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570部分

明贼-第570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家族,在锡兰,也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有很多宝石生意,却也是最容易受到武力欺凌的,所以也格外需要李元庆的武力支撑。

原本,李元庆是想给魏忠贤送一块怀表的,但魏忠贤与毛文龙不同。

李元庆与毛文龙之间,几乎就情同父子,李元庆自也是以实用为主。

但魏忠贤这边,已经是‘九千岁’了,就算不能锦上添花,李元庆却绝不能出了茬子。

‘送终’,这可不好听啊!

“老祖宗,这颗宝石,名为海洋之心,是产自遥远印度洋深处的一个小岛的宝贝。也只有您,才能使得这宝贝啊。”

这宝石手感相当好,简直如丝般顺滑,魏忠贤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儿,已经是爱不释手,笑道:“小猴子,你有心了啊!这宝贝,花费不少吧?”

李元庆忙笑道:“只要老祖宗您能喜欢,区区银子,又算得了什么?”

魏忠贤不由哈哈大笑,“小猴子,不错,很不错。”

李元庆忙也在一旁陪着笑。

事实上,锡兰的宝石,多以红宝石、蓝宝石为主,价格嘛,虽然也算昂贵,但却并没有想象中的昂贵,这颗绿宝石,是其中变种,若是换成银子的话,在大明,少许也得值个几万两。

但这不过是‘物以稀为贵’,在南洋,可能也就在一两万两银子左右。

不过,在大明,这宝贝可不多。

魏忠贤笑着把玩着手里的宝石,又看向李元庆道:“小猴子,我听说,在年初的时候,你跟那袁蛮子,打了什么赌?”

李元庆知道这事情根本避不过,忙笑着将大概的原因解释了一遍,“老祖宗,既然抚台袁大人不待见卑职,卑职自然也不愿用热脸去贴他的冷屁股!所以,老祖宗,这两年,卑职准备多走走海贸,多赚点银子,争取为儿郎们改善改善生活,为朝廷分忧解难!”

以袁督师现在的势头,莫说是魏忠贤了,怕天启小皇帝也被他唬住了。

老奴之死都是他的功劳,谁他娘的又敢跟他明面上作对?

加之,在之前,因为满桂的事情,他也算是低了头,对王之臣道了歉。

这一来,他的姿态已经做的够低了,谁又再会去找他的麻烦?那不是诬陷忠臣了么?

但李元庆却是当着魏忠贤的面儿,表现出了对袁督师的不满。

当然,这不满是有限度的,他李元庆不会去招惹袁督师,各人各玩各的。

魏忠贤不由哈哈大笑:“小猴子,你这小脾气啊!也是得收一收了!不过,为将嘛,又是国之重将,又哪能没点脾气?这事儿,你做的不错!”

魏忠贤这话,几乎就是对李元庆赤果果的‘溺爱’了。

有了他这句话,至少,在再与袁督师争锋的时候,李元庆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

忙感激的‘快要流出泪来’道:“公公对卑职的恩德,卑职就算是粉身碎骨,也断难以报答啊!有公公您给卑职做主,卑职就算是战死沙场,也绝无半句怨言了!”

魏忠贤哈哈大笑:“小猴子,你还年轻呢,不要着急,要耐住性子,谁都是这么磨过来的呀。”

魏忠贤此时这态度,已经是将李元庆当成了子侄般拂照,李元庆自也是毕恭毕敬,陪着魏忠贤说话。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李元庆小心将话题转回到了正题上,“公公,还有一件事情,卑职得求公公帮忙。”

“哦?什么事情?”魏忠贤笑着看向了李元庆。

以李元庆此时的功绩,就算是封爵,也是有足够的底子了,李元庆好不容易才提出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他自然乐意成全。

李元庆这种超级实力派将领,谁又不想拉拢?

李元庆忙笑道:“老祖宗,此事是关于战船的事儿。老祖宗,您也知道,我大明现在的大船,不过也就是500石,祖宗家法是600石。在辽海,在内河,这是够用了,但在海上,这就有些小了啊。老祖宗,卑职此次去南洋,特地聘请了几个白毛番鬼的船匠。卑职这些天一直在思量,想要在南洋贸易中,能赚得更多的银子,这船……”

李元庆虽然没有把话说完,魏忠贤却又怎的能不明白李元庆的意思?

魏忠贤本以为,李元庆是跟他开口要官要爵呢,却想不到,居然是战船的事儿。

在国朝成祖年间,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几乎可是说是当代世界的最先进水平,但种种原因作祟,这东西,这些技术,已经逐渐没落。

在太祖朱元璋开国初期,成祖燕王,镇守燕京时,其主要补给,都是由京师南京,通过海运,走直沽港(今天津境内),到达燕京。

甚至,当成祖立国后,将直沽港改名为天津,意思便是‘天子津渡’!

天津港也一度成为大明相当繁华的港口。

但后来,随着运河的逐渐开通,江南物资北上之路,逐渐由海运变成了河运,天津港的位置便开始没落下来。

而由于内河运河河道的问题,盛不下大船,大明船只规模的构造,也是越来越小。

到中期时,更是规定了600石这个坑爹的数据,而军船,最大的不过500石。

不得不说,这是整个华夏民族的悲剧。

如果李元庆要造私船,其实根本不必上报,就像是郑家那般。

但~~,还是回到‘大义’。

凡事,自是最好先留个伏笔,真到出了事情,李元庆也有足够的理由来抵抗,而不至于被人一把掐住脖子,直接给摁死在墙上。

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可能性,已经是微乎其微。

但凡事总好不过未雨绸缪。多想一步,多做一步,即便现在用不上,却总是没有坏处的。

魏忠贤本以为李元庆是要要官要爵,他还要费一番脑子呢,却没想到,居然是这种‘小事儿’。 ,

但这种小事儿,李元庆却主动对他汇报,不由也让魏忠贤心情大悦,摆手笑道:“小猴子,此事,你尽可去做。只要不是太过分,一切,有杂家来给你做主!”

李元庆不由大喜,忙恭敬对魏忠贤磕头。

聊完了正事儿,两人又就一些其他方面的事务,聊了很长一会儿。

李元庆可以看出来,因为他的恭谨,刻意迎奉,魏忠贤今日心情相当不错,但此时,天就要黑下来,魏忠贤却也没有让李元庆去拜见天启小皇帝的意思,李元庆心中一时也有些打鼓。

抽了个苗头,李元庆小心试探道:“对了,老祖宗,您看,今天,卑职,卑职要不要去见皇上?”

魏忠贤微微一笑:“皇上这几天染了风寒。等过几天吧!等皇上龙体好转,杂家派人去传你。皇上得知你来,想来,也会极为高兴的!”

***************************************************************

第728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

身体这几天有点不适,主要是没啥胃口,感觉有点营养不良。

跪求正版订阅支持!小船跪谢。

~~~~~~

从皇宫走出来,正好是八点出头一点。

寻常时候,这应该正是吃饭、喝酒、与人聊天的好时节,但从中午进宫,一直到此时,李元庆却滴水未进、粒米未沾。

已经是腊月中旬,三九四九相交,正是京师最寒冷的时节。

今日虽未下雪,但风却是像刀子一样,‘呼呼呼’掠过,简直仿似要把人像是落叶般掀起来。

牛根升他们也没想到李元庆今日居然会这么早出宫来,忙快步迎上来,护卫着李元庆上了马车,返回雾雨阁。

马车里,劈啪作响的火盆和厚重的布帘,驱散了冰冷的严寒,但李元庆英挺的脸孔上却并未有太多表情。

今日来见魏忠贤,某种程度上,魏忠贤的确还保留着对李元庆的信任,但也仅仅是还信任而已。

李元庆却再也找不到当年魏忠贤将他视若臂助的感觉。

今日,李元庆与魏公公虽然都没有提及老奴之死,但~~~,现在李元庆仔细思虑,八成,不,应该是十成!百分之百!魏忠贤已经接受了袁督师的说法。

这个模样憨厚、看似老实巴交、跟个人畜无害的老农一样,靠着割掉了命~根子、和用手指头取悦女人出身的老太监,却绝没有他表面那么憨厚啊!

点燃一颗雪茄,深深吸了一口,浓浓的烟雾,将李元庆英挺的脸孔隐藏在一片云山雾绕之中。

以魏忠贤的精明,他会相信袁督师像是‘跑火车’一样的屁话?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赤果果的格局,几乎已经要跃然纸上。

李元庆忽然摇头失笑。

本以为,按照他李元庆与他魏公公的交情,为他戎马这么多次,无数次帮他解了危局,魏公公应该会给他留些面子,至少,在皇上面前,应该为他李元庆‘美言’几句。

但却不曾想,魏公公用这一种‘柔和的’、却让人根本无法拒绝的方式,将他李元庆,挡在了这座雄伟红墙之外。

不过,在此时,李元庆非但没有太多的抱怨,反而是有些感激魏公公。

感激魏公公,让他更清晰的感受到了现实的冷酷。

而且,魏公公并非没有作为,并非没有给他李元庆‘开小灶’,至少,在战船规模上,在泛太平洋贸易公司的正统性上,魏公公给予了李元庆支持。

对李元庆而言,这显然比现在去天启小皇帝面前露个面,更为直接有力的多。

当然,李元庆其实也非常了解魏公公的心思。

时势造英雄!

尤其是此时的大明,更是格外的需要英雄!

只不过,他李元庆太‘滑腻’了,虽然能打硬仗,敢打硬仗,对皇上、对朝廷、对他魏公公,也是从来都言听计从,但他李元庆却注定成不了英雄!

因为,这所有一切的前提,他都是首要要以长生岛的利益来考量,以积攒、保存实力为主,不太去计较这些虚名。

尤其是天启六年这近一年时间,李元庆几乎从大明的邸报上‘消失’了,没有任何战绩。

虽然内阁、魏公公,也包括天启小皇帝,都很明了,这是李元庆刻意规避他袁督师的锋芒,为了维护辽地大局的稳定。

但~,他们此时显然更需要袁督师这种嘴皮子更溜、心胸、眼界更为‘宽大’的选手。

哪怕这会‘伤害’到李元庆呢?

但李元庆的一切都是朝廷给的,都是皇上给的,都是他魏公公给的,他李元庆,有反抗的资格么?

…………

回到雾雨阁,李元庆的心情早已经平复下来。

时已至此,他早已经不再是那个热血冲冠、只想着凭借一己之武力,改变华夏民族命运的‘愤~青’,他更是一个心志、意志,早已经无比成熟、坚硬的政客!

这个点,还不到九点,张芸娘、渠敏秋、杨娇~娘几女,都还没睡,正聚在一起说笑着聊天。

看到李元庆回来,杨娇~娘赶忙令人将丰盛的夜宵端出来。

大马金刀的坐在了铺了裘皮软垫的黄花梨木椅上,李元庆喝了一口酒解渴,笑道:“你们几个,说什么这么开心呢?”

见李元庆表情轻松,三女都以为李元庆在宫里的事务相当顺畅呢。

张芸娘笑道:“哥哥,我和敏秋、娇~娘在商量,要不要在京师买座好宅子呢。京师毕竟是繁华之地,大儒、名师云集,以后,定北、二郎和三郎他们,要来京师读书,各方面条件都会好上一些。”

虽然张芸娘今年不过才二十三岁,但她说这话的口气,却好像后世成熟的贵妇,李元庆一时倒也有些愣住了。

渠敏秋看李元庆没有准备,忙笑道:“元庆,我和芸娘、娇~娘的意思,是想在京里先买个宅子占着,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就算咱们不来住,以后出手,也不会亏本。定北、二郎、三郎他们,以后早晚都是要来京师读书的嘛。”

说着,渠敏秋有些羞涩、却是挑逗般看了李元庆一眼。

杨娇~娘也笑道:“元庆,现在京师买宅子,也是好时候。从下半年开始,有许多东林的官员,陆陆续续离京,可是空出了不少好地方呢。我和芸娘、敏秋,现在手里银子可是不少,说不定,还能大赚一笔呢。”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淡淡品了一口杯中美酒。

到了这时,他基本已经把握住事情的脉络。

在京师买宅子,三个女人应该都有意。

自古以来,女人,尤其是华夏的女人,对房子的依赖感,那简直无与伦比的。

不过,让他的儿子们来京师读书,恐怕,还是渠敏秋的主意。

想想,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张芸娘虽然有朝廷诰命,是堂堂二品夫人,但她自幼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这是她的人生遗憾,自然想要她的儿子补回来。

更不要提,定北更是李元庆的嫡出、名正言顺的长子呢。

渠敏秋这边想法恐怕有些多,即便二郎不能继承李元庆的事业,但至少,却也得做个名门公子。

而京师,是天下核心,早一天来到,就早一天有选择,甚至,成为皇室的伴读,那都不叫事儿啊。

杨娇~娘这边,应该相对要单纯一点。

她应该很明了,无论从各方面,她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