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盗宋 >

第528部分

盗宋-第528部分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听这王八蛋的,想想这段时间这厮如何对待咱们的,宰了他,拿去官军那里请功!杀了他!不待这个家伙把话说完,一个小头目便厉声叫道。
有人挑头了,剩下的这些人便更有胆子了,加上这厮平日对部下很是不好,轻者动辄皮鞭打骂部下,重者动辄就砍杀不听他的部下,倒行逆施之中,此时的他早已是众叛亲离,根本没人这个时候再管他了,就连他的亲兵也缓缓的退到了远处,主动丢下了刀枪。
只见一群人蜂拥而上,刀枪并举,一起朝着这厮杀了过去,可怜这个家伙根本没能抵挡几下,便被几根长枪从四面通入了他的身体,然后一使劲,便生生将这厮挑了起来,紧接着持刀之人上去,乱刀齐下,便将这厮给砍成了数段。
不待岳琨率军攻到城墙下面,便看到了城墙上竖起了一杆白旗,众多叛军在城上叫道:官军弟兄们,莫要再打了,我等投降便是!
岳琨不停,继续领兵冲向城门,于是城中叛军只得迅速打开城门,捧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跑了出来,迎接岳琨的到来。
于是问题很简单,达州城被官兵攻克,问题解决了,张同起码指望达州的手下去救援他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他的兄弟的人头这个时候被挂在了达州城的城门上面,天天几只乌鸦站在木笼上面,表示对这颗人头很感兴趣。
而黄严似乎没有岳琨表现出色,他这次只率领了三千兵马前往蓬州,可以说是三路兵马之中兵力最弱的,但是这也是黄严自己要求的,他将两千手下忠顺军交给了高怀远带领,只留下了最精锐的三千人,日夜不停的赶往了蓬州。
从叛军战俘那里得来的情报也让高怀远同意了他的要求,因为蓬州叛军眼下的兵力实在不算多,所以黄严便轻骑出发,率军赶往了蓬州方向。
但是蓬州的叛军守将赵二合却很是勇敢,他很快便收到了通江县城被宋军攻克的消息,而且得到了宋军来攻蓬州的消息,甚至还得知了这次宋军来攻的兵马人数,所以他很勇敢的便集结了蓬州的叛军,迎头朝着黄严先撞了过来。
这不是赵二合脑子被门板夹住过,抑或是他的脑子有进水的趋势,而是这段时间一来,他得到了一个经验,那就是官兵不可怕,官兵很好揍,而且一打就跑,实在是没什么好怕的。
通江县城被官兵攻克,在赵二合眼中,是梁铁头太没本事,而且官兵的数量当时比较多的缘故,现在官兵已经分兵了,朝着他来的只有区区三千兵马,他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于是按照他的逻辑和经验,他当即便决定,调集蓬州大部叛军,不待官兵到来,先迎上去,把官兵干掉,他要捏起来拳头,狠狠的给官兵来一下,让所有人看看,他赵二合才是真正的高手。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军终于在一个叫做营盘乡的地方迎头撞上,对于叛军的行动,黄严着实没有提前预料到,虽然他派出了斥候,在前面探路,但是不知为何,斥候却没有回报他前方出现大批叛军的消息,估摸着应该是不小心,被叛军擒获抑或是给杀掉了。
于是就这样,在黄严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他便一头撞入了赵二合的叛军所设的包围圈之中。
这不是黄严不小心,也不是他没经验,可以说是赵二合的运气比较好,首先伏击了黄严的斥候,使官军没有察觉到他们的埋伏。
一切似乎都按照赵二合的预料进行,他在营盘乡以南,陈驻了近一万叛军,形成了一个口袋,官军就这样在不曾察觉的时候,撞入了他的口袋。
于是故事很老套,赵二合同志很能干,当官军进入他布置的口袋之后,他便立即指挥着叛军伏兵四起,将黄严的这三千兵马包围在了中央,然后四面八方的向着官军冲杀了过来。
接下来赵二合很惬意的等待着看到官兵惊慌失措,然后在他的指挥下,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场面的出现。
可惜的是这一次出现的情况偏离了他的预料之外,因为他的对手,在被他包围之后,并未出现恐慌的情况,更没有出现当场溃不成军的情况。
官兵的表现出乎了他的意料,当他们包围了官军之后,官军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便立即收拢起来,列出了一个锋矢阵,将重兵集结于阵前,对叛军发动了反冲锋。
娘的,对方的主将是不是吃错药了?现在老子包围了他们,他们即便不溃乱,也只能摆出方圆阵防御,怎么他娘的摆出来一个这样的锋矢阵,难不成他们还想一举将老子的中军冲垮不成?赵二合当即便骑在马上指着前方的宋军骂了起来。
他身边的几个手下附和着他,也露出了嘲笑的笑容,连连恭维赵二合的眼光。
确实不假,这个赵二合还真是领过兵,打过几场小仗,而且受过一些教育,更是读过一点兵书战策,所以他算是张同手下比较能干的人,要不然的话张同也不会放心吧蓬州这个他们的老巢交给赵二合来驻防。
赵二合还真就懂一些战阵之类的常识,所以他自诩为张同麾下的第一智将,当初他们大败利州副都统司官军的时候,便是赵二合给张同参谋,中军抵住官兵,两翼出奇兵侧击官军两肋,最终击溃了官军,所以他颇受张同的重视。
但是可惜的是今天他运气有些不好,来的不是利州路副都统司的官军,而是身经百战的楚州忠顺军的精锐之师,带兵的还是一个久经沙场历练的少壮派大将黄严同志。
黄严猝不及防之下,撞入了叛军的伏击圈,但是他只是微微吃了一惊之后,便立即冷静了下来,并未感到丝毫的害怕,因为他一眼望去之后,便看出叛军器甲不齐,旗幡不整,而且兵阵松散。
虽然无论是地形上还是兵力上,他都占据绝对劣势,但是黄严却认为,自己不会败给这支叛军,而且他在扫视了战场之后,便立即将目光锁定在了敌军正中的中军之中。
(45278941954)
第四十三章 落花流水
可笑!这厮居然也算懂用兵之计!嘿嘿!弟兄们莫要紧张!今天这一仗咱们赢定了!就凭他们这些乌合之众,也想拿下咱们忠顺骁军!来呀!传我将令,集结列锋矢阵,跟着我冲上去宰了他们!黄严带着他特有的痞笑,一脸轻蔑的表情,对自己手下的兵将们吩咐道。
于是在他镇定自若的指挥下,三千将士也很快便镇定了下来,按照他的吩咐,迅速的集结在了一起,根本没有作出防御的姿态,而是摆出了一个锋矢阵,然后前方以骑兵为大阵的箭头,又是他一马当先,根本不管两翼以及侧后围过来的叛军,直接便启动朝着敌军的中军冲杀了过去。
官军的行为超出了赵二合的认知范围,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官军这么做是因为什么,也想不出该如何对付宋军官兵这一招,想了半天之后忽然发现,他犯了一个错误,他将包围圈设置的太大了一些,虽然伏兵四起,看起来很是声势浩大,但是伏兵冲出来的时候,却并未给宋军制造起什么麻烦。
甚至宋军还有时间集结,然后启动朝自己迎面冲来,他的两翼的兵马还没有和敌军接战。
糟了!列阵,快点列阵,挡住他们!不得让他们冲乱了中军大阵!来人,令骑兵迎上去阻他们一阵!打乱他们的攻击!赵二合在看着宋军越来越近的时候,终于有点明白过来自己的失误了。
原来打仗果真是专业活,不是谁都能干的,临时拼凑起来的农民,即便数量再多,也只不过是拿了刀枪的农民,想要和天天学习杀人的这些官兵硬干,其实是不明智的!
四周的叛军也都有点傻眼,他们兴奋的冲出来之后,却发现人家根本不搭理他们,直接抱成团,便朝前冲了过去,反倒要让他们跟着宋军的屁股后面狂奔,而且还跑不过对方,本来好好的一场伏击战,这会儿变得有点乱,好像成了武装大游行一般,甚至还有点像他们随着宋军护送一般。
叛军本来就没有什么阵型,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人跑的快,有的人跑得慢,于是阵列变得更加混乱了起来,呼呼啦啦如同放羊一般,一大群人跟着三千宋军满山遍野的跑了起来。
忠顺军的将士们紧随在黄严的身边,根本不去管四面八方乱哄哄围上来的那些叛军,两翼的刀斧手用盾牌遮挡住两翼,顶住偶尔飞来的箭支,掩护中军可以毫无顾忌的朝前冲击,而殿后的兵将则快速跟上,也不去管后面追着的叛军,始终都凝聚在一起,一点也没有因为冲锋而变得混乱。
常年的训练和多次的上阵拼杀,让这些将士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大多数人都显得很是沉稳,临危不惧,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将官,相信将官会带着他们打胜仗,而且会带着他们活着取得胜利,这种信任,不是短时间培养出来的。
黄严在大军最前面,一边策马加速,一边扳下了他那副常用的狰狞面具,将精钢大枪握紧在了手中,将身形缓缓压低。
在他的引领下,聚集在他身边和身后的骑兵们也纷纷都拉下了面具,遮挡住了面孔,仿佛一瞬间变成了一群阴曹地府来的鬼兵一般,一眼望去令人不由自主的产生出一种胆寒的感觉。
骑兵的速度随即便提高了起来,和身后的步军渐渐的拉开了一些距离,他们必须要依靠巨大的冲击力,来一举突破敌军的中军,这样一来,他们便可以撕裂对方的包围圈,跳出去,那么这一仗他们也就可以说基本上赢了。
而这个时候,情况似乎有了些变化,忽然间叛军中军一分,从中冲出来了二三百骑兵。
黄严在面具之下又嘿嘿冷笑了一下:娘的,还有骑兵呀!没想到呀!
继续加速!出梭枪!黄严在军中大吼了一声,然后枪交左手,伸手在背后的梭枪囊中扥出了一支锋利的梭枪。
其余的骑兵也纷纷效仿,扥出了背后的梭枪。
忠顺军骑兵每人都配有一个梭枪枪囊,皆背在后背,一般每人配三支,而有些人更是配五六支之多,这就像是唱戏的武将身插的护背旗一般,除了看上去十分威武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这些梭枪的枪杆还极好的掩护了骑兵们的后背和后颈,防备敌军从后面用刀斩首。
敌军骑兵显然成军时间很短,根本谈不上什么配合,可能是为了壮胆吧,他们这两三百人紧紧的挤在一起,朝着宋军迎头撞来,同时,也说明敌军的骑兵将领,也清楚自己的实力以及战斗力不如官军的骑兵,他们这次突击可以说是被迫无奈的一种自杀性冲锋,所以他们也留了点心眼,在向官军迎头闯来的时候,偏离了官军锋矢的最尖锐的地方,而是选择了偏离一些方向,试图从边缘冲散官军阵型的一角,那样做似乎是危险小那么一点。
可惜的是今天他们碰到的不是一般的官军,而是历来都十分重视骑兵的忠顺军,而忠顺军的梭枪,却又是一种十分犀利的杀器,对付起他们这样以密集队形冲击的骑兵,正是最有效的一种远程兵器。
也就是在这支叛军骑兵将要靠近宋军锋矢前的数十步远的距离,忠顺军前列骑兵们同时扬起了手中的梭枪,于是这群叛军骑兵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根本没有来得及冲撞官军的队形,便丢下了上百具尸体,然后作鸟兽散了。
骑兵被打败,后果很严重,吓慌了的残余骑兵,为了躲开眼前可怕的宋军骑兵,分开绕过了作为锋矢的宋军骑兵,但是他们却并未冲入后面的官兵步军之中,而是纷纷一头撞入了正在两翼包抄官军的自己人的队伍之中。
这一下很热闹,大家伙都是自己人,本该没事了吧!但是就是不成,骑兵为了逃命,不管不顾的闯入自己步军之中,马匹又是撞又是踩,反倒干倒了不少自己人,于是自己人很不高兴,后果同样很严重,居然有人把长枪对准了正在冲向自己的骑兵,于是乎骑兵为了活命,抡起了自己的刀枪,结果两边都躺下了。
赵二合看着眼前出现的这一幕,又是传令击鼓,又是下令吹号,但是这场混乱却无法被遏制,这便是训练于不训练的结果。
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宋军继续保持着高速,向他的中军撞了过来。
于是赵二合作出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决定,那就是跑吧!他眼看宋军要冲到近前了,二话不说,谁也不打招呼,第一个拨转了马头,便朝着蓬州方向撒丫子落荒而逃了下去。
他的决定很英明,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他的麾下这些人是挡不住这支官兵的,假如让官兵冲入他的中军之后,他再想逃走,到时候便已经晚了,别看他指挥打仗水平有限,但是眼光确实是相当不错的,最清楚的便是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逃命。
于是叛军在一片大好形势之下,领兵的长官却在第一时间撒丫子跑掉了,他手下的许多人甚至于没有搞清楚他们的长官赵二合这是要去做什么,是不是他还有什么妙招留着当后手,这是下去安排去了?于是中军的那些人傻乎乎的站在那里,等候着消息。
直到有人看到连赵二合的亲兵们也纷纷掉头朝蓬州方向狂奔而去的时候,有聪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