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44部分

穿越晨光里-第44部分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正达听到侄女提到几个儿子猛然醒悟,儿子们若是入了科举之门,品德便是头一个要紧的事情,有一个做贼的堂兄弟,确实是一生的污点,可是若是不教训教训这个三郎,不知他以后还会做出什么事来牵连儿子们。
“让我爷爷和邹正义还有三郎写字据,写明三郎今天做了什么事,爷爷和邹正义愿意担保他从此之后再不做危害咱们家的事情,以后若是再犯,就把字据拿出然后送官查办。”
“好!”邹正达答道。
o(*^▽^*)ブ今天只有这一更,我的字数马上就要到20万,就要下新书榜了,所以就慢更了
下集预告:喜气洋洋过新年
 

第五十四章喜气洋洋过新年
更新时间2013910 12:10:16  字数:4022

 邹正达回了邹老爷子身边把这事和他们说了一遍,三郎一听大喜,连声说愿写字据,邹老爷子还想着再和二儿子说说能否口头保证,不必写什么字据。
邹正达冷笑道:“爹如果不愿意写字据,那明天我便送三郎进公堂,请大老爷们断断这桩案子,亲侄子领着外人去偷自家的亲叔叔,这可真是千古奇谈啊。说不定,爹还会因为这件事,在县志上留一个名字呢,呵呵。”
邹正义听到老二这样说,扑通一声跪在邹老爷子面前哭诉道:“爹啊!您就答应二弟吧,我求求您了……”三郎也在一边磕头不止。
邹老爷子叹了一口气,再无其他法,只得随了邹正达押了那小六哥去了新宅,写了两份一模一样的字据,邹正达将字据交到邹晨的手里让她仔细过目,邹晨将字据念了一遍,众人都无异议之后,然后四个人签了字画了押。
邹正达也不挽留父亲和邹正义,将他们送出门后便关紧了大门。
邹老爷子领着儿子和孙子出了新宅大门,转过身站在新宅大门前站了良久。他对小六哥说道:“春小六,今日的事,你若是往外说,我便只能将你送到大牢里,告你个偷窃乡里的罪名。”
春小六激灵一下,连忙赔笑道:“邹老丈,您在说啥呢,这事,我绝不会往外说的,我保证不说,三郎平时一口一口的喊我哥哥,我哪里能出卖三郎?”
“字据也写了,押也画了,你走吧,以后,莫再与三郎联系了,否则的话,别怪我心狠手毒,将你送去那见不得人的去处。”邹老爷子冷冷地说道。
春小六得了这话,弯下腰连说了好几声的是,一溜小跑的没入夜色之中。
“爷爷!”三郎看着春小六跑了,他开口问道,“今天这事,我二伯会不会说出去啊?”
“不会!你放心好了。”邹老爷子就说道,“你二伯,是一个要脸的人,也是个聪明人啊……是聪明人,都不会把这事往外说……”
邹正义想起写的那两张字据,愁眉苦脸道:“可是,爹啊,那字据?”
“闭嘴!”邹老爷子气愤的低喝。“若不是你跪在地上哀求我,我能会同意写字据?成事不足的家伙!”说完也不理邹正义,拉着三郎就往家里走去。
第二天,邹正达带着二郎去了乌老六家里,将他家中刚刚满月数天的三个小奶狗抱回家。邹晨和几个哥哥看到狗终于被抱回了,立刻高兴地给小奶狗布置暖和的狗窝,把家里以前穿的不能再缝补的衣裳都给拿出来垫了三个舒舒服服的小窝。
经过了这一件事情之后,老宅终于彻底的沉寂下来,就连腊月二十三祭灶那一天也没有人来喊村东的新宅人回去祭灶。难得老宅不再派人来指手划脚,新宅便自行准备了送灶事宜。
邹正达和邹正业各自领着几个男孩子,在伙房中将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供在灶前,一番祷告之后,将灶神的画像轻轻自灶上小心的揭了下来,然后塞进灶内升火焚烧。焚烧完画像之后又默祷,祈求灶神升天之后多为自家说上好话: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
按照习俗,女子是不能在一天进入灶房中的,所以这一天的吃食都是提前在昨天便准备好了。两家人合在一处吃了送灶饭后,便将在宛丘买的几块桃符拿出,让几个孩子们带着五色年礼和桃符送到邹正文的家中。
邹正文家里自从腊月起便一直没有清闲过,一直不停的有学生来送年礼,看到五郎他们兄弟几个前来,喜上眉梢,又细细的考问了一番学问,待得知四个学生虽然是在家中却并没有疏忽了学习觉得欣慰万分。当听到学生们请他写几个桃符和几个大红福字之后,当即答应,取来笔墨一挥而就。五郎他们几个带着桃符在晚饭前回到家时,正遇到有乞丐在村中唱送灶君歌,便将这些乞丐请到家门口跳了一段送灶君舞。
晚上吃饭时要开始喝屠苏酒,往常的酒要先从年长者喝起,而屠苏酒则是必须要从年少者开始喝,邹正业先用筷子沾了一点喂了小七一口,邹晨才端起酒碗喝了一小口,然后才是六郎五郎,最后邹正达喝完,整个祭灶日便结束。等过了子夜,便将桃符挂在大门之外,几个红色的福字则是倒着用糨糊沾在了大门上。然后燃放鞭炮,这时村中顿时响起成片的鞭炮声。
过了二十四,到了二十五便是扫尘日,这一天家里人不论男女老幼都要换上旧衣,打扫庭院,哪怕就是小七也要让他手持一根笤帚在院子里象征性的扫了几下。经过一家人的辛勤清扫,将灰尘全部积于一处,又在伙房请来了神火,将灰尘在院中焚烧。
到了二十六便要家家户户准备过年的吃食,这时每家便开始做胡饼或者蒸饼,蒸好之后放在屋外冻上,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十五。因为今年是分家第一年,所以今年邹家准备的吃食较多,除了准备角子馅还有各色年糕以及在宛丘买的一些龙湖鲜鱼。邹晨又指挥着家里人多发了一些豆芽,还磨了一大盘豆腐,然后将这些豆腐全部用油炸成了片或者块以备用。
元旦前的除夕菜柳氏和黄丽娘早就同邹晨美娘她们商量好了,有红烧鸡仔,扣肉,红烧鱼块,红烧肉块,糖醋排骨,糖醋整鱼,冬瓜炖肉,黄花菜炒肉,葱炒鸡蛋,蒜苗炒肉,干茄子丝炒肉,豆腐干炒肉,茨菇烧肉,鸡蛋炒豆芽菜、凉拌萝卜丝,醋溜白菘。油炸的则有鱼肉丸子和粉条丸子等。
磨好了豆腐,给邹正文家和李医士家先送了几块,然后又给老宅也送过去了几块。邹正文接到了学生送来的豆腐自是欢喜异常,李医士家里则是连声称赞邹家的豆腐看起来又白又嫩。而老宅则是一副坦然受之的态度,让去送豆腐的四郎腹诽不已。
到了年三十,快中午的时候,一家人先去老宅请了安,然后才回到村东去准备吃食。留几个男人在院外放鞭炮,柳氏和黄丽娘领着邹晨与美娘,去伙房里做吃食,由于食材都是提前就准备好了,她们只呆了一会便把几个大盆子给端上了案。
等到男人们在外面放了鞭炮回来,屋里面已经摆好了几个案几拼成的大案子。除了各色炒菜,中间还放有一个大盘的整鱼,鱼头正对着邹正达的位置。邹正达坐在正中,左面坐着邹正业和黄丽娘,右面坐着柳氏,其他的孩子按年纪顺序排好。邹正达看着整鱼笑道:“小晨啊,这鱼可有什么讲究没有?”
邹晨正在往大案几端菜,闻言笑道:“二伯,这鱼可有讲究啦,这鱼今天不能吃完,今天咱们只能吃一半,等到了明年咱们把鱼翻个身,这就叫做年年有余。”
“鱼头对着二伯,二伯可得喝鱼头酒哦,喝了鱼头酒,年年都要有。”邹正达闻听此言大笑。
等到菜全部端上桌案,一家人坐好,看着满案的鲜肉鲜鱼都觉得食指大动。
宋朝年间,很少有人家会吃猪肉,一是因为猪是养在屋后粪堆里的世人觉得太脏,二是因为做出来味道不鲜美,所以世上都是以吃牛羊为主,但是牛又是耕地的主力,家家都不舍得去杀,所以便是只吃羊肉。但是今年由于是邹晨做主,所以是以猪肉为主。家里人先是一起喝了椒酒,举杯庆祝了一下。然后邹正达和邹正业又说了一番元旦致辞,盼着明年有一个好收成,接下来便笑着开动了。
一大盘红烧肉吃的众人嘴上冒油。尤其是五花三层的扣肉,虽然是肥多瘦少,但却是肥而不腻,吃起来又香又滑。案几上的各个菜盆眼看得一点点减少,而吃到最后则是素菜一点没剩,肉菜反而是剩下一点。
几个孩子往年哪里吃过这么丰盛的除夕饭,吃到最后都拍着小肚皮叹息,要是天天都过元旦就好了。
等到吃完了饭,大家便围坐在炭火盆前说说笑笑。
除夕这一天,除了做饭是不能做任何活计也不能做家务的。所以柳氏和黄丽娘也难得清闲了一天,只是坐着闲聊手里并没有放任何活计。
到了半下午,邹晨和美娘去伙房活好了面,等醒了一会之后,便把角子馅给端了过来,大家围坐在一起动手包角子。包完了角子之后,又让二郎和四郎代表两房去给老宅送了一锅拍的角子。
二郎和四郎去送角子的时候,邹老爷子极力邀请他们晚上来家里一起吃年夜饭并且一同守岁,然而两兄弟早已得了吩咐,只是说家里一切都弄好了,在自家吃年夜饭既可。邹老爷子眼见得苦劝无果,只得放两个孙子离去,有心想让大郎或是三郎去请。然而想到三郎曾行偷窃之事,大郎又是从来看不起那两房。一时之间竟是心灰意冷,自己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眼见得只剩下一个大儿子与自己亲近。
只盼得明年大郎去参加了乡试,好考到府里的学馆,获得一个童子的资格,如此方能扬眉吐气。
新宅。
到了晚饭间,一家人又是围坐在一起,由于中午吃的极多,所以到了晚间便是以素菜为主,那些鸡肉和红烧肉只是稍微下去了几块。等到角子端上来,也不过是一人一碗。吃过年夜饭,便大开院门,男人和孩子拿着鞭炮去院外放炮,邹晨怕鞭炮惊了鹿群,所以便和美娘一起披着小袄到了后院陪着鹿群一起。
从吃完了年夜饭开始,村子里便开始此起彼伏的响起鞭炮声。
“通”的一声,不知是谁家放的冲天炮,欢快地冲向云霄,然后散开来洒下五彩缤纷的金光。好象拉开了帷幕,天空一时被斑斓绚丽的烟花所占领,如天女散花般向人间洒着欢乐和吉祥。邹晨和美娘依偎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抬头看着天空中的烟花,倾听着远处传来的嬉笑声、孩童的尖叫声、炮竹的劈啪声、空中烟花的爆炸声……
直到过了一个时辰以后,鞭炮声才慢慢的停顿下来。鹿群从一开始的躁动到逐渐的适应再到平淡,渐渐的不再对零星的鞭炮声产生任何的反应。该休憩的休憩该吃草的吃草,该发呆的依旧在发呆,该睡觉的便闭上了眼睛在沙地上睡觉。
等到家里人放完了年夜炮,又关了院门回来。围坐在东院的正房中守夜,晚上也没有什么娱乐节目,又不可能象前世那样看电视或者上网消遣。邹晨便和几个哥哥们几天前想好了几个小节目等到除夕夜好拿出来逗大家玩乐。
其实也不过是一些小段子,或者唱词,又或者是背一些诗词和文章。二郎是讲了几个笑话,然后四郎则是讲了一段三国,五郎背了一段论语,六郎出了几个脑筋直转弯考大家,最后邹晨唱了两首歌,大家说说笑笑的便到了子时。
眼看着屋里的漏斗快到子时,邹正达和邹正业拿出特意留下的鞭炮便冲出了东院的院门。柳氏和黄丽娘笑道:“也不知咱们家今年能不能抢到第一响。”
一家人全部跟着跑出去,算着时间快到了,便赶紧的把手里的炮点燃。随着这一声炮响,子夜的邹家庄便淹没在鞭炮脆响声之中。
新的一年,元旦到了。
o(*^▽^*)ブ今天就一更,下集预告:大年初一回老宅,又生了一肚子气


第五十五章大年初一回老宅
更新时间2013911 12:05:18  字数:3351

 家里人放完炮之后,把院门关紧。大人们要留下来守岁,孩子们则是不用顾忌太多,都让他们回去各自睡觉了。
初一卯时。天还没有亮,邹晨便被母亲拍醒。
她揉揉眼起了床,从里到外的穿好了昨天便准备好的一套全新衣裳。然后先到走廊上净了面,抹上了香脂才披散着头发到了正房之中。进了房屋之后先跪下给父母拜了年,然后就伸出小手讨要压岁钱。邹正业笑着给了女儿一个小荷包,里面是五文钱的压岁钱。邹晨得了这个荷包才站了起来,小心的把荷包系到了自己的腰带上,然后才让母亲给自己梳头。
正梳头间几个哥哥也披散着头发过来了,先是拜了年,各人得了一个荷包,也是每人五文钱。母亲帮他们挨个梳完头,他们便去了东院先给二伯拜年。去了东院正好和二郎和六郎走个面对面,兄弟几个看着各人腰里的荷包嘿嘿发笑。
四郎和五郎领着邹晨和小七先给二伯跪下拜了年,然后二伯一个人给了五文钱的压岁钱。等到孩子们拜完年,邹正业和黄丽娘便来到东院给二哥二嫂拜年。然后家里人又一起吃了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