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227部分

明贼-第227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将军,报功文书已经撰写完毕,还请您过目。”魏良陪着笑,恭敬将文书递到了李元庆手里。

李元庆也不推辞,将文书放到了一旁的木桌上,洗了把脸,仔细查看,不多时,他英挺的脸孔上,露出了一丝说不出的笑意。

魏良和张启亮都紧张起来,紧紧看着李元庆。

李元庆一笑,“两位公公的辛劳,卑职怎敢否决?这样,让陈将军看一下,直接发往京师吧。”

两人见李元庆终于点了头,不由都是大喜。

但心中却是暗骂,“还他娘的自称卑职。大明自太祖立国以来,200多年过去了,有他们这般窝囊的监军么?”

但形势比人强,两人只得先咽下这口气,又要去找陈忠。

但两人刚要离开,李元庆却笑道:“两位公公且留步。昨天,实在有点疲累了。还有个重要事情,卑职差点忘了跟两位公公说一声。”

两人都愣在原地,不知是喜是忧。

片刻,李元庆笑道:“两位公公莫要担忧,是好事儿,此战,咱们收获了不少钱货,两位公公督战劳累……”

魏良和张启亮不由大喜,这他娘的就是传说中的名利双收么?

“李将军,这,这怎的好意思?这可都是儿郎们拿命换来的啊。”魏良赶忙推辞道。

张启亮也道:“李将军,这,这就不必了吧。”

李元庆一笑,“两位公公此言可是诧异了。这一码是一码。还是按照规矩,咱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过,两位公公一夜辛劳,晚上,咱们边吃饭边聊这事儿。”

“李将军的胸怀,真是旷扩古今,杂家佩服。”

“嘿嘿。杂家就在这里恭祝李将军公侯万代了。”

“两位公公这是哪里话?咱们同喜嘛。呵呵。对了,这奏报,卑职还要要个副本,毕竟,毛帅那边……”

李元庆笑着看着两人。

魏良忙讨巧的笑道:“李将军放心,杂家早已经令人准备好了,马上就给您送来。”

“多谢两位公公操劳了。”

看着两人欢喜的离去,李元庆的眼睛微微眯起来。

虽有监军在头上,可以直接向朝廷发送奏报,而此时毛文龙出征在外,皮岛正值战时,暂且可以不必跟皮岛发件汇报。

但魏良、张启亮不在意,他李元庆却不能不在意。

规矩大于天啊。

不多时,奏报便被送过来,李元庆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并没有纰漏,让黄国山招过一个字写得漂亮的镇抚,又重新抄录了一份。

两份奏报,一起送出,一份给正在义州的毛文龙,另一份,则是直接发给辽西的孙承宗。

老孙毕竟现在还是辽地经略,这根大腿,这个人情,不要白不要啊。

…………

中午,陪着长生营诸多军官们吃了一顿丰盛的酒宴,很快便到了晚上,分银子的时候到了。

魏良、张启亮早早就来到了李元庆的大帐里。

陈忠随后而至。

此战,加上复州城的收获,两部一共获得现银近5万两,若加上牲畜、武器、财货,怕是有个四五十万两的规模。

无怪乎后世有人言,‘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但此时,明面上的银两,只有3万两。

李元庆笑着将两叠5000两的银票,递到了魏良和张启亮的手里,笑道:“两位公公,这一共三万两,本来该是一人一万。但两位公公也知晓,我和陈大哥为了此战,赊欠了两家晋商30万两的粮食。不过,两位公公放心,一旦朝廷的赏赐拨下来,卑职必定给两位公公补上。”

魏良和张启亮没想到李元庆居然会这么慷慨。

原本,他们以为,有个两三千两银子,那就顶天了。

此时,平白多出了两千多两,他们怎的能不兴奋?

“李将军,这是说的哪里话?功赏是儿郎们的性命获取而来,杂家怎的敢拿?这些都太多了,杂家准备拿出一千两来,给儿郎们买些鸡鸭鱼肉,补补身子。”魏良赶忙笑道。

张启亮也反应过来,忙陪着笑道:“杂家亦要如此。儿郎们辛苦,殊不知,两位将军更辛苦啊。”

*************************************************************

第290章 扩军强兵!

跪求订阅,小船多谢。

~~~~~~~

李元庆会做人。

魏良和张启亮也从懂事中尝到了甜头。

又有稳重的陈忠坐镇。

就在这桌并不算丰盛的酒宴上,李元庆和陈忠两部,准确的说,应该是未来的辽南之地,一个并不算太起眼,但能量却并不容小觑的小规模利益集团,以李元庆和他的长生营为核心,渐渐成型,并逐渐稳固,开始走向正轨。

…………

时间飞速流逝,一晃七八天已经过去,时间已经来到了天启三年四月下旬。

发往朝廷的奏报和何和礼一起,现在怕是已经到了京师,而在义州的毛文龙和辽西的孙承宗,应该也早收到了李元庆发去的战报。

只不过,路途遥远,通信落后,此时,李元庆暂时还没有收到各方面的回复。

这些时日,正进入了初春的雨季,天空一直灰蒙蒙的,淅淅沥沥的小雨连绵。

李元庆记得去年时,复州区域的天气,好像没有这么多雨。

但此时,皇太极掘开了沙河口,沙河已经非自然的改了道,整个复州城外的平原地带,到处都湿漉漉的,非常泥泞。

或许,小气候已经被人为改变。

这般形势,复州又已经几乎是无人区,今年的春耕,想都不用想了,李元庆就算是巧妇,也难为这无米之炊了。

但沙河改道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使得原本连续干旱了几年的复州区域的大片土地,重新获得了水分的滋润,河中泥沙携带的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元素,应该也能补充一些土地里面缺失的养分。

只不过,这些土地要是成型,最迟也得等到明年了。

今年,注定是不可能啥子收获了。

这一来,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孤城的复州城,位置便尴尬起来。

到底是守,还是放弃?

而与此同时,前往金州、旅顺的哨探,也带回来了新的情报。

皇太极走的干净利落,并没有留下爪牙,金州和旅顺,现在也成为了事实上的空城。

皇太极也很清楚,就算留下人驻守金州、旅顺,也只能化为李元庆和陈忠的战功。

如此,从复州一线,一直延伸到金州、旅顺,辽南这一大片广袤的土地,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无人区’。

今天细碎的小雨滴了几滴就停了,儿郎们已经开始恢复操练,李元庆和陈忠站在复州城头上,观望着北面的地势。

后金军虽然退兵,但天气潮湿,土地泥泞,李元庆和陈忠并未着急离开,一直在城内休养生息。

但此时传来的金州和旅顺的消息,却让两人不能再这么悠闲了。

“元庆,金州和旅顺,你有什么打算?”

陈忠将手里的小酒壶递给李元庆,看向了辽阔的北面。

就在他看向的方位几百里外,便是盖州城。

随着此次复州守卫战的结束,辽南四卫,他们两人事实上已经掌控了两卫,关键咽喉旅顺也攥在了手里。

李元庆喝了一口酒,笑道:“大哥,你怎的想?复州、金州、旅顺,你想要哪里?”

陈忠接过李元庆手里的酒壶,用力灌了一大口,笑道:“元庆,我倒是都想要,但此时这般形势,人力也不够,就算拿下这些土地,也赶不上耕种了。”

李元庆点了点头。

辽南这边,基本是以种植小麦为主,种水稻也不是不行,但难免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力气。

李元庆和陈忠虽看似是打了大胜仗,但朝廷的拨付还没有下来,两部粮草虽然充足,但却没有足够的财力,对这些土地进行开发耕种。

加之还有渠家那边小30万两的欠款,需要偿还,两部的财力,实际上还是处在赤字。

毕竟,从后金军这里缴获的大量武器、铠甲,两人说什么也不会变卖,都要留着自己用。

而牲畜方面,就算好卖,但到了嘴里的肥肉,两人又怎的舍得吐出去?

这一来,想要解决银子的问题,只能是等朝廷的赏赐拨付下来。

但想要朝廷满意,复州、金州、旅顺,这三地,可并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啊。

此时,不论是复州、金州,还是旅顺,周边虽被损毁严重,但这三座城池,基本上都没有遭遇到太大的损毁,简单修饰,便可以直接使用。

思虑良久,李元庆道:“大哥,复州、金州、旅顺,三地放弃哪里也不明智。尤其是金州、复州,想要耕种,已经不现实了。但旅顺之地,却大有可为。我的意思,广鹿岛离旅顺很近,你有先天之利。不若直接接了张盘的盘子,把旅顺重新搞起来。复州和金州这边,我来派兵驻守。”

陈忠一愣,片刻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忙道:“元庆,这,这怎的能行?这你不是吃大亏了么?复州,金州,就是废城啊。还要充当前哨……”

李元庆一笑,“大哥。这件事,我仔细考虑过了。若我现在去经营旅顺,势必要让长生岛的重心转移。此时,好不容易长生岛才搞了这么点基业,这么放弃,也实在是可惜。广鹿岛老百姓不少,你搬去旅顺,空出的这些田地,也可以分给老百姓们。算是两全其美之策。而我有金州、复州,便可守护旅顺的安危。”

陈忠有些无语,李元庆不但把旅顺这么大的一块肥肉让给他,连后路也已经为他留好。

“元庆,你这,哥哥以后还怎的做人?”陈忠有些无奈道。

李元庆一笑,“大哥,你我兄弟,何分彼此?”

李元庆重重搂住了陈忠的肩膀,又道:“大哥,此时,金州、旅顺之事,咱们暂时先可以不用着急。等朝廷的功赏下来再去做不迟。但扩军之事,却已经刻不容缓了。”

陈忠瞬间便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

此战之后,两人升官发财,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而随着张盘部烟消云散,两部原来的这点兵力,显然就不够用了。

此时,经过了复州守卫战的考验,两部带出来的这些万余辅兵,也都有了很大的成长,几乎不用过多操练,很多人甚至可以直接加入战兵。

“元庆,这件事,我也仔细考虑过了,我准备补满此战伤亡的缺额,再扩充两个千总队的规模。”陈忠笑道。

李元庆也一笑,“我准备扩充三到四个千总队。大哥,届时,你我兄弟战兵过万,只要鞑子敢来辽南,咱们必定要让这些狗日的付出代价!”

陈忠大笑,“元庆,正是如此。事不宜迟,趁着此时的空闲,咱们现在便去办。”

…………

此时,李元庆和陈忠手里都有足够的青壮人手,扩军这事情,也不用再毛文龙这边帮忙,而魏良和张启亮早已经和两人、两部密不可分,自然是满口应允下来。

经过商议,李元庆将扩充四个千总队,超过5000人的兵力。

而陈忠将扩充三个千总队,接近4000人的兵力。

这一来,加上之前的近3000战兵,李元庆实际的兵力,将达到8000人,而陈忠,也将达到近7000。

两部合计战兵,将超越一万五千人。

如此,论两部各自的单独兵力,除了毛文龙的东江本部,在事实上,李元庆和陈忠已经超越了大明九边任何一个总兵、副将。

至于名义上,四人早已经商议好。

复州、金州两卫在手,加之旅顺、广鹿岛、长生岛,三个重要节点,方圆近千里的海域,数百里的土地,又处在战地一线,一万五千人,很多么?

李元庆四人也完全不会怕有人来摘桃子。

辽南不比辽西,更不比皮岛和东线,李元庆、陈忠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子,离开了他们,谁都玩不转。

至于朝廷到底批不批,给不给这些缺额,李元庆和陈忠此时并不在意,先把强兵练出来再说。

反正他们有足够的粮食。

对长生营而言,新增的四个千总队,李元庆的目标相当明确,这5000人的兵力,长枪兵将达到3000人规模,刀盾手1000,鸟铳兵1000。

还有复州城的七门红衣大炮,被李元庆编入了新设立的炮兵队。

这一来,长生营的规模一下子扩充了一倍还多,实职千户以上军官,也将达到9人。

第一千总队,还是在段喜亮的治下,随着此次功赏下来,这厮也将会升为游击。

第二千总队,仍是官沧海首领,他也会升为游击。

第三千总队,许黑子位置也不变,同样是游击衔。

第四千总队,由李元庆的心腹王海升为千户首领。

第五千总队,由李元庆的亲兵头子黄国山升为首领。

第六千总队,由新生代军官李三生,以副千户之职,暂领。

这主要是李元庆步子一下子太大了,人才方面,有些捉襟见肘,便像以前一样,大胆启用新人。

第七千总队,将由李元庆亲领,不过,实际负责指挥的,却是孔有德这小子。

这小子也终于迎来了春天,可以独领一军了。

而刘达斗的斥候营,也在此战后获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