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706部分

明贼-第706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到了这个程度,李元庆之所以要退出山海关关城内,只不过是做个态度,摆个姿态。

哪怕只是退出山海关关城一步呢,却必须要做出这个样子来。

这并不是李元庆畏惧了山关海内部、辽西各方面利益的争斗,而是~~,李元庆要换个角度,从这错综复杂的乱线中,找出条理的线头来。

此时,不论是长生营的儿郎们,还是满桂麾下的亲兵们,在扎营方面,早已经是驾轻就熟。

不多时,林立的营帐便已经竖立起来。

随着一个个火盆的燃起,温暖重新恢复,严寒迅速消散。

时至此时,长生营儿郎们的装备,已经不单单是说只是领先大明了,就算是整个东亚、整个世界,特别是北回归线以北的这一整片领域,除了寥寥有数的贵族王侯们,其他任何军队,别说相比了,怕根本不能跟长生营儿郎们的装备相提并论。

此时,长生营儿郎们的大帐,皆是三层厚牛皮、鹿皮合制,外面有盖着数层油布,里面,则皆是毛绒绒的上好羊毛,无论是防风性、还是防雨雪性,除了材料稍微笨重点,怕比后世的专业露营帐篷,也绝差不了多少。

每个帐篷内,都有专用的毡子、地毯、毛毯、火盆、烤架,就算是到了更北的西伯利亚,只要资源充裕,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李元庆的大帐内,几个火盆已经烧的噼啪作响,熊熊的火光,驱散了外面冰澈刺骨的严寒,将整个帐内,熏烤的温暖如春。

满桂坐在一旁,一边烧水温着一壶,一边小口尝着凉酒取暖,忍不住啐道:“元庆,王大人这厮,这事儿办的也忒不地道了啊。这般寒冷的天气,竟然把咱们逼到了这边。等回头,我一定跟他好好说说理去。”

李元庆一笑:“桂大哥,此事,倒也不能全怪王大人。要怪,只能怪,此时辽地的格局,实在是太过复杂了。再说,咱们来这边,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儿。这场大雪下的好啊。林子里的野物,怕是都活络起来了啊。”

满桂不由用力一拍脑门子,“元庆,你看我这脑袋,竟然把这事儿给忘了。你等着,哥哥我现在便去旁边这林子转转,搞点鲜货来,咱们下酒喝。”

说着,满桂便风风火火的离去,哪还有半点寒冷的意思?

看着满桂的背影消失在大帐外,李元庆淡淡品了一口酒,不由摇头失笑。

满桂这性子,还真是……

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满桂不是这性子,在辽西,别说是立功了,怕是气~~,都要被气死了啊。

点燃了一颗雪茄,李元庆又思量起王之臣。

与其他几任辽地经略不同,王之臣这个辽地经略,完全就是赶鸭子上架,纯碎就是一个过度者啊。

之前,高第上任时,虽然不情不愿,拖拖踏踏,简直是不成模样,但至少,朝廷方面,对高第还保持着很大的信任,皇帝钦赐其蟒袍玉带。

而王之臣这边,别说蟒袍玉带了,怕是亲兵规制,都没有补及完全。

就这样,他还现在辽地出头,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就算王之臣有朝廷的大义,代表天子、代表朝廷,经略辽西,但其根基不深,能力也就这样马马虎虎,又怎的能叫人把宝压在他身上?

更不要提,他还有袁督师这么个强大的死对头呢。

深深吸了一口雪茄,李元庆不由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

辽西发展到此时这般境地,实际上,已经是畸形的不能再畸形了。

通过与王之臣的交流,李元庆也明白,王之臣不是没有想改变辽西的念头,给他屁股下面的履历,填上一份靓丽的光彩。

但辽西的水,深的怕是能淹死十个他……

不说别的,他想要动手,单单是孙承宗那边,他就无法交代……

根基都是孙承宗打起来,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你王之臣区区一个晚辈后生,凭什么动我的人?

出了问题,你能负的起这个责任么?

再说回到祖家和关宁将门这边。

李元庆对这帮人,着实是没有任何好感,完全就是一帮吃里扒外的吸血虫而已。

但奈何,他李元庆在本质上,却和他们属于一类人。

再直白点说,王之臣若是打压关宁将门,在很大程度上而言,也是打压他李元庆和辽南。

因为他们都是武人。

李元庆为何要帮着祖家?而且~~~~,还近乎是不计回报的帮着祖家?

因为他不是在帮祖家,而是在帮他自己啊!

说的再赤~裸一点。

祖家不强,关宁将门不强,武人的地位,便还是得不到根本的改善,李元庆这个总兵之位,怕是就已经到顶了。

只有整个将门集团兴起,武人集团兴起,李元庆才可能够得到上面、那些金光四闪的宝座!

利用整个武人集团的影响力,进一步蚕食文臣集团的权利空间。

也无怪乎后人言,‘政~治,是最肮脏的交易’。

虽然李元庆也是极想改变大明此时的格局,但~~,他却必须要首先保证他的利益。

只有保证了他李元庆的利益,他才有能做更多的机会。否则,一切不过只是镜花水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收拾起思虑,李元庆刚要出去欣赏一下,一片石近郊,这苍茫壮丽的景色,这时,帐门帘却被人推开,一个熟悉的娇俏身影,端着一杯热茶,小心走进来,“爷,您喝茶。”

是一直隐藏在亲兵队伍中的赵梅这小妮子。

看到她的身上被洒落了不少雪花,李元庆大步上前来,一只大手握住了她的小手,帮她暖和,另一只大手,则是亲昵的帮她拍打着身上的雪花,贴着她的耳边笑道:“外面冷不冷,冻着了吧?”

赵梅虽然早就知道,李元庆会宠她,却也没有想到,李元庆竟然会这么宠她。

芳心不由又羞又喜,甜甜的腻在李元庆身上,“爷,婢子不冷。外面的景色,真的好壮美哦。”

李元庆笑着在她有些冰凉的小脸上亲了一下,“那咱们也得先暖和过来再去看。”

“嗯。”

赵梅就像水一般,腻在李元庆身上,任由李元庆摆布。

感受着赵梅熟悉却稚嫩的娇躯,李元庆原本有些压抑的心情,瞬间却明朗起来。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

苍茫的大雪飘飘洒洒的坠落凡间,整个世界,都已经一片苍茫,脚下的雪层,怕是已经可以没过膝盖了。

此时,李元庆一行人已经在一片石这边,驻扎了五天,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二月初十。

算算日子,先行前往京师的陈忠诸人,也该有消息传过来了。

这几天,赵率教,祖家,左辅,朱梅,包括吴家,以及刚刚才赶来山海关的、觉华岛的金冠和姚抚民,都来到这边拜访了李元庆。

还有山海关本部将领黄龙,也过来亲密的拜访了李元庆。

一时间,这一片石郊区的旷野,简直比关城内还要热闹。

也正应了那句老话,“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近邻。”

一直陪伴在李元庆身边的满桂也有些咋舌啊。

仅是这些人带来送给李元庆的礼物,他便已经更深刻的了解到,李元庆自辽西的影响力,究竟是有多大了。

今天早上,满桂运气不错,在林子猎到了一只怕是得一百五六斤的狍子。

中午,李元庆和满桂舒畅的大吃大喝一顿。

不过,两人喝酒都不多,约好了下午休息一会儿,去围着旷野跑圈。

但满桂刚要离去,这时,京师方面的信使,却到了。

信是陈忠亲笔写的。

字迹虽然是潦草的近乎是不能看,但对最了解他的李元庆来说,看懂他的字,倒并不用费太大的力气。

陈忠表示,‘此次京师之行,非常顺利。新皇对辽西的战果表示非常满意。在他进京的当天,便得到了新皇的接见。同时,新皇也表示,希望李元庆可以尽快进京,与他面谈。’

与陈忠的亲笔信,同时到来的,还有顺子和陈闯第三仓库的密报。

三者所言,相差无几。

李元庆这时也基本可以判断,新皇朱由检对辽南方面,还是抱有着很强的接受之心的。

不过,李元庆也明白,想要让朱由检放心,那可不是个容易的活儿,也只能是他来亲力亲为了。

只是可惜满桂这厮,本还想与李元庆多处些时日呢,但他刚刚适应了节奏,李元庆却又要离开了。

好在,这几天风雪大,李元庆要走,也只能明天一早再走,今晚上,他还可以与李元庆大喝一场。

****************************************************************

第903章 红狐狸皮!

可恨的阿根廷啊……愤怒的小船怒求订阅支持……

~~~~~~

天启七年十二月十一,大雪。

在满桂依依不舍的送别下,李元庆的队伍,顶着风雪,一路向西,踏上了前往京师的路。

老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

此时,经过了大半年的辛苦经营,终于到了李元庆到新皇朱由检面前,讨得红利喜钱的时候了。

今年的天,比往年还要更冷一些。

以往,关内的雪,虽然可以没过膝盖,却是很少有没过大腿的时候,但此时,雪势已经可以很顺利的没过常人的大腿,至少得有七八十公分厚了。

哪怕是官道一直有各处驿站的人手打扫,但还是湿滑的艰难难行。

好在李元庆此行,战马带的极为充裕,足有一千两百多匹。

在离别时,满桂又赠与了李元庆二十匹好马。

主要是满桂这厮,吃喝嫖赌,样样俱全。

虽然辽南商行每年给他的红利,已经不算少了,接近十万两的规模,但这厮过日子,却实在是不咋地,底下又有这么多兄弟们要养活,实在是没有太多余钱,只能是拿战马充数了。

也幸亏是过了年不久,辽南商行的红利又要到了,要不然,满桂这厮,怕真的得去大街上要饭了……

不过,行路虽难,但那都是儿郎们的事情,李元庆坐在宽大、舒适、又暖和的马车里,却是轻松惬意。

一边欣赏着路边的美景,一边享受着杨娇娘、李琉璃和赵梅的服侍,非常的舒畅。

只可惜,这行路速度,着实是无法提起来了。

照这般速度估计,每日,最多也就行个三四十里路,等赶到京师,怕是要到年底了。

但李元庆并不着急。

行路不难,又怎的能体现出他忠心面圣的决心呢?

…………

十日之后,队伍顺利抵达了玉田县境内,在一座小镇上暂时落脚。

此时,虽然还有不到十天就过年了,但最为难行的一段路,已经过来,由玉田往京师,路要好走了不少,快马加鞭,五六天时间,便可抵达,不会误了李元庆在年前面圣的吉时。

一路辛苦,儿郎们也是非常劳累。

李元庆也抽得了半日之闲,给儿郎们放了半天假,又在镇子上购买了大量的活猪活羊,让儿郎们提前享受一下过年的气氛,顺便,好好补补身子。

这小镇叫做刘家寨子。

位于玉田县西南,距离宝坻和香河很近,基本上就是与宝坻的分界线了。

小镇虽然不大,但外墙却防御很严密,差不多得有个十米高,与寻常的城池,也差不了多少了。

当然,这并不是朝廷出钱建造,而都是当地的豪绅们,自发募集筹钱建造。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从天启五年之后,整个大明,彻底坠入了小冰河气候的深渊,尤其是北地,气候持续恶化,一年几乎就可以分成两个季节,一个夏天,一个冬天。

这导致以农业为主的北地,损失惨重,各种土匪、盗贼四起,简直是多如牛毛,搞的民怨沸腾,民不聊生。

但官府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尤其是官军的战斗力,着实是让人堪忧。

地方豪族无奈,只得自己出钱,联合起来,共同筑堡防御。

李元庆对此也有些无奈。

豪商豪族们可以筑堡防御,但普通的老百姓却是……

不出意外,明年开春后,流民大潮,怕是已经无法阻挡啊。

可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但李元庆就算不爽,却也不能轻易越权。

他也只能筹备着,在明年开春后,在这边,多多设立一些募集点,招募流民,前往辽南了。

杨娇~娘她们一众女眷,虽是乘坐马车,但路途不好走,却也并不轻松。

但今日,正是堡外的大集,遛狗的,耍猴的,杀猪的,卖肉的,应有尽有,非常热闹。

杨娇~娘也来了兴致,撒娇缠着李元庆带她们去逛逛。

李琉璃和赵梅虽然不敢跟杨娇~娘这般对李元庆公然撒娇,但她们大眼睛里的期待,却是表露无遗。

尤其是赵梅,她本就是这附近的人,对这种大集,非常亲切,也非常熟悉,看向李元庆的大眼睛里,甜的都快要淌出水来……

些许小事儿,李元庆自然不会薄了杨娇~娘几女的面子,便直接应承下来。

让杨磊令人去买了十几身寻常的兔子皮厚棉袄,李元庆换上,带着也换上便装的杨磊和七八个亲兵,陪同杨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