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康乾御警 >

第77部分

康乾御警-第77部分

小说: 康乾御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杀雅齐克不是因为他不尊重我,也不是因为言语不和,而是因为他张扬跋扈,恶贯满盈,我接到线报。此人利用职务之便,隐瞒朝廷,暴敛税款欺压当地汉人,不但如此,他还对教管营里面的流放女眷下手,玷污了数名女眷,玩弄之后,他为了防止罪行暴露,把那些女眷又全部杀害。

我来此上任之后,闻听此言,便想对此事进行调查,雅齐克知道我在调查教管营女眷失踪被害一事,率众来此围攻我,故意制造话题矛盾,然后拔刀砍我,迫于无奈之下,我只得挥刀自卫。”

说完这句,刘华顿了顿,然后走到这座宅院门前,从怀中取出胤禛送给他的那块怀表,把怀表挂在了那一扇仅存的破门上:“此物乃是万岁爷赐给太子殿下的,然后太子殿下又赏给了四爷,来盛京之前,四爷把它送给了我。

来这里的时候,雅齐克说这座宅院是知府大人为我安排的独门小院,既然这样,我便将这件御赐之物供奉在这扇破门上,因为我找了一圈,发现就这扇破门还算拿得出手。

我决定了,以后我就睡在这垃圾堆了,我受点委屈不要紧,但是我不能委屈了御赐之物,说什么也得给它找个像模像样的地方供着,可是纵观这一块儿,我实在找不出来啊。

待我回京之后,便将你们对待御赐之物的态度禀报给四爷、太子、圣上,我告诉他们,知府大人清正廉明,为了不给当地增加负担,把这件御赐之物给供奉到了垃圾堆里,让圣上他们好好表扬知府大人一番。”

刘川没有想到刘华的嘴皮子这么能说会道,一番话理论下来,便将事件上升到不敬御赐之物的层次上面去了,刘华把四爷、太子、圣上、挨个点了一遍名字,整的跟那些人多么熟似的,刘知府还真被刘华的话给唬住了。

见到刘华拿出的那块怀表后,刘川半信半疑之下走到了怀表面前,仔细打量了一番,看到上面刻着的龙纹后,他陷入了沉思之中,心中疑惑道:“难道?这个姓刘的是万岁爷的心腹?是专门来查我的?要不然的话,盛京那么多州府,圣上为什么单单把他安排到我这里呢?”

有了这种怀疑,刘川更加谨慎了,对于雅齐克的一些所作所为,刘川早就有所耳闻,但是他懒得管,只不过他没想到,现在刘华会拿这件事情做文章,如果真要仔细追究责任,他这个知府也会受到牵连,因为之前雅齐克没少孝敬他。

衡量了一番得失,刘川决定在弄清刘华的背景前,暂时不替雅齐克出头了,毕竟他有十多房妾室,小舅子大舅子加起来足有四五十个,没有必要为了一个整天只知道惹祸的人,跟刘华闹得太僵,即使刘华的品级在不入流,可好歹也是朝廷派过了的,不看僧面还得看佛面呢。

想到这儿,刘川淡淡说道:“雅齐克的事情暂时放一放,刘总捕头既然来到我辽顺府上任,那本府便安排一下刘总捕头的分工吧。

衙门里的差事不算多,刘总捕头以后不用去那里盯着了,刑捕房的事情,本府自会安排其它人处理,刘总捕头没事时就盯着管教营里的那些流犯吧,只要那里的人不出事就行。

放心吧,本府来此上任已经七八年了,管教营里面一次事情都没有出过,这里天寒地冻的,边境上还有驻军,根本不用担心他们会逃跑,你平时去那里溜达一圈就成,虽然工作清闲了一点,但是至少干起来省心。”

听完自己的分工后,刘华心中已经忍不住骂街了:“卧槽……果然给我穿小鞋了,这厮上来就把我给架空了,得……我这朝廷钦点的总捕头现在变成吃闲饭的了。”

ps:最近六划手中压着一起案件,限期侦破类型的,所以最近压力山大,下周尽量双更,祝读友心情愉快。

第一百四十二章闲的骨头都快散架了

时光一晃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期间,刘川给刘华另找了一个住处,想让刘华搬过去住,可是刘华却拒绝了刘川的安排,他花钱雇佣村民们把废宅里的垃圾清理出来,又去城里雇人把宅院重新修缮了一番。

当宅院修缮好之后,刘华跟沈娇琳便住了进去,看到屋里面的火炉后,为了在这里不受罪,他一下子购买了一百两银子的木炭和一百两银子的柴禾,当木炭和柴禾运来后,直接把院子里给堆了个满满当当的。

取暖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温饱的问题又来了,沈娇琳不会做饭,刘华只会煮清汤面,两人连续喝了半个月的清汤面后,全都受不了了,只得厚着脸皮的去村子里混饭吃,幸好村民们质朴实在,不管刘华两人去谁家吃饭,大家都热情的欢迎招待。

刚开始时,刘华去知府衙门里办了几天差,但是没有一件事情顺心,首先,他去询问自己俸禄的事情,结果管俸禄的人告诉他,知府衙门现在财务紧张,等财务压力缓解了之后再给刘华发俸银。

后来刘华想要重新招收一批捕快,用来顶替原来的那些捕快,可是刘川毫不犹豫的把这个主意给否了,说什么也不同意刘华招收新捕快。

见此情形,刘华又生出一个计划,打算效仿扬州的做法,雇佣几个汉人聘为临时捕快,去辽顺府的赌场查赌,但是这事传到刘川的耳朵后,他又给制止了,称那些赌场都是合法经营的,衙门里颁发了营业执照,严令刘华不得胡来。

这里不是扬州。衙门里面的捕快们,没有一个听刘华的话,他们可不管你是不是有品级的捕快,在这些满人捕快的眼里,他们满人的身份比任何品级都尊贵。

手下的捕快不听话,刘华就成了光杆司令。捕快们做任何事情都故意避开刘华,知府衙门里的官员也不理会刘华,在知府衙门的这几天,刘华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空气。

呆了几天后,刘华又想出了几个治理辖区的好点子,比如推行扬州捕快们的分类政策,各司其职的为百姓服务,或者侦破陈案旧案,通过罚款了获取收入。但是这些点子到最后都被刘川给否决了。

看到刘华脑子整天层出不穷的冒出新点子,刘知府担心刘华会惹出乱子来,所以便不想让刘华来衙门办差了,可是他又不能明着驱逐刘华,毕竟刘华是朝廷派来的总捕头。

思来想去之下,刘川想出了一个主意,他下令重新装修刑捕房区域的办公房屋,重点装修刘华的那间办公室。装修队按照刘川的授意,先把各个房间里面的炉子给拆了。

炉子一拆。屋里就呆不住人了,于是在装修期间,所有的捕快们都回家居住了,白天除了值班人员之外,其余的捕快暂时不用到衙门里办差了。

这样一来,刘华的办公室没发呆了。所以只得回家歇着闲玩,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别的屋子都装修好了,唯独刘华办公用的那间房屋还没有修好,看到这儿。刘华也明白了刘川的用意。

本想去折腾刘川一番,但是正巧赶上沈娇琳因为水土不服生病了,为了照顾沈娇琳,刘华只得放弃了折腾刘川的念头。

等沈娇琳的病康复之后,刘华担心她的病情复发,便守在她身边,给她讲故事解闷,教给她玩牌,打麻将,一来二去之下,刘华争斗的心思也就慢慢淡了下来。

“三带一、顺子、四带二、一对八,欧耶,春天打成了,每人翻番输双倍,给钱给钱,一局一清账,概不赊欠。”刘华一边洗着自制的纸牌一边兴高采烈的催帐。

在他对面,沈娇琳和张老爹有些不满的把铜板递给刘华:“你就不能让着我们一点?这都斗了一天的地主了,我还一局也没有赢过呢,在输下去,我的棺材本估计也得跑到你钱袋子里去,算了,我还是不完了。”

见张老爹想要退场,刘华急忙劝道:“这才哪跟哪儿啊?咱们再来几局,要是我今天赢够了五十文,我晚上请你们二位吃羊肉,再陪我斗两局,要不然的话,我非得闲出病来。

来的时候,十三爷说托合齐要带兵回盛京练兵,让我多盯着点,可我来这里都两个多月了,托合齐竟然连个影子都没有出现,你说十三爷提供的这是什么情报啊?”

听到刘华的牢骚声之后,张老爹笑道:“这才多么长时间啊,你就沉不住气了,托合齐既然带兵来此训练,那肯定要去兵部报批备案,等兵部通过层层审批,同意了他的练兵的方案后,他还要调度军装和粮草。

这么一来,等部队开拔赶到盛京,最快也得三个月左右,现在才过了两个月,要想见到托合齐的部队,按照我的计算,你最少还得等一个月。”

“还得等一个多月啊,剩下的日子我该怎么熬啊。”抱怨了一声后,刘华好像想到了什么:“对了,张老爹,我想雇佣两个丫环,平时做做饭,洗洗衣服,咱们附近谁家的女孩的愿意出来干这个,我哪儿工钱从优、待遇从厚。”

“你怎么想起雇佣丫环了呢?”张老爹疑惑的看着刘华。

闻言后,刘华说道:“是这样的,娇琳这不是身子骨弱吗,这段时间除了跟我喝清水煮面条,就是跟我四处蹭饭,大冷天的还得帮我洗衣服,她这一病,我才发觉亏欠她这么多。

我还不知道要在这里待多久,总不能以后我俩还是这样过吧?所以我才想雇俩丫环,这地方你人头熟,你说哪里能够雇到好人家的孩子,只要会洗衣服做饭就行,别的无所谓。”

听到刘华的话后,张老爹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告诉刘华:“是这样啊,那你去白山岭教管营里面看看吧,那儿有许多女眷,都是关内罪臣家里的女眷,家主犯罪,她们跟着遭殃,因此都被连累流放过来了。

她们针织女红、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全都是内行,只要你拿着当地总捕头的批文,然后按照雇佣人数,给当地教管营里面的营官交纳一笔“保费”,就能把人雇来,其实这所谓的保费,就是赎身钱,管教营里面的流放人员一旦被雇走,就等于是雇主的人了。

你现在是知府衙门里的总捕头,也正好分管教管营,所以批文这一块儿不用愁,剩下的只剩下保费了,按照盛京将军府的规定,从管教营里面雇佣一个人,必须要交纳一百两银子的保费。你身上有这么钱吗?”

第一百四十三章白山岭管教营

白山岭管教营,位于辽顺府东侧的白山岭下面,整个管教营里面关押着五千多名流放人员,这里面有汉人也有满人,他们以前都是官宦人家里的仆人或者家丁,因为家主犯罪了,他们这些下人全都跟着遭殃,被发配到了这里。

流放人员的管理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罪过较轻之人,比如张老爹,他以前身有官职,属于被上司连累,本身没有太大的罪过,被流放到这里后,便居住在监管营外围,只要按期去衙门报到,按时完成管教营里交待的任务就行,等于现在的监外执行。

另一种则是罪过较重之人,他们和劳教差不多,来到这里之后直接就塞进了教管营,然后没日没夜的从事劳动工作,开荒、挖掘河道、采石、铺路、种植作物、山上伐木,什么活累他们就干什么。

因为这里的天气寒冷,地面常年冻的和石头似的,铁锹根本铲不动地面,但即使这样,他们也必须按时完成营官交待下来的任务量,否则的话,轻则一顿鞭子,重则一顿板子。

因为长期从事劳动,这里的流放人员,手脚全都冻出了疮,可即使这样,他们还是要进行工作,这类流放人员被分成了数个营区。

这些营区有的专门负责洗衣做饭、有的专门负责铺路采石、有的专门负责开荒种植作物,白天鸡叫时必须起来劳作,夜晚见到星星后才能回去休息。

他们这么辛苦的劳作,没有任何报酬,收工后,监管营里面的官兵会巡视一圈,查看他们是否完成了工作量?如果没有完成工作量。便不准他们休息,让他们继续去工作。

到了收获季节,监管营里面的官兵,会把这些流放人员打来的粮食取走一大半,只给他们留下最基本的口粮,让他们自行分配。如果粮食不够吃的,那就只能挨饿了。

可即使这样,监管营里面的流放人员也没有外出逃窜,不是他们不敢,而是他们不想,因为监管营旁边屯有常驻军队,这些军队里面的士兵每天都交叉巡逻,巡逻路线无死角,根本不给流放人员逃掉的机会。

就算流放人员从军队的眼皮子底下逃出去了。可是整个白山岭管教营,东面是军营的驻地,北面是白山岭,南面有森林,军营驻地就不用说了,进去之后肯定出不来了,直接被灭掉。

而白山岭和森林虽然看似安全隐蔽,可一旦进入了山岭和森林。不是被冻死在里面,就是被里面的野兽给吃掉。根本逃不出去。

只有监管营西面是出口,有机会逃出去,可是那儿却有一条松花江把路给拦住了,在唯一的桥梁旁,监管营修建了十六个哨岗,作为二道防线。并驻扎了一千名步兵和两千名骑兵。

凡是从监管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