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历十八年 >

第157部分

万历十八年-第157部分

小说: 万历十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他们知道后,已经过去三四个月了。那时候已经入冬了,他们在想往这边来,却是要费很多周折,便把对这堡子的攻击拖到了下一年。这无形中又给这堡子的完善增加了时间。

修建这堡子的同时,魏刚便让姜雷和姜辉领着骑兵在这草原左近捕捉插汉部的小股牧民,还有从大明关内逃出来的逃人,他们聚集在边墙之外,自己耕种土地,被朝廷称之为弃民,官方的文字中都称之为板升之民。意为用木板临时搭建起来的木城里的逃民。这些人一直游离于大明的统治之外,在便墙外苦寒之地,靠着自己的辛苦在生活,财产什么的都是没有保障,想要活下去,反倒是要给蒙古部落头领进献很多物资,这才能在这里待下去。当初李成梁就是在出边墙的时候,用这些人的脑袋代替蒙古人的脑袋邀功请赏。魏刚觉着这些人都是可以利用的,便让姜雷和姜辉把他们抓过来,填充到这朝阳堡子里。这些人开始以为朝廷要杀他们了,本已熄了活下去的念头,这些年便是如此,谁叫他们是逃民了呢。可是等到进了这堡子后,才知道,闹了半天是让他们在这里过活,且这还有朝廷的官军在守护。这下子他们可是乐坏了,这说明他们终于又可以成为天朝子民了。

堡子周围有大片的土地可以开垦,这便是来年这些逃民要做的了。于此同时,魏刚和赵士祯也是说了建堡子的事情,并给朝廷发了文报,当然,伴随文报过去的还有鞑子的脑袋。

万历二十八年的六月二十三,万历皇帝就在紫禁城的御书房中看到了辽镇的奏报。折子是司礼监那边送过来的,可见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是给他办事的人却是没有偷懒的,他在幕后还是在掌握这个帝国的。

“田义啊,怎么样,我就说这魏和尚能打吧。以往李成梁在的时候,一般都是几百给脑袋奏报过来,朕当时也是不懂这兵事,朝中众人也都是跟着不懂,还以为这李成梁多能打呢。呵呵,你看人家这魏和尚,一次送过来就是好几千,李成梁跟人家比,那可是差了几条街有了。你说朕怎么就没有早发现这魏和尚呢。呵呵,这么能打,若是早用上,边墙之外又哪里会有那么多烦人的事。哎,这两厢一比,播州那边可就差的多了。李化龙也是有日子没往你那边奏报了吧,也不知道那边打的怎么样了。朕投了那么多银子,这要是不见个结果出来,你说这不是白投了吗。”

“万岁,奴婢以为,武人善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奴婢倒是要提醒万岁,这越是能打的,万岁反倒是要提防一些。辽镇巡抚赵士祯这个人有些死板,奴婢倒是怕他看不住这魏和尚。”

“哎,田义啊,我怎么听着你这口气,倒是和那些穷酸们一个腔调。不过你这忠心,朕还是知道的。朕自由分寸,赵士祯没有你想的那般不堪。越是死脑筋,朝廷的法度,他便越会遵守。若是个脑筋活泛的,朕反倒是要担心了。不过现下看来,这魏和尚也是忠心,你让东厂那边的人注意一点便是。他就是个军将,还能做什么。不过话说回来,现下人家有了这么多的功绩,这要是不奖赏一番,却是让人觉得朕有些薄情了。田义啊,你和张鲸按照规矩发下奖赏吧。不能寒了前边将士们的心。哎,说来说去,这都是银子啊。银子啊,那些文人穷酸,在外边想着法的编排朕,说朕花这花那的。哼,感情这一打仗要花多少银子他们是一分不出,他们哪里知道朕的难处。田义啊,朕还有个事,便是这收银子的事情,这件事你可的上心一点的办,现下播州那边,可是每天都消耗银子啊,不想点办法,这仗能不能打下去都是个事。”

万历皇帝看完赵士祯和魏刚的奏报,先是高兴一番,然后一想到银子,便有愁眉苦脸起来。其实打从征伐朝鲜开始,这银子便是如同流水一般的花。此前张阁老当政时攒下的一点家底,现下依然花的没剩多少了。现下又是征伐播州,银子更是不能断。万历皇帝想不出什么弄钱的招数,便索性耍起了无赖,让宫里的太监帮着他到各地去搜集银子。这事打从几年前就开始了,不过刚开始那会儿,声音小,动作也是小,说起来就是小打小闹。地方上的文官,也是没有办法管这些太监。可是自打征伐完朝鲜之后,这宫里的银子缺口便大了起来,那边那些万历皇帝派出去的太监们搜刮的力度也是加大了起来。现下宫墙之外,坊饲之间,已然有这样的闲话出来了。万历皇帝别看深居在宫中,可是锦衣卫还有东厂的人都不是吃闲饭的,这样的言语他自然是知道的。

“万岁,奴婢以为,这事还是收敛一些好,现下外边民怨也是颇多,若是动摇了社稷的根本,那可就不好收拾了。奴婢恳请万岁把那些人都收回来吧。”田义说这番话的时候倒是显得大义凌然,而且已经跪在了万历皇帝的跟前。

“哎,田义啊,你说你到底是为朕办事的,还是为那些穷酸们办事啊。今天也就是朕还高兴,也是因为朕知道你的为人。要不然,就冲你刚才说的那些,朕就能把你的嘴给打烂。还为了江山社稷?朕难道不知道要为了这江山社稷吗,这江山可是朕的祖宗传下来的,朕难道不比那些穷酸们知道维护这江山社稷吗。朕要是不维护这江山社稷,今个儿这里反了,明个儿那里起兵了,你说朕该怎么办,总要出兵镇压吧。出兵总要银子,可是这银子从那里了来,那些穷酸们满嘴的仁义道德,可是真要到关键时候,他们有几个能给朕想办法弄银子的。都是在那里站着说话不腰疼,没一个办实事的人。朕指望他们,那朕的江山,大概早就被他们败光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矿监税监

第二百三十九章矿监税监

万历皇帝一开始说话的时候语气还算平缓,可是说到后来,神情便已激动起来,好似在发泄这些年的不快。田义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老实的匍匐在地上,等着皇帝把这股火给发完。

“这一说到银子不够,那些穷酸们便想着让朕拿出自己的内帑吧。一天到晚在外边鼓噪,说朕应该勤俭节约,说朕该为臣子做表率,说朕该效法祖宗,效法先贤。哼,可是他们呢,他们又有几个是效法前朝的忠臣士子了,他们中又有几个海刚锋。现下京师左近,但凡有新鲜玩意,他们哪一个不比朕先尝到鲜。远的不说,便是这屋子里的暖气,这还是郑国舅经营这玩意,朕才能先用上,若非如此,怕是京师中各家院子里都装上了,朕这皇宫里也不会有吧。让朕做表率,让朕不要亲近女色,哼,他们哪一个不是后院里养了一群,就差每天翻牌子了。张阁老活着的时候,便是如此劝诫朕的,可是张阁老又是怎么死的,还不是死在女人肚皮上。朕这些年后宫里头除了郑贵妃,又有几个是新纳的,里外里就那么几个人。可是张阁老的后院里头,怕是各色人等都有吧。哼,黑的白的,倒是齐全。口口声声的说朕是这个天下的主人,可是朕怎么瞧着朕这个主人反倒是过的不如他们这些奴仆。”

万历皇帝此时完全是借着田义这话头在发泄了,发泄他心中的不快。这么多年,他除了在张居正死后马上反攻倒算外,仿佛再也没有多少时候能让他像此时一样痛快的发泄了。审时行在的时候他不愿和臣子们说话,审时行告老后他更是把自己关在后宫里头,不和臣子们见面了。若非宁夏叛乱,倭国肆虐朝鲜,他估计便不能和这些臣子们见面了。他实在是懒得和这些臣子们会面,甚至已经到了厌恶的程度。若说这其中的理由,怕是刚才他发泄的这番话语便是其中的一个理由吧。文臣们总想重复张居正时期的景象,皇帝高高在上,就是个表象,这个帝国的实际权力,应该操纵在他们文臣手中。

可惜,他们错误的估计了万历皇帝,但凡一个君主,已经成年的君主,又怎么可能甘心把自己手中的权利放给别人。若药放,那是要经历血与火的折磨和考验才会成行的。

万历皇帝选择了一个最为消极的办法,那就是不见这些臣子,他现下完全靠着他身边的太监们在掌控这个帝国。文臣中,也就是少数那么几个能偶尔见上皇帝一面,这还主要是因为现下帝国境内有战争。

田义跪在那里,听着万历皇帝的咆哮,虽然没有什么办法阻止,但是却并不怕什么。若是张鲸在此,怕是要嘲讽他读书读混了头了。没事竟然学着那些文人玩起这所谓的气节了。文臣中总是有很多人愿意搞这一套,直言皇帝错误,或是国事上处理的弊处,若是皇上不乐意听,让人把这臣子揍上一顿,这人反倒是马上名声便高起来。这便是所谓的文人风骨了。田义此时便有这种想法,他以为皇帝在如此咆哮后会把他拉出去打板子,甚至把他打死。此时他的面色倒是有些怡然不惧的模样。

万历皇帝此时大概也是说的有些累了,喝了口茶水,转身看到跪在那里的田义却是满脸的大义凌然,心中更是不快起来,不过他还没有到真发火的地步。

“我说田义,朕看你是真的读书读坏了脑袋了,怎么回事,朕说这些你还不爱听怎么的。怎么还学起那些穷酸的做派来了,以为朕会打杀于你,然后你好青史留名。混了脑袋了吧,你就是朕的奴仆,你以为你是那些穷酸。朕说过今天不怪你,可你也不能如此表现吧。你若要真是昏了头,那朕就满足你的愿望。若是没有昏了头,那就赶紧给朕办事去,朕说这些你以为白说啊。”

万历皇帝说话还真是说到关键地方了,田义听完之后才想过来,对啊,自己可不是那些文臣啊,自己那就是个废人,是皇上的家奴啊,可是自己读了那么多诗书,所谓礼义廉耻,总是不能不想的吧。可是现下,竟然出现这样的局面,这叫自己如何是好。被皇帝这一说,他反倒是愣在了那里。

“田义,朕说话你没有听到啊,赶紧出去办那差事,哦,别忘了,这次要加上矿税,其他办法,自己去想,告诉下边的那些人,若是收上来的多,朕便有奖赏。”

“哦,是,奴婢知道了。”田义本能的答应了,然后这才悻悻然的转身出了屋子。

“哼,这家伙还真是读书读坏了脑袋,难道不知道,那些都是用来骗世人的。看来这家伙该是回家养老了,小春子,你赶紧到司礼监跑一趟,把朕刚才的旨意在说一遍。朕还真怕这个田义光想着朕说的那些话,把正事给忘了。”田义一出屋子,万历皇帝看着他的背影,不由自主的念叨起来,之后又让小春子再次出去下旨意。

小春子一出这御书房,并没有直接去司礼监,而是先去了自己平时待的一个屋子里,好大一会儿才出来。然后领着几个小太监,往司礼监那边去了。半道上有一个小太监和他们分道,转身往尙膳监那边去了。待到那个小太监回来,尙膳监那边又有人跟着出宫的车队出去采买了。不久之后,京师中某处商铺后边的院子里就扑棱棱的飞出去好几只鸽子,四面八方的都有。两天之后,坐镇辽阳的魏刚便看到了万历皇帝对于他的评价,还有在御书房里和田义发的那些牢骚。

“矿税啊,看来皇上是没有银子了。哎,未来的福王啊,你老爹现下就给你准备家底了,难道他知道你定是当不了皇帝的吗?好啊,正是缺人的时候啊,这倒是让俺多了一些掳人的法子了。”

魏刚自言自语的说着,他身边自然是没有人的。说完之后,他便把这纸条给烧了。

打从万历二十八年开始,大明各处的官府衙门里便多出了一个矿监的位子,管事的不是文臣,而是宫里头派出的太监。他们唯一要做的便是四处探查,看看本地开矿的情况,然后按照要求收取税费。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太监们还是按照有无矿产来收税的,可是不长时日后,这规矩就变了。有的太监也是懒得自己去探查各处的矿藏开发情况,反正就是为了收银子,他直接就指出某家富户院子下边有矿藏,然后说朝廷要探查,若是有的话,那这富户便要交这矿税,至于交多少,那便没个准头了。何况那人家院子地下到底有无矿产,那都不是哪个勘探人员说了算的,那是由这些太监们自己说了算的,他说有便有;他说没有便是没有。至于他怎么说话,倒是要看那户人家暗中孝敬多少了。若是没有满足他的要求,那便会按照有矿来算,这家人家的院子不但要被扒了,这院子里的东西也都是不能带走,这都属于朝廷开的矿产里的东西了,哪会那么简单的就带走的。

能成为富户,除了自家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另外就是和官府有关系,或是自家本身就有官身,不用纳税。原本地方上的恶吏和官差都是不敢得罪他们的,可是现下却是相反了,这些从京师里出来的太监却是不管这一套。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