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155部分

穿越晨光里-第155部分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个哥哥已经被她富国比富民更加重要的理论所影响,对辽人对西夏又有深刻的仇恨,五哥在文相公的身边又在慢慢影响着文相公。到时四个哥哥出了仕,才能把自己的影响力扩散下去,四十五年后绝不能让徽钦二帝上台,到时要保着哲宗赵煦,一定让他活到能生下儿子。

这锦绣山河是我们汉人前辈们一砖一瓦创建的,太昊陵中又躺着我们的祖先,我绝不允许任何人用铁蹄践踏。

正文 第二百章 第一更共四更

   

女夫子和邹家签定的协议已经到期了,杭州另有一家早在几月前便和她联系好。甚至那边的人还算好了她的佣期,已经派了人在下口等她,只等她佣期一结束便在下口直接登船,一路南下杭州。

邹晨对她万般不舍,美娘也是同样舍不得。知道夫子这几天就要离去,美娘在沈家请示了冯氏之后和沈芳一起回了娘家,陪着女夫子一直到她离去。

女夫子走时,邹晨和美娘对了份子给她封了二百两银子的谢仪,另出了一百两银子的盘缠,感谢她这一年来在邹家真心真意的待她和美娘。

邹晨和美娘站在码头上,伞上是密密麻麻的雨雾,看着女夫子踏上了租来的船舷。眼前的船舫轻盈朦胧的隐藏在细雨之后,如同一缕离别的情愁那般飘浮不定。兰舟催发,千里烟波中离别已是定局。

女夫子撑着伞,回过身示意她们回去。眼波流转处,无语凝噎,却又强强忍住。

烟雨中相送,添了离愁,添了别情,似乎也预示着今生再也无相见的日期……

邹晨的心中,一时间多了一份惆帐和不舍。

她和美娘对着船舷盈盈下拜,这一拜后,从此后,山高水长,千里金陵,南北相隔……

女夫子站在船舷上,没有忍住,终于流下泪来。

生命便如同舞台一般。灯光璀璨之下,有人欢笑,有人落泪,有人悲哀,有人狂欢,有人急勿勿的上台,有人缓慢的退场……

邹晨目送着女夫子的船渐渐远去,眸子里便有了盈盈薄雾。

“珍重!”她面向已隐入层层雨雾中的兰舟扬起手臂,如同一只丁香花般在雨中摇曳轻摆。

女夫子走后,美娘只在家中呆了一日便和沈芳一起离开了。羊毛作坊她也只是勿勿看了一下,作坊尚在初建中也没有看出来有什么前景。

翌日,老焦和莫恩通过公孙璐找到了直节郎。说他们已经把模具给刻好了,想让直节郎看一下。两兄弟翻来覆去的没看出什么名堂,便去找了邹晨,让她相看。

邹晨拿着模具仔细翻看了一下,不由得暗自赞叹这两个人真是好手艺。明明是用木头刻的居然看不到一丝刻刀的痕迹,好象是被用沙布给打磨过了一样,光滑平展用手摸上去丝毫不觉得拉手。

这两个人的手艺不比那几个自家请来做风扇的大师傅手艺差!邹晨心里暗暗赞叹道。

邹晨又拿起他们削好的牙签看了看,简直就象是工艺品一样,小小的牙签上面居然还有邹记的名字。

“这牙签怕是费了不少的工夫吧?”邹晨指着牙签问道。

老焦和莫恩憨厚的笑笑,哎了一声却没有多说话。

“给孩子们吃的。用不了这么好的牙签,你们呢,就给削那种两端都是圆头。以不扎着孩子们的嘴为主。这么好的牙签,卖的价格低了都不够工夫钱啊?”邹晨叹了口气,深为这个牙签不能派上用途而懊悔。突然之间,她想起了什么。

“你们会做芙蓉花,或是海棠花。或是月季花的模具吗?”邹晨激动的问道。

俩人对视了一眼,回道:“禀女郎。我们做了一个月季花的,因为不知道女郎要不要,所以没敢拿出来。”

“快回去拿!”邹晨实在是激动极了,真是没有想到这俩人居然可以举一反三,自己只是说出了一个创意,他们便能想到更深的层次去。

等到俩人把月季花的模具给拿出来了之后,邹晨仔细的看了看,问道:“若是熬了糖浆,你们可以做成象真花一样的,颜色深浅不一的效果吗?”

“我只能做两种颜色,多了做不出来。”老焦诚实的回答。

莫恩也在一旁点头,表示自己也只能做两种颜色。

“太好了,”邹晨惊喜至极,“我来和你们说一下设想,这月季花型,我是给那些未出阁的小娘子们准备的。到时你们将牙签弄得长长的,然后我们用彩纸将月季花包成五彩绚烂的花束,到七巧节或是任何一个节日,当做节日庆典专卖给那些小娘子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就不信那些小娘子能够抵抗得住鲜花和糖果的诱惑。”

邹正达和邹正业公孙璐坐在一旁听得目炫神迷,真是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糖果,邹晨也能给做出不一样的设想来。

老焦和莫恩也都不是笨人,他们听的更是连连点头。

“从此之后,你们不必回白糖作坊做工了,你们呀,就在作坊里招些合适的人手专攻设计模具。这次设计出这样好的模具,我就做主给你们一人五十贯的奖励。公孙叔叔,你回去后从柜上把钱支给他们。”公孙璐听到这话欠欠身,答应了。邹晨又说道,“若是你们将来琢磨出了什么更好的东西,只管让公孙叔叔来回我二伯和阿爹。”邹晨越看这几个模具越是爱不释手,脑子里已经浮现出再过一段日子,全国各地的商铺都出现邹家高档糖果的身影。

“还有,这糖果的防潮和用来包糖的糖纸你们也上上心,若是有好的提议,只要我们采纳了,每条提议便是五十贯。”

那俩人听到邹晨这样说,急忙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尽心。于是邹晨便让他们去作坊挑选人手,不管是选着谁,都可以带走,公孙璐见状便带着他们回作坊领钱挑人去了。

“小晨,这设想真好!”邹正达摩拳擦掌一身的喜气。

邹正业也是沉醉于邹晨的设想之中,连连夸奖这个想法好。

“二伯,阿爹,剩下的就是你们的事情了,你们去找铁匠,把这几个木模具变成铁模具。做的时候不要做成这样小,要做成象桌子大小,这样一张桌子上面正好可以摆放一个模板,工人们也方便操作。你们还要做一个象磨盘那样,可以随时转动的铁盘,这样可以卡着模具,让它高速旋转。”邹晨笑着说道。

俩人自然是一力应承,说过一会便去找铁匠。正说着话,内管家刘成在外面说是有事回禀。

刘成进屋之后呈上了一个烫金的请贴,打开一看。原来是宛丘主簿的祖父七十四岁寿诞。常言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所以一旦过了七十三岁家里都会大操大办一下,这个生日过的比七十整寿还要隆重。

邹正业看了一眼请帖。问道:“这个寿诞倒是挺重,但是不知道要送些什么礼?”家中的库房里全是一些别人送来的礼物,总不好直接就转手送给别人啊。

刘成进邹家已经有几日,库房里的东西早已经烂熟于胸。他笑道:“老爷何必发愁,咱库房中有一尊汉白玉弥勒佛像。我看了看册子,是宛丘郑家送来的贺礼。不如把这尊汉白玉弥勒佛像送过去,咱们再到玻璃作坊中拿几个玻璃寿桃补上,便可以了,毕竟这是七十四岁的寿诞,礼重些也是应该的。”

“玻璃作坊出寿桃了?”邹晨不由得出声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自己都不知道。

刘成恭敬的回答:“回小娘子,是前日。玻璃作坊送来了一份上月的销售简报,两位老爷让我收着,我看到的……”说着从袖子里把简报拿出来,然后给背了一遍,邹晨就着二伯的手看了看。果然是一字不差,里面确实是有寿桃。

“既如此。那这件事你就看着办吧!要是需要我们去赴宴的话就直接来通知我们好了。”邹正业满意的点点头,吩咐道。

刘成答应了一声,弯下腰退出了屋子。

“一年两千贯,这可是真没白请!”邹晨感慨道。女夫子走后,杜昭便接替了女夫子的位置,她是先张皇后身边出来的老人,是在深宫中受过严格教育的,一举一动都有章法,平时她便是跟在邹晨左右,一板一眼指导邹晨的仪态。她可比女夫子懂得多了,如果她真是肯出去教别人的话,那些高官们一年出五千贯也是愿意请的。

“真是捡到宝了!”邹晨又叹息了一下,若不是刘家的族人们那丑恶的嘴脸,这样的人材哪里能被自己家得到。

“是啊!”邹正业也在一旁深表同意,“刘成没来之前,家里虽然有公孙两父子,然而他们现在主要精力就在白糖作坊上面,总不能家里事事麻烦他们。如今刘成一来,家里井井有条,每天要做什么事不用安排自然就给做好了。唉,怪不得那些官员们都爱请官府培养出来的官家呢!”

“生于安乐,死于享受!”邹晨噗哧一下笑出声来。

“对!”邹正达一拍大腿,“就是这种感觉!还是读过书的人懂得多啊,我刚刚正想说呢,就是死活想不出来用啥词。”

邹晨又和二伯父亲说了一会话,便回了自在居。便看到杜昭坐在走廊上正陪着小七和金兰在看书,杜昭一看到邹晨回来,便站了起来,从身边的水盆里拿起汗巾请邹晨净了手,然后又拿出一封信,“女郎!您的信。”

邹晨道了声谢,便伸手接过,原来是阿琦给她写的信,这一段邹晨忙着白糖作坊和羊毛作坊,几乎上没有空给他回信,短短四天他已经来了两次信。

“真是个麻烦的孩子!”邹晨摇摇头,状似无奈,然而她却没有发觉,一缕笑意从唇边不由自主的扩散开来。

“咱爹偷看你信了!”小七抬起头,狡黠的眨眨眼,“然后,我也跟着他看了,阿姊,琦哥哥的字写得真好看,我啥时也能写这么好看的字?”

邹晨呆愣了一下,从来没有见过偷看别人信还这么理直气壮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人,就连她爹私拆她信也是偷偷摸摸的,不敢当着她面呢。

“等你把自在居里的那个盛水大缸里的水染成了黑色,你的字就能写得好看了。”邹晨敷衍他道。

“哦!”小七似有所悟的点点头,好象明白了什么。

于是,自在居的大缸遭难了,每天小七都是偷偷的把墨汁倒进去一点,然后过了几天他欢欢喜喜的来找邹晨,告诉她大缸的水已经变成了黑色,自己的字应该好看了吧。

气得邹晨照准他的屁股量了几巴掌,打得他哇哇乱叫。

PS:

推荐好友瓜扯扯的书,是很火的种田文哦,文风清新,故事有趣,大家不妨去看看~~

书名:家室

作者:瓜扯扯

书号:2957079

简介:大红盖头一掀,只见旧床一张,破被一席,油乎乎的断腿儿桌子,拖着鼻涕的便宜儿子,还有那个正贼眉鼠眼地数着礼金的二手丈夫……

正文 第二百零一章 第二更羊毛地毯

白糖作坊里,老焦和莫恩彻底的退出了作坊,他们一人带走了二个人做自己的徒弟。邹晨说过,无论他们想带走谁都可以,所以公孙璐没有做任何的阻拦。

他们俩个人给东家出了一个好点,得了五十贯赏金的事情快速的在白糖作坊里流传开来,邹晨听到消息后,便让公孙璐通知那些组长们,凡是有好点子的,只要被采纳,便是奖励五十贯,当场交付绝不拖欠的。

于是那些人象是疯了似的,不论是上班还是在家休息,脑子里不停的盘算着到底有什么好点子可以告诉给东家,然后去换取那五十贯。

羊毛作坊里也受了这股风的影响,那些妇人只要聚在一起便不停的小声商量着,只要不影响工作,邹晨也随她们去。四五天之后,几百斤羊毛变成了一锭锭的纺线整齐的码放在作坊的仓库之中,而公孙季请来的染工也已经到位,大锅都已经架好就准备下染料去染线了。

这时邹晨和黄丽娘柳氏将早已经请人刮好了的毛衣针和钩针,挨个发到了她们手中。

邹晨拿着手里的毛衣针仔细的告诉她们这是几号针,用来打什么衣服的。等到这些妇人们看到针便可以准确的说出这是几号针之后,邹晨拿出早已经购买好的最便宜的麻线,先教用毛衣针织平针和上下针。五组被分成了三个部分由她们三人教着不同的组,等到邹晨觉得差不多的时候。便开始教她们如何织袖子,如何在身子上面留出袖子的位置。

幸好邹晨前世是一个毛衣爱好者,打毛衣是非常有一手的,平时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总是毛衣不离手,而且她特别喜欢织一些比较可爱的东西,比如象是书包。象是各种帽子,又或者是小孩子的鞋子。她单位同事若是有生孩子的,她都是买了毛线给孩子打小毛衣。只是后来当了主管之后再也没有时间去摸这些了,但是这些东西一旦学会那是不容易忘记的。

这些妇人,平时就是心灵手巧,绣活那么复杂的东西都学会了,更何况这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上下针?不过是短短一天,这些妇人便可以熟悉的利用上下针打一些小四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