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149部分

穿越晨光里-第149部分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仇九见他这样。倒也没有细问,答应了替她明天在街面上问问,若是有往外卖的就替她留点意。

邹晨见到仇九答应帮忙。心里轻了口气,仇九手下小混混虽然现在大部分走上了正途,然而到底是在宛丘经营多年,手里有几分人脉。让他给打听个铺子的事情,那是手到擒来的。

果不其然。第二天下午邹晨帮着邹青华在挑拣黄豆,仇九的管家仇四海带着一个私牙子找上门来。

邹晨请人进了院,仇四海喝了几口茶,便说道:“小女郎,这是宛丘一带有名的私牙子,九哥以前没少和他打交道。这不,听到你想买铺子,正好他手里有三四个合适的。想来让你看看。”

那私牙子听到介绍到了他,立刻站起来点头哈腰,一派谄媚之色。

仇四海踞傲的介绍:“这位,是直节郎家的四娘子,你小心侍候着。若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不好听的。仔细回去九哥扒了你的皮。”

私牙子听了这话,又把腰给往下弯了几分,嘴里一迭声的说着不敢胡说不敢胡说。

邹青华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嗔道:“四海兄弟,你这是做啥,看把人吓的?还没开口介绍再吓出个好歹来。”

仇四海嘿嘿笑了笑,端起茶碗来不再开口了。

私牙子看到仇四海不说话了,才敢直起腰,从随身带的褡裢里掏出了一份小册子。在小册子上翻了几页,然后讨好的说道:“小女郎,俺字写的不好,怕污了小女郎的眼,俺念给您听吧。”

看到邹晨点头,便清了清喉咙念道:“东门大街,闲置两间,两层小楼,九分地,要价七百八十贯。北门……”

念到这里,邹晨打断他,“东门大街可是蔡家的铺子,若是蔡家的就不必考虑了。”

仇四海听了之后,一巴掌拍到私牙子的头上,低声骂道:“鸟毛夷!你不知道邹家和蔡家的过节?找死呢你?”

私牙子被打了之后也不敢反抗,苦着脸拱手赔不是,连声说再也不敢了不敢了。仇四海又骂了他一阵,说他再敢这样玩心眼,就把他扔乱葬岗去,把私牙子给吓的哆嗦了半天才恢复过来。

邹晨无奈的摇摇头,心想这混混的本质到底是难更改,哪怕他们现在已经走上正途了,还是带着一丝痞气,于是挥挥手让那私牙子继续讲下去。

“北门大街。……”私牙子刚念了四个字,咽口唾沫往仇四海的脸上瞅瞅,没看到异样才接着往下念去,“北门大街三间门面,两层小楼,一亩二分地,要价八百二十贯。山货街……甜水井胡同……绣坊街……”如此这般念了一番。

邹晨听完之后,暗自盘算了一下,觉得绣坊街倒是挺合适,她将来要做的生意一大多半是和女人有关,开在绣坊街有益无害,就是这里地价高了些。四间门面三亩五分地,二层竹木小楼,要价要将近二千贯了。

“绣坊街这个四间门面,原来的主家是谁?”邹晨问道。

“原主家姓余,是苏州人。就是咱们宛丘原来的知县余知县手下的绣庄,余知县被罢免之后这绣庄就一直说要转手,可是不知怎么回事,不管是谁接手最后都又退了回去。要是小女郎有心思,不如看看别的,我这里还有几个绣庄要出手呢。”私牙子讨好的说道。

“姓余?原宛丘知县余华?”邹晨考虑了一下,然后又问道,“这绣庄现在是经营着还是空着的?”

私牙子见劝说无果,便低声道:“现在是空着的,要说地段那是真好,就是绣坊街进门第一家,而且里面地方也大。一千六百贯确实是不贵了,就是他家的这个绣庄不好出手,以前是要价二千一百贯的。”

绣坊街进门第一家?那不是自己刚来第一年,陪着二婶和母亲去买过冬衣服的那一家吗?邹晨想到这里,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四海叔,您回去之后。和我五娘婶婶说一声,就说我想入手那四间门面,问五娘婶婶觉得可好。若是她同意了,我再往下谈,若是不同意我再看看别的。”邹晨转向仇四海笑盈盈地说道。

仇四海不明所以,愣了愣,糊里糊涂的答应下来。

送走了仇四海和私牙子,邹青华关上了院门,抚了抚嘭嘭乱跳的心脏,将小晨拉到了屋里。低声道:“晨,一千六百贯啊?你有这么多钱吗?”

“嘻嘻……”邹晨眸中露出欢愉的笑容,“我钱不够。但是我姐有。小姑娘你忘了,我姐手里有二千五百两银子的陪嫁呢。”

“那?”邹青华迟疑了一下,又问道,“美娘能同意吗?这可不是几十两啊。这可是一千多两啊!”

“没事!”邹晨挥挥手,“要是别人。肯定我姐要打个商量,可要是我要这钱,我姐二话不说肯定就给我送来,还得问我够不够呢。嘻嘻,小姑娘,您就等着准备银子吧。”

“晨。你和我说,你到底是准备做啥生意?你要买铺子,赁个不行吗?”邹青华担忧的说道。

“毛线生意!”邹晨神神秘秘地贴近邹青华的耳边低低说道。

“毛……线……”邹青华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词。不由得怀疑这个生意是否能赚钱。

邹晨看了看她的表情,戏谑的笑了笑,“以前咱家没有做豆腐的时候,谁能知道做豆腐可以赚钱?白糖呢?稻田养活物呢?这世上的东西不都是慢慢做出来的嘛?”

“这毛线的生意,一本万利。要是真做起来。我估摸着,比白糖还赚钱呢。”邹晨一脸的笃定。

邹青华似信非信的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仇四海回到了仇家,把邹晨的话转达给了风五娘。

风五娘听了之后嘴角勾了勾,眸子里闪过一丝冷洌,“五百贯,告诉余家的人,若是这个价不卖,以后绣坊就烂在他们手里吧。”

“啊?……”仇四海张大了嘴巴,却懂事的立刻闭上,不该自己知道的事情若是知道了这可是麻烦事。

邹晨这会正和小姑娘商量晚上要做些什么饭菜,自从邹晨三个哥哥来宛丘府学上学以来,每隔半个月可以回家一次,平时就住在府学之中,一天三顿都是由邹青华这边供应。风五娘那边也会经常送过去一些糕点果子和水果之类。所以三个哥哥,除了不能经常回家,小日子过的倒也安逸,每日在学里写写画画,学习些经济学问。丁启去打听了几次,几位先生都说三位小郎君学业上比较精进,他不放心又去问了几个同学,几个同学也都说二郎他们学的好,这才放心的把话传到了邹家。

邹青华翻炒着青菜,邹晨在一旁盘着馅,准备做几碗鱼丸给哥哥们。

豆腐坊有两个院子,邹青华住的这个是豆腐坊的后院。柳家的亲戚住在后面,大门是正对着另一条胡同,平时不开。两墙之间打通一个小门,白天的时候两家都在这个院子,晚上的时候各过各的日子。吃饭也不在一起,倒是省了好多摩擦。

邹家当初买豆腐坊的时候便是看中了这处有两个院子,这样两家可以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除了做生意在一起,平时不在一起。而且最重要的是,府学也在这条街道上,可以就近照顾二郎他们。

“晨……”邹青华欲言又止,但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那个,前几天,你大伯来找我了。”

邹晨停下盘馅子的手,抬头看了一眼她,“小姑娘,你有话就直说吧!”

“你大伯的意思,是,是想让二姐跟着你学点能耐,你看?”邹青华结结巴巴的把话说完,连忙低下头好象做了亏心事似的。

邹晨思考了一阵,把馅子用块细纱布盖好,然后去洗了洗手。

“小姑娘,你知道三年前我二伯和我阿爹非要求分家的事情吧?”邹晨说道,邹青华点点头,显然是知道的。

“那你知道分家的原因吗?原因是因为我被人打的快死了,我二伯和阿爹害怕了,觉得不分家不行,如果不分将来其他的孩子也会被这样对待的。所以不顾一切的想要分家。”

“小姑娘,你知道我是被谁打的吗?别人都说我是被祖父打的,可是实际情况,我是被大伯打的。大伯那一下,把我打的魂飞魄散,飘落于九霄云外,……”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 风五娘赠铺子

“你说啥?”邹青华显然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把菜给盛了出来,吃惊的问道。

邹晨点点头。

“李家堡的一个叫李陈氏的寡妇可以做证!”邹晨说道。

“大伯以为我被打晕了,什么都不知道,可是事后我慢慢的想起来了。但是,我没有对任何人说起。我总想着,他是我亲大伯,纵是有万般不是,难道能让我二伯和阿爹把他杀了不成?他不成器,咱家就养着他,只求他不出去赌钱,不祸害我们家。将来我四个哥哥有个兼顾家眷的好名声就成!如果我们家不养着大伯一家,恐怕我四个哥哥连秀才都不能去考,人人会唾骂我四个哥哥无情无义不孝顺。我呸,这是什么世道?恶人反而可以逍遥?”

“我们可不想到时候,我四个哥哥中了秀才,人家指着脊梁骨骂我四个哥哥自己住着高楼广厦,亲大伯却住着泥草屋。养着大郎和三郎,那是大郎三郎知道错了,知道改正。可是你看看他的二女儿,整天好吃懒做,跟着她娘整天东家长西家短的。她和她娘就没有想想,邹家还有一个没出嫁的小娘子呢。这样的人,我可不愿意将她接到身边,我看着就恶心。”邹晨提起邹二姐一脸的厌恶。

邹青华显然是不知道这段公案,闻听此言沉默了下来。是啊,邹晨家养着大伯家已经是仁至义尽了,难道还得再养着他们家的闺女吗?这到哪里也说不过这个理去啊?

“真想对她闺女好,那就让她闺女远远嫁了吧!嫁到一个不知道她爹娘是个什么品性的人家去。”邹晨冷冷的说道,“现在知道后悔了?当初教养孩子的时候怎么不往正道上教?就冲他当年藏了人参不肯给我阿爹救命,我们家这样待他,他也应该感恩戴德了。”

邹青华听到邹晨提起了这个事,长叹了一声,再也不说话。心里打定了主意,若是大哥再来问,就一口回绝,犯不着为了他得罪了两个好哥哥。

邹晨和小七在宛丘又住了几天,便准备打道回邹家庄。邹晨为什么出来去宛丘,便是和邹正义有关。原本给他们盖房子邹晨心里就不欢喜,然而对邹正业和黄丽娘有非常深的感情,又是真心的把小七当做儿子养的,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一段,邹正义又借着盖房子老往他家钻。一来就跑到邹老爷子那里去奉承,邹老爷子虽然对他不假辞色,然而到底这是他以前真心喜爱的长子。如今听话又没惹了事,便渐渐的给他好脸。邹晨心里不顺,便提出去宛丘住上几天。

小七在宛丘玩的也痛快,他是只要邹晨在就可以,爹娘在不在都无所谓。丁启和邹青华的大儿子丁大宝。比小七大了二三岁,正是能玩在一起的年纪,他平时跟着一个私墪馆的先生在做学前开蒙,下了学就领着小七在院子里玩耍。小七虽然年纪小,可是邹晨从去年起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现在《太公家教》都背的差不多了。《百家姓》也能背上一段。两个小哥俩只要玩在一起,就是你背一句,我背一句。把背书当成游戏来玩。

邹晨只要一开口说要回邹家庄,丁大宝就开始跟他娘各种撒娇,就是不让她们姐弟走,让小七陪着他玩。邹青华以前为了让这个儿子读书,那是没少操心。如今看到小七引诱着大宝往正途上奔,当然不愿意小七走了。所以也是使了浑身的解数来劝邹晨留下。

这一日,到了私墪休沐之日,丁大宝整整一天都呆在家里,和小七向简直就是玩疯了,俩人找了好几个板凳和小马扎当做城池,一个攻,一个守,两个大将军在太阳底下挥舞着拳头,用剪刀石头布来决定前进后退的步骤。

俩人正玩的高兴,听得豆腐坊处传来丁启哈哈大笑的声音,一会他领着仇九从豆腐坊的后门进了院子。

“哟,两位小侄子,这是在玩三国呢?”仇九看到每个板凳上面都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阳板坡、徐州、许昌之类的城市名。

“小姑夫好,九叔好!”小七礼貌的拱了下手,丁大宝看到了也跟着有模有样的向丁启和仇九问好。

仇九站在俩个孩子前面夸了一阵,把丁启夸的心花怒放,然后才问道:“不知道小晨在不在?我是有事寻她的。”

“想必是在屋里看书,太阳这么毒,也就是这两个小子不怕晒黑了。”丁启先请仇九坐下,然后才走到窗下喊邹晨的名字,邹晨这时正捧着本时话小说,脚踏着风扇,悠闲自在的看得入迷,根本不知道院子里来了人。

伸出头一看,原来是仇九,心下一喜,想必是前几天问的那间铺子有了眉目。

走出去替小姑夫和仇九奉了茶,才问道:“九叔,您今天来找我,是有事吗?”

仇九看了一眼丁启,似有为难之意,邹晨笑道,“九叔,我这个生意是要和我小姑娘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