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铸剑天下 >

第85部分

铸剑天下-第85部分

小说: 铸剑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部队后面指挥进攻作战的黔军两个师部和联合指挥所更是在红军发起攻击的同一时间,就被周刚山亲自率领的特战一大队队员给端了。
这时,红三军团和军委纵队从阵地上猛冲了过来,投入到了对这两个师两万多敌人的围猎之中,
这一战更是顺利,两万多黔军在红七师发起进攻后两个多小时就全军覆没,成为历史了。
同样,大多数敌人成了俘虏,少部分敢于反抗地黔军被就地击毙。
下午七点钟,红七师在战斗基本结束后,就撤离了战场,转移到制定地点稍事休整后,即将投入到下一个更大规模的战斗中。
思渠镇这个巴掌大的地方,今天晚上变得沸腾了起来。
在这方圆几十里路的范围内,目前已经驻扎着近四万中央红军主力部队。
两万多红七师部队,还有两万多湘军俘虏,五万多黔军俘虏。
就这小小的乌江边的山镇周边居然聚集了十四万人。
而且红军二六军团两万多人,还正在往这里赶来。
预计十三日开始,先头部队就能到达乌江边开始渡江。
十四日红二六军团近两万人,将会全部渡过乌江进入思渠镇。
对于两万多湘军俘虏,其实早在七月三日被中央红军押送回思渠镇开始就已经进行筛选整编的前期工作了。
为此,红七师的政治部和后勤编队,大量政工人员被大量抽调,来帮助进行俘虏整编工作。
因为这个时期湘军和黔军等西南军队多吸食鸦片。兵源素质也没有国民党中央军高,因此关于这些俘虏的整编,就更是非常慎重了。
为此,中央政治局和军委特意召开了专题会议,讨论俘虏转化整编问题。
在会上,寻淮洲给大家介绍了红三方面军俘虏整编的大量经验。将红三方面军关于俘虏编练的指导原则和编练细节均做了一一介绍。
最后,中央政治局和军委决定军委编练委员会,又主席亲自担任编练委员会主席,朱德、周恩来、寻淮洲担任编练委员会副主席,其他也些中央红军高级将领均被任命为编练委员会委员。
同时将具有成熟的编练经验的王如痴、彭干臣等原红三方面军外线军团主要领导人均吸收进入编练委员会,也成为了编练委员会委员。
会议同时决议,在今后一段时间,全国工农红军的编练工作均接受军委编练委员会指导,由编练委员会作出统一规划部署,各部按计划组织实施。
同时,红军开始逐步向正规化,集团话过渡。
经过编练委员会整编后,均实行集团军和大师制。
详细计划有编练委员会统一制定下达。
从四日开始,湘军两万多俘虏经过大量的诉苦运动和三查运动。
清理除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军痞军霸。这批人在被经过公开审讯后,被就地枪决。
同时,从湘军中筛选了一万六千多名没有毒瘾或者毒瘾较小,经过短期戒毒即可根治,同时其他方面条件合适的士兵,作为投诚战士,吸收进了红军行列。
这部分兵力经过整编后,被编制成了两个补充旅,准备等红军二六军团到达后,再统一整编规划。
这部分工作到了十一日,已经全部结束了。
两个补充旅也已经在经过中央红军骨干初步填充后,开始了正常训练,和戒毒工作。
在经历了湘军俘虏的整编后,再次整编这五万黔军俘虏,就显得驾轻就熟了。
在编练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中央红军从十三日开始有条不紊地对这部分俘虏开始了筛选整编工作。
七月十四日下午三点钟,主要大佬赶往了思渠渡口,准备迎接红军二六军团主要领导进入思渠。
从十三日下午开始,红二六军团的先头部队已经开始陆续渡过了思渠渡口,进入思渠镇。
今天是红二六军团主力进入思渠镇的日子。
红军二、六军团部队在接到中央和军委电令后,于七月初开始从湘鄂边根据地的湘西桑植县出发,采用迂回曲行的方法逐步甩开了湘军几万兵力的围追堵截。
后来因为红七师的强大攻击力,震慑了湘军总指挥何健,使得起主动撤军,并且向红军二六军团示好。
如此红军二六军团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同时,红七师在七月三日在乌江东岸干掉了红湘军两个师的兵力后,用攻击前进的态势,想湘西方向迅速移动。
先头部队已经在八日和红军二六军团实现了会师。
等确定红军二六军团已经安全无虞后,红七师才秘密回师西进,发起了歼灭黔军的战役。
因此,红军二六军团顺着红七师帮他们开辟的前进场一路行来,比较轻松,没有多大的减员情况出现。
到了今天下午,红军二六军团主力终于赶到了乌江东岸的思渠渡口。
下午三点钟,红二六军团的领导,二六军团总指挥兼二军团军团长贺龙,二六军团政委兼二军团政委任弼时,二六军团副政委兼二军团副政委付政委关向应,红二军团参谋长李达,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红六军团政委王震,红六军团参谋长谭家述等红军二六军团主要领导人顺利通过了浮桥,到达了乌江西岸。
主席等中央大佬,此时已经在岸边等候了,会师的场面自然是一番热闹感人。
在主席和贺龙等红二六军团领导一一握手后,还特意微笑着将寻淮洲介绍给了贺龙、任弼时等红二六军团主要领导。
这些人看到寻淮洲自然又是一番激动,要知道,寻淮洲现在已经成了红军内部的传奇了,不论是高级领导还是普通战士,对他都有一种神奇的感觉。
大家的热忱激动倒是将寻淮洲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看着这些后世敬仰的伟人们,寻淮洲避免露出些许腼腆的神情,倒是让在座的大佬们莞尔不已。
大家想着,就是这么个还有点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居然就能创造出我党、我军如此的奇迹,大家心中也感慨不已。
在红二六军团的领导被接回了思渠镇之后,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不过由于时间时间紧急,当夜,中央即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连夜研究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汇合后的部队整编和发展方向问题。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在上次的政治局会议上已经有了初步意见。
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和红二六军团的主要领导经行沟通交流。
经过深刻沟通后,会议商定,红二军团随中央红军主力北进重庆地区,在重庆地区与红三方面军外线军团主力汇合,并且在重庆地区完成部队整编工作。
同时,以中央红军一部和红六军团为基础对当前投诚战士进行整编,组成入黔部队。


第一一三章 会师黔湘边六
更新时间2010918 8:28:37  字数:3293

 整编后部队改名为红军第二集团军,红第二集团军为军委直属集团军,下辖第二一师、第二二师、第二三师。
每个师编制二万两千余人,师编制参照红三方面军编制执行。
炮兵、工程兵的特殊兵种,因为装备缺少,暂时缩减编制,等以后装备补充后,再行扩编。
同时预留第二零四师骨干编制,等贵阳作战结束后,通过俘虏兵源补充,扩充为第二四师。
第二集团军的编制计划安四个主力师加上直属部队共计十一万多人。
第二集团军今后主要负责贵州方向作战和防务。
随即军委下达了红军第二集团军的人事任命。
红军第二集团军军长肖劲光,政委任弼时,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关向应,参谋长肖克。
其他各级领导均各有任命。
七月十五日开始,红六军团和中央红军一部,共计一万四千多人,开始对一万多湘军投诚战士以及四万多黔军投诚战士的整合编练进程。
从七月十六日开始,主席等中央大佬率领中央红军和红军第二军团共四万人开始向重庆方向移动。
寻淮洲则特意被主席安排留在了思渠镇,协助红军第二集团军完成编练任务。
同时以军委委员,军委秘书长、主席秘书的身份负责直接指挥贵州境内作战。
其实红七师和特战一大队队员已经于十四日晚间开始秘密南下,开始执行主席和寻淮洲秘密制定的长途奔袭贵阳城的计划了。
思渠镇离贵州省省会贵阳城有七百多里路,多是崇山峻岭,深山大川,道路崎岖难行。
因此尽管红军在思渠镇盘亘多日,而且顺利歼击了王家烈派来围剿红军的六万大军,可是远在贵阳的王家烈还是怎么也没想到红军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来个奇袭贵阳城。
当前贵阳城内有王家烈两个师和中央军薛岳部一个师的共计三万多人的兵力。
这几日红军在思渠镇整编部队弄得热火朝天,让王家烈很的牙痒痒的。
从十三日王家烈得到前方暗探汇报,自己派去围剿红军的六万部队全军覆灭。他就深感恐惧,整日在贵阳城是坐卧不安。只感觉惶惶不可终日。
虽然前方情报说红军主力部队一直在思渠镇一带整编集训。
而且从十六日开始思渠镇已经有部分红军部队开始出发北上。
可是王家烈却一点也不觉得心安。
从红军分兵行动可以看得出,留在思渠镇的这部分红军若是整合了自己的部队的俘虏,应该能达到六、七万人。
若是这六、七万人挥师南下,自己则如何是好啊。
现在王家烈还真希望蒋介石能够在自己这里增加驻军呢。
可是现在,蒋介石不要说在贵州增加驻军了,甚至最后留在贵州的薛岳部一个师的兵力他还想调回华东战场呢。
因为,蒋介石现在面临这内外交困的非常艰难的局面。
粟裕率领的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主力,自从七月上旬,停止向长沙方向进军后,便突然掉头向东,一路横扫江西省。
十几万大军,在粟裕的指挥下,兵分三路进入从湖南东部杀入江西省。
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现在可谓是兵强马壮。
这十几万大军,如滚滚洪流,滔滔向前。
现在江西省国民党军队,大多已经被红军歼灭或者是被蒋介石调派到华东战场保卫大城市去了。
因此,江西省全省残余兵力非常有限。
整个江西省省都可谓是非常空虚。
全省中央军主力部队驻军加起来也不足十万人,而且还分散在省内各地。
省会城市南昌,在被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歼灭了从南昌调往九江战场的五个师以后,也只剩下了三个师不到四万人。
在强大的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面前,完全不足自保。
因此从七月上旬开始,一直到七月二十日为止。
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在粟裕的指挥下,用半个多月的时间,横扫了江西省除南昌以外的几乎所有城市。
同时,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根据中央和军委指示,将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时,留在江西、浙南、闽西、粤北等革命老区,坚持游击作战的苏区中央局和苏区红军及大量伤病员近两万人全部接到了皖浙赣抗日民主根据地。
让寻淮洲深感欣慰的是,因为寻淮洲的到来,红七军团的表现出色,极大地调动了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的兵力,大大地改善了苏区的生存环境。
而且,从一月下旬开始,寻淮洲就派遣了得力精干的多支小分队,深入到了苏区,协助江西苏区开展了反围剿和分散突围的方式,逐渐不摆脱了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围剿。
使得原本历史上都是牺牲于三五年上半年的一大批革命家、烈士如瞿秋白、何叔衡、贺昌、阮啸仙、刘伯坚、毛泽覃等人,在现在均没有牺牲。
此次,这些领导人均被粟裕接回了皖南徽州的根据地。
从七月二十日开始,红三方面军十几万大军开始以南昌为中心,从三个方向,向南昌城紧逼过来。
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南昌围困。
在南昌城在围城六天后,国民党守军在我党、我军强大的宣传攻势下,集体放下了武器,选择了向红军投诚。
到三五年七月二十七日,这个南昌起义八周年的纪念日,红三方面军内线兵团不费一枪一炮,和平解放了南昌。自此,江西全境均被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全部控制。
当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在江西省内横扫敌军的时候,寻淮洲正在思渠镇指导红军第二集团军进行整训工作。
寻淮洲和肖劲光是老朋友,原来在红七军团时,两人就是老搭档,当时寻淮洲是军团长,肖劲光是政委,粟裕是参谋长。
三人在长期的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后来肖劲光被迫害,不过在长征后,主席逐步取得红军领导权之后,深得主席信任的肖劲光迅速被主席重用。
此次安排肖劲光出任红军第二集团军军长一职,也是主席和寻淮洲共同商议的结果。
其实红军第二集团军的成立主要是为了镇守贵州一带。
而贵州省当前,面临这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相邻省份的巨大压力。
虽然主席和寻淮洲分析,在红军当前逐步强大的情况下,这些西南和中南军阀未必敢对贵州红军直接用兵。
可是为了应对复杂局面,贵州地区一定要安排得力大将坐镇。
因此,主席和寻淮洲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肖劲光和任弼时。
这才有了肖劲光出任军长,任弼时兼任政委的红第二集团军的诞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