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401部分

明贼-第401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着这边寒暄的功夫,一个便衣亲兵快步来到李元庆身边,对李元庆耳语几句。

李元庆一笑,“诸位,这里风大,又人多眼杂,咱们在这里杵着,也不是个事儿。不如进去,边喝边谈。”

朱由检早就久闻毛文龙的大名了,但在正式场合面对面交流,这还是第一次,忙笑道:“李兄说的是。时间还很多,咱们进去坐下来,暖和暖和慢慢谈。”

毛文龙和陈忠自也不会反驳,忙笑着点头应是。

李元庆笑着来到门口,对守门的几个龟奴道:“给爷带路,去三楼荷花间。”

几个龟奴眼见李元庆一众人这么大的排场,也不敢怠慢,忙就要上前引路。

但片刻,一个龟奴头领却忽然反应过来,忙道:“爷,您,您当时订的是二楼的青竹间啊。”

“青竹间?不可能。爷我明明定的是荷花间。快去给爷准备。差多少银子,等下爷补上便是了。”

“呃?”

这龟奴怎敢面对李元庆的威势?犹豫了一下,忙咬牙点头道:“爷,您几位这边请。”

看着这龟奴乖乖去前面引路,李元庆的嘴角边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冷笑,但转瞬即逝,忙回身笑着对朱由检、毛文龙和陈忠笑道:“诸位,请~~~。”

几人怎的可能料到李元庆的心思?说笑着便穿过了大堂上了楼。

三楼是暖香阁的顶层了,与其他的建筑越往上、上下垂直的高度便越矮不同,暖香阁因为其层数少,盖的很恢宏,装修十分精致,三楼空间虽不是太大,但却金碧辉煌的,充满了奢靡的华贵之气。

三楼一共有两个雅间,左边是李元庆要的荷花间,右边这间叫荷叶间,是整个暖香阁最好的两个雅间。

朱由检、毛文龙和陈忠相继进去了荷花间,李元庆却故意放慢了几步脚步,瞟向了一旁的荷叶间。

此时,荷叶间精致的雕花木门虽是紧闭,但李元庆却清晰的听到里面丝竹轻响,女人娇笑,看得出,他们声音都很小,应该是人还没有来齐。

李元庆淡淡一笑,大步踏进了荷花间。

朱由检对毛文龙虽还有些陌生,但他跟李元庆和陈忠,却是老熟人了。

几句寒暄,侍女奉上了香茗,室内气氛很快就热闹起来。

只不过,由于朱由检在,李元庆并没有叫侍女舞姬,而是点了最好的酒菜。

很快,各种精致的菜式依次往上上,几人寒暄完毕,也开始将话题转向了正题。

朱由检笑道:“毛帅,李帅,陈帅,关于此次镇江之役的经过,还请你们务必详细对孤讲述一遍。此役,真是大快人心、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风啊!”

听到信王朱由检的亲口夸赞,毛文龙和陈忠心中也说不出的惬意,在艰辛的付出之后,终于到了收获丰硕果实的时候了。

陈忠几杯酒下肚,颇有些心直口快的意思,笑道:“信王殿下,镇江之役,说起来,其实颇为意外。我跟毛帅、李帅几人,当初其实并没有想直接拿下镇江,而是准备先对义州下手,接着,挺近宽甸,争取利用宽甸山区的地形,有效的杀伤后金主力,从而,再图谋反攻镇江。但在镇江南门的营地防御战,我和李帅本部,却是成功的顶住了后金主力的攻势,便是老奴亲临,也拿我们没办法。而这时,毛帅又在义州大捷,后金反而失去了对此战的主动权。而后,我们诸部示敌以弱,先退回了江口附近休养生息,等到后金主力分散,再直逼向镇江城。”

陈忠说着,兴致已经起来,用力灌了一口酒,刚要说话,忽然发现,面前是朱由检,忙恭敬拱手道:“信王殿下,这,这,卑职喝多了,还请信王殿下赎罪。”

但朱由检此时正听到兴头上,哪里还顾及得上这些繁文细节?

忙笑道:“陈帅,咱们之间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何须这般。快说,快说,孤可是等不及了,接下来怎样?”

陈忠忙又看了李元庆和毛文龙一眼。

李元庆和毛文龙都以眼神示意他继续。

陈忠忙笑道:“接下来,便是奇袭镇江城了。当时,我和李帅、毛帅以为……”

陈忠直说的口中唾沫星子横飞,正在激情上,意气风发,故事情节虽与李元庆比还有些差距,但胜在激情四射,对面不远的朱由检直听的是如痴如醉,时而拍手叫好,时而哈哈大笑。

毛文龙也随着陈忠的叙述,沉寂在了对往事的回忆里,除了天启元年的奇袭镇江,此次重新收复镇江,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他此生最闪耀的闪光点了。

李元庆的脸上也挂满了笑意。

对于军人来说,一生中只要有几个关键的闪光点便够了,这就是可以吃一辈子的资本。

所以,李元庆一直在长生营中强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事实上,大明从未缺过将才。

比如国初时,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包括后来的蓝玉,都是充满激情、又极富有手段的璀璨将星,便是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也能排的上序列。

尤其是李文忠善防守,对于此时的大明而言,更是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明中叶虽未有太多璀璨的将星,但于谦守住北京城,却绝对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与万历首辅张阁老相比,虽然还差了一点点掌控力的火候,但却基本达到了文人领兵的巅峰。

或者说,他与张阁老之间,侧重点并不同。

至于明后叶,大名鼎鼎的万历三大征,辽东李家一门,李成梁,李如松,李如柏,将星闪耀。

尤其是李如松,在朝~鲜碧蹄馆之役,简直将小西行长干的是哭爹喊娘,连北都找不到了。丰臣秀吉不知被吓的还是气的,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去见了他们的天照大神。

在东南,抗击倭寇的战场上,戚继光、俞大猷,更不用提。

尤其是戚继光,简直可以说是华夏军神的本尊。

天启元年时,他最后的血脉三千浙兵,与秦良玉的白杆兵配合,以合计不足万人出头的兵力,在沈阳浑河之畔,简直将老奴最引以为傲的八旗铁骑杀的丢盔弃甲、屎尿横流。

若不是碰到了一群猪一样的队友,加之运气实在太差了,再坚持一天,最多两天,明军的后续援军便能抵达了。

老奴又怎的可能会如此轻易便拿下了沈阳、辽阳?

历史又怎会如此残忍?

不说李家在世,老奴只能给李成梁当干儿子了,哪怕戚继光的残留稍微多一点,哪怕只有一万人,也……

只可惜,历史永远没有如果。

在当时大明的大环境下,朝廷绝不允许,像是浙兵这样的精锐,不打仗,还白白消耗这么多粮饷。

哪如那些懂事的将领们,军饷还没发,先捞起来一多半,供到京师里,大佬们随随便便,便可以娶上十几个小妾,来个第二春、第三春的?

想到这,李元庆忍不住深深叹息一声,心中恶狠狠啐道:“这他娘的就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啊!”

最可恨的是,1620之后,大明的国运似乎也走到了尽头,数百万的大明军中,竟再无一人,能像是李如松、戚继光一般,用肩膀扛起翻滚的日月浪涛旗。 △≧△≧

不得不说,这简直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悲剧。

这时,陈忠慷慨激昂的叙述已经完毕,朱由检也回过神来,却正好看到了李元庆这声叹息,忙笑道:“李帅,这是大快人心的事情啊,为何要叹息?”

毛文龙和陈忠也回过神来,忙看向李元庆。

李元庆一愣,片刻也反应过来,忙笑道:“呵呵。倒不是要叹息,只是,元庆想起了一些人。”

“哦?”

朱由检也来了兴趣,“不知李帅想起了谁?”

****************************************************************

第511章 捕鱼儿海

~~~~~~

“呵呵。”

李元庆淡淡一笑,并没有太多遮掩,简单将刚才脑海中划过的人名,对朱由检几人叙说了一遍。

朱由检几人完全没有想到,李元庆居然会突然提起这些大明的将星们。

便是毛文龙,也陷入了深深的深思。

李元庆也不着急,笑着慢慢品了一口杯中酒,静静的等着众人的反应。

刚才,陈忠对镇江之役的讲述,已经将室内的气氛推到了一个小高~潮,但深喑其道的李元庆却深深明了,这还远远不够。

战争。

铁血。

胜利。

往往是男儿心中最深、也是最本能的渴望,哪怕是再孱弱、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呢?

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谁不曾梦想?

尤其是对朱由检这种刚刚迈入青春期、正是对未来充满了渴望和幻想的年纪。

镇江之役,对朱由检而言,虽然充满了代入感,但毕竟,这还是他哥哥朱由校的江山,很多东西,他也不能完全表露。

但大明的将星,像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种,却是全然不同。

他们是大明王朝的骄傲,更是朱家祖上流传的荣耀!

看朱由检紧紧握住了两只拳头,李元庆深深叹息一声道:“国事如此,我等都有责任那。只可恨,我等力逮,不等如同中山王、开平王那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陈忠也回过神来,深深叹息道:“是啊。元庆说的不错。镇江之役,我等虽是小胜,但实际战果还是太少了。后金鞑子的油滑狡诈,简直就像是野兽一般。今后,咱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啊!”

朱由检这时却道:“李帅,陈帅,你二人其实也不必妄自菲薄,我大明到今日,让后金鞑子做大,根子上,还是萨尔浒之役的失利。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这种事情,急也急不得。镇江之役,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嘛。孤相信,照这般形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我大明必可收复沈阳、辽阳,驱除鞑虏,复我大明万里河山!”

毕竟是王子,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朱由检这话说的很有水平,已经隐隐有了几分帝王的风范。

不过,他看似是在开导李元庆几人,但李元庆却还是敏感的抓到了其中的一个关键点。

对于后金的祸患,朱由检很急啊。

虽然他在极力掩饰,但无论表情还是言语,都出卖了他的内心。

陈忠忙笑道:“信王殿下说的不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要咱们稳扎稳打,后金鞑子就像是兔子的尾巴,绝对长不了了!”

李元庆这时也笑着点了点头,“不错。咱们与鞑子相比,在机动性上,劣势实在是太明显了。就像是当年的捕鱼儿海之战,蓝玉为了找寻蒙元王廷所在,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力气。但只要找到了,这群鞑子,不过就是一群肥硕的猪羊而已。”

“捕鱼儿海之战?”

朱由检眼睛不由一亮。

陈忠和毛文龙,也忙看向了李元庆。

捕鱼儿海之战,可谓是大明巅峰鼎盛的典范。

也是华夏文明驱除异族的一个极高的顶层高度。

大明洪武二十一年,大将军蓝玉,亲率十五万大明精锐北征,在庆州徘徊数日,终于探得了蒙元主力的动向,就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附近,但大军行至捕鱼儿海四十里,却仍未发现蒙元主力的动向。

蓝玉这时有些慌了,生了退意,但部将定远候王弼道:“我们十几万大军,深入漠北,毫无所获,就这样班师回朝,该怎么跟皇上交代呢?”

蓝玉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随即采用了王弼的建议,‘穴地而炊’,这一来,蒙元的探子,便发现不了大军的烟火。

终于,在几日之后,他们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里处,一举怼住了蒙元王廷。

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判断失误,根本没有任何防备,元军几乎没有太像样的抵抗,一败涂地。

脱古思帖木儿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几十人,仓皇逃窜。

明军势如破竹,大获全胜。

捕鱼儿海此役,包括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地保奴、嫔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员三千余、人口七万七千多、牛羊十五万多头、以及无数的辎重,尽入了明军手中。

而脱古思帖木儿的遭遇也是个悲剧,逃亡途中,正好碰到了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

作为阿里不哥的后人,也速迭儿早就对忽必烈这一脉刻骨铭心,当年,阿里不哥的死,简直就就是一个悲剧。

在此时这般状态,我为刀俎,人为鱼肉。

也速迭儿又怎的可能给忽必烈的后人保驾护航?

脱古思帖木儿和太子天保奴当场被杀,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逃走,被逼无奈之下,只得投降了大明。

至此,蒙元王族、成吉思汗的后人、传说中黄金家族,彻底走上了分裂,一蹶不振,大明北面蒙元的大患顿时锐减,老朱的屁股也能坐的更安稳了。

当然,此役后,蓝玉也是兴奋的过了头,或者说,狂妄自大到了极点,竟然要天保奴的正妃侍寝……

可惜,他当时的确是爽了,却也为后来被灭门,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但蓝玉的嚣张,只不过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