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58部分

穿越晨光里-第58部分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婶娘,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看既然两家人都有意尽早的办,不如您出去和他们商量一下,把礼给过了吧?”

“对!”柳氏听了这话立刻强打起精神来。整了整头发,带着邹晨走了出去。

外间。鲁妈妈已经将庚贴送给了冯氏收好。柳氏使了个眼色请她旁边说话,便将刚才在内室邹晨说的话重复了一遍,鲁妈妈连连点头。

鲁妈妈站在屋内正色讲道:“好教各位得知,方才两方已经过了草贴子。待得两方归家之后,须将细贴子写好送于我中,这细贴子上须得写明各方三代近亲名讳,家中有无需服丧之人,有多少田产,三代直亲可有官职,若无官职须写明可有做奸犯科之举。望两方细细写就,不得隐瞒,若是日后让老身知道有些许隐瞒之处,必是要吃牢饭的。……”

讲完了这些话,拿眼看了一下屋中之人。又以帕掩唇笑吟吟地说道,“两方均是知根知底的人家,这些不过是过场,写清既可。”

邹晨听到这里,和二伯交换了一下眼色,想到当初若不肯放走三郎告到族里,怕是此亲转眼便要散了,心里一阵庆幸,又垂下眼皮细细听鲁妈妈讲其他的事情。

于是,男女双方又在鲁妈妈的见证下,订了一个下聘之日,约定五日后男方去女方下聘礼。如此一来,皆大欢喜。中午两方又一起去了肉食馆吃了午饭,邹家便提出告辞,沈嘉生领着冯氏和沈芳直送到宛丘城外。

一路之上,家里人不免喜气洋洋,回到家中又将家里的院子四处打扫了一番,看着没有什么纰漏了才满意。

柳氏和邹正达驾着牛车回到了柳家堡将美娘要订亲的消息告诉了娘家人,当娘家人知道是要和柳林集的沈士子家里结亲之时,均是吃惊的睁大了眼睛。柳氏解释了许久,柳家人才彻底的明白,原来此时结亲竟是还沾了三房的光,柳家人对三房人自是万分感谢。更是嘱咐柳氏和邹正达以后要多和三房来往,而这些邹正达和柳氏自然是心里明白并不需要柳家人嘱咐。

鲁妈妈中间来了一次,取走了细贴子,又将男方家中的细贴子留在家中。走之前拉着柳氏的手低语道:“男方已请了天师合过八字,最是和契不过。美娘又有宜男之相,想必将来小日子过的美满。只是不知,将来这嫁妆你家准备几多?”

柳氏笑道:“好教妈妈得知,我家大姐,如今会打豆腐会做凉粉……妈妈也知,我家如今才分家,又新盖了宅子,眼下断是拿不出几多银钱来做嫁妆。不过,若是几年后,呵呵,……”说完这话,一脸得色地看着鲁妈妈。

“正是,这嫁妆哪里是一天就有。需得慢慢积攒才是……”鲁妈妈打蛇随棍上,又是将美娘一通夸奖,最后从柳氏口里套出美娘有将来邹家所有的豆腐坊二成收入的嫁妆便满意而去。

沈家的冯氏得了这句话,矜持地对鲁妈妈讲道:“妈妈不是外人,老身这话也就实说了。现如今咱家比不得张老爷在时的光景,如今张家虽可为依靠,毕竟是隔了一代,他家又无出仕之人。如今咱家也就靠着这个学馆渡日,外子他又是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若是哪个学生有了危难。必要拿出银钱相帮,混不管家里有没有米下锅。眼见得银钱一日少似一日,我这心里……那邹家大姐有此好手艺。纵是邹家给不出嫁妆钱,咱家也不会有何埋怨之处。等到她嫁来之后,我和外子便会主持分家一事,到时家里给凑凑钱,在宛丘开一个豆腐坊。也够他小俩口嚼用了。”

鲁妈妈听了这话,连连点头,心里不免将对冯氏的敬重又加深了几分,日后对她说话更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违逆之处。又过了几年,鲁妈妈长孙在沈家读了几年书。考中了秀才,鲁妈妈更是将冯氏敬为天人。

第五日,村北方向从柳林集驶来了两辆驴车。

其中一辆驴车到了村外。车上的人便从驴车上下来,七手八脚的把车上的一个提盒给缷了下来,然后两人一前一后抬着,后面跟着几个吹鼓手,一路吹吹打打进了邹家庄。

这个提盒上窄下宽呈吕字形。上部有一根木棍套于孔洞中,木棍用红布缠绕。前后檐上均饰以一朵红布系成的大红花。上面的口字部分系着两只白鹅并无他物,下面的口字部分放着细茶一盒,酒一瓮,罗绢两匹,银胜八枚,用红绢剪成的大花八朵,正中有一个妆盒,里面放着金钏、金镯、金帔坠,谓之三金,另有猪腰银十锭。

这一抬聘礼,从村北慢慢走到村东,足足走了小半个时辰,一路之上,晃花了村民的眼。

聘礼的多寡足可以证明婆家对新妇的喜爱程度,有那婆家下聘礼之时,只是用提盒抬了一匹布充充门面;而有的只是在上面放了一层土,土上放一吊钱;有的不过是请至亲好友吃上一顿饭,然后拿出几吊钱便罢。而象沈家这样三金齐备,聘礼齐全的人家,在邹家庄只有老族长家才备得起。

众村民跟着这一抬聘礼慢慢的往村东走,一边走,一边议论,到底是谁家的小娘子竟能得了如此的好媒,待走到村东邹家之时,才恍然大悟。

邹家由邹老爷子和马氏打头,站在村东远远的看到聘礼往这里行来。柳氏家里柳老丈和柳母都来了,另有小舅兄带着浑家也站在后面做陪客。黄丽娘抱着小七和柳氏站在一起,邹正业和邹正达领着四个儿子站邹老爷子身后,而邹家两个出门子姑娘则站在马氏身后。

大伯娘朱氏站在公婆身后,不屑地撇撇嘴,能有什么好东西,还值当得在村里走这许久,这美娘又能嫁得什么好人家,无非是村中闲汉罢了。回过头看了看站在后面的两个女儿畏畏缩缩,不由得生气。让她们好生的与二房三房搞好关系,却不敢往这宅子里来,回去之后定要好好教训她们。又看了看身边的邹正义,嫌弃的抿了抿头发,没出息的货色,连两个弟弟都治不住!

里正娘子,乡书手娘子,邹正文娘子,李医士娘子和马太婆则站在邹家人身后,正小声议论。

待得抬聘礼的人走近,邹家和陪客们看了聘礼的提盒,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这礼可真重啊!

鲁妈妈的身影从聘礼提盒后闪出,她今日打扮的极外喜气,头上簮了一朵大芙蓉花,斜插着一支海棠金钗,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描着柳叶眉,绘着樱桃小口,双颊两团大红的胭脂格外引人注目。一身从上到下均是大红,手里拿着一块红色的方帕,未曾走到邹家人面前,便咯咯地笑个不停,脸上地粉扑漱漱的往下掉。

邹晨看到后身上一哆嗦打了个冷颤,妈啊!僵尸……

正文 第七十三章 送聘礼美娘扬名

却说那鲁妈妈从聘礼提盒后闪出身形来,倒把邹晨吓了一跳。

鲁妈妈看到邹家人都迎在院门前十丈开外,不由得暗自点头。她走上前去,笑呵呵地行了一礼道:“敢问这位可是邹家的老爷子?这位可是邹家的老祖宗?”

邹老爷子和马氏连忙还了一礼,说道正是。鲁妈妈嘴里恭喜的词那是张嘴便来,不一会便将邹老爷子和马氏夸得脸上乐开了花。

鲁妈妈从袖里取出一张贴子交到邹老爷子手中,然后又将贴子上的东西背了一遍。邹老爷子越听越是心惊,待得听完早已不知说什么话才好,只会呵呵笑的附合鲁妈妈。

鲁妈妈交了礼贴后,走到柳氏身边,笑道:“亲家,请接了聘礼吧!”

柳氏连忙指挥两个儿子,从那抬提盒的人手中把提盒抬起。这时鼓乐声响起,鲁妈妈又从另一辆驴车上请下冯氏,然后一手挽着柳氏的手,一手挽着冯氏往新宅而去。

大伯娘朱氏方才在鲁妈妈说话的时候觑个空子往提盒里瞄了一眼,就这一眼也让她心里痒的跟什么似的。这猪腰银就十锭,三金三份,而且还有布匹和银胜,这桩桩件件都是惹人眼红。这时,她看向柳氏的眼光立刻变了,以往眼中那种蔑视和高高在上统统不见,转而是巴结和奉承。她紧跟着人群走过去,走到柳氏身边,一把扯着黄丽娘的后衣襟将她推了一个踉跄,亲亲热热的想要去拉柳氏的手。柳氏眼角看到她的举动,嫌弃地把她的拍开,然后走到黄丽娘的身边,拉起她的手往前走。

两妯娌走过朱氏的身边竟无一个人和她打招呼,这时邹晨走了过来,瞪了她一眼。小心地问了黄丽娘可有摔着,然后搀扶着她径自进了院子。转眼间,院外只剩下大伯娘朱氏一人,孤零零地站在院外发呆。村里来看热闹的都聚焦在前院,将院子堵了个水泄不通,朱氏愣了一会神,这会竟然是挤不进人堆去,站在院外急的团团转。有那和她吵过架结过仇的小媳妇看到她在外围急着要进去,反而嘴角冷笑站的稳稳不给她让路。

这时鲁妈妈在前院又大声念了一遍聘礼的名称和数目,待听到满院的抽气声和羡慕声后方才满意。冯氏她将身边的一个小童手中抱的元酒瓶递到鲁妈妈手中。鲁妈妈又交给柳氏,她接过之后转到身后的二郎手中。

二郎与六郎一起将元酒从瓶中倒在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瓷盆里,然后四郎和五郎端出淡水二瓶。活鱼三五个,箸一双,尽数倒在这个放元酒的瓶内。之后,柳氏又将酒瓶交还到鲁妈妈手里,鲁妈妈接过之后将酒瓶递到冯氏手中。冯氏又交还给小童,一整套礼做下来,聘礼才算正式交到女方手中。

这时,黄丽娘将美娘从内院领出,在地上垫了一个蒲团,美娘跪在上面向未来婆母磕了三个头。冯氏伸手扶起。从自己头上拨下一根翡翠玉簮插到美娘的发间。人群中传出一阵牙疼声,这可真是太贵重了啊。

这时邹正文的浑家走上前,搀扶了冯氏将她往内院引去。冯氏眼见得竟有熟人在场不免欢喜。众人进了东院,将聘礼和回鱼箸放到内屋锁上门,便坐在走廊上商议婚事。

邹老爷子这一段颇有自知之明,对待两个儿子又是十分的和气,就是马氏他也暗地里教导了一番。所以今天看起来尽是皆大欢喜。马氏没有摆她婆婆的脸子给众人,也没有当众让柳氏下不来台。

众人坐在走廊上说说笑笑的。转眼便到了该吃饭的时候,这时伙房里早已飘出饭菜的香味,美娘和邹晨已经开始下手准备了。

今日聘礼陪坐的里正娘子,乡书手娘子,邹正文娘子,李医士娘子,又去特意请了马太婆做的十全老人。冯氏眼见得请的均是头面人物,心里也把邹家看重了几分。那些吹鼓手和抬提盒的人在前院摆了席面,由柳氏的小兄弟坐陪。

正在这时,人群传来骚动,外面挤进一个小童来,此人正是上次邹晨以七天凉粉诱得他去寻父的小童,小名唤小金牙。

小金牙挤进了院,便笑嘻嘻高声说道:“大娘,大娘,外面有客来了,人太多挤不进来,让我进来打个招呼。”说完了话便一溜烟的跑到伙房里,隔了一会拿了一个鸡腿和白面蒸饼出来,嘿嘿笑着跑了。

柳氏忙下了走廊,心里疑惑,这是哪家的亲戚?黄丽娘也抱着小七一起走了出去。

等走到院外一看,竟是黄刘氏领着黄天青和浑家张宁馨坐在一辆马车中。

黄丽娘连忙上前见礼,将母亲从马车上扶下,黄刘氏拍着女儿的手对柳氏笑道:“小梅,今日乃是你家大姐送聘礼的好日子,我们是紧赶慢赶终于从黄家坪过来了,好歹没耽误事啊,哈哈……”

柳氏急忙扶着黄刘氏另一侧胳膊,赔笑道:“哪里,哪里,没有耽误,他们也是才到没多大会呢。”

黄刘氏侧过头挨着柳氏,亲昵地说道:“沈家这门亲,好!绝好的亲事。”

“这是托了您的鸿福,我们家大姐才得了这么好的亲事。我都不知道要说些甚么话来感谢您,……”柳氏说着说着就哽咽了起来,“一会您可得受我三杯酒,让美娘给您磕个头。……这可是救命之恩啊……”

“嘘……”黄刘氏竖起了手指,“此事不可外传,恐有杀头之祸。”柳氏急忙收了泪眼,连连点头。

张宁馨也扶着黄天顺的手从马车上下来,黄丽娘松了母亲的手,去扶二嫂。这时邹正达也从院子中挤了出来,看到是原来是三房的亲家,急忙过去行礼,又请村民们散开,将马车驶到了院子里。

柳氏扶着黄刘氏,黄丽娘扶着张宁馨,一行几人进了东院。坐在走廊中的马氏。一看到黄刘氏便惊的跳了起来,慌里慌张的四处张望想找个可以藏身的地方。黄刘氏看到是这老货,也不动怒,只是哼了一声,走廊上的冯氏看到黄刘氏进院,早已经是恭恭敬敬地站了起来,走下走廊垂手候在一旁。

待得黄刘氏走近,又恭谨的伸手去扶,正正经经的把黄刘氏请到了上首坐下,后退半步曲膝蹲下行了一个万福礼。当即把坐在一旁的马氏给闪得腰痛。那冯氏明知道自己乃是美娘的祖母,却只是点头示意,只做面子上的恭敬。待这黄刘氏一来。又是搀扶又是行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