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44部分

明贼-第44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是佟家余孽,正在石城岛,就是之前毛承禄他们发生激烈战斗的岛上,佟家人正试图策反岛上居民,陈忠这次就是奉毛文龙的命令,前去剿灭。

另一个,却比这个消息,更让李元庆关切。

***************************************************************

第55章乌云蔽日

~~~~~~~~

陈忠告知李元庆,龙川后续工作的继承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推荐李元庆去的陈继盛。

李元庆眉头不由微微皱起,半晌没说话。

陈忠笑着解释道:“元庆,这次,是陈继盛自己要求去的。你不用担心,不是将军发配。”

李元庆一愣,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随即便释然开来。

想必,那一贞的九夫人,让陈继盛明白了一些东西,他也想去朝~鲜发点财。

这最好不过。

陈继盛离开本部,李元庆这边,也少了不少掣肘,但李元庆现在这第一批腌制的咸鱼,除却送给毛文龙的大头,也必须要给陈继盛留出一些来。

李元庆本想留陈忠在营地喝酒,吃过了中饭再走,陈忠有些神往,却笑道:“元庆,这个哥哥可是不能陪你了。石城岛那边事情紧急,哥哥必须尽快赶去。佟家那些狗日的杂碎,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李元庆一笑,“既如此,那小弟就在此恭候大哥凯旋归来,到时,咱们必定不醉不归。”

陈忠哈哈大笑,“元庆,就这么说好了,一言为定。”

陈忠的船队很快离去,石城岛方面,只是佟家的小股家奴,不足二十人,陈忠这边只带了不到百人,如果事情顺利,一天时间大概就可以解决。

李元庆也没有太过担心。

佟家已经是过了气的老鸟,没有后金主力的支持,他们根本已经翻不起浪花来。

商老六带回来的粮食,大概可以够李元庆本部再吃上两个月,加上这些鲜鱼和咸鱼,还有最近打的野货,支撑到年底,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到时候朝廷发了饷银,一切就会走上轨道。

李元庆此时只想赶紧把捕鱼季弄完,把剩下的精力,全都用在练兵上。

凶猛甲士,这才是即将到来的乱世最大的安身立命之本啊。

…………

日子波澜不惊的流逝。

比李元庆预料的似乎要麻烦,陈忠足足过了三天,才从石城岛返回,这时,李元庆这边的捕鱼季也差不多了,第一批咸鱼已经送往镇江毛文龙本部和龙川陈继盛方面,两边反响都不错。

陈忠的亲兵已经先行去镇江城报功,此次石城岛之行,虽然遇到了点波折,但陈忠的任务完成的却是很圆满,将躲在一处海边山洞里的佟家族人佟天德等九人活捉,也算是大功一件。

晚上,李元庆有这么多鲜鱼在,也有底气,直接摆开了全鱼宴,不仅是陈忠和他的麾下心腹,李元庆麾下的军官们,也是齐聚一堂,即是欢迎陈忠凯旋,又是庆祝捕鱼季的圆满成功。

两边普通的士兵们,也并没有拉下,只不过,他们不能喝酒。

各人几乎都是宿醉,次日清早醒来,虽都有些疲累,但精神头,却都是大好,两边人士气都是如虹,两部军官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陈忠要赶回镇江给毛文龙汇报战况,不能在这里多留,李元庆一大早便来给陈忠送别。

陈忠依依不舍,“元庆,将军都发了话,忙完了这边,赶紧回镇江吧。咱们弟兄并肩作战,何等畅快淋漓?”

李元庆笑着点点头,“这边的咸鱼还要收拾一阵,弄差不多了,我会立刻赶回镇江城,大哥,到时候,你可得请客才是。”

李元庆也是昨天才知道,陈忠这厮还真是猛男,这不到两月时间,他的那个女人居然有喜了。

陈忠嘿嘿直笑,“那是自然。元庆,保重。”

看着陈忠风驰电掣般的潇洒离去,李元庆不由一笑,还真是向往之前并肩作战的日子啊。

一晃又是十几天过去,已经进入了十月,李元庆营地这边的后续事务也处理的差不多了,派人向毛文龙请示,毛文龙很快就同意了李元庆返回镇江本部的请求。

李元庆这边刚要动身返回镇江,这时,却是传来了一条令人汗毛竖起的消息。

长奠堡一线的失利,周围近千里的诸堡都归附大明,让老奴大为震怒,这段时间,老奴身边不知道多少奴才又遭了秧。

刚刚进入十月,老奴先后调集了数万大军,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大贝勒齐出,以阿敏、皇太极、抚顺驸马李永芳为中军,其余诸部为牵扯,从几个方向,直扑镇江城而来。

毛文龙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当即做出反应,直接令人焚毁了北线宽甸堡、阳堡、长奠堡等等数堡,坚壁清野,同时,又令多股小分队,佯攻袭击辽南盖州、复州,辽西海州方向,各部主力,则是严令尽数返回镇江城,李元庆部也在其列。

这个消息传来,李元庆本部的士兵们,倒是没有太多反应,自奇袭镇江开始,这一连串的大胜,让士兵们也感觉,后金鞑子虽猛,但未必就是不可战胜,对毛文龙本部,也有了一种盲目的信心。

这个士气虽然要得,但李元庆心底里却是深深明了,四大贝勒齐出,数万大军,这镇江城还怎么能守得了?

之前的所有胜利,不过是对阵的后金的小鱼小虾而已,老奴动了真怒,这岂能善了啊。

令商老六带大队人马返程,李元庆只带了几个亲兵,当即骑快马,急速赶回了镇江城。

毛文龙的官厅里,各主要军官齐聚,龙川的陈继盛和毛承禄也赶了回来,只有在金州的张盘路途太遥远,并没有过来。

看着周围这一张张熟悉的脸孔,李元庆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说不出的动容,老奴来真格的了,在即将到来的这场真正的正面交锋中,在场中人,又有几人,能活下来?

“老奴震怒,倾主力来袭,尔等都已经知晓了吧?”

毛文龙虎目扫过厅内众人,没有悲,也没有喜,平静的有些可怕,显然,他早就料到了这一天。

陈继盛道:“将军,建奴来势汹汹,足有数万大军,镇江城池虽固,但我军兵甲不全,粮草不富,若是硬守,实在不智啊。”

陈忠道:“建奴势大又怎样?从广宁出发,我们一路不就是踩着建奴的尸体上过来的么?将军,我陈忠愿留守镇江,死战到底。”

张攀、尤景和、陈~良策、张元祉等一众军官也纷纷表态,都是支持力战。

毕竟,好不容易才开创出来的大好局面,谁也不肯放弃。

毛文龙久久没有说话,李元庆也没有着急说话。

但毛文龙虽然不说话,李元庆却是能猜到毛文龙的心思。

好不容易,才取得了镇江大捷,打下了这么大片土地,毛文龙肯定也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但以毛文龙的性子,加之他算命先生的本能,他不会看不出此次后金来袭,绝对是危险至极,但~~,朝廷方面,刚刚升毛文龙为副将,天启小皇帝和满朝文武的眼睛都盯在这镇江城,又怎能轻易舍弃?

不封候,誓不休。

年少时的誓言,仿似还在耳边。

这又让毛文龙如何能放弃?

于情,于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毛文龙绝不会就这样放弃镇江城,哪怕已经知道这是必死之局。

这与当初李元庆和陈忠围困一贞,何其相似啊。

但~~……

这时,在场军官,唯有李元庆还没有说话,毛文龙不由看向了李元庆的眼睛,“元庆,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

看到周围军官都看向自己,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将军,建奴来势汹汹,尽遣主力,四大贝勒齐出,我军若是力敌,势单力孤,恐胜算不大。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请本院出兵。我广宁军,还有十三万余大军,只要本院出兵三岔河,兵锋直掠辽阳、沈阳,建奴必无暇东顾,此次危机,即可化解。”

众人都是点头。

陈继盛却是苦笑着摇头。

李元庆说的,他安肯不知,只是,以王化贞的性子,他敢出兵么?他敢把十三万大军当做赌注么?

李元庆正好看到了陈继盛这个表情,心中不由长叹一声。

坦白说,先不论陈继盛的人品,只是论他的才华,就算是李元庆,也绝对是佩服不止。

他拥有着这个时代常人很难拥有的冷静,能够对己方做出切实的分析,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虽有小瑕疵,但在大局观方面,他甚至可以更胜毛文龙一筹。

这也是毛文龙对他甚为依仗的最大原因。

可惜,在此时,陈继盛也明白,镇江城,毛文龙不得不守,因为找不出理由不守。

众军官谁也不是傻子,李元庆刚才所说的,只是最理想化的状态,但要其实现,何止千难万难?

一时间,厅内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练呼吸声都很难听到。

毛文龙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神却更加清明。

别人,或许听不出李元庆话里的深意,但毛文龙是何人?他怎能听不出?

李元庆把王化贞抬出来,这就是间接的告诉他,他李元庆也对死守镇江不看好啊。

但毛文龙毕竟是广宁军镇江部的最高领导者,顿了片刻,他道:“我已经急报巡抚大人,相信,巡抚大人那边,很快就会有消息传过来。”

他扫视众人一眼,又道:“镇江,是我等一步一步,付出万种艰辛,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如若轻易放弃?毛某如何对朝廷交代?如何对镇江百姓交代?如何对麾下儿郎们交代?”

他说着,语气忽然凛然的可怕,“我意已决。镇江,必须要死守到底。老奴八旗军虽勇,但我广宁军儿郎,也不是孬种。这里是镇江,是我们的镇江,不是沈阳和辽阳。”

虽然早就知道毛文龙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但真正等他说出来,李元庆心里,还是说不出的苦涩。

毛文龙这一句话,就意味着,至少要有成千上万的好汉子,要将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埋骨与此。

陈继盛也是深深叹息一声,眼神痛苦。

大局如斯,他又能如何呢?

“卑职愿追随将军,誓与镇江城共存亡。”

即便如此,陈继盛还是率先单膝跪地,对毛文龙表示支持。

“卑职愿追随将军,誓与镇江城共存亡。”

片刻,包括李元庆在内,场中军官哗啦啦跪倒一地。

毛文龙欣慰的点点头。

这是他的军队,是他亲手建立起来的军队,即便明知前方是死路,但这些好汉子,依然一如往昔,一往无前,愿意追随他,一直走下去。

****************************************************************

第56章序幕

跪求各种支持,小船多谢。

~~~~~~~~

后金军逼近的消息,就像是一阵浓密的遮天蔽日的乌云,将整个镇江城,笼罩在一片看得见、却摸不着的阴霾之中。

毛文龙虽然决定死守镇江,但他却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在紧接着的军议中,毛文龙严令陈继盛和毛承禄部返回龙川,作为镇江城背后的支点。

陈继盛和毛承禄虽然无奈,却也只得遵从毛文龙的命令,连夜出发,赶赴龙川。

在城中防守方面,陈忠、张攀、尤景和、王辅、李元庆等等众军官,都得到了切实的任务,基本上就是一个内容,坚壁清野,加强防御。

另一方面,毛文龙也拿出了本就为数不多的积蓄,又号令城中士绅们解囊,令陈继盛从朝~鲜地区大量购进粮草、物资,誓要与建奴决一死战。

同时,毛文龙又对周边各倾明武装力量、‘游击队’,发出了号召,希望这些散兵、小股势力,加强对后金军行进路途的骚扰,为镇江城主力的防守,创造更多的时间。

整个镇江城,就如同一架庞大的军事机器,缓慢而又迅速的运转起来。

李元庆的本部,在次日中午,抵达了镇江城。

毛文龙交给李元庆的任务,是构架镇江北门防线,与李元庆一起的,还有陈忠部主力。

此时,据前方最新情报,老奴此次突袭的中军主力,以阿敏、皇太极、李永芳为首的万余大军,已经逼近了险山堡方向,距离镇江,不过咫尺之遥。

北门方向,也将是未来后金军攻打镇江城的主攻方向。

毛文龙把北线防御交给陈忠和李元庆,就是想将他麾下最锋利的两把尖刀,抵住后金军的喉咙。

李元庆本部到来后,根本没有片刻休息的闲暇,直接被李元庆拉到了北门防线的工地上。

对于毛文龙的‘坚壁清野’政策,李元庆是坚决支持,无条件贯彻到底。

此时,北门外的一大片广袤的区域内,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建筑工地。

无数的士兵和民夫们正在发疯般的忙碌着,拒马,壕沟,陷坑,基本上能想到的,当下能拥有的、能杀伤敌人的武器,李元庆和陈忠全都拿了出来。

不过,即便是这般,李元庆还是不放心。

城头上,李元庆与陈忠并肩而立。

陈忠对目前的防守工作非常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