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222部分

穿越晨光里-第222部分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琦拱手连连不住的赔罪,这才算让丁贤之消了气,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在读书的时候左顾右盼,时间久了竟然是在丁贤之这里真的学到了一身的本领。

丁贤之看到阿琦伏在桌子上看书,也就收了一腔的怒气。

这个陈琦早晚是要与邹晨成亲的,既然他有心在这里读书做学问,那顺便教他一教也是可行的。女子再聪明伶俐又能怎样?还是需要男子的扶持,邹晨再能干,如果她的夫君是一个糊涂蛋,有多能干,将来她就会有多痛苦。

还不如趁着陈琦还小,慢慢的调教,将来有一日,待他能长成参天大树之时,夫妻二人相互搀扶着,一路慢慢的往前走。

所以,陈琦一来,透露了拜师的意图,他便没有进行任何的考核便收下了。

再加上他为人聪明,吸收知识的能力又非常快,教了几天之后竟也生出了爱才的心思。

真是没想到,原来他竟是借着亲近自己的机会想要轻薄邹晨,真是孰不可忍……

正文 第二百八十九章陈宗长教孙

冬十月十一日,仁宗率领大臣们朝祭景灵宫,遇到了尴尬的事情。

刚到了景灵宫外,忽降大雪,等到祭祀完毕之后,大雪却骤停。众臣看着这异样天色,不由得议论纷纷。

于是,仁宗在十二日在太庙祭祀祖宗,施行大赦。同时宣布若是在乡里有节行、或者学问极好的士子,可以由转运使或者提点刑狱上报,然后由中书门下进行调查,进行推恩试用。

这份命令下发了不久,邹晨便收到了丁启的来信。来信中将此次的诋报抄写了一份,而且东京城对此事如何议论都非常详细的写了下来。邹晨接过信之后,立刻将信拿到了丁贤之那里,请他帮着自己判断。

丁贤之看过丁启那封全是大白话的信之后,又拿起诋报,仔细的端详了一番。

“小女郎,可是打这份推恩令的主意?”丁贤之说道。

“正是!”邹晨笑吟吟的,“推恩令上将明年的解试数额大为增加,我想明年让二哥和四哥去参加解试。”

“参加解试者,须得乡里联名作保,这个倒是不难,”丁贤之捻着胡须连连点头,也是极为同意这个想法,“若是真能考中举子,到时邹家也有了支撑门庭的人物,小女郎也不必如此辛苦。”

一转眼,就到了嘉佑四年的腊月。

陈老宗长和老妻别氏坐在屋子里说话。

“纯肃,”别氏喊着陈老宗长的字,“六郎他关了这些日子,我看也关够了吧?马上要过年,他们院子里冷冷清清的连个仆妇都没有,只有林氏带来的几个娘家仆妇在拾掇着,不如趁着过年放他们出来。”

她仔细看了一眼陈老宗长的脸色,又说道:“我常去走动的那几家,都在问我六郎和林氏是得了什么病,怎么这么久也不见他们出来,还问我要不要紧,要不要他们帮着请医士来家。”

陈老宗长端起茶碗来轻轻刮着茶叶沫子,啜了一口茶没有做声。

文彥博现在辞了相位,去了河南府当知府兼着守备一职。有些人便以为邹家失了臂膀,处处找邹家的麻烦,可是没有想到却被邹晨三招两式的就化解了。现在宛丘上至知州,下到那些县丞,哪个路过邹家不是客客气气的?陈家因为和邹家沾点亲戚,这些年也借着文相的势得了不少的方便。

他可不象那些眼皮子浅的人,文彥博还年轻着,才五十岁,如果身体好的话,当到七十岁的官是很正常。所以他依旧和以前一样的待邹晨,每月派人送月礼过去。孙子每到休沐之日便跑去邹家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老妻是从来不敢管两个儿子的教养问题,怎么今天突然提出这话?他决定再往下听听,看看到底是谁撺掇的。

别氏看到陈老宗长一直不说话,心里有些着急。

十三是她生的不假,可是六郎也是她的生,手心手背都是肉。六郎因为想害邹晨被关了足足有半年了,家里为了遮掩便说他们俩口子生了重病,在院子里养病。可是这病总是会有好的那一日,大过年的,正是走亲访友的时候,儿子不出现难道要让那些别房的代表着陈家去走亲戚吗?

她脑子里闪过去别人家做客时,那些命妇们谈论起六郎时,那轻蔑的眼神。

一定要说动纯肃把六郎放出来,哪怕六郎放不出来也得把林氏弄出来,让她出去走动走动,让别人知道六郎一点事情也没有,不能让人瞧不起我的儿子。

“已经腊月了,也到了准备年礼到各家走动的时候,我一个人,着实有些忙不过来,我看,不如先把林氏放出来,让她帮着我整理一下,……”别氏瞅了瞅丈夫的脸色,又说道,“如果林氏不出来,我就只能让几个侄妇来帮我了。这岂不是让人家笑话我们这一房没人吗?”

陈老宗便笑盈盈地点头,“你看着办吧!”他听出老妻话里的意思是受了人轻视心里不舒服,并没有人撺掇,想着林氏关了这么久估计也学了乖,不如给老妻个面子,把她放出来吧。

别氏一听丈夫同意了,立刻惊喜的站起来想要去外面找人把林氏喊出来,只听到女使在外面说话,“二十四郎来了。”

陈琦穿着一身白狐裘衣,就着女使挑起的毡帘进了屋,先拜见了祖父祖母。

“你还舍得回来?”别氏笑盈盈地拉着陈琦的手,上下左右的端祥他,“哎哟,瞧这小手冻的?快来人,添几块炭。”小女使掀起腥红毡帘端着炭盆进了屋,往炭盆里添了几块银霜炭。几个大女使端了瓜果茶水和点心,笑容可掬地呈了上来。

几个大女使都是十三四岁的模样,娇俏可人,行动之间颇有章法,穿着娇嫩的水绿色小袄下身配了一条百褶裙,几双媚眼水汪汪的瞧着陈琦。

陈琦却是眼观鼻,鼻观眼,只当没看见她们眼里秋水似的,等到她们下去后脸上才露出笑容,笑嘻嘻的重新给祖母见礼,然后从怀里摸出一个在邹家庄孩子手里哄来的用绿绳编的蟋蟀逗祖母开心。

别氏伸手接过,夸了孙子几句,然后虎起脸呵斥道:“你还知道回来?一到休沐日就跑的找不着人影了,竟是连家也不进了?”

陈琦便笑嘻嘻的讲丁先生是如何的博学多才,现在跟着他学问涨了不少。别氏听到陈琦说学问见长,便宠溺地笑着,拉着陈琦的手不放。

陈老宗长坐在一旁问起陈琦的功课:“今天丁先生都讲了什么?”

陈琦放开祖母的手,毕恭毕敬地叉手道:“子曰: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陈老宗长听到在讲《中庸》便点了点头。

“作何解?”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君子的道,虽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陈老宗长听到这个解释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了一番戒骄戒躁的话,陈琦叉着手恭敬的听着。别氏看到丈夫开始考教起孙子学问来,便悄悄的退出屋子,使了管家去六郎院子里把林氏叫出来。

“你祖母方才和我说,让你六伯父从院子里出来。”陈老宗长看到老妻下去了,便和陈琦说起了家务事。

陈琦有些意外,沉吟道:“那祖父的意思?”

“将来这个家,早晚是要交到你的手中,我想听听你的意思。”陈老宗长不答反问。

陈琦噎了一下,低下头去,“六伯父虽做了出格之事,可是他终究是我的伯父,孙儿不敢说六伯父的不是。”

陈老宗长脸色微愠,这样懦弱的性子,将来家事交到他的手里怎么能放心?身为一宗之长,不说要吃人,最起码也得防着自己被人吃啊。想到他已经十六七岁年纪却依旧跟个没开窍的小孩子似的,每日只知道去讨邹晨欢心,家里的事竟是事事都不知道关心。

遂叹了口气,跟他细细的把这件事情揉开了说,从将陈六郎放出以后他会做什么事情,一直说到你会如何反击……

陈琦的手指在袖子里紧紧握着,却装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低下头唯唯喏喏,“祖父若是说好,那便是好的,孙儿一切听祖父的。”

亏还是没吃够,缺少磨练啊!陈老宗长无力的摆摆手让他下去,考虑了一会把陈忠喊进来,“这几日可有请我出去饮宴的?”

陈忠想了一下答道:“回郎主,前录事参军蔡黄裳之子蔡与硕请郎主后日去饮宴。”

“将贴子转给六郎,就说我这几日受了点风寒不易出门,让他代我前去。”陈老宗长说道。

陈忠愣了一下,抬起头仔细打量了一下主人的神色,看到他不似开玩笑的模样,便试探着问了一句,“六郎现在小厮仆妇不全,可要配全吗?”

   陈老宗长便唔了一声,不再说话了。陈忠看到主人已经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便一步一回头的离开了书房,出了书房立刻叫人去找自己的孙子敬哥来见他。他则是慢吞吞的先去拿贴子再去找人安排马车出行的事情。


敬哥一溜小跑的过来,见到爷爷之后行个礼就往他怀里摸去。陈忠一脸愠色地把他的手打掉,从怀里拿出一张贴子在手里摆弄。

然后问他最近都识了几个字,有没有淘气,敬哥笑嘻嘻的背了一段中庸,说是跟着二十四郎学会的,眼睛却往贴子上面的人名瞅去。

陈忠看到孙子贼眉鼠眼的不由得生气,照他脑门上弹了几个暴栗,呵斥了他一番,便站起身要走。敬哥也不问他为什么把自己叫来的,只是在后面一迭声的让爷爷走好,爷爷慢走,气得陈忠又返回来踹了他一脚。敬哥看到爷爷走远了,立马拍拍屁股一溜烟的跑出去打听事了。

“你说甚?”陈琦看着来向自己报信的敬哥,拳头捏紧了又松开,脸色煞白,“爷爷真的把一张请贴转到了我六伯手里?”

敬哥此时一脸的严肃,和刚刚在陈忠面前嘻嘻哈哈的表情大不相同:“奴婢去打听过了,奴婢爷爷去准备了后日六郎出行的马车,而且将六郎的小厮和仆妇都给配全了,怕是六郎要放出来了。”

“祖父要做什么?”陈琦转向东方祖父的院子方向,脸色阴沉,“为坏人张目,竟是都不顾他曾害过晨妹妹吗?”

陈老宗长坐在院子里,摇头晃脑的背着诗文,心里一阵得意。

小样儿,你还能逃出老夫的手掌心?我的孙子就没有一个孬种,哪怕你就是一个孬种我也得把你给捊直了。

正文 第二百九十章小七告状记

杜昭拍打着一身雪花跑上了走廊,跺了跺脚,回身看了一眼天空。

上午还阴沉着的天空,到了下午的时分,便稀稀落落的飘起雪花来,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便白茫茫的一片,将整个邹家掩盖进了一片白色之中。

门内束手站着两个穿绿袄的小女使,均是十一二岁的年纪,是夏天的时候黄丽娘精心培养了半年才给邹晨送过来的。

今天才是刚刚当值第二日,听到屋外有动静,立刻掀起帘子走了出来,拿着鸡飞掸子要帮杜昭扫雪。

“你叫那个什么来着?”杜昭接着鸡飞掸子扫了扫身上的雪,指着右面的那个小女使问道。

小女使福了一福,未语先笑,两颊立刻出现了两个小酒窝,甜甜的说道:“回妈妈的话,奴叫白芨,是小女郎给想的名。”

另一个小女使也福了一福,伸手接过鸡飞掸子帮着杜昭扫身后的雪,指着自己的脸笑道:“妈妈,我脸上没有酒窝,我叫白英。”

杜昭哦了一声,笑道:“你们俩个长得一模一样,我倒是分不清了。”

白芨笑道:“妈妈以后只管记住有酒窝的叫白芨,没酒窝的叫白英就行了。我们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别人分不清我们时就以酒窝来分别呢,”

杜昭扫干净了身上的雪,她们又掀起帘子请杜昭进去,进去之后便规规矩矩的束手站在门边,极是安静。杜昭点了点头,便又问她们小女郎在哪,听说在小书房后便转身上楼去了。

邹晨正在小书房里练字,自从丁贤之说她的字不好看以来,她便每天给自己定下了任务,一天必须要练半个时辰的字,只许多不许少。现在是腊月天,作坊和厂子里也没有多少的事情,公孙璐要是不来催她的话,她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经常不去。每天窝在家里,不是学写字,便是跟着丁贤之读书,日子过的悠闲自在。

屋子里有两盆腊梅放在书桌旁边,黄色的花朵开得晶莹剔透,清冷而幽静,一股梅花的清香四散开来,令人不由自主的想要深吸一口气。

因着邹晨的缘故,这幢小楼从来不薰香,她是闻不得那些香气。经常说,要是薰香的话还不如屋子里养几盆花草,花草的香气可比那些香料要清淡的多。陈家前一段送的有一小块上等的龙涎香,邹晨也不过是闻了一闻便令人放到库房里了。

杜昭走到二楼,二楼小书房门口挂着一条暖帘,两个女使束手站在门旁。杜昭却是能认出这两个人的,也是照着中医名给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