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286部分

穿越晨光里-第286部分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连忙碌了两天她才突然想起,上次从柳枝胡同回来时,没有邀请王弗和史氏来家里玩,这种行为是极为失礼的。于是又让刘成再辛苦一趟又去递了次贴子。

柳枝胡同,这会正发愁呢。

邹晨来家里坐了一次,可是自己却没有来得及问她的地址,以至于到现在还没有过去回访,虽然是邹晨忘记说地址了,可是她们没有主动问起,这却是一大失误,苏轼和苏辙回来的时候还责备过她们。

原本兄弟俩个还商量着是不是通过陈琦打听一下他家的地址,好让自家的浑家过去还礼。究其原因,邹家送过来的礼有些贵重。

邹晨说过不让刘成准备一些太贵重的东西,刘成也确实没有准备什么太贵的东西。只不过是准备了一些糖果点心吃食,给苏迈和苏迟一人一个纯银的长命锁,苏洵父子三人准备了三套笔墨纸砚,两位大娘子则是一人两匹细棉布,然后还送了几桶葡萄酒和三套玻璃酒杯。

说起来是很正常的人情往来,可是差错就在那些点心吃食和酒上面。

邹家的经营范围是糖果和布匹酒坊,这些东西都是自家产的,所以她不觉得有什么贵重之处。可是这些东西,让一个京官在京城里购买那就非常了不得了,少说也得几十贯。

邹家产的葡萄酒虽然是属于那种老百姓勉强买得起的价格,比西域而来一角要一两贯钱甚至几十贯的价格要便宜许多,但是一桶下来也是要十贯钱的,邹晨这一送就是几桶,再加上三套玻璃酒杯。等到她走后,两位大娘子查看礼单,吓了一跳。

“……太贵重了……”王弗和史氏应邀来邹家作客时委婉的说道。

“都是自家产的东西,有甚贵重之处。”邹晨听到两位大娘子来作客,特意让邹青华留下,笑盈盈的将人让到了锦墨居的会客厅中。

王弗和史氏郑重其事的拜见过邹青华,方才坐下说话。看到粉妆玉琢的晶晶后,爱不释手的轮流抱了一会,

王弗道:“还是女儿可爱,抱在手里就不想放开,我家那小子淘气死了。”

“四五岁时,正是折磨人的时候……”邹晨便问俩人怎么不把孩子也带来一起玩。

不是想做通家之好的家庭,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见外客,邹晨肯让她们抱晶晶,又问了这句话,潜意思便是愿意和苏家结成通家之好。王弗和史氏闻听此言互视了一眼,露出会心的笑容。

“下次再来玩时,就带上那两个小子,只要令人别嫌弃就好。”王弗就说道。

“什么令人不令人的?叫我邹娘子就好,如果实在想和我亲近,就叫我的名字邹晨……”邹晨乐呵呵的笑。

一下子就把两家的关系给拉得极近。

说邹晨狗腿也好,说她没节操也罢,反正她是一见到苏轼的家人就有些迈不动腿,只是因为她前世便是苏迷,苏轼每一首诗词都会背,他的人生经历也曾细细的考证过,更是为了心里的那一份追求,曾经跑到四川眉山去浏览三苏祠,甚至连那个在历史中不存在的苏小妹,也饶有兴趣的考证了一番。

今生居然能和前世的偶像夫人坐在一起悠闲的吃茶,惬意的聊天,绝对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有一种人,生来就是让人崇拜的!苏轼就是。

王弗和史氏听了邹晨的话,微微地笑。这几天她们也让苏轼和苏辙打听过了,这陈家的根基可是比自家要深厚,邹娘子娘家是巨富,又和文府是姻亲,根本就没有半点用着自家的时候,所以她们相信陈家的确是有意和苏家交好。

人和人之间一旦没有了利益的纠葛,就很容易相互亲近。

王弗和史氏又坐了一会才起身告退,邹晨将她们送到了大门口,看着她们的马车消失在学士街的路口才转身。

“给邹令人请安!”旁边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

邹晨看着站在门旁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妇人瞠目结舌,实在是只能用开屏的孔雀来形容了。这妇人头上梳了一个堕马髻,发式油光锃亮假发高耸,也不知抹了多少黏汁才能固定住,头上插满各种颜色的珠翠花饰,满头宝光耀眼,熠熠生辉。身上穿了一件绿色窄袖对襟牡丹花缠枝小袄,下配一条绛红石榴色百花裙,腰间一条腰上黄,外套一件蓝色宜子孙云气童子纹轧花褙子,脚登一双明金绣花错到底。

这是把压箱底的首饰都给插到头上了?邹晨上下打量了一番,不由得皱紧了眉。这位妇人实在是太胖了,据邹晨目测最少也得有一百八十斤左右,身上穿的衣裳都被紧紧的裹在身上,可是脚上的错到底却异常的小巧,哪怕她就是站着也是需要别人扶着才可以站稳。

杜昭看到邹晨并不认识她,便低声道:“这是学士街上的一家做粮油铺子的董大娘子,夫家姓曲。”

“董娘子!”邹晨矜持的低下头,算是行了一礼。

没有办法,当今世面上虽然不再象以前那样歧视商人,然而商和官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半个月前董娘子还敢登门求见邹青华,可是现在她连陈府的大门都进不去。就象以前宛丘根本没有人邀请柳氏和黄丽娘去赴宴,直到两位家主当上了司农知事,宛丘的官员们才算是慢慢的接纳了邹家人。

“我姓董,若是令人以后有什么安排,只管吩咐下来,小妇人万死不辞。”董娘子肥胖的大脸笑成了一朵花,脸上的肉一颤一颤的。

邹晨又点点头,便转身往台阶上走去。

董娘子却是着了急,自己好不容易才看到陈府的令人,好容易才搭上了话,可是却没有请自己进门,若是这次机会失去了,以后还不知道何时才能遇见呢。

于是她急忙喊道:“令人且慢行。”

邹晨诧异的又转过身,这个妇人好生没礼貌,自己要回家居然又把自己叫住。

杜昭则是冷冷的站在邹晨身前,眯着眼看着董娘子,旁边守门的门子早已经聚拢了上来,几个护院也若有若无的将这里牢牢围住。

“令人莫误会。”董娘子看到陈府的人如此戒备,心知坏事,急忙赔笑,“小妇人的儿子在学士院里做孔目,昨日当值时见到了陈侍书,才知道原来是一条街上的……”

邹晨便向杜昭点点头,示意她接待这个董娘子,然后便踏上了台阶。

董娘子看到邹晨听完后直接转身回院,有心想喊住她,却没敢再出声,正着急上火间却听到杜昭说了一句“我想请董娘子进院吃杯茶,不知可否。”不由得喜出望外,跟着杜昭沿着旁边的小角门进了陈府。

 第三百七十五章华商会理事

推荐好友三叹的作品《初来嫁到》重生女强势归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那董大娘子是怎么回事?”邹晨看到杜昭回到屋里后就问她。

杜昭给自己倒了碗茶吃了几口,才开口说道:“令人你说巧也不巧,原来这董大娘子的儿子曲正是在学士院里做孔目,当初董大娘子和曲大也是使了无数的银子才把他给弄进去。只是进去以后不受学士院里那些孔目们的待见,一直到现在还是在里面束手束脚。”

邹晨听了这话便沉吟道:“她家是商家,其他的孔目好歹还是秀才或者举子之身进去的,自然不受待见。只是她既然能将儿子弄进学士院里做孔目说起来倒也是有几分斤两,好些人想找门路还是没处找呢。”

杜昭嗤笑了一下,“我听她话中的意思,她当年走得是韩琦相公的门路,好象是和韩相公的一个门客较为熟悉,然后就使银子替儿子买了个孔目的位置。我看说话间,倒象是颇为得意自己居然能找到韩相公的门路。”

“韩相公?”邹晨听到韩相公的名字时,脸上露出了迟疑之色。文彥博和韩琦不合,天下皆知,这董娘子怎么会让儿子来投靠陈琦?难道是有什么阴谋?

“卖官鬻爵,国朝屡禁不止。朝堂早有打击之心,可是这卖官者皆是显达尊贵者……等郎君回来后让他定夺吧!”邹晨说了一句便不再提这件事情了,杜昭见到邹晨不想提,她更是懒得理会。

邹晨便说起了仇九和风五娘,“我记得几天前便来了信,说是准备动身,怎么都四五天了,还没有到京城?天天派人在城外等就是没等到。”

“是啊!”杜昭也疑惑不已,“别是路上出了什么事吧?”

邹晨听了这话便有些害怕,“千万别是出事……他们还带着孩子来的呢。”又想到当初是自己劝风五娘接受致果校尉这个缺,如果真是来京的路上出了事,那可真是万死莫辞了。

陈琦戌时下值后,邹晨服侍他吃过晚饭,在闲聊时提起此事。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孔目中确实是有一名姓曲的,倒还真是和你说的一样,确实不怎么受待见。”陈琦看着女儿已经在邹晨怀里熟睡,不由得蹙了蹙眉,自从自己开始在学士院里上值后,早出晚归,早上醒时女儿还在熟睡,晚上到家女儿早已经安睡,一天之中竟是不能和她说上一句话。

邹晨看到陈琦的眉头紧锁,便知他心中所想何事,柔声道:“你们学士院三日一小休,五日一大休,等你大休之时,咱们带着女儿去大相国寺里的万姓交易转转你看可好?”

陈琦便笑道:“极好,早就听说万姓交易毎月开放五次,规模甚大,而且所卖物品价格又极便宜。早就想转转了,只是前一段在家里一直读书没有时间出去。”

“我让刘成在城里打听了几处贫民区,倒是有几处家里准备卖宅子……”邹晨说起了想在东京城开大卖场的想法,“我想等五娘婶婶到京城后,等到她闲下来带她出去转转,然后我们就把这个卖场开起来。”

陈琦沉吟了一下,道:“这个卖场是准备和宛丘一样,卖蔬菜肉食米面为主吗?”邹晨听了后便点点头。

“依我看不妥,京城不比宛丘……”陈琦想了想,道,“在宛丘城中最大者不过是知州,知州忌惮五娘婶婶的背景不敢对她怎么样。可是在京城中藏龙卧虎,稍不注意你们便惹了不该惹的人。再说了,京中的米面交易都是被几家给控制住了。大卖场早就有人想在京城里开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开得成。究其原因就是大卖场的价格过低,惹得那些人不高兴。”

陈琦便低声说了几个名字,不是王爷便是郡王,还有几个驸马,外戚……

“照你这么说,那岂不是卖场便开不成了?”邹晨听的直咂舌,眼珠一转有了主意,“若是咱们和华商会合开呢?”

“华商会?”陈琦迟疑了一下。

“正是,”邹晨点点头,“你想呀,华商中都是何人,不是相公便是大臣,咱们若是和华商会合开,岂不就是没有人敢仗势欺人了吗?”

“你怎么能肯定华商会能同意呢?”陈琦啼笑皆非的看着妻子,华商会每年在海运中挣的钱不下千万臣,怎么可能会看中米面粮油生意?

“你想呀,这世上的人可以不穿绫罗绸缎,可是却不能不吃饭,可以不买珊瑚树,却不能不吃饼……所谓的奇珍异宝在乱世中就是一团烂泥,只有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谁掌握了一个国家的粮食,那么这个国家就要听谁的话。华商会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他们只所以没有将手伸到粮食这里,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如果咱们在京城中开了大卖场,将来再在全国境内开设连锁店,你想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邹晨调皮的笑笑。

那天下的粮食价格岂不是都要听华商会的,那些什么所谓的大商贾最终变得一无所有……陈琦想到这里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

“晨儿……可是华商会如果尾大不掉那将如何?”言下之意却是在问,如果华商会真控制了全国的粮食,那岂不是朝廷也会听他们的吗?

这样才好呢……邹晨默默想到,将来真有金辽入侵那一天,华商会肯定拼了命去维护大宋的安全。因为他们是建立在大宋的基础上,如果辽人占领了中原,华商会还有什么?金人蒙古人会允许商人骑在皇帝头上吗?估计会把这些四等人全部砍了头当做柴火烧了。

而且,战争是最消耗粮食的,一旦有了战争,华商会就会尝到甜头,他们手里的粮食会变成金山银山,甚至比海运的利润还要大。到那时,华商会的人就会想着去入侵别的国家,将他们的粮食掳掠过来变为已用,甚至不惜用战争去消耗粮食。

一旦战争的机器启动,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

而现在,华商会海运挣的再多,将来有那么一天,华商会也许会选择远遁入美洲或者富沙州继续做他们的海运,只有将华商会和朝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个庞然大物最终才会变成保护大宋朝最大的一柄巨伞。

“阿琦……你相信我吗?”邹晨轻轻的问道,“我想做这件事情,你会无原则的支持我吗?”

陈琦看到她态度坚决便叹了口气,将她揽入怀里,摩挲着她的鬓发,“你要做什么事情,我都会支持。只是,此事非同小可,你要自己小心……万一华商会直接撇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