离长生岛么?那你也不能如朝廷的愿,换个地方,先试探下朝廷的波动……

***************************************************************

第981章 再临皮岛!

~~~~~~

李元庆当然明白毛文龙的意思。

毛文龙还是想在此时辽地对阵后金的大框架内,维护住此时这有些微妙的平衡。

哪怕是要多付出一些呢。

只是~~,朝廷的屠刀都已经亮出来……这个平衡,又怎的还能守得住?

这几年,他李元庆天天喂朝廷和这些用屁股做决定的大佬们,吃蜜糖、吃的惯了。

若不狠狠的照着他们的老脸抽上几巴掌……他们又怎的还能记得,疼~~,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呢?

但李元庆也非常明白,公开反驳朝廷,质疑、甚至是阻碍朝廷的权威,那可就不是明智之举,而是自己寻死、要站在整个大势的对立面了。

凡事,还是得按照规矩来啊……

…………

江畔,层叠起伏的巨大船队,就像是遮天蔽日的移动城堡,仿若一条庞大的长龙,横贯在冰封的黑龙江之上。

一杆杆迎风招展的旌旗,来回摇摆,猎猎作响。

此时,江面虽已经封冻,但这十几日的时间,工兵团队的儿郎们,已经进行了数次破冰作业,清理出一条通向海边的路。

站在坐船上高高的甲板上,看着已经熟悉了的冰天雪地,李元庆长长吐了一口浊气,不由想起了当年、乌江之畔,楚霸王搂着他最心爱的女人,在诀别时的叹息:“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可惜啊!

他李元庆绝不是西楚霸王,区区一点小挫折,就要寻死觅活。谁欠了他的,早晚要还回来!谁吃了他的,早晚要吐出来!

身边,旗语招展,传令兵呼喝不断。

很快,杨磊快步来到了李元庆身前,恭敬道:“大帅,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李元庆缓缓点了点头,再没有一丝留恋:“传我军令,出发!”

“是!”

伴随着命令一层层、迅速传达到一线,整个船队,整个船队,就像是一条巨大的红龙,缓缓而又迅速的,开始朝着东侧的江面上驶过去……

…………

船上的生活还是相当枯燥的。

一晃,已经来到了十二月下旬,马上就要过年了。

这段时间,李元庆也一直在凝神思虑,沉淀总结。

他又想起了孙承宗在离别时,告诫他的那句话:“元庆,你啊,就是走的太顺了。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之前,在很多时候,李元庆的确是将孙承宗的这句告诫,当做他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

但~~~,太多太多的事情,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是无比艰难。

便是他李元庆,在很多时候,不可避免的,也要犯不少错误。

如果说寻常时候的一些小错误,无关大雅,看似是让人不以为意,但~~~,一旦等这些错误积累起来,形成了规模,那~~,却就可以变成致命伤害了……

好在,李元庆‘小错不断,大错却绝不犯’。

此时,虽然整个局面、整个大势,让李元庆都显得有些被动,但最关键的核心点,军队,他长生岛的基业,与陈忠的联盟,与毛文龙‘唇齿相依’的依靠,与辽西方面满桂等一众老兄弟们的联络,依然走在非常有力、非常健康的轨道上。

此行,李元庆身边的儿郎,加上陈忠部,只有两万人出头的规模,还有三万人,还暂时留在北地。

主要是段喜亮、孔有德、顺子他们,已经出征,无法联系上,加之辽地事务危机,李元庆便只能先行返回辽地,段喜亮他们的后续部队,则是在之后,分批次,陆续前往此行的中转点,济州岛。

北地诸多事务,还是由喜哈儿卫的王大毛和舒罗欢来负责,但其核心治地,李元庆却是令他们迁到了野木河卫,并在之后两三年内,密布据点,一直延伸到铁矿。

事实上,李元庆也曾考虑过,如果真的到了无法选择的境地,退往北地,未尝也不是一条出路。

但仔细思量之后,李元庆却是暂时压制住了这个想法。

最为关键的核心是,长生岛毕竟是他李元庆十年的基业,若是贸然就这么放弃了,屈服与朝廷的淫威,那实在是太可惜了啊。

再者,北地天气实在是太过恶劣了。尤其是此时的小冰河期,春夏秋三季,实在是太短了,庄稼一年一熟,都不能完全保证。

若想在北地生存,只能近似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以畜牧、养鱼为主。

这是李元庆一时很难接受的。

他必须要返回辽地,真正探查、感知清楚大势之后,在最冷静的状态下,做出选择。

还有五六天就要过年了,但此时,船队距离济州岛,还有近二十天的行程,就算过年,也只能是在船上了。

好在~,船上的物资还是相当充裕的,足够儿郎们吃好喝好,过个好年。

只是,此次原本构架庞大的北地之行,在此时,却是演变成了一场‘野外拉练’的训练活动……

不过,长生营军纪森严,加之有铁矿的事情和陈忠部的胜利,儿郎们的士气,还是极为高涨的。

而船上的生活虽然‘枯燥’,但李元庆却并非没有收获,至少,在他的辛勤耕耘下,黛丝的肚子里,终于有了种子。

在海上热热闹闹的过了年,又在海上艰苦的漂流了半个多月,大明崇祯二年正月十七,船队顺利抵达了济州岛。

此时,济州岛虽然风雪延绵,但儿郎们刚从北地回来,这点小风雪,那简直就跟毛毛雨一样了,完全让人感觉不出寒冷来。

有济州岛的县城为依托,这边的条件,自然比北地要好上不少。

在之前这两年间,李朝基本上将济州岛上的朝~鲜土著居民,迁移干净,李倧就生怕这些人跟李元庆产生什么纠结,成为了李元庆利用的筹码。

这也让儿郎们省心不少,可以放开手脚,按照军城港口的模式,在兴建济州岛口岸。

部队完全登陆驻扎,至少要三四天时间,李元庆也从船上,再次回到了久违的房子里,好好休息一下,并及时查阅,这些时日,从各地发往到这边的情报。

此时,整个辽地的局势,已经陷入了一个僵局。

他李元庆不回来,朝廷的政令便无法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崇祯皇帝、朝廷、袁督师,就算是着急,却也不敢轻易打破这个平衡。

而毛文龙,则是利用这个契机,稳坐钓鱼台,想要化解此时这个危局。

但毛文龙显然也没有想到,此时~,不只是李元庆,是他袁督师的‘盘中餐’,便是他毛文龙,也绝没有逃出袁督师的魔爪。

对于此,毛文龙也很是愤慨,接连对皇上和朝廷上书数封,可惜~,效果却并不好。

毛文龙对此也很无奈。

但此时,他也没有什么好的选择,一切,只待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