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100部分

穿越晨光里-第100部分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讨了一会后,邹晨合上帐本。伸个懒腰,笑道:“如此,便这样说了?”

屋里几个人点点头,说道,“好,既如此。那我们明日便按刚才说的办。”

邹晨笑了笑,然后拿着一个小帐本递到乌倩的面前:“二嫂,这是我二哥的帐本。从今天起,便归你保管了。”

乌倩连忙站起来,摆了摆手,“小妹,这如何使得。我识的字还是你教的呢,我能识几个字?也就是会算算一些简单的帐了。你把这些交给我,我怕我管不了?”

邹晨强行塞到她的手里,“这世上哪有人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都是从不会到会的。你先看着我二哥的小帐,慢慢的你就算明白了。”

乌倩手里拿着二郎的小帐,浑身颤抖着不能自已,就在这时,二郎突然走了过来,把帐本从乌倩的手里抽了出来,依旧递给了邹晨。

他缓慢而清晰的说道:“我的帐,一直是小妹管着,以后,还是小妹管吧。”说完之后眼角瞥了一眼乌倩,又回到他自己的位置去了。

这是二郎第一次让乌倩下不来台,乌倩吃惊的睁大眼睛看着二郎,仿佛不相信那个日夜与自己温存的丈夫会这样当着众人的面让自己难堪。邹晨看到二郎这样,叹了一口气。

媳妇娶进门,第一件事便是想抓经济大权,这个道理不管是再过几千年,也绝不会改变。自己将二郎的小帐单独抽出来就是不想让他们夫妻产生隔阂。这件事情,也是征求了邹正达和柳氏的同意,可是没有想到二郎居然这样的让乌倩没脸。

邹晨笑了笑,打了圆场,“二嫂,瞧瞧我二哥多知道疼你,生怕你累着了。要不然这样吧,二嫂以后每天跟着我学做帐,或者跟着公孙先生学一会。以后二哥的帐就专门的由二嫂记,如果二嫂有记得不准的地方,我再改改,二嫂你看怎么样呢?”

乌倩听到邹晨这样说,心里的一点不快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欢快的点了下头。

等到盘完了帐,各自回去睡觉。

一转眼,便到了腊月,又到了准备年货的时候。

今年的腊月由于添了新人,所以年货办的比往年要多些。一家人分乘了两辆驴车去了宛丘,在那里住了一夜才把年货办完,又去了太昊陵拜了人祖爷爷。

回来了之后,邹晨便累的不想动弹了,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打开了窗户,躺在床上默默的数着星星。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故人。”她微微叹了一口气。

小七躺在她的身边,侧过头看着姊姊不知是为了甚么发呆,眼睛里闪过一丝迷惑。

至和二年的元旦,无声无息的到了。

邹家忙碌了一整年,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于是采买过了年货,公孙季和女夫子一人给了二十贯的红包便放了他们的假。公孙季是回了自己的家,女夫子则是回了刘妈妈家里了。

象金小乙一家也是给了十贯的红包,邹正安四兄弟,则是一人给了五贯的红包,而邹萍和邹一民也各自给了二贯的红包。

管家和帮工们都走后,家里便只剩下自己一家人了。

家里人忙忙碌碌了几天,做好了年夜饭,邹老爷子发了话,让他们去请马氏和邹正义来家里吃年夜饭。

“按说,就不该请他们,可是今年是阿倩成亲第一年。这个团年饭得请他们一起吃,不能让二郎和阿倩落下不是。”

一家人准备过年的欣喜心情一下子被扫了个精光,邹老爷子看着家里人瞬间黑掉的脸色,叹了一口气。

饭前,二郎和乌倩亲自去请了马氏和邹正义到新宅吃饭。马氏自从二郎成亲后,一直不敢再往邹老爷子跟前凑,生怕他再抓着自己啥错处,如今二郎和新妇亲自来请,自觉又抖了起来,趾高气昂跟着二郎和乌倩来到了新宅。

二郎关好了大门。将他们请到了后西院中,一家人准备在邹老爷子的正房里吃团年饭。

马氏踏上走廊,家里没有人一个人和她说话。各自忙着该忙的事情,乌倩刚想张嘴说一声祖母来了,被二郎拉了一下袖角也不敢出声了。

气氛沉闷的摆好了饭菜,邹老爷子也不让二郎和乌倩磕头,直接说道:“开饭吧!”

马氏咳嗽了一声。开口道:“今年是二郎和新妇成亲的头一年,我看,让他们磕个头吧。”

邹老爷子叭的一下把筷子摔到了案几上,怒道:“吃饭!”我顶着全家的压力把你们请了过来,指不定孩子们怎么埋怨我呢,还这么的丢份不给我涨一点脸面。真是丢人啊!邹老爷子深深的后悔了,打定了主意明年再也不去请了。

老宅的几人,如同几辈子没有见到肉一般。专拣那些肉食上挑去。大郎和三郎还好一些,马氏朱氏和邹正义简直就象饿死鬼投胎一般,直接用手抓着一个猪蹄子,啃的满嘴是油。

邹晨实在是看不下去,便放下筷子说了一声我吃饱了。便不肯动筷子了。

用饭的规矩是,老一辈的不伸筷子。小辈是不能先拿起筷子的。小辈哪怕就是先吃完了,也要坐在案前等着长辈吃完才可以离席。

邹晨低下头,努力不去看老宅那副嘴脸,心里则是盘算着玻璃作坊明年是不是要派个人去看守着,如果要派,派哪个人过去。

不仅邹晨看不下去了,新宅的几个人也看不下去了。二郎开始放下筷子,说了声吃饱了,然后几个小兄弟也跟着放下了筷子,最后邹正达和邹正业也随着孩子们的举动默默的放下了筷子。

好好的年夜饭,只剩下老宅几个人狼吞虎咽的抢食。

邹老爷子看了看席上的家人,再看看老宅几个人的举动,深深叹了一口气,轻轻的把手中的筷子也放到了案几之上。

“撤席吧!”邹老爷子低语道。

“喛!”柳氏和黄丽娘听了这句如纶仙音,立刻动手开始将年夜饭往食盒里放,准备扔到猪圈里喂猪。

“干啥呢?”马氏不满的瞪眼,“还没开始吃呢,就撤了?还让不让吃饱了?”

“撤吧!”邹老爷子眼皮都不抬,挥挥手,无力的说道。

饭席撤下,马氏还是赖着不肯走,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乌倩说着话,乌倩身为孙妇不敢不回话,只得她说十句,自己回上两句。

邹晨凑到父亲的身边低语道:“阿爹,她是不是要东西呢?”

“要啥?赡养不是给过了吗?你几个兄弟的五贯钱也一起给了。”邹正业道。

“正业啊,我有个事老早就想问你了。”马氏突然向着邹正业说话。

“娘,您有啥事,只管说。”邹正业低着头不与马氏的目光接触,他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个母亲最爱的便是拿捏他,只有自己强硬起来,才能不被她拿捏。

“就是,就是二郎成亲的那天,你说给我盖个三层小楼,这都两个月了,这咋没信了呢?”马氏笑着道。

邹晨抬起头,“祖母,腊月和正月可是不兴起宅子的啊。您就是再急,那也得过完了正月才可以。”

“呵呵,我就是问问,问问,……”马氏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想不起章 节名了

邹晨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遇到这样的亲戚,到底自己前世做了什么错事,才会这样折磨自己?好好的年夜饭没吃饱不说,还一肚子气。

院外,已经开始听到零星的鞭炮声了,而屋里,依旧是沉闷而压抑。

邹老爷子看到满屋没有人说话,只有马氏不时的问候一下这个,问候一下那个,烦躁的摇摇头,让邹正义扶着马氏一起回去,马氏虽然不愿意,到底也是不敢再说些什么,只能随着儿子一起走了。

等老宅的人走了之后,屋里的人好象是重新活了过来似的,柳氏大喊着要重新整治一席饭菜出来,刚刚都没有吃饱,剩下的人抢着往伙房跑去,看看能不能先抢到一点吃的。

邹老爷子看到屋里众人的表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站起身到院外去了。

过完了年,突然从东京城中传出一个消息,老丞相晏殊薨了。邹家庄里的老者们议论纷纷,都怕官家受不住这个打击。

初春之时,林蛙即将结束冬眠,从地底钻出,这时也开始了捕捉林蛙的准备工作。邹正达和邹正业每日呆在蛙房不敢轻易离开,有时晚上还要呆在那里。邹家很多东西是不能对外人讲的,比如这个林蛙,他们就从不让公孙季出面,一直是俩兄弟自己在做。而玻璃作坊也是不能泄露出去的,邹正业身体不太好,只能是邹正达辛苦些,隔几天跑到黄家坪去看看。

公孙季倒也是一个明白,他是知道邹家有两个收入是非常模糊的,但是他也从来没有问过。如今他不再象是年轻时干劲足,喜欢一些新鲜的事情。他图的,则是邹家人口简单,活计又少。家里没有什么勾心斗角的事情。人老了,便想过过平安的日子。虽然挣的少些,然而相应的邹家使唤他也少些,他每在邹家五天,便可以回家二天。每个节日还有假期,过年可以休息到正月十八再来,如此算下来,他其实一年倒是有一百来天是在家休息着的。

而且邹家还要过一个圣寿节,就是每年的四月十四日都会放假一天,然后他们会去圣人赐的‘仁善厚德’四字前面祭祀。这一天也会洒扫庭院,焚香祷告,以示对圣人的尊重。

这个提议。是邹晨提出来的,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全家人的拥护。邹晨是很喜欢这个皇帝,仁宗在位四十多年内未起兵戈,他宽厚仁慈。以宽厚之心待臣下,又乐于听谏言。治世四十余年,能臣名臣倍出,史称仁宗。

她是真心希望这个皇帝能活的长久一些,更是希望这个皇帝能有一个自己的亲生儿子做太子。

林蛙收获的季节到了。

时记珍药的马车来的时候,拉的是满满一车铜钱。走的时候,拉的是满满一车林蛙。家里人看着院里子小山般高的铜钱,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邹晨和公孙季将铜钱清点完毕后。便将钱全部放到了邹老爷子原来住的后东院中,现在那里稍加改造,将窗户全部封死,变成了一个库房,主要是放一些金银铜钱和一些重要的器物。邹老爷子现在住进了东边的小院中。

一开始,邹老爷子不愿意搬。说那是留给重孙子们住的。还是两个儿子劝他,房子长久不住人以后慢慢的就损坏了,他这才不情不愿的搬了过去。现在邹晨也搬到了东院去住,和美娘住进了那幢带花园的小楼中,小七自然也是跟着。原来的内院只剩下邹正达和邹正业夫妻居住,公孙季依旧住在后东院中。

邹晨给自己的小楼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自在居。引得几个兄弟纷纷效仿,二郎起了闲云居;四郎起名字时正好听到蛙鸣之声,便说叫做蛙鸣院;五郎起名做竹舍,说是将来准备种些竹子;六郎则起名叫梅园,问他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他说院子里空无一物,所以才叫梅园。

“小晨,”邹正业喊住正准备往自在居而去的邹晨,说道:“方才我回来的时候,遇到乌老六,听他说了一句,好象是隔壁王家坡的一户人家要往外出售二百亩良田,我想和他一起去看看。”

“阿爹,乌伯伯也要买地?”邹晨放下棉帘子,又折了回来。

邹正业点点头,道:“他今年手里有点钱,想可着钱买一点地,剩下的咱家就买完。”

黄丽娘正在熨衣裳,闻听此言也说道:“这买地可是正经事,若是那王家坡的真准备把地给卖了,价格差不多的话咱就把地买了吧。”

古代熨斗是一个三角型的平底熨斗,有一个木把,熨斗里装满了烧得通红的炭块,拿一块白汗巾沾上水以后放在要熨的衣裳部位。拿熨斗一烫,冒起一股白烟,然后衣裳便熨好了。

熨衣裳是个技术活,有些手笨的人不是熨着自己的手了,便是把衣裳给熨烂个大洞。所以,在宋代有一个专门的职业,叫做浆洗妇人,她们平时给富贵人家浆洗衣裳为生,洗完之后会把衣裳熨得整整齐齐的给主家送去,以此换些生活费用。

“阿娘,是公中买,还是咱自家买?”邹晨看着烟雾缭绕中的黄丽娘忽隐忽视的面庞,一时手痒也想上前去熨几下,结果刚伸了手被黄丽娘拍了一下。

“上次你那件大袄,多好的料子,你翻精非想着自己熨不可,结果愣是给熨出一个大洞来,快一边呆着去。……”黄丽娘笑骂道。

“阿娘,我的衣裳也被熨烂了。”小七见状立刻跳出来告状,证明自己也是受害人。

邹晨眯起眼睛,双手呈虎爪状,嗷的一声向小七扑去,嘴里嚷道:“你个叛徒,我给你熨烂了,不是最后我从私房钱里赔了你一件?叛徒,晚上不许和我睡。……”

小七见状便想躲开,结果一下子被挠着痒痒肉,立刻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求饶:“阿姊,我不敢了,不敢了,你熨吧,熨吧,……啊,阿爹救命,……”

邹正业笑呵呵的看着一对儿女在地上翻滚,最后看实在闹的不象话了才把小七从邹晨的魔爪中解救出来,黄丽娘则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