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铸剑天下 >

第97部分

铸剑天下-第97部分

小说: 铸剑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互相学习探讨的方式,整天和罗荣桓和陈赓等名将整天在一起探讨交流兵法谋略和战斗心得,并且在不自不觉中,寻淮洲向大家传授着来至后世的许多先进的作战理念和使用的战术方法。
寻淮洲那层出不穷的新思路新方法,听得陈赓等人如此如醉。
而且随着寻淮洲交流讲解的不断深入,陈赓他们对现代战争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心中也渐渐有了一些明悟。
王如痴、乔信明等老红三方面军的将领们因为久跟在寻淮洲身边,对寻淮洲的神奇已经司空见惯了,因此还好说,大家心里想着,寻军长神奇是正常地,若是不神奇,那倒变得奇怪了。
可是陈赓、罗荣桓、许光达、刘亚楼等人可是第一次接触到如此先进的作战思想、如此神奇的战略战术。
而且寻淮洲每次都讲得深入浅出,并且总是结合前几个月的许多经典战例,用回顾的形式,将各种深奥的思想和理念一点点地灌输给大家。
这样一种形式,让大家一点也没有在接受教育培训的感觉,这样就避免了大家产生初次和寻淮洲打交道,就要被寻淮洲这个年轻的上级教训一通教训的尴尬和不舒服,又可以给大家一个自由交流、互相启迪的机会。因此在不知不觉中,第一集团军的这个领导团队,大家的关系越来越熟稔,越来越融洽。
尤其是全军上下,都掀起了一股勤奋好学的热潮,使得原本红十九师重政治、重战术、重技艺、重体能、重文化的五重传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由于这些天来,均是白天隐蔽,夜晚出行。因此,部队在白天都会抓紧时间,进行各种技战术训练和各种正对性的训练。
因为川东现在已经在我军严密控制下,而且有特战队员和红七师在前面开道,打通前进场。
因此第一集团军十几万人,绵绵几十里,就如同钢铁洪流,滚滚向前,却几乎没有惊动各方力量。
当第一集团军在九月中旬神不知、鬼不觉地秘密进入甘肃、青海地区时,中国的大地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八月十八日,在蒋介石不甘心当前自己极其被动的局面,集中了十个师的中央军。从东南的浙北地区尝对红军皖浙赣根据地的天目山区,发起了一轮进攻。希望能一举夺回天目山地区。
一来是压缩皖浙赣根据地的生存空间,二来是为了减缓对苏南和浙北这两个蒋介石财税要地的威胁。
可是,在蒋介石调兵遣将的同时,整个战略部署就被粟裕破译了。
蒋介石指挥刚刚经过精心整编,装备了大量德式新武器的大军气势汹汹向天目山区杀来。
粟裕指挥皖浙赣军区的地方部队,对蒋介石这十几万大军实施避其锋芒、偷袭骚扰、层层阻滞的手段,在根据地实行坚壁清野。
使得蒋介石这十几万大军,进入山区后,就举步维艰,步步艰难,却又如同一拳打在海绵上,找不到红军主力,一点也使不出力气来。
虽然占了两个县城,却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难以自拔。
粟裕指挥的刚刚经过改编的第三野战军主力部队一部近二十万人,不与蒋介石拼消耗。
巧妙里避开了国民党装备精良的十几万大军,而开始直插敌人的后方。
用突袭的手段,在三天时间内,再次攻占了浙北的广德,和苏南的宜兴、溧阳三县。
一举歼灭了当地驻守的四个师部队五万多人。
正当蒋介石惊慌失措,指挥天目山区的十几万大军回师苏南,同时从湖州、常州等地调集重兵,准备和红军在苏南地区展开激战的时候。
粟裕却突然率领已经获得了充足的战略资源,并且经过休整的大军,高调西进,摆出了一副直取国民党老巢南京的模样。
这可将已经将重军调集去天目山区围剿红军,首都兵力空虚的蒋介石给吓了个半死。
立刻严令天目山区的十几万大军赶往南京,同时迅速从周边城市调军,一边加强南京城防,一边准备和红军在南京地区形成决战。
可是,蒋介石的一举一动均在粟裕的预料之中。
在指挥皖浙赣军区地方部队对围剿天目山区的十几万大军,进行层层阻滞。
使得对方不得不在崎岖的山路上被拖延了几日。
此时,粟裕已经指挥第三野战军另一部主力部队在广德城东南地区的山地,为这十几万国民党精锐部队挖好了坟墓。
当蒋介石的这十几万大军在蒋介石的严令下一头扎进第三集团军的包围圈时,蒋介石才恍然大悟,原来红军的胃口已经大得让自己根本无法想象了。
居然准备一战歼灭自己十个整编师共计十四万多人。
蒋介石此时再次调集军队准备增援这十几万被保卫在浙北茫茫群山中的精锐徳械师军团。
可是,此时,粟裕不会在给他任何机会了。
随即指挥自己用来佯攻南京的十几万大军迅速南下,加入了围歼国民党十几万主力部队的行列。
而蒋介石匆匆调来的外围部队,也已经被第三野战军的阻击部队给阻击在了远离战场的地方,推进困难。
围歼战打得非常辛苦,可是在第三野战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经过七天七夜不间断的饱和攻击后,蒋介石匆忙组建的全徳械师十几万人,再次灰飞烟灭。
大量敌军成了红军的俘虏,少部分敌人被击毙,只有极少数敌人逃脱战场。
到了九月十一日,粟裕指挥的苏浙边战役顺利结束。
此战全歼了国民党十四个师近二十万人。再次捕获了大量的俘虏,缴获了国民党海量的最新徳械装备,使得第三野战军的实力再次大大增强。
此时,蒋介石才真正地知道红军的强大实力,确认自己已经大势已去,从此之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现在,自己不要说围剿红军了,就是自己现在守着的东南沿海地区,只要红军真正想攻击,也不一定能坚持得了多久。
想通了这点的蒋介石,倒变得冷静下来,为国民党中央军制订了重点防守战略。
蒋介石开始加强了对党内的控制,用铁腕手段将许多因为他大量丢失地盘而对他横加指责,甚至蠢蠢欲动的人给扼杀在萌芽之中。
一方面再次抽调兵力拱卫首都等大城市。
另一方面开始沉下心来,再次加大加快从德国进口军械的进程。
准备积蓄力量,来日放长,等待自己真正变得强大起来,再和红军决一死战。
而此时的粟裕兵团,并没有乘热打铁,马上围攻南京等国民党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
反而再次从广德、宜兴等新占领城市撤军。
率领大军押送这俘虏装备回师皖南,开始了新一轮的整编扩军过程。
解放军发起的战役真是一浪高过一浪。
就在第三野战军刚刚结束了苏浙边战役时。
四川会战又拉开了序幕。


第一三零章 西北射天狼二
更新时间2010926 20:05:08  字数:2963

 从八月底开始,结束了一个多月的整训编练工作,士气非常高昂的第一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主力共计二十六万多人。
分别在林帅、聂荣臻,和刘伯承、杨尚昆的率领下。从川东地区挥师西进,开始了横扫四川省的四川战役。
其实,中央红军到达重庆地区的一个多月时间内,也多次致信川军刘湘,希望他能够停止内战、率部起义,和红军合作,公共建立四川抗日联合政府。
可是刘湘却一直在犹豫之中,并且在一个多月之间内,调集了二十万川军,密布在成都附近,摆出红军依一决胜负的架势。
同时,刘湘秘密谋划,转移资源向西康省转移,期盼在四川丢失后,自己能退守川藏边境。进入山区。准备和红军长期周旋。
然而,主席和寻淮洲早就识破了刘湘的企图,因此两人早就制定了仔细稳妥的四川攻略计划。
此次寻淮洲虽然兵出西北,执行一项秘密任务,可是在寻淮洲动身之前,早就协助主席做好了攻川方案。
从战略层面上来说,就是要先取西康再击成都。用强大的兵力对四川刘湘部形成极大压力,争取促使刘湘作出正确选择,而和平解放四川。
若是刘湘执迷不悟。那么解放军也不介意大军攻城,用武力拿下成都等四川平原地区的各个城市。
因此,此次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联合出动,攻击方向,却各不相同。
刘伯承、杨尚昆率领第二野战军全军在第一野战军的掩护下,秘密西进,绕过成都的四川盆地上的重要城市,直插川西的川康省。
而林帅和聂荣臻则率领第一野战军十三万多人,兵分两路,一部分兵力开始堂而皇之地从重庆地区出发,每日行程几十里路,开始了向成都地区攻击前进的进程。
同时,根据军委指示,已稳定控制了贵州地区的第二集团军也从八月底开始,又肖克率领一个主力师加上集团军炮团等直属部队近三万人。由黔北向川南泸州地区攻击前进。
到了九月中旬,刘伯承、杨尚昆率领的第二野战军,通过长途奔袭,直插川藏边的西康地区,在连续发起几个战役后,已经横扫了川边西康特别区。
九月二十二日,第二集团军攻占雅安,全歼了盘踞在西康的刘文辉部六万多川军。
随即,在加强了川边防务后,大军挥师东进,一路横扫,乐山、眉山地区,直奔成都而来。
而此时,林帅和聂荣臻已经第一野战军从重庆地区出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稳步推进的方式由东向西,一路攻击前进,先后收复了南充、遂宁地区,于九月中旬,大军,逐步迫近了成都外围。
第一野战军另一部分,用长途奔袭的办法,直插川北绵阳地区,并且在九月中旬攻占了兵力稀缺的绵阳市,随即大军挥师南下,于九月下旬攻占了德阳市。
目前主力已经由成都北面渐渐靠近了成都市。
到了九月底,肖克指挥的第二集团军第二三师也顺利攻占了泸州、自贡、内江地区,并且渡过了长江,从南面向成都地区攻击而来。
到了十月上旬,第一、第二野战军和军委直属第二集团军主力三十万大军,已经对成都地区形成了合围,并且开始清理成都外围据点。
集中了二十万川军的成都,已经成了一座孤城和死城。
整个成都市笼罩在死神的阴影下。
面对如此情况,刘湘也知道大势已去,自己再也无力回天。
在我党多方争取和作出大量工作后,刘湘于十月十六号正式回复我党,接受我党提出的对成都地区川军的整编条件。并且协助我党对做好四川地区的管理工作。
十月十八日,刘湘通电全国,宣布四川地区加入由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抗日联合政府。接受共产党的改造。
同时我党发表申明,欢迎川军的起义壮举,同时任命刘湘为四川省省长,开始了对四川省进行新民主主义的改造。
随即,第二集团军回防贵州,第一、第二野战军在成都平原对四川战役中捕获和起义的二十多万川军经行了改造整编。
就在成都战役经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大西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大洗牌。
在七月份起,当全国红军根据军委要求编练的热火朝天的时候。
在张国焘的蓄意阻拦下,红四方面军却没能按照军委指示向川东转移,在中央指导下进行正规化编练。
从七月下旬到八月中旬,在张国焘等一小撮控制了红四方面指挥权的少部分人的执意指挥下。
红四方面军一直在甘南一带徘徊犹豫,到了八月下旬,张国焘不但不执行中央的指令;反而率队向宁夏方向突击,走向了离中央越来越远的道路。
虽然徐向前等红四方面军不少指战员,并不赞同张国焘这种有违中央命令的做法。
可是却因为张国焘把持了红四方面军的话语权,因此只能做批评斗争,却没法干预部队的行动方向。
到了后来,张国焘借口共产国际的指令,通过成立前敌委员会的方法将徐向前等反对错误做法的红四方面军领导排除在了红四方面军领导核心以外。
对于张国焘拒不执行中央政策和方案的态度,中央从七月底开始就多次通过电报形式,对其经行了批评教育,抱着治病救人的目的,对其经行摆事实,讲道理,希望其能够回心转意。
张国焘却是仍然执意孤行,开始如同历史上一样走向了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道路。
不过由于当前红军的形势和历史同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红四方面军绝大多数指战员都是坚定地站在中央这一边的。
张国焘通过控制手段封锁了消息,并且加大了对红四方面军的肃反力度,从八月下旬开始红四方面军开始向天水、平凉、固原地区出发。并且切断了与中央和军委的联系。
红四方面军既没有请示中央和军委,又没有寻求军委当前强大的情报支持。反而是孤独成军,希望在独自西北地区打下一边天地,打通和苏联的联系。然后在依托苏联王明等人的力量来篡夺中央的领导权利。
可是,对于红四方面军的动向,西北三马早就由最初的惊慌失措,到后来的层层设防,再到发展到最后在得到蒋介石的大力扶持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