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盗宋 >

第512部分

盗宋-第512部分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昀听罢了这些大臣提出的问题之后,不由得也开始犹豫了起来,裁撤冗兵他也知道可以减轻朝廷的负担,这对于他治国当是好事,但是假如处置不当的话,就可能好事变坏事,最终闹得地方民乱四起,搞不好他的江山还可能会出问题。
于是这件事便出现了巨大的阻力,高怀远这才意识到,自己有时候在考虑一些问题的时候太过简单了一些。
于是他只得暂时放缓这件事的推行,开始和朝中一些大臣们商议此事的解决办法,为此他专门在醉仙楼宴请了魏了翁、真德秀、洪咨夔等朝中有德有名的大臣,借着席间商议这件事。
第十九章 冗兵屯田
自从和高怀远成了亲戚之后,魏了翁对于高怀远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初三山散人给高怀远的那个玉佩,其实就是当年魏了翁赠与三山散人的一件信物,当年魏了翁在剑南为官之时,曾经微服到山野之中私访民情,但是无意遭遇了匪盗,险一些被匪盗所杀,刚好被路过的散人所救,三山散人当年云游四方,也听闻过魏了翁乃是一个清廉的官员,二人于是便结交成了朋友,分手之时,魏了翁将随身的小玉佩赠与了散人,告诉散人,只要有需要,便可持此物找他,他定会伸出援手。
凭着这个交情,魏了翁当见到了高怀远手中的玉佩的时候,先是踌躇了一阵,后来三山散人直接找到了魏了翁,将高怀远的胸怀告知了魏了翁,他便立即答应收秋桐为义女,然后让秋桐从他魏府出嫁,嫁给高怀远,摆明了态度,支持高怀远。
这也是秋桐为何会成为魏了翁的义女的缘故,不过魏了翁也绝非是只听一面之词,他之所以会支持高怀远,最关键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散人的一个承诺,而是他私下其实早已详细的了解了高怀远的为人,并且了解了他以前的生活以及为官之道,对于高怀远其实早已从内心里面表示钦佩了,特别是这次北伐之事,更是令魏了翁所折服,故此才会有了前些日子的那一幕。
当众人坐定之后,高怀远看着在座这么几个闻名于历史的几个大儒,不由得还是有些感慨,从刚来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和这样几个人并坐于一堂,而现在,他却能和这样的历史名人同席饮酒,换作初到这里的时候,他恐怕会产生出死而无憾的感觉了。
当众人寒暄之后,几杯酒下肚,高怀远便将话题引到了裁撤冗兵上面,向这几位朝中重臣问计。
真德秀听罢之后,淡然一笑,没有表态,继续品着杯中美酒,而洪咨夔则皱皱眉也没有说话,他们二人也都受过高怀远的提点,当初都是被高怀远举荐,才官复原职或者入朝升官的,算来高怀远对他们也都算是有恩,但是他们二人却并不对高怀远表示过谢意。
真德秀倒还好说,他对高怀远没有什么意见,而洪咨夔却对高怀远颇有点不满,最大的缘故就是高怀远利用纪先成把持言路这一条,让他十分看不惯,在他看来,高怀远这么做,跟当年的韩侂胄、史弥远没有什么区别,大有奸臣之嫌!
之所以这次他来赴宴,也是看在高怀远曾经帮过他的面子上,要不然的话,洪咨夔甚至于很可能连赴宴都不来了!
所以听到高怀远就裁撤冗兵之事,他根本就没有发表意见的表示,高怀远看出了洪咨夔对他的不屑,心中有些不快,心道虽然我知道你是个刚正廉明的官,但是我这也是为国家考虑,凭什么你对我如此呢?
但是念在他早就听说过洪咨夔这个人持才傲物,加上他这个人多敢直言劝谏,也就不再和他一般见识了,于是转而又对魏了翁问起了这件事有何良策。
魏了翁想了想道:裁撤冗兵之事,你显然有些操之过急了一些,虽然此事明里于国于民都有好处,但是稍有不慎便可能弄巧成拙,反倒惹得天下大乱,以我所见,倒不如逐步裁撤,循序渐进为妙!
高怀远马上便说道:不瞒诸位大人,依我所见,眼下恐怕是来不及循序渐进了,西夏国眼下已经即将覆灭,蒙古大军随时都可能进犯我朝,我们假如现在还不行动的话,恐怕是时不我待呀!冗兵之事乃是强军最大的障碍,短时间之内,假如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恐怕是会误了大事!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看着高怀远脸上的焦灼神色,这段时间一直回避高怀远的真德秀终于开口说话了,他淡然一笑道:高大人,且听真某一言如何?
高怀远赶紧起身抱拳道:愿听真大人高见!
高见不敢,其实这件事我也同意高大人的建议,应该裁撤大批无用冗兵,如此一来,便可减轻我朝负担,但是之所以我等当朝反对,并非是针对高大人您,而是这件事正如翁大人所讲,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大乱,反倒是弄巧成拙了!
其实高大人恐怕有一点没有想到,假如你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为何不往京东想想呢?
京东?高怀远有些疑惑。
对!京东!从高大人当初的奏报上,真某听说京东许多地方因连年战祸,大批农田撂荒,许多地方出现大批的无主之地,我朝立国之后,常年奉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之策,现有各州土地大多已经为私田,冗兵一旦遣散各地,无田可种,自然只能为祸一方,而现如今北方因为民众流失,当初高大人曾经多次上书朝廷,鼓励南逃难民返乡耕作,但是高大人可曾想过,经过十多年战祸之后,京东即便难民北返,也短时间难以填充早年逃离以及因战乱死去的当地人口数量!
这也就是说京东当有大量闲置公田可用,既然如此,裁撤冗兵之事,何不考虑一下京东大片无主之地呢?真德秀点点头之后接着对高怀远说道。
听罢了真德秀这句话之后,高怀远当即便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用力一拍脑袋叫道:真大人果真乃是大才也!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方面呢?好!实在是太好了!如此一来,此事便可行也!我们可将裁撤冗兵调往北方安顿,租公田与其耕作,如此一来,便可解决这些冗兵裁撤之后的安置问题了!
不待他把话说完,真德秀便拦住了他道:高大人也先莫太高兴了,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我朝百姓以及官兵早已习惯了江南的生活,假如高大人想要他们都前往京东北方定居,恐怕是并不容易呀!何况京东之地我朝已经失之百年之久,南北之间早有相轻之说,这么多南方人北上定居的话,还牵扯许多问题,能否让新迁南人融入当地尚未可知,这件事假如推行的话,也只能先试行一下,待到切实可行的时候,方可大力推行,短时间之内,我劝高大人还是莫要大规模的推行此事为妙!
魏了翁这个时候也受到了真德秀的启发,想了一下之后点头道:真大人所说极是,不过以我所见,这件事还是很有可行之处,为何我朝定要裁撤他们呢?倒不妨直接将一些应当裁撤之军调往京东,以军屯田,使之屯种自给,京东地方还可以收得田税,充实府库,如此一来,便可尽快解决此事!
高怀远这一下高兴了,本来没有什么眉目的事情,经过这些人一商量,便有了办法,他当初只想着将这些冗兵裁撤拉倒,却没有想过安置他们的问题,现在京东刚刚收复,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大批撂荒的土地需要大批人员耕作,他当初还在京东的时候发愁这件事,却没有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以军屯边,这种事情自古有之,而且还是行之有效的加强边远地区的实力的办法,除了让这些人到当地屯田之外,平日里还可以利用闲暇之时对其进行操练,虽然不能当作正规军使用,但是必要的时候,却可以当作地方守备军使用,如此一来,除了解决南宋眼下冗兵过多的问题之外,还可以迅速的恢复京东之地的农耕,增加因战乱而大量减少的人数!
当他们说到这里的时候,连一直不屑于表态的洪咨夔也忍不住点头开了尊口说道:我看此事可行,以军屯边这办法不错,一来可以解决冗兵之事,二来可以增强京东防御兵力,最大的好处还在于南人北上之后,可以使多年南北不相来往的两地百姓迅速的融合,使京东更加快速的融入我朝之中,从此便再无忧京东会成为飞地了!妙!实在是妙!
于是一场酒便定下了这件大事,高怀远也在这件事上获得了他们几个重臣的鼎立支持,第二天一早,便由魏了翁亲自在早朝之时将这件事奏报给了赵昀。
当赵昀和朝中百官听罢了魏了翁的奏本之后,大多数人纷纷点头表示可行,赵昀也在仔细看罢了魏了翁所写奏章之后,舒展开了眉头,这件事假如能得以推行的话,可以说绝对是一件一石三鸟的好事,既解决了朝廷因常年豢养冗兵所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的问题,又解决了京东人口的问题,还增强了当地的防御力量,可谓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于是赵昀稍微征求了一下朝中大臣的意见,在得到了真德秀等大臣们的支持之后,他当即便下旨,将屯兵之事交由兵部实行,并且着户部调拨专项财款,支持此事的推行。
第二十章 军器监
以冗兵屯田之事决定之后,高怀远便不再管这件事,索性将这件事丢给了手下去做,接着忙活起了他新的事情。、QunabEN、
这次高怀远在获得了大权之后,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一番了,先是整饬军纪,组建军统司,接着便是以冗兵北上屯田京东,忙了个不亦乐呼。
不待屯田之事完全铺开,高怀远便又有了一个新的建议,这一次他瞅准真德秀闲暇的时间,登门找到了真德秀,向真德秀提出了一个建议:
真大人!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想和大人商议一下!不知大人可否有时间呢?高怀远进门便对真德秀说道。
真德秀正在看属下呈交的一些公文,自从他入京之后,真德秀便一心扑到了政事上面,虽然高怀远发动兵变将史弥远一党掀翻,但是因为事态不易扩大,史弥远一党可以说并未彻底连根拔起,地方许多官员都是史弥远当初卖官擢升起来的,地方政务可以说经过他的十几年时间的折腾,许多地方早已是糜烂不堪,高怀远倒是爽快,掀翻史弥远之后,便将大烂摊子丢给了他们这些文官,自己跑去打李全去了,所以每日真德秀都要处理大量的公务,忙的几乎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
何况这次决定调兵北上屯田,所牵扯事务非常多,六部可以说都为此事忙的不可开交,真德秀想不出高怀远今日来访又要提出什么建议,于是立即放下公文,起身和高怀远寒暄几句之后,请高怀远落座。
不知高大人又想出什么高招,真某愿意洗耳恭听!真德秀现在知道高怀远这个人不是游手好闲的人,他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来一定又有重要的事情来找他商议了。
高怀远打了个哈哈之后,便说道:真大人,这次高某领兵北伐期间,虽然最终侥幸不辱圣命,但是北伐期间,还是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次正是因为这些事情,特来麻烦真大人,想要想些办法妥善解决!
真德秀点点头道:高大人有话不妨直言,假如牵扯到真某分管之事,真某绝不推辞!
高怀远很是佩服真德秀的人品,一切都已公事为重,于是也就不绕弯子直接说道:事情是这样的,我等为将者上阵,两军对战除了靠着平日将士的操训和计谋、士气等因素之外,装备也乃是至关重要之事,下官这次所率兵马也算是我朝精锐中的精锐了,按理说所装备器甲算是我朝诸军之中最好的了!
真德秀点点头被高怀远的话搞得有些一头雾水,只得说道:确实不错,当日高大人率军出征之时,真某也在场,高大人麾下兵马确实堪称兵强马壮!
这个时候高怀远话锋一转道:可正是这样,才令下官感到忧心忡忡!来人,将我从北方带回来的那些东西呈上来请真大人检视!
亲兵当即便捧着一些东西走入房间,将这些东西呈放在了室内的大案上面。
真德秀起身观看,只见这些东西全部都是一些兵器甲胄等物,其中即有宋军所配备的器甲,也有一些非公家所铸兵器,更有一些一眼便可以看出,乃是北方蒙古军所配备的器甲,其中不少器甲都有残缺。
真德秀不太明白,于是指着满桌子的物件对高怀远问道:高大人!这是?
高怀远走到桌前,随手拿起一把宋军之中常配的手刀,这把刀已经严重损毁,刀身虽然未断,但是已经砍得如同锯齿一般,根本已经无法使用了。
大人请看,这便是我军所配单刀,表面上来看,我军装备相当精良,但是此刀却只是经过一战,短暂的和敌军拼杀便成了这幅模样!
再看这把刀,此刀乃是我麾下一个效用的单刀,这个效用在军中素有骁勇的口碑,临阵往往一马当先,但是却因为这把刀不比敌军的刀,被敌军的单刀所断,结果好一个骁勇之士,却因为这把刀,白白丧了性命!真是可惜呀!
还有,这些全都是我命人收集来的箭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