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盗宋 >

第429部分

盗宋-第429部分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娘呀!这是南军吗?我看当年金国花帽军还要强盛,南军啥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一个老兵趴在垛口张大嘴巴楞了一阵,嘟囔着发出了心中的感慨。
此时城外又想起了一阵叫喊之声:城里面的北军弟兄们听仔细了,现如今你们的恩堂杨姑姑和你们大帅的两位公子已经投顺我军,你等还在观望什么?还不快快开门投降,更待何时?你们也不看看,我们宋军何等威武,岂是你们可以抗拒的?假若你等献城投降的话,乃是大功一件,我们大帅有令,但凡献城者,定当重重有赏,假若不从的话,待到我军攻破城池,定要你等后悔不及!
听罢了城外宋军的吆喝之后,城头上的李全军又是一阵骚动,人人都感觉到了城外扑面而来的杀气,而且杨妙真投顺朝廷的消息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要知道杨妙真乃是他们主帅李全的老婆,她怎么可能会这个时候背弃李全,投顺了朝廷呢?
但是这件事也并非空穴来风,不知道从什么途径这两日传出杨妙真领着两个儿子出北门而去,现在不知去向,联系了这件事之后,让人不由得不相信杨妙真可能已经和李全决裂,选择了投顺朝廷也说不定。
于是守城的李全军上下又是一阵哗然,军心更加散乱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李全却跌坐在他的大椅上,拿着一封信沉默不语,手在不停的哆嗦着,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跟他携手纵横京东十多年,没想到现在居然落在了宋军手中,这让他顿时乱了方寸。
前两天杨妙真劝他重新投顺南宋朝廷,但是他不肯服输,并且打了杨妙真一记耳光,气的杨妙真带着儿子离开了楚州城,他本来以为杨妙真一怒之下可能会前往宿迁,这样也好,省的他在楚州兵败,连老婆孩子都搭了进去,让杨妙真去宿迁,他也留一条后路。
可是没成想杨妙真这一去,非但没有带着儿子退至宿迁,反倒因为张惠的背叛,最终落入了宋军手中。
现如今的他可以说是四面楚歌,接下来他该怎么办呢?老婆孩子都落入了敌军之手,这让他还怎么跟宋军较量下去呀!
杨妙真这封信被送到他的手中之后,他从笔迹上可以认定确实是出自杨妙真的手笔,这也证明杨妙真失陷于宋军之手绝对不假,杨妙真还在信中继续劝告他,让他放弃抵抗,献城投降宋军,以使他们一家得以团聚。
但是李全却不能相信杨妙真的话,他认定杨妙真现在定是受到宋军所胁迫,不得不这么说,而以前宋廷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他彻底不再相信宋廷君臣说的话了,即便是现在已经换了皇帝,史弥远也死了,他还是不能相信宋廷会在他投降之后会不追究他的罪责,假如他现在放弃抵抗,开城投降的话,那么他就彻底失去了所有的资本,宋廷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他继续带他的兵马了,一旦宋廷诓他投降之后,又出尔反尔的话,那么他们李家就彻底完了。
李全独自坐在堂中,左思右想了半天时间,最终却还是下不定决心,到底是开城投降的好,还是继续领兵抵抗下去的好。
这个时候忽然间外面传出吵吵嚷嚷的声音,一个人叫着:让我进去,我今日定要面见我家兄弟!让开!
李全一听就觉得烦,因为他听出来叫嚷的人乃是他的老哥李福,这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今天又不知道跑来做什么,正待准备让人将李福赶出去的时候,而李福却已经闯入了大堂。
快乐阅读;请记住唯一地址()
第二百七十六章 破釜沉舟
李福一看到李全,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扑到了李全的案前,对李全问道:&兄弟,愚兄听闻四姑和两个侄儿落入敌手,这件事可是真的?&rdqo;
李全一看到李福,就有点不耐烦,鬼使神差的答道:&胡说八道,此乃一派胡言,我已经让浑家带着璮儿和通儿暂往宿迁调兵,岂会落入敌军之手?莫听宋军造谣,他们那是想要瓦解我们军心的奸计罢了!四娘一身好功夫,岂是宋军可以拿住的?&rdqo;
李福眨巴着眼睛看着李全,不知道李全说的是真是假,今天他在家中听人说宋军吆喝着杨妙真领着两个侄儿投顺了宋军,吓得他连滚带爬的便冲出了家门,闯入了李全府中想要探听一下风声,现在见到李全不承认这件事,多少有点放心了一些。
李福现在最怕的就是李全投降,要知道当初楚州兵变乃是他和刘庆福一手所为,他还亲手杀了不少的许国的手下官吏,即便宋廷放得过李全全家,也放不过他和刘庆福,所以说李福现在是最不愿意投降的人,而现在他也知道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了,假如不能劝阻李全投降的话,他就成了牺牲品了。
于是李福立即说道:&原来如此,果真是宋军的奸计,我也想四姑岂会如此容易落于他们手中,现在看来,都是宋军在造谣生事!
我说兄弟,虽然邳州失利乃是我的过失,当初兄弟责罚于我也是我罪有应得,但是此时你我毕竟是兄弟,现如今我听说军中有些人密谋背叛,你我乃是兄弟,此时还是让愚兄我来帮兄弟你的忙吧!别人再怎么说也没有愚兄我靠得住呀!一旦楚州失守的话,兄弟你这么多年以来打下的基业岂不就这么葬送了吗?&rdqo;
李福说罢之后,眼巴巴的看着李全,等着李全说话,而李全听罢之后,忽然心中一痛,虽然眼前的这个仲兄不怎么争气,贪心太重,为此给他捅出过不少的娄子,但是自从他当年兴兵抗金之初,李福便一直跟着他,对他倒也是忠心耿耿,别人现在怎么想他不清楚,最起码李福是他亲兄弟,绝不会如同夏全、张惠那样的背叛于他,眼下的情况看,他军心确实已经出现不稳的情况,最可靠的人恐怕还是要数李福了。
而李福的最后一句话说中了他的要害,他李全起事之后,这么多年以来,流血流汗,好不容易打下了这份基业,假如现在他因为杨妙真他们母子就投降的话,这十多年以来他的所有付出便都付之东流了。
大丈夫何患无妻,虽然他和杨妙真感情很好,但是眼下他也不能就此选择投降,而杨妙真母子现在落在宋军之手,想必宋军也不敢杀了他们,一旦宋军杀了他们的话,定会激起北军上下的怒意,甚至惹得彭义斌军中之士也心怀不满,掉头过来再抗宋军,所以眼下杨妙真还不一定就会有危险。
更何况杨妙真一怒之下不顾他的安慰,携子离开楚州城,此事惹得李全大为不满,潜意识之中也就看淡了他和杨妙真这十多年来的感情,不太注重她的生死了。
现在的李全有些疯狂了,为了保住他的地位和权势,他已经顾不得其他了,即便是他的两个儿子,他也管不得那么多了,在他看来,唯有收住楚州,伺机击败宋军,才能保得住他的小江山,否则的话,一切都将成为过眼云烟,再也一去不返了。
想到这里,李全忽然站了起来,绕过大案将跪在面前的李福搀了起来,感慨道:&时至今日方知,唯有兄长才最忠于我呀!今日宋军已经兵至城下,兄长能请命代弟出战,弟甚欣慰,既然兄长愿支持我抗击南军,那么就有劳兄长你了,请兄长立即收拾一下,代我镇守南门,定要南军小儿们知道我等兄弟的厉害!你我兄弟今日即便破釜沉舟,也要保住楚州城不失!&rdqo;
李福闻听大喜,赶紧躬身领命,然后领了李全的将令,出门带了一些李全拨给他的亲兵,立即朝南门而去。
随即李全便令手下到城中各处宣扬,告知城中兵将杨妙真并未被宋军所得,而是已经到了宿迁督调粮草援军去了,让城中兵将安心,莫要听信宋军谣言,自己乱了军心。
这一下楚州城中的兵将们也搞不清楚谁说的是真的了,杨妙真到底是不是被宋军所俘,成了一个谜题,之差有人去揭开了。
李全并不甘心失败,也心知又了夏全和张惠的先例之后,军中还会有不少将领心存异心,一旦他们在城中作反的话,那么楚州城的城防他即便是布置的再怎么妥当,也难保不被宋军所破,为了控制住手下将领,于是按照李福所献的计策,当晚在他的府中设宴,召集手下主要将领到府中赴宴,一方面是为了鼓舞士气,让这些将领们随他死守楚州城,另一方面却在酒宴开始之后,派出府中之人以他妾室的名义将这些将领的妻儿请至了后府,名义上是叙旧,实质上却将这些部下的妻儿给软禁在了他的府中充做了人质。
这一招可算是够阴损的,一下子让驻守城中的那些心存异心的部将们心凉了半截,老婆孩子被李全控制在了手中,让他们投鼠忌器,不敢再有献城投降的念头了。
李全铁了心将手下这些部将们绑上他的战车,摆明了态度一损俱损,只要楚州城破,大家都别想全身而退。
于是楚州城之中的李全军在迫不得已之下,再一次投入了备战之中。
高怀远率军抵达楚州城外之后,便亲自到阵前查看了楚州城的防御,但是当他和华岳等人看罢了楚州城的情况之后,也都各自有些皱眉了起来。
楚州城果不其然乃是淮东军事重镇,此处城墙在南宋近百年的营造之下,修建的十分坚固,远比他们此前攻克的宝应城要坚固太多。
楚州城的城墙高达五丈,下阔两丈五尺,上阔一丈二尺五,形成一个绝对稳定的梯形,楚州乃是平地起城,城墙内部为夯土结构,又在墙体外侧覆以两尺多厚的城砖,城砖多为采自附近的青石,还有部分乃是用粘土专门烧制出来的城砖,如同给城墙披上了一层铁甲一般,而且城墙每隔一段便设有敌楼、弩台,这些地方可以陈驻大批弓弩手驻守,还可安置许多抛车、床子弩等御守之物,这样坚固的城墙,即便是放在现代,凭借着大口径火炮,不知道要用多少炮弹才能轰塌它们,何况放在这个时代,想要攻克城池,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除了城墙坚固高大之外,楚州城城外的各种御守设施也一样不缺,按照标准式样,在城外设有羊马墙、护城河、拒马枪、鹿角木、陷马坑、铁蒺藜等数道防线。
而且李全这段时间以来提前做好了准备,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固了防守的措施,假如宋军想要依靠武力攻克楚州城的话,不敢想象要付出多大的伤亡才能取得胜利。
而现在高怀远没有那么多的兵力,他麾下目前只集结了不足四万兵马,而城中李全军就足有五万多人,以少击多,还是攻打坚城,很难想象假如李全军上下一心的话,他们如何能打下这样坚固的楚州城。
幸好现在高怀远的决定是尽可能采取和平方式解决楚州的问题,而且他已经得知,城中李全军现在军心离散,要不然的话,高怀远很难想象自己该如何取下楚州城了,攻打这样的坚城,兵书有云,十则围之,最起码假如没有超过敌军三倍的力量的话,是很难奏效的,而他目前不但兵力没有超过李全三倍,反倒还比起李全的兵力稍有不足,以少击多,还要攻取坚城,他这次的行动不管怎么说都有点冒险的过头了一些,这场仗还真是场夹生饭呀!
在看罢了楚州城的情况之后,高怀远和手下诸将都暗中摇头,觉得假如李全不降的话,恐怕这场仗不好打。
&诸位看我等接下来该如何做呢?&rdqo;高怀远在看罢了楚州城的防御情况之后,回到大帐之中召集诸将对他们问道。
刘大勇这次首先出列抱拳说道:&启禀大帅,末将以为,虽然我等已经得李全妻儿,但是眼下看来,李全却并未打算就此认输,我军也不能只指望李全自己开城投降,起码我们还是要做出强硬的姿态,让李全麾下的兵将知道我们的厉害,假如李全不肯献城投降的话,我们还是要做好准备,强攻楚州城的!&rdqo;
而黄严也一本正经的站出来对高怀远说道:&启禀大帅,以下官所见,我们不能单单寄希望于李全献城投降,刘将军说的不错,虽说我们现在已经拿获了他的妻儿不假,但是李全这个人行事乖张,我们并不能确定就此便能逼得他投降!
一旦李全无视他妻儿的生死,决意再次顽抗的话,最终我们还是少不得要强攻楚州城的,故此下官以为,我们不能指望李全投诚,而是要全力以赴的做好攻城准备,唯有如此,才能给李全军施压,争取他麾下兵将离心更盛,最终逼迫李全不得不降!&rdqo;

第二百七十七章 积极备战
听罢了他们两人的话之后,高怀远心中暗暗点头,现在这几个家伙,已经都有自己的见解了,都能看出问题的关键了,而今天他在楚州城外巡视李全军的防御情况,看到城墙上马驰人跑,兵戈遍布,在初春的阳光之下,刀枪闪亮,旌旗招展,虽然有些乱,但是却并无大乱之像,离他想象中的军心离散,分崩离析尚有很大的距离,上随风招展的李字大旗还是遍插城头,看来这第一天的攻心战,尚未取得实效,短时间之内,李全看来确实并无投降的念头。。
他本来的计划是想要和平解决楚州城,最好逼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