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盗宋 >

第540部分

盗宋-第540部分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会有什么。
可是今天当他们打开了木箱之后,露出了里面的东西,不少人顿时都失望了,这里面既没有什么金银财宝,也没有铜钱,更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而是一些铁皮桶,一头带毛刷的长杆,铁条,圆滚滚的铁弹,还有架子上固定的一些黄澄澄的铜管子,根本就看不出这些东西是什么用途。
只有很少的一些人一眼认出,这些东西似乎当年高怀远在发动兵谏,剪除史弥远一党的时候动用过一次的东西,不由得顿时狂喜了起来。
他们其实每个人都心知,今天他们留在这里,等待他们的将是蜂拥而来的蒙古大军,他们只不过只有区区千余人,想要在这么一个并不算险要的地方顶住大批蒙古军的进攻,所有人基本上都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他们之所以没有逃走,全凭的是他们对高怀远的忠诚,即便是死在这里,他们也不会抛下高怀远这个令他们敬仰的主帅,他们愿意用生命来保护高怀远的安全。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想活下去,但是刚才他们却没有这种信心,直到这些认识这些木箱里的东西的人看到这些物件之后,希望才重新得以燃起,有些人立即拉住身边的人叫道:咱们这下有希望了!再也不用怕那些鞑子过来了!哈哈!
不明就里的那些官兵被这些个人搞得一头雾水,不知道他们这几个人为何看到木箱一开,便如此兴奋,但是隐隐的也感觉到这些东西搞不好是一种很犀利的武器,这定是高怀远凭借的最后利器。
于是大家伙也都变得心情好了一些,干活更加卖力了起来。
范队正,离我们最近的蒙古军离这里还有多远?高怀远对那个出去探路的斥候队的队正问道。
启禀大人,最快他们可能会在半个时辰之内抵达这里!这个范队正立即答道。
高怀远点点头,心中稍安了一些,这个时候天空刚刚泛亮,第一缕阳光还未洒在这片大山之中,所以他还有一点时间准备。
而邢方那些人在开了木箱之后,立即开始将这些东西从大车上取下,立即分做两队,将一门门保养的黄澄澄的铜炮还有小型火铳抬下了大车,并且安放在了一些带轮子的硬木底座上面,然后拉开,按照邢方的要求,布置在了阵地两翼位置。
高怀远粗点了一下,这次邢方从卧虎庄拉来了六门中等口径的铜炮,还有十二门小口径铜炮,同时还在箱子里面装了不少的火药以及弹丸,甚至还带来了十杆长管的火铳,火力在这个时代可以说已经相当强悍无匹了,有了这些东西之后,高怀远便安心了不少,蒙古鞑子虽然厉害,但是他们也都是娘生的肉长的,在这样现代化的武器面前,定会给他们一个超级大的惊喜的。
邢方手下的这帮人显然长时间进行火炮的操练,无论是组合火炮还是布置炮兵阵地,都十分熟练,速度非常快,而且各门火炮都显然提前安排好了各自的炮手,拆箱之后丝毫不乱,马上各自组合成小组,推着各自的火炮进入了阵地,将炮口对准了山下那道几百人正在开挖的壕沟前面。
中等口径的铜炮六个人负责一门,小口径火炮四人负责一门,十杆长管火铳则是两个人一杆,很快便各自就位,进入了阵地之中。
大人!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呀?一个来自殿前司的亲兵没见过这些东西,好奇的堆高怀远问道。
此乃战争之神!一会儿你便可见识到他们的厉害了!呵呵!高怀远信心满满的对这个亲兵解释道。
擦炮膛!邢方威风凛凛的抚着腰间的流云弯刀的刀柄,对着手下那些兵卒们叫道。
每一门火炮都有一个炮长,这些炮长立即重复邢方的口令:擦炮膛!
于是一个持长杆的炮手立即大步走到炮口处,将一端是裹着棉布的长杆插入了炮膛之中,来回用力的擦拭了几下,将炮膛之中的油脂擦除干净,然后立即反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开药箱,取药包、装药!邢方看诸人按照他的要求完成了动作之后,立即又下令道。
装药装药各炮长随即传达他的命令,一个个被搬到炮座后面的铁皮箱立即便被人撬开,从里面取出了一包包提前包裹好的药包,被装填手捧着到炮口处伸手将其放入了炮膛,马上有人持着炮杆过来,接替了他们的位置,用炮杆立即捅入炮口,将这些药包捣入到了炮尾的药室之中。
一个炮手上前,在火门处用一个铁锥扎了一下,将一根装了火药的空心羽毛管插入了火门之中,刚好将羽毛管插入到了药室的药包之中。
实心弹装填!邢方接着大声下令道。
一个个炮手随即从木箱之中取出了一颗颗圆滚滚的铁质弹丸,随即包裹上了棉布,送至了炮口的喇叭口中,装填手再次上前,用长杆将这些裹着棉布的铁丸捣入炮膛之中,一直使这些铁丸紧紧的压在药室的药包之上。
前方五百步定炮!邢方再一次下达指令。
炮手们立即协同开始调整火炮的仰角,瞄准手趴在炮身后面从望山和照门瞄准目标。
完毕!完毕!一门门火炮的炮长很快便开始叫了起来,禀报邢方他们已经完成了瞄准。
高怀远和众多人都在看着邢方等人的行动,许多人被他们搞得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但是高怀远却比谁都清楚,邢方他们做的如何。
经过这么多年的潜心操练,这些高怀远的种子炮兵们,可以说早已将操砲练得炉火纯青,动作整齐划一,丝毫没有一点混乱,速度之快让高怀远也暗暗称赞,在他一手培养之下,这些炮兵们早已经对火炮的操作驾轻就熟了,火炮的操作流程已经固定下来,而且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火器的极限,虽然还比不上后世现代火炮,但是起码可以达到明朝中期火炮的质量,特别是在装填方面,甚至还超出明朝的水平,唯一让他有些遗憾的是,这些火炮因为要隐藏起来,不得不放置在小型四轮炮座上面,而不是正儿八经的野战炮架,更适合城防之用,而不太利于快速机动野战使用,这样多少有些影响到了火炮的发挥,而且他最新式的后装式弗朗机火炮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大冶县铸造,所以没有能运来这里,让他实战检验一下。
不过既便如此,这些家伙也足够让蒙古鞑子喝一壶了,作为最新式武器第一次投入战场,他相信会给蒙古鞑子们巨大的震慑的。
也就在邢方刚刚完成火炮的装填于安放之后,远处便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队蒙古骑兵便出现在了山道上,飞快的来到了山脚下面,在为首的蒙古军官的指令下,纷纷拉住了马缰,停下了脚步。
还在紧张构筑工事的宋军随即便开始朝山上撤退,并且在令旗调度之下,迅速的结起了兵阵,双方就此开始了对峙。
那海皱着眉头朝对面宋军望去,审视着眼前的这支宋军,观察着这支宋军的兵力以及士气,昨天他们在将利县收到了斥候密探的快报,说从七方关又出来了一支宋军,正在朝着将利县方向行进,兵力不多,只有一千多人左右。
拖雷当即便命令那海,率领一支兵马,立即离开将利县连夜赶往七方关干掉这支来援的宋军,听闻这支宋军只有区区不过千人左右,那海这次信心十足,他决心再不能如同海拉苏一般,被宋军打个落花流水,所以他点齐了三千兵马之后,便连夜朝着宋军出现的方向赶了过来。
这一路上他们沿途斩杀了不少的宋人难民,稍稍的迟滞了一些速度,不过这也让他的手下的兵将们过足了杀人的瘾,抢了不少的宋人的财物,要不是他们要赶路的话,恐怕还能抢得不少美貌的女人,可惜的是他们无法携带这些女人,不得已之下只得也一起杀掉了他们,现在他麾下的这支先遣抵达的兵将的马脖子下面,基本上都悬挂了数量不等的血淋淋的人头,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他们对武力的一种炫耀,也是他们领取战功的凭据。
(45278941954)
第六十二章 那是何物
看着对方兵阵中的大旗,那海也搞不清对方的身份,斥候都是笨蛋,居然没有搞清楚这支兵马是什么人的部下,可是让他疑惑的是,宋军不该只派来这么一千人的兵马,来救援已经被他们两万大军团团包围的将利县城。
而且这支宋军眼下的表现也很是奇怪,他们肯定是提前已经探知了自己这些蒙古大军要来解决他们,可是这一千多人,居然没有选择朝七方关撤退,却选择了在这里构筑简陋的工事,等候他们大军的到来。
这一条让那海很想不通,难不成这帮宋人疯了吗?还是他们自以为自己都是神仙,可以以一当十的对付他们蒙古武士呢?这一点实在是有些说不通。
但是看罢了这支宋军的结阵以及装备、士气等之后,那海首先可以确认的是,这支宋军绝对也是一支骁勇之军,因为他们的装备质量非常好,即便是普通的兵卒,都穿的是制作精良的山字甲,这在他们最先遇上的宋军之中很是难得一见,所以他判断这支宋军一定是南宋最精锐的兵马,而且经受过非常严格的训练,绝对是一支劲旅。
这可能是对方选择留下来在这里抗击他们的原因吧!在看罢了这支宋军之后,那海心中暗自这么想,而且居然还让他稍稍的有点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作为一个千夫长,那海跟着拖雷,已经征战多年,虽然比起有的人不算太好,但是起码对战场的观察能力还是相当有点经验了,短短的扫视,他便看出这支宋军不好对付,而且对方已经在很短时间之内,在山坡上连续构筑了三道简陋的防线,基本上可以遏制蒙古骑兵由这里朝山上冲击,所以那海所率作为先遣到达的这支骑兵,已经失去了最佳的击溃对方的机会,而对方显然也已经算好了距离,一道壕沟,便让蒙古骑兵最擅长的骑射技能直接作废。
那海当即便作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那就是在这里监视这支宋军,等待后续的步军到达这里,然后再行进攻事宜。
高怀远也在山上打量着出现的这支蒙古骑兵,显然这支骑兵并非蒙古族人构成,从肤色还有服饰以及对方的旗幡上,他看出来者乃是一支由色目人组成的骑兵队,数量不低于一千人,而色目骑兵现如今早已成为蒙古大军的重要组成力量,甚至战斗力不逊于蒙古骑兵,对方装备的质量上也不逊色,全部色目骑兵都身披铁甲,每个人都在随身携带了长枪、腰刀、圆盾、骑弓,并且每人的站马上携带有三四壶箭支,一些人还携带了不属于正规装备的套索、连枷等武器,战斗力十分强悍。
今天也幸好是斥候发现了这些蒙古军的行动,提前赶回来报于他得知,否则的话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仅凭这支色目骑兵,恐怕他这支兵马,便很可能会被对方吃掉,甚至连骨头渣都留不下。
看着下面这支蒙古军,高怀远心中暗呼侥幸,他下决心可以说是太及时了,再晚一点,这一仗就真不好说了。
看着下面的这支先行到达的蒙古骑兵,大部分宋军并不清楚他们的情况,各个都暗自定睛观看对方,有些经验不太丰富的兵卒看到下面这支骑兵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队列整齐,不由得开始有些产生出轻视之心来。
高怀远对李若虎点点头,李若虎立即明白,今天高怀远将指挥权交给了他,于是立即点点头,大声对宋军兵将吼道:
弓弩手上前,以石垒为掩护,准备!
军中弓箭手随即出列,大踏步走到了刚刚用石块筑起的矮墙后面,纷纷将弓臂别在小腿用力一扳,压弯了弓臂,伸手将弓弦挂在了弓耳上面,用拇指试了试弓弦的力度。
古代行军打仗,并不像后世之人想的那样,真实的情况是弓手平时是不会将弓弦挂上的,为了保持弓臂的弹性,非战之时都必须摘下弓弦,让弓臂伸展开,进行养弓,只有临战之时,才会挂弦备战,所以只有军官下令之后,他们才会将弓弦张紧。
而站在高怀远左前方的邢方,观察了一下敌军的距离之后,认为蒙古兵驻足之地,已经进入到了他们大炮射程范围之内,于是回头朝高怀远望去,眼神中带有请示的意味。
而高怀远立即摇了摇头,对李若虎和邢方说道:莫急着用这些东西,听我吩咐再行发炮!
李若虎立即明白,高怀远这是要耍阴的了,于是对邢方点点头示意了一下,邢方立即点头走向了他的炮兵阵地。
没有李将军命令,不得发炮!做好准备吧!对着手下的那些炮手们,邢方将高怀远的意思传达了下去。
这些出自卧虎庄的后生们虽然平日勤于练兵,但是直至今天,他们才真正被派上了用场,对他们来说,这是第一次亲临战场,所以不少人都既兴奋又有些紧张,早已经跃跃欲试,想要放炮,轰杀下面的这些蒙古军了,听罢了命令之后,大家多少都有点泄气,于是只得放下了准备好的火把,定睛朝山下望去。
那海一直在朝山上的宋军阵列观望,不经意之间,他看到了宋军两翼布置下的那些奇怪的东西,不知道那是宋军的什么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