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507部分

明贼-第507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人说明白话。

李元庆也不隐瞒,淡淡品了一口酒笑道:“朱大哥,我倒也不想来,可本兵相招,小弟又怎能不从啊?”

朱梅早就猜到了事情的大概,忙笑道:“元庆,你已经想好么?”

“呵呵。”

李元庆一笑:“朱大哥,此事,你怎么想?”

朱梅眉头不由紧紧皱起来,思虑半晌,这才道:“元庆,说实话,在此时这种状态,我实在不建议,你搀和到辽西来。但~~,如果你已经搀和进来,我朱梅,会牢牢站在你这一边。”

李元庆哈哈大笑,亲手为朱梅满上了一杯酒,“来,朱大哥,咱们干一杯!”

…………

李元庆一直与朱梅聊了大半个时辰,这才分别告辞而去。

回到客栈,李元庆扫了一眼怀表,已经快要到凌晨一点。

此行,李元庆轻车简从,并没有携带女眷,望着空旷的大床上孤零零的蓝花棉被,他的嘴角边,不由露出了一丝苦笑。

随意脱掉了衣服,躺在了床上,听着窗檐外呼啸而过的冷风,李元庆的脑海,也渐渐清明起来。

时已至此,高第想要与袁督师在辽西正面抗衡,已经是很难做到。

说的再直白一点,到了此时,袁督师就像是‘供佛’一般,已经把高第供起来。

高第就算有‘大义’之名,某种程度上,也掌控着财权和人事任命,但~~,袁督师已经在辽地耕耘多年,尤其是宁远,又是他亲手一手打造起来。

是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

高第有的权利,他袁督师一样有,虽然高第的权利看起来大一些,但~,袁督师却是‘更接地气儿’,再加之有此次宁远之战的报捷,高第就算是大罗神仙,也不可能再压得住袁督师了。

高第自是也很明白这一点。

所以,他也选择了一个明智的选择,不再与袁督师正面硬罡,而是示弱的退后一点,不过,高第可以不与袁督师争,但皇上、朝廷、魏公公、阉党,他却不能不交代。

而此时,莫说是在辽地了,便是整个大明,能给他交代的,只有李元庆了。

这个交代其实也非常简单。

高第只需对上面表明,李元庆出兵辽西,而后又坐镇觉华岛,都是他的统筹掌握。

毕竟,他虽然跑了,但却还是蓟辽经略,是辽地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李元庆身为大明的长生岛总兵官,自然在他的治下,李元庆的功绩,自然也可以挂在他的头上。

而李元庆这边,并不需要表示什么,完全交给高第来运作就可以了,四十万两白花花的官银,便可轻易到手了。

但事情计划虽然完美,但李元庆也很明了,这其中还牵扯到了一个关键的核心问题。

宁远此役,真正的战功,究竟是在觉华岛,还是在宁远城……

之前,在很大程度上,李元庆并不想与袁督师为此事一较长短,退一步,也就算过去了。

毕竟,袁督师也算给了他李元庆‘补偿’。

但此时,高第需要李元庆站出来,某种程度上,金冠和姚抚民,也需要李元庆挺他们一把,为他们撑腰……

这一来,这事情,便又复杂了几分。

想着,李元庆忽然摇头失笑,‘一切一切的结果,归根结底,还是必须要先探明袁督师的态度啊!’

…………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满桂还在隔壁房间睡的跟猪一样,李元庆却是已经收拾利索,带着一众亲兵,来到官厅面见袁督师。

不出李元庆所料,袁督师起的很早,进去通秉的仆从没有几分钟,便传回来消息,按察使大人请李军门进去。

对牛根升安排几句,李元庆快步走进了官厅之内。

虽已经进入三月了,但早上的天还很冷,风也很烈,地面上,结起了一层不算薄的冰霜,踩上去,‘咯吱咯吱’作响。

这边已经有仆人开始清扫,但还没有清扫到官厅门外。

跟着仆从小心来到了官厅里,袁督师正穿着一身白色睡袍,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着书,品着茶。

“卑职长生岛总兵李元庆,见过按察使大人!”

以李元庆此时的身份,若是他对别人这般行大礼,便是天启小皇帝,也会忙让李元庆起身。

但袁督师就是稳得住,慢斯条理的品了几口茶,差不多过去了一分多钟,这才笑道:“李军门,你来了,请起吧。”

李元庆心中暗骂,面上却只能恭敬道:“谢按察使大人。”

小心站起身来,看着似是一切胸有成竹的袁督师的侧脸,犹豫了几秒钟,李元庆忙恭敬道:“大人,昨日,本兵相招,傍晚时,卑职已经去见过本兵了。”

在华夏足球史上,那位曾经带领着华夏足球队,打入02年韩日世界杯的斯拉夫籍主教练,曾经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

虽然李元庆心中对袁督师非常不爽,非常非常的不爽,但值此关节,他却并不敢怠慢,而是率先恭敬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您看,我对您、尊贵的按察使大人,没有丝毫隐瞒。’

袁督师似乎早就料到了李元庆会这般,嘴角边,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李军门,此事,倒也是难为你了啊!”

李元庆恭敬垂首,并不去接袁督师这个话茬。

袁督师又一笑道:“李军门,本兵想你怎么做?”

李元庆故作犹豫了片刻,这才道:“回大人的话。本兵,本兵想让卑职,将觉华岛此功,算在他的名下。”

“老匹夫,敢尔!”

袁督师忽然狠狠的将手中的茶杯砸在了地上,顿时,‘啪’的一声,精美的瓷片碎裂一地。⑧☆⑧☆。$。

这还是李元庆第一次见到,袁督师公然表露他内心的真正感情,忙恭敬垂首,绝不多发一言。

片刻,袁督师却忽然一笑,仿似又恢复了往昔一切尽在掌握的镇定:“李军门,本兵想让你这般做,恐怕,没有好处,你是不做的吧?”

李元庆故作一愣,片刻,似是咬牙切齿般道:“大人明见,本兵答应卑职,此事入城,给多拨付给长生岛四十万两的粮饷!”

袁督师原本已经恢复了雍容的小脸儿顿时又是一愣。

李元庆眼角的余光,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牙根子都在‘格叽格叽’的变换不停!

片刻,他忽然握紧了拳头,狠狠的啐道:“老匹夫,你真以为我会任你揉捏么?”

************************************************************

第647章 出海!

~~~~~~

走出宁远官厅的大门,牛根升忙快步上前来,恭敬的低声道:“将军,咱们去哪?”

李元庆思虑片刻,“直接出城。你派人告诉满桂,过些时日,两万两银子,会同下一批的辽南老窖,一起运过来!”

“呃?是!”

牛根升虽不明所以,但看李元庆神色不善,忙快速去办。

简单收拾一番,李元庆直接出了宁远城,来到了东岸海边的船队上。

不多时,牛根升派去处理事务的亲兵,也都快速赶了过来,一行人纷纷上船。

没有片刻犹豫,李元庆大手一挥,船队直接驶向了深海。

站在船头上,看着逐渐消失在视野里的宁远城,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脸色却是缥缈的让人难以捉摸。

事到如此,倒不是李元庆不仗义,一定要‘卖掉’高第。

实在是因为这件事,本就是一个死局,李元庆根本就无法仗义的起来。

高第,是以他蓟辽经略的强权,硬生生把李元庆招到了辽西,逼着他李元庆来表态。

而且,四十万两银子是好,但~~,这是辽西的粮饷,袁督师要查出其中猫腻,并不用费太大的力气。

若是因为这区区四十万两银子,就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任人口诛笔伐,李元庆还没有这么傻。

再者,高第屁股底下的污点着实是有点多,莫说跟孙承宗了,便是袁督师,他也根本没法比。

这倒不是说高第能力差,事实上,高第能混到今时今日,他的能力可绝不差。

最关键的是,高第的心,就没有放在辽地,他之所以来辽地,完全就是被逼无奈、赶鸭子上架。

如此,李元庆又怎能把宝全压在他的身上?

至于对袁督师‘坦白’,李元庆其实也很光棍,明确的对袁督师表示,高第这边事成,他会将其中的十五万两白银,塞进他袁督师的腰包。

这种事情,袁督师又不傻,轻重缓急,他又怎的能分不清?

没有过多犹豫,他就把这件事答应下来。

如此,原本属于‘黑~金’的这四十万两银子,这样打了个转儿,便算是洗白了。

李元庆再拿在手里,已经不会有任何危险,虽然比之前的数量,少了一大半。

李元庆忽然想起了有位先贤,曾经写过一篇《爱莲说》:‘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人在河边走,又哪能不湿鞋呢?

为了前程,为了理想,就算前路荆棘满地,血雨腥风,又怎的能容李元庆犹豫半步?

…………

十日之后,已经到了三月中,前往山海关的船队顺利返航,带回来整数的二十五万两上好的官银。

朝廷方面,袁督师和高第的撕逼大战仍在继续,但李元庆,却是已经脱离了这个‘火坑’,隔岸而观火。

事实上,袁督师之所以将此事答应的这么痛快,最关键的,还是李元庆的态度足够诚恳,并明确对袁督师表示,三月末,他将会出海,未来一到两年的时间,他都不会再参与辽地的战事。

依照袁督师的‘雄才伟略’,这自是他最愿意见到的事情,毕竟,辽地这场戏,只能有一个‘主角儿’。

加之还能收上十几万两银子,他又怎的会拒绝呢?

此时,经过了周传海一众船匠、和数千辅兵紧锣密鼓的修补,此次出海的战船,都已经差不多休整完毕。

只待各项物资准备齐全,船队就随时都可以出海了。

在前往辽西之前,李元庆也令亲兵给京师的杨娇~娘发去了消息,让她尽快赶到长生岛,与船队一起,前往南京,视察雾雨阁在南京的产业,顺便利用雾雨阁的关系,帮李元庆在江南收购物资。

有着杨小船此次远航带回来的百万两白银,加之高第和袁督师的这二十五两白银,李元庆此时的现银贮备,已经是相当充裕,岛上也是全员动员起来,所有人,都在为此次出海做着准备。

三月十四,杨娇~娘带着三郎,还有百多人的队伍,顺利抵达长生岛。

让李元庆欣喜的是,他之前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杨娇~娘的肚皮,终于又成功被他搞大了起来。

经过仔细的商议,李元庆将出海的日子,定在了三月十八,也是取了发财的吉利之意。

按照计划,船队出海后,李元庆将先行前往皮岛,拜会毛文?,而后,再直接由海路,前往南京,采买货物之后,再前往福建,与郑家‘聊一聊’。

此时,大明前往南洋的航线,看似很遥远,但实际上,这条航线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已经很成熟了。

除非是点子太背,直接遇到了台风,否则,这一路安全的很。

李元庆思虑良久,最终,决定带上他的没有怀孕的大部分妻妾和孩子,一起出海,算是当作放松和旅游,也让她们开阔一下眼界。

可惜,张芸娘和渠敏秋,因为是主母,要坐镇长生岛,却是不能去了。

李元庆也只能对她们许诺,再过几年,等一切更稳定了,一定会带她们出海。

长生岛此时的战船,虽然没有装配强有力的火炮,只是以冷~兵器的撞击武器为主,但胜在数量多。

此行出海的规模,初步预计,战船的数量,将会在八百艘以上。

再加之岛上豪商们的大小货船,突破一千五百艘,并没有太多难度。

在兵员方面,经过缜密的思虑,李元庆决定带上八千战兵,基本上占到长生岛常备战兵数量的一半,各种火器,自是要带的充足。

在安全方面,李元庆也经过了紧密的思虑。

长生岛船队的海上战斗力,虽是寥寥,但登陆作战,威势却是惊人。

在此时,船队规模这般庞大,寻常的小海盗,根本不可能奈何到他们,唯一能威胁到船队安全的,只有郑家。

不过,以郑芝?的尿性,他若敢出兵对付李元庆,日后,又怎的可能由满清来占得这关内的万里河山?

至于南洋方面,李元庆就更不担心了。

谁敢来冒犯他的权威,他就拔了谁的根!

时间飞速流逝,转眼,已经来到了三月十八。

一大早,南信口码头上,却已经是山呼海啸一片,在漫无边际的人群欢呼声中,李元庆带着他的一群妻妾,率先踏上了他的坐船。

很快,各人各部,也纷纷开始登船。

在辰时末,也就是早上八点五十八分左右,李元庆大手一挥,船队依次开始驶向深海!

辽阔的大海一望无际,但身侧、身后,漫无边际的巨大船队,却仿似要将整个天地都遮盖起来。

站在宽大的甲板上,李元庆不由想起了当年小胡子的意气风发。

可惜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