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95部分

穿越晨光里-第95部分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得新房已经铺好,诸色杂货采买已毕,剩下的便是一些琐碎小事,比如去借案席,借碗筷,成亲那天安排哪几个妇人帮忙做厨,谁做凉菜,谁做热菜。这些公孙管家说来头头是道,听得邹家人点头不已。

“既是大姐和四姐主厨,几位妇人帮厨,两位大娘子只去管接待人的事情。我看不如便分成四队,一队只管热菜,一队只管凉菜,一队只管摘菜,一队只管洗肉。这样诸事不与人相干,也省得麻烦。”公孙管家说道。

邹晨听了之后笑道:“先生说的极是,我看不如就这样办。”

邹晨发了话,自然家里其他人没有甚么意见。于是家里人便把目光往二郎身上望,二郎支支吾吾的挠着头,憋了半晌才说出话来,“你们都看着我做甚?”

众人笑道:“你的亲事,你不吐口,谁敢做主?”

二郎听了这话,羞红了脸。囁嚅道:“按公孙先生的办!”

听了二郎的话,公孙季哈哈大笑。

公孙季来了一段时日,已经是知道这个家看似三个家主。实则做主的却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娘子,以前还有所惊奇,后来便慢慢的接受。再后来,有事便习惯性的和邹晨商量。

“明日,要过大礼。还要派人过去女方家里催妆冠帔花粉,女家回公掌花幞头之类。这些前几日我已然和乌家说过,他们已准备好了。但不知明日派何人去?”公孙季问道。

邹老爷子沉吟了一下,“不知公孙先生,这个按规矩都是应派何人去?”

“倒也没得甚规矩,几位小郎君都可以去。娘舅也可以,姑丈也可以。”公孙季答道。

“如此说来,那明日便让六郎去一趟好了。他二哥成亲的日子,他出把子力气也是应该的。”邹正达道。

公孙季便笑着和六郎说道:“六郎若是去了,女方会送你公掌花幞头之类的,你只管接下,然后送回既可。女方还会给你一份封红。这个钱你可以私自留下,呵呵……”

六郎一听有钱。立刻精神了,“公孙先生,不知是几多钱啊?”

公孙季:“这个,这个,某不知啊,哈哈哈……”

“小晨,等我收了钱,就存到你那里。”六郎又扭过头对邹晨说道。

“明日那些亲戚们怕是会陆续来到,但不知住宿如何安排?”公孙季问道。

“这个简单,老一辈的请到咱们那院子里,好歹也能挤一挤。小娘子们便住到后西院去,除了女夫子的房间不可擅入外,小晨和美娘屋里都可以住人。其他的住在东西两院既可。”邹老爷子说道。

“如此,某晓得了。”公孙季说道。

接下来,一家人就一些小事情七嘴八舌地筹划起来。等说了半天,事情最终便定的差不多了,于是大家便都看向邹老爷子。

邹老爷子大手一挥,豪迈的说道:“成,就这么办!”

谈完了事,家里人各自安息,一夜无话。

天亮之后,六郎穿戴一新之后,柳氏给他簪上一朵芙蓉宫花,然后非要给他脸上扑粉不可,吓的六郎左突右闪哀嚎连连。

“才不要扑粉!”六郎想道,“小妹老说那些扑粉的男人是伪娘,就是伪造的娘们,我乃堂堂正正的男儿,岂可做伪娘?”

在儿子的坚持和扑了粉就不去请催妆的危胁下,柳氏终于答应了不扑粉。

上午的时候,乌家过来送大礼的人便来到了,所谓的大礼,其实就是嫁人头一天将嫁妆和聘礼送到婆家去。有些人家会将聘礼留下,给自己的儿子使用。而有些人家,则会将聘礼全部让女儿带走,还会另外送一份嫁妆过去,这些将来都是女儿的私产。

乌家虽然家贫,却也是下狠心给乌倩备了一份象样的嫁妆,而邹家的聘礼又一样不少的让她全部带了回去。虽然没有几件赤金头面,却也是溜金的看起来金澄澄,而且又陪送了乌倩二十亩地,象那些喜被,新娘的新裳,算下来乌倩的嫁妆也算得四抬四盒,一共八抬了,也称得上是邹家庄数得着的厚嫁了。

大礼过完之后,便是六郎去催妆,汇合了等在外面的吹鼓手,一路吹打着又去了乌家。柳氏站在门内还一直惋惜,这没有扑上粉,看起来灰不溜秋的,和那一身新衣裳不相搭啊。

而邹晨站在门内,看着六郎骑在一头毛驴上,头上那一朵红红的大芙蓉宫花,脑子里突然想起某个名著里那个极有名气的大官人。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四更为读者加

(这一更为聆歌子、夏丶季末。所加,感谢他们的打赏和粉红,谢谢两位亲哦。)

从今天开始,便会有亲友陆续的来道贺,同庄同村的人也会来贺喜。从早上起人流不断,经常是这一家的人走了,另一家的人又来了,柳氏和黄丽娘咧开了嘴乐呵呵的接待着来随礼的亲朋。

因为是娶妇,所以庄子里每家每户都会按照自己的经济状况去随礼,一般有钱的人家,会封一些红封或是送些布料金银玉器什么的。然而邹家庄到底还是普通的农户居多,所以来随礼的,大多是拿了一袋黄豆,或是一袋大米,又或者是一袋秫秸米之类的。几个和邹正达相处的好得,来随了礼便不走了,一直在这里充当知客帮着招呼来人。

而四郎和五郎则是坐在前院的一个案几前,案上放着一个帐本,里面写着谁来了,随了什么礼这样的人情帐册。

前院异常的热闹,并排摆着四五个案几,案几上放着糖果、瓜子、爆炒黄豆、爆米花、甜咸果子等,供来人随意抓食,若是有少了,便会有专人添上。这些可以吃的食物之间,放着非常好看的看盘,有环饼(馓子)、油饼、枣塔、索粉(麻花),和用面捏成猪、羊、鸡、鹅、兔等形状各放在一个盘子里,这些是只能看,不能吃的。

前院的人非常多,大部分是一些站着说话的成年人,但是也有不少的幼童。这些幼童在来之前已经被家里的大人嘱咐过,凡是看盘里摆的东西都是不可以乱动的,若是有想吃的,便挑主家摆放多的去拿,千万不要去拿贵重的食物,若是让人知道。是要打屁股的。

但是,若是偶尔有顽皮的幼童看着看盘好看,也会伸手去摸。经常会被旁边的某个大人给挡了回去,这些看盘,主人家很少会做的有多,大部分都是做的正好够,因为这些东西往往要摆好几天,到最后放的无法食用都喂了猪,为了避免浪费都是做的正好。

这些来道贺的人中,也有不少的行商。有些行商已经是在邹家庄住了几个月。彼此混了个烂熟,甚至还有人准备在邹家庄买块地盖个三层小楼,打算长久的住下去。这些行商。大部分随礼都是现银,很少是用实物代替的。而且他们随礼的金额倒也不少,大部分是随个二三两,甚至还有五两的。

四郎和五郎便细细的记下,以备将来人情往来所用。

那些行商看到这两位小郎君一丝不苟的模样。又仔细看了看他们的字,便纷纷赞扬,说他们的字乃是在同龄人之中极好的字体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那些路途远的亲戚便开始赶来了,柳氏的娘家几乎上是全家出动。沈家也派了长子沈於和次子沈芳一起前来,再次送了贺礼。黄家也派了黄天顺黄天明和浑家带着礼物到了。而象张家和陈家也都有管家陆续到达,言道明日自家的郎君会亲来道贺。

鲁妈妈也在下午到达,她将在邹家住一晚。明天直接随着邹家的车子去迎新娘。

邹青华和丁启也带着几个孩子举家出动,邹秋华也涎着脸硬着头皮拿着贺礼举家到了。

邹正义也期期艾艾的带着两个儿子来了,到了便直接吩咐大郎和三郎去做苦力活。

邹家看在二郎成亲的份上,便没有说些甚么,不管心里怎么烦他们。总得让二郎欢欢喜喜的把亲结成。

凤五娘和他丈夫也一起赶着一辆驴车到了,到了之后便问有没有需要他们做的事情。如果有的话只管开口。

到了快晚上的时候,来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官媒刘妈妈带着小儿子,驾着马车来到了邹家。

刘妈妈一来,引起了轰动。自从上次刘妈妈替官家选宫女之后,便再也没有来过邹家庄,然而大家都知道她时不时的便会让自家的儿子送些东西给邹家,显见得两家的关系还是极好的。没有想到刘妈妈居然会提前一天到,这可是通家之好的意思。

邹老爷子亲自去迎接了刘妈妈,就连老族长听到了消息,也被重孙子扶着来了邹家,只不过到底是年纪大了,和刘妈妈说了几句话便开始打起磕睡来。

刘妈妈笑道:“老族长倒是好身体,今年九十一了吧?看起来还是硬郎的很呢?今年夏天老族长过寿之时,听闻官家亲赐了一碗白米饭,这可是难得的荣耀啊。”

里正在一旁点头,笑着称老族长身体一直挺好,就是最近年纪大了,有些爱打磕睡。

“能吃能睡,便是福啊!”刘妈妈啜了一口香茶,拿起帕子按了按嘴角。

这时邹晨和美娘也在母亲的带领下向刘妈妈福礼,刘妈妈看着这两个小姊妹行为举止动静有宜,绝不似前次自己来看的时候那般无规矩,便点点头,说道:“这两位,是大姐和四姐?”

柳氏答道:“正是,难为妈妈还记得她们。”

刘妈妈站了起来,一左一右拉了她们的手,仔细端祥了一番,道:“看起来圆润了不少,这身段这体形,倒也颇有些章法。这襄丫头倒是没少下工夫呢!”

黄丽娘赔笑道:“那是,妈妈介绍来的人,能会有差的?我母亲为了等郑夫子,足足等了半年,最后差点和人撕破了脸才把郑夫子抢回。两个丫头能得郑夫子的调教,那借得全是妈妈的福气。”

“哈哈,……”刘妈妈听了这番奉承话,得意的大笑,“那襄丫头现在正住在我家,难为你家里还给了她假期让她出去游玩,我倒是要替她谢谢你们喽。”

“岂敢,岂敢!”柳氏和黄丽娘急忙俯身连称不敢。

鲁妈妈这时方才从人群里走出,先行了一个大礼,然后便站在一旁不敢说话了。刘妈妈见到原来是一位私媒,也就不把她放在眼里,只去和邹家人说话,后来无意中听见原来这位的孙子居然在沈家学馆里读书。才稍微注意了她,开口和她讲了几句,就这样也把鲁妈妈高兴的跟什么似的。

鲁妈妈趁着别人不备,偷偷拉了柳氏和黄丽娘到一旁,低声说道:“老身不知道你家居然请了刘妈妈,这刘妈妈来了,岂有我卖弄的道理?”

柳氏愣了愣,“妈妈何出此言?我家并未请刘妈妈合媒,岂敢劳烦刘妈妈呢,明日的事情还须得妈妈您劳累啊。”

鲁妈妈听了柳氏这样说。才把心放在肚子。

这私媒见官媒,那就是一个见光死。官媒只须得发一句话,说这个私媒不好。以后便不会再有人敢找这个私媒保媒拉纤。她心里打定主意,明日定要使出浑身的解数来,让刘妈妈瞧瞧自家也是有斤两的。

打定了主意之后,便和柳氏黄丽娘随便说了两句,然后急冲冲的去找公孙季商量明天的事去了。

那边厢。刘妈妈随意问了几句,亲事准备的怎么样了,可有需要帮忙之处,邹老爷子连忙将亲事大概的说了一下,并说诸事已经准备停当,只等明日迎新人了。

刘妈妈听了之后。便笑笑也没多说话,等过了一会鲁妈妈和公孙季商量完回来之后,随口夸了几句。把鲁妈妈四五十岁年纪的人了,夸得脸上一阵一阵的泛红潮。

邹晨和美娘只在东院呆了一会便去了前院临时搭好的伙房里,她们要开始准备晚上的饭食了,伙房里一共搭了十个简易灶,只是用青砖随意的垒好。不用泥糊。虽然这样更费些火力,然而却是不用等泥水干。直接可以使用。

金小乙浑家和凤五娘紧紧跟在她们的身后,说道随她们驱使。邹晨便安排了她们一个摘菜,一个洗肉,她则是和美娘将洗好的青菜先给细细的切好。这时,说好帮厨的邹月、邹星、邹萍已经是站在各自的案前开始动手准备自己拿手的菜肴,那么帮着烧火的也各自站好只等一声令下便开始起火。

这一次的帮厨,几家的大人都是非常支持。宋朝是举世皆知最爱吃的朝代,只有最没有之一。这里每一个文人墨客都对吃有一种特殊的偏好,而象许多菜肴是在宋朝被发明出来的。小娘子们若是传出诗词的美名,这个绝不是什么好的名声,只会让世人认为这家是没有教养的,居然让小娘子去和那些小姐们一样学习诗词。真正的大家闺秀何须用诗词一道来扬名?那些妓馆中的小姐们才会出口成章,试问,谁家的小娘子愿意和小姐比美名呢?

但是在吃食一道上传出来的名声,不论是多响,不论是传多远,也不会有任何人说这个小娘子的不是。

由于是成亲前的试吃宴,所以准备的较为隆重,明天中午和晚上要做甚么菜,现在全部一股脑的做了出来。经过女夫子的教导后,她们更注重菜肴颜色上的搭配。于是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