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52部分

穿越晨光里-第52部分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豆腐可是有好几斤的,就吃完了?大伯娘可真是好胃口啊!”邹晨嗤笑她。
“不就是一点豆腐和豆芽吗?还值当几个钱?赶紧的,回屋去给我拿几块来,我好快些回去。”朱氏不耐烦地说道。
“大伯娘说的轻巧,几个钱?那些豆腐和豆芽,我们可以卖几十文呢。”邹晨就道。
朱氏听了小侄女这样说,脸上一时挂不住,就嚷嚷道:“没家教的东西,丁点破物事,值个甚?你还舍不得?你就是这样和长辈说话?”
“你还当自家是长辈啊?有当长辈过来就是要东西吗?”邹晨笑着反击道,“合着你不来要东西就不往我家来,自从我家盖好宅院之后,你来了几次?我阿爹病的起不来,你来过几次?如今我家打了一些豆腐,你就看在眼里了?原来这就叫长辈,我倒是真长见识了。”
“你怎生说话的?大姐都没有说话,你哪来这么多话?”朱氏被这一番话说的哑口无言,便怒道。
美娘曲膝福了一福,说道:“大伯娘,我嘴笨,不会说甚么难听的,不过小晨说的,就是我说的。”
“大伯娘还是回去吧,家里没有剩下的豆腐了。”邹晨背转过身子,拿起地上的锄头,不准备再理她了。
朱氏怒道:“小娼妇。你个没脸没皮的小娼妇,你还真当自己是什么物事了?我告诉你,惹毛了老娘,老娘我……”
“住嘴!”邹里正从旁边的树林里走了出来,指着朱氏大声斥责,“朱大嫂,你就是如此欺负小辈的吗?我站在林后听了半响,你满口污言秽语,实在不成体统,还不速速退去,莫非要等我去找邹瑞说个公道吗?”
朱氏眼见得里正从林后转出,顿时惊的不知怎么办才好,慌乱的行了个礼,急急的逃走了。
邹里正看在眼里,摇了摇头。
美娘和邹晨齐齐地行了个福礼,邹里正笑着虚扶起,“大姐小娘子快快起来,我是来找你家阿爹,可在家吗?”
邹晨示意美娘回话,美娘红着脸道:“回大堂祖父的话,我父亲和三叔一起去下口买东西去了,这才走没多久。”
邹里正一听说兄弟俩个不在,便失望地低下头,哦了一声。
“既然不在,那我就走了,和你们阿爹说一声,就说我来过了,我改天再来。”说完转过身便走了。
姐妹俩个等邹里正走远了便接着干活,过了好大一会,才看到柳氏和黄丽娘说说笑笑的提着两个篮子从学馆方向回来。
黄丽娘到了院门口先抱起小七亲热了一番,又对邹晨说道:“你和美娘快上来吧,我和你二婶娘下去,来,把小七接走。”
邹晨和美娘拍了拍身上的浮土,走过去接了小七,站在菜地边问道:“娘娘,怎生去了这许久?”
柳氏拿着锄头一边锄地一边笑,状似极欢愉,黄丽娘笑着回答道:“我和你二婶娘站在学馆外听了半天,看到你几个哥哥在那里规规矩矩地坐着读书,你文堂伯提问,他们都一一回答出来了。这心里啊,别提多高兴了。”
“是啊,我看别的学生都不会回答,你几个哥哥立马就答出来了,你文堂伯坐在上首看起来也是很欢愉呢。”柳氏也跟着说道。
邹晨听了这话也是极其高兴,于是又问了几句,得知几个哥哥确实在学馆里认真读书,便放下了一颗心来。
又忙了会,转眼便到了要做晚饭的时间,这时邹正达和邹正业也赶着牛车从下口回来了。
家里人过去把黄豆和绿豆给缷到了院子里,又给牛清理了一下。邹正达把剩下的钱交给了邹晨,让她去把帐给算好。
“黄豆一石三百五十文,绿豆一石四百文,这怎么涨价了?”邹晨数了数剩下的钱问道。
“还不是支移闹的,现在买粮食的多,卖粮食的少,自然就是涨了。”邹正业回答道。
邹正达在一旁说道:“那个磨,要等过两天。和石匠说好了,到时他们会派车送来。”
邹晨于是把刚刚朱氏前来要豆腐被里正骂走的事情讲了一番,并将里正的留话说了一下。
邹正达和邹正业一听里正来找,立刻回院子里换了一身衣裳,去里正家了。柳氏则是和黄丽娘站在院内将大伯娘骂了一通,并决定从明天起再不送豆腐回老宅,以免送了豆腐还要挨骂。
这边家里做好了饭,邹正达和邹正业也从里正家里回来,回来之际脸上一层喜色。一会,五郎几个小兄弟也从馆里下学回来。
摆好了饭,家里人吃毕晚饭,邹正达和邹正业让将案几清理干净,又奉上了香茶,邹正达才得意地说道:“没想到,这里正竟是有一件天大的喜事等着咱们家呢。”
邹晨和几个哥哥对视了一眼,均是不解其意。
邹正业哈哈一笑说道:“却原来,这官家准备从今年起就推广占城稻,然而这稻种从南方运到咱们这里自然是需要一些时日,可巧咱家就种上了。所以里正打算把咱家给报上去,报一个试种劝农之名,这样不仅今年免税,而且还有赏钱拿呢。”说完又是一阵大笑。
“竟有这样的好事?”邹晨奇道。
邹正达用一种欣慰的目光看着小侄女,果真这是家里的福星,她年前说要种占城稻,结果今年官家就要淮南府全府推广。这可以免两税,就能省不少的银钱,而且还能在官府面前落一个好名声,这可比免税要实惠的多啊。
“小晨啊,以后你想种甚么物事,咱家就种甚么,你前几天说要院门前开几分地种菜籽?”邹正达笑容满面地大手一挥,“行啊,这地啊,我和你爹帮你开了,你想种哪个就和我们说一下,我和你爹啊给你种上。哈哈……”
邹晨听到二伯这样说,眼珠骨溜溜一转,“那我说的,二伯准听?”
邹正达扬声道:“一准听,这家里,小晨说的话,谁要是敢不听,就等着屁股开花吧!”
“那这卖豆腐的钱,我和美娘姐要一半。二伯可依得?”
“依得,依得,莫说一半,全给了你们也行啊,哈哈!”
“那以后我要是再想出什么好主意来,这赚地钱,得有我的一半。换而言之,咱家里的人想出什么好主意来,这个人也能得到一半的利润。我这个说法,二伯和阿爹以为如何?”
柳氏一听小侄女这样说,便想到,如果这豆腐坊有美娘的一份,以后岂不是可以当做嫁妆吗。她连忙点头:“要我说,这话说的对。以后咱家谁出的主意,就能拿一半的利润。”
邹正达和邹正业商量了一下,也同意了这个方案。从此以后村东邹家,只要是家里的子弟能想出新点子新玩意,只要是能赚钱的物事,便可以拥有一半的股权。这个以后也逐渐成了村东邹家的传家训,一代一代往下传。自此以后,邹家越来越兴旺却极少有子弟愿意分家,也是和这个股份制有莫大的关系。
“这个呀,咱们给起个名,就叫做股份制吧!”邹晨就说道。
家里人又商讨了一下,同意了这个名字,并且定下了股权的所有,股权一共分为四份,东西两院各一份,邹晨一份,美娘一份。并且写下了文书,立此为证。
美娘日后出嫁,光是依靠着邹家豆腐坊,每年也能得了不少的脂粉钱。
 

第六十五章春季到来插秧忙
更新时间2013921 12:03:02  字数:3254

 村东的豆腐坊开了五六天,渐渐的从人流如炽,慢慢地开始稳定起来。逐渐的固定成一担半豆腐两盆凉粉,各二十斤豆芽。这样一天稳定的收入就有二三百文,除去一些成本上的开支,家里的人竟都是个个小赚了一笔。
秧田里的稻苗已经长了三叶一心可以插秧了,几天前,邹家便在村里请了短工,只管这几天插秧。每天25文钱,中午管一顿饭,有肉。村里的闲汉们一听有肉,便个个涌上前要求帮邹家插秧。邹家选了几个本份的村汉,而象那些习惯偷奸耍滑的则是一概不用。
为了插秧,这几天豆腐坊的生意都几乎上快停了,每天只是卖一两个时辰便不卖了,剩下的时间都到地里帮着去干活。二郎四郎五郎六郎则是在学馆里请了假,帮着家里一起插秧。柳氏和黄丽娘还曾经不同意,要求孩子们回学馆去,但是却被孩子几句话给劝服了。孩子们说,圣人每年还要去农田里劝桑务农,何况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而且这农活又不是什么低贱的活计,乃是和读书一样,是天下一等一的高贵活计。
邹晨是只干了一个时辰就累的直不起腰来,一开始还勉强的能跟上几个哥哥,可是最后和哥哥们的距离越拉越大。而且稻田里还时不时的会出现一只两只的水蛭,直吓得邹晨全身发麻,浑身发抖。最后说什么也不肯再下田,一说下田两腿就发软。
于是邹晨便承担了做饭的差事,拉着美娘钻进了伙房。几天前家里便买了数根大骨头熬成浓浓的骨头汤,又买了二十来斤的猪肉和羊肉。每天中午端到田边去的饭菜都是有肉,不是肉汤豆腐烩白菘就是骨头汤烩罗卜,就连蒸饼或者汤饼也都是小麦面做的,异常的可口。邹晨又发了许多面,蒸了素菜馒头和肉馒头,配上一些咸菜,再喝碗骨头汤,把下田的短工们个个吃的嘴角流油,称赞不已。
有那家贫的短工不舍得吃这么好的东西,便把肉馒头偷偷藏起来带回家给孩子们吃。而且邹家的两位家主和四个小郎君吃的也全部是和短工一样,干活又不少干,更不喝斥那些短工。只干了两天活,村东邹家的美名便在村子里传遍了。
而老宅那边得知了新宅这里伙食居然这么好,也动了心思。邹老爷子便在田间当着众人的面,要求邹正达和邹正业雇大房家两个儿子也到田里插秧。碍着这么多人在场,不得不勉强的答应下来。可是大郎和三郎来了之后,不仅不干活,反而任意支使田里的短工。几个弟弟都在田里劳作,他们大腿翘二腿上,坐在田边闲聊,等到吃食送来了,便冲到前头,先挑了肉多的放在自己碗里。几天下来,村里的人渐渐都厌恶他们。
邹晨几次和父亲说这事,反而是二伯教训了她。邹正达说道,“咱们到底也是一门出来的人,如果雇别人不雇他们,不免被别人说嘴,反正一天也就是50文钱,两餐饭罢了,不值当为了这些钱财惹别人在后面议论。如今雇了他们,别人都知道他们是何种人物,将来咱们就有理由拒绝了。”
邹晨听到这话才算放下心来,勉强压制住心里的恶心,天天送饭去田间。
经过了五天的辛勤劳动,秧终于插完了。邹家请了这些插秧的人到了家里吃了插秧席,将里正和乡书手还有几位族老也请了过来,又回老宅请了邹老爷子来作陪。里正便在席上说了一下官府欲推广占城稻的决定,同时宣布,邹家这五十多亩占城稻田乃是邹家庄最最重要的东西,任何人任何牲畜都不得随意毁坏秧苗,若是被他发现,立刻以族规处置。
待到里正和族老们走了之后,邹老爷子看着两个儿子,眼光闪烁,最终却只是说了一句,你们,是好样的,没给我丢脸。便闷闷地走了。
这一日,中午卖完了豆腐,黄丽娘要给老宅去送剩下的一些豆腐和豆芽,邹晨怕母亲去了吃亏急忙跟着母亲一起过去。
春天的邹家庄,是很美的。柔柔的春风吹抚着稻田里像一片绿海的秧苗。千条万条的杨柳,齐舒了它们黄绿的眉眼,嫩嫩的新叶,如同田野上的薄雾轻烟。田野,从冬天的沉睡中苏醒过来;野草,在微寒的春风中顽强的奋力生长。
还没走到家门口,远远地就看见邹老爷子正弯着腰在干活。
走近了才看清,邹老爷子手里拿着一柄鸭觜锄,正在翻刨老宅旁边堆积的粪堆。
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或者多个这样的粪堆。这个时候,是绝对没有什么化肥的,这些粪堆经过农夫们的精心照看和翻刨,就会成为增加土地肥力的粪壤。
而象邹晨家里为了积粪,就在前院修了一个小厕,平时家里的人方便就在前院。而且她家还养着十几只鹿,这些鹿的粪便也能产出不少的肥料。每天邹正达和邹正业忙完了农活,都会去后院整理鹿舍,把粪便提出来,倒在院外的粪堆之中。
“小晨儿,来啦?”邹老爷子看到黄丽娘和小孙女来了,便直起腰。
“祖父,我和娘来给您送豆腐和豆芽来了。”虽然对这个祖父不感冒,邹晨还是礼貌地曲下膝福了一福。
邹老爷子自从那一天吃了插秧席以后对新宅的人态度缓和了不少,最起码不再象以前那样对着两个儿妇视而不见了,有时遇到邹晨还会和蔼的和她说上几句话。
因为黄丽娘是儿妇,所以邹老爷子不方便和她讲话,便对邹晨说道:“小晨啊,你家若是没有剩下豆腐啥的,就别给祖父送了,这多少也能卖些大钱。”
“祖父,这些都是今天剩下的,我们也吃不完,就给家里送来过些。”邹晨客气的回答。
这时,朱氏从南院里走了出来,手里抓着一把瓜子,倚在院门口,冷冷地说道:“哟,这是哪家的大娘子来了?串门子就拎着一些卖不动的物事过来了?还真怪大方的呢……”
自从那一日朱氏想去要豆腐却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