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太阳风 作者:[英] 亚瑟·克拉克 >

第21部分

太阳风 作者:[英] 亚瑟·克拉克-第21部分

小说: 太阳风 作者:[英] 亚瑟·克拉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出现一阵抖动,炽热的热保护罩脱离了。它已完成使命,飞船不再需要它,现在是留给木星了。除了两个带扣以外,他将其余的安全带都解开来。然后静静等待自动程序系统进入下一个,也是所有程序中最关键的程序。
  他没有看到第一个降落伞风标怎样弹射出去的,可是他感受到了轻微的震动,下降速度迅速减小。“康泰基”号的水平速度降至为零,并以每小时1000英里的速度直线下降。一切都有赖于后面60秒内发生的事情。
  第二个降落伞风标又弹了出去。他抬起头透过顶上的窗户,看见在下降的飞船后面一团团闪闪发光金属薄片构成的降落伞张开了,这令他感到一百个放心。几千立方码的气球在天空中展开,像一朵开放的大花,然后吸入气体直到完全充满。“康泰基”的下降速度降到了一小时几英里然后就保持不变了。现在有足够的时间,降落到木星表面要花上几天的时间。
  他最终肯定会到那里的,即使他现在啥也不做,任其自然。头上的气球现在只是充当一个有效的降落伞。它不提供浮力,当气球内外的气体一样重时,浮力便消失了。
  热核反应器启动,随着一阵其特有的叭叭声,向头顶上的气球中喷出股股热气。5分钟以内,降落速度变成了零;到第6分钟时,飞船开始上升。根据雷达测高计,飞船的高度在267千米的上空——这是相对于可以称之为木星的表面而言。
  只有一种气球可以在以氢气为主的大气里飘浮,氢气是最轻的气体,这种气球就是热氢气球。只要反应器不断工作,福尔肯便能继续停留在空中,飘过一个可以容纳一百个太平洋的世界。飞行3000千米的距离之后,“康泰基”最后名副其实了。她是一个空中筏子,在木星大气层的气流上漂流。

  尽管福尔肯周围已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是福尔肯还需花上一小时来仔细观察这一视野。首先他必须检测密封舱里所有系统,然后验证它们是否操纵灵活。他必须了解要达到需要的高度需要多少热力,以及下降又要排出多少气。最重要的是稳定问题。他必须调整缆绳的长度,将他的密封舱同巨大的、梨子形的气球固定在一起,阻止震动,使乘坐尽可能平稳。迄今为止,他都算是幸运的,在这个高度上,风很平稳。从多普勒雷达对看不见的地面测得的读数可知,地面风速为每小时217。5千米。对木星来说,这是最温和的风速了。曾经观察到高达每小时1000千米的风速。当然,速度本身并不重要,真正的危险是涡流。如果他卷进去了,只有技巧和经验以及敏捷的反应可以拯救他,而这些都是输入电脑的事情。
  直到福尔肯对这架奇怪的飞行器有了具体的感受为止,他才去留意导弹控制室的要求。接着他放下吊杆搬运仪器以及大气采样仪。现在密封舱简直像一棵安排不那么整齐的圣诞树,随着木星气流平稳地滑行,与此同时将如潮般的大量信息发射到无数英里上的飞船的录音机里。最后,他终于可以四处看一下了……
  他得到的第一印象是出乎意外的,甚至还有些令人失望。如果考虑到比例问题,看起来他就像是在地球上一样,在云层中飘游。地平线仿佛在不远的地方。
  他并不觉得是在一个比地球大11倍的地方。他透过红外线雷达看着下面的大气层,他才发现他的眼睛受骗到什么程度。
  表面上云层像是在3英里远的地方,而实际上却超过37英里。地平线的距离,他估计可能有125英里远,而实际上却有1800英里远。
  这里的氢氦大气层水晶般地清晰,行星的弯曲度也很大,这就给肉眼造成严重的幻觉。在这儿比在月球上更难判断距离,他所见的每样东西都应该被放大至少10倍。
  这只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他早该有所准备的。然而不知怎么的,这件事却让他极度不安。他并没有感受到木星的庞大,他自己缩小了——缩小了10倍。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逐渐习惯这个不能用人的比例概念来看待的。当他凝视着位于难以想象的距离之外的远方地平线时,他觉得一股比周围的大气更凉的冷风吹进了他的灵魂。这里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他可能是穿过木星大气层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人。
  头上的天空几乎是漆黑一片,除了12英里之外有几缕淡淡的氨气构成的卷云。那儿气温很低,但随着高度的迅速降低,气压和气温也快速上升。“康泰基”号飘浮的位置,气温是-50℃,气压是5个大气压。而离此65英里以下的地方,就像地球上的赤道一样温暖,气压则相当于某个浅海底部的压强。这是生命生长的理想环境……
  木星上短暂的白昼的1/4已经消逝了。太阳升在半空中,阳光照在云层上显现出一种奇异的、朦胧的美来。3亿英里的距离夺去了太阳的所有威力。虽然天空非常清亮,福尔肯心里还是一直感到这是一个相当阴郁的一天。当夜晚降临时,黑暗会来得很突然。有时虽然是早晨,天空中却显出秋天的黄昏景色。当然,秋天是决不可能光临木星的。这里根本没有季节之分。
  “康泰基”号已到了赤道带的正中心——这是这颗行星上色彩最单调的地方。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云海看起来像只凄渗的继鱼,没有一丝像在木星的高纬度处看到的黄色、橙红色,或者红色色带。“大红斑”本身——这是木星上最壮丽的奇观——位于南方几千英里的地方。尽管降落到那里,是件诱人的事,但南部热带气旋却异常活跃,气流速度达到每小时900英里。进入由不可知的力量构成的漩涡是自找麻烦。那么,看来就只好让“大红斑”和它的神秘留待以后来探险吧!
  太阳穿越天穹的速度是在地球上的两倍,此时它几乎处在天顶。气球巨大的银色顶篷慢慢地挡住了它。“康泰基”仍然在迅捷而平稳地向西飘飞,速度是每小时217。5英里。雷达显示出它的运行轨迹。这里总是这样寂然无声吗?福尔肯问自己。那些声称很了解木星赤道无风带,并且预言赤道是这颗行星中最平静的部位的科学家,仿佛很清楚他们所谈论的事物。他对这类预言都抱以深深的怀疑,并且赞同一个非常谦虚的研究者的观点,此人曾直截了当地说:“没有一个真正的木星专家。”不过,到这一天结束时,至少出现了一位专家。
  如果到那时他还活下来的话。

  四、来自深处的声音

  在第一天里,众神之父向他微笑着。在木星上一切显得和谐、平静,就像多年前他和韦伯斯特从北印度平原上空飘过一样。福尔肯有足够的时间掌握一些新的技术,他想使“康泰基”像是他的躯体的延伸部分一样。这样好的运气是他不敢期望的,他开始怀疑他要付出什么代价来换取这运气。
  5小时的白昼时光快结束了。下面的云海上布满了阴影。云层看起来显得很厚重,而这是阳光高照时不可能有的景象。天空中的色彩迅速地褪去,除了西边那一角,有一条深紫红色的色带沿地平线延伸开来。在这条紫红色的色带之上是新月形的最近一个月亮,淡淡洁白的光反衬出周围的漆黑。
  太阳以肉眼可以感知的速度,在1800英里的地方,从木星边缘一下子便落了下去。成群的星星冒出来——那美丽的夜晚之星,仿佛是黄昏到来前的先兆,这使他感到自己已远离故土。它也随太阳西沉。人类在木星上过的第一个夜晚开始了。
  随着黑暗的展开,“康泰基”号开始下沉,气球不再被阳光加热,并且还失去一小点儿浮力。福尔肯并没有增大上升力。他就想到了这点,同时准备继续下降。
  那看不清的云层仍然在30英里以下,他可能在午夜时分到达那里。红外线雷达已经清晰地显示出来,并且还显示出它含有某种复杂的石灰化合物以及氢、氦和氨气等成分。许多化学家都急于采集到这种蓬松的、桃红色的物质。那些大气探测器已经收集的少量大气,只不过刺激了化学家的胃口。形成生命所需的一半的基本分子这儿都有了,并且飘浮在木星的表面。难道食物已有了,生命还会远吗?这正是问题所在,一百多年来,没有人能回答它。
  红外线受到云层的阻碍,而微波雷达却穿透过去并一层一层地清晰地显示出来,飞船离云层遮盖的地面差不多250英里。很高的气温和气压阻挡住了他,可是即便是自动探测器也不可安然无恙地透过云层触及地表。它撩人地处在雷达屏幕的下面,有点古怪,且不可接近。那奇异的颗粒状的结构使他的设备难以处理。
  夕阳沉下一小时之后,他发射了他的第一枚探测器。探测器快速地降下60英里,然后开始在更稠密的气层中飘流,同时返回许多无线电信息。他将这些信息转给飞行任务控制中心。在旭日东升之前,他几乎无事可做,只是照看一下下降的速度,监视仪器,并偶尔回答一下问题。当“康泰基”号在这种平稳的气流中飞行时,他完全能自己照料好自己。
  差不多在子夜时分,一个女控制员来当班,并像通常一样幽默地做了番自我介绍。10分钟后,她又打来电话,声音陡地变得很严肃而且有些激动。
  “霍华德!请打开46频道——很强的增益信号。”
  46频道?遥测仪的线路多到他只清楚那些最关键的线路。不过一旦他检查一下开关,他便能查到这条线路。他接上探测器的麦克风插头,探测器在下面80英里处,在密度和水差不多的大气中飘浮着。
  起先,只有微弱的噬噬声,像是某种奇怪的风在深不可测的黑暗里吹动。然后,从这种声音中,渐渐地传出轰隆隆的声音,像一只大鼓在敲似的,并且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它十分低沉,不仅能听到,而且能感觉到,然后这怪兽缓慢地加快速度,但保持其声调。它现在走得很快了,几乎仅次于声频。突然,振动过程中,它猛地停了下来——如此突然以致有点让人接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沉默,然而在大脑深处的洞穴里却产生了可怕的回音,继续敲击着。
  这是福尔肯听过的最独特怪异的声音,即使在充满丰富多样的声音的地球上也找不出这样的声音。他想不出是什么自然现象造成的。它既不像某种动物的喊叫,也不会是大鲨鱼或是大鲸……
  它又来了,还是那种方式、节奏。这会儿,他早有准备,他估算了一下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从第一下轻微的敲击开始到最后的高潮,差不多10秒钟多一点。
  而这一次出现了真正的回声,非常微弱并且遥远。也许它来自许多反射层中的某层,这层反射云一定位于大气的深处;也许它又是另一个,更遥远的声源产生的声音。福尔肯静静地等着第二声回音,但它再没出现。
  控制中心立刻作出反应并要求他再发射一枚探测器。有两个麦克风同时工作,这样有可能找到声源神秘莫测的位置。很有意思的是,“康泰基”号的外部话筒只能分辨出风声。而那些轰鸣声,无论是什么,肯定会在下面很低处的大气反射层中穿行。
  当声音再次出现时,探测器很快便发现它产生于1200英里远的一团物质。遥远的距离致使不能弄清它的能量大小。在地球上的海洋中,即使极微弱的声音也可以传播这么远。外太空生物学权威立即排除了这种假设,即认为那东西与某个活生生的生物有关。
  “如果那儿没有微生物或植物的话,我会非常失望的,”布雷纳尔博士说,“不过不会有动物,因为那儿缺乏自由的氧气。朱彼特星上的所有生物化学反应都一定是低能量反应——那里不可能有任何动物产生活动的能量。”
  福尔肯闹不清这说法是否正确。他以前听过这种观点,他等着去证实。
  “无论怎么说,”布雷纳尔继续道,“那声音的声波有时长达几百码!即使像大鲸鱼那样巨大的动物也不会发出这种声音。它们一定是某种自然现象。”
  是的,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也许物理学家会得出某种解释。福尔肯想,这是多么怪异的声音,就像他站在呼啸的大海边,或者一口热喷泉,或者火山,或者瀑布旁边所听到的声音。他很可能要把这些声音想象成一只巨兽的叫声。
  黎明前一小时左右,来自大气深处的声音渐渐消失了,福尔肯开始投入新的一天来临前的准备工作。“康泰基”号离最近的云层有3英里远。外面的气压升到10个大气压,而气温却高达30°。此时,只消戴上一个呼吸面罩,调好气体的含量,人就会觉得舒服。
  “我们有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