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问鼎天下 >

第246部分

问鼎天下-第246部分

小说: 问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相颇为英武。李敢乃是李效的亲信,又是长安的大将,对于地方上的将领天生就有一种鄙视之情。这武关守将虽然长相不俗,但李敢却并没有多和他废话的心情。
“我等立即就要出关,你去安排一下吧!”
那守将连忙谄笑道:“末将亲自送将军出关!”便领着李敢的人马走进了关内。
走进关内,李敢回头的时候忽然现一群兵将正在修筑防御工事,便问道:“武关已经多年没有大战了,尔等修那工事作甚?”
那守将笑道:“防患于未然嘛,不瞒将军,前两日还真的就有一队敌军前来偷袭,好在末将的属下这些兵将们还算机灵,把他们给杀退了。不过,末将想,敌军既然敢来第一次,就肯定敢来第二次、第三次。我们这一次没有遭遇大股敌军,自然不需要通过险隘来助守,但是下一次敌军若是势大,我军就说不定需要用上这些工事了,所以——”
李敢笑道:“不错,你这人还知道未雨绸缪,实在不错,待我杀退李昭的大军凯旋回归之日,定向大王禀明你的功劳!”
那守将大喜,连声道谢。
五万大军逶迤出了武关,李敢身边一名副将忽然期期艾艾地向李敢道:“将军,莫将有一言,不吐不快!”
李敢道:“讲来!”
那副将酝酿了一阵子,忽然说道:“末将觉得,这武关守将似乎有些不对。将军你也看见他们的工事了,他们正在修的,似乎是一座北向的工事。这对拒敌有什么好处呢,倒像是要拒我秦军呢!”
李敢略一思忖,终于感觉到了问题单严重,忽然拍腿道:“正是!”他连忙向那副将道:“你去问清楚原因!”
但是,那副将还没有动身,就看见周围的山上忽然冒出无数的人影来,一名大将大声喝道:“杀!”滚石擂木顿时飞泻而下。
这武关出关之后,周围都是大山,大军逶迤而行,成一个蛇形,根本就没有防卫的能力。前军一旦受攻,军就会大乱,就连军令也无法传出。
一时间,亲军纷纷被砸,惨叫着在地上翻滚起来。战马纷纷受惊,开始在路上乱奔,战马的主人根本就管不住。这些战马飞身而过之处,到处都是被撞倒、踩翻的人。
李敢大惊失色,连忙命令道:“快,立即撤回关内!”
那副将苦笑道:“将军,到如今您还不明白吗?武关已经被贼赚取了,我等欲要活命,只有立即冲杀出去了。”
李敢厉声喝道:“我不信,武关乃是天下险关,岂是那么轻易就能被攻克的?你不去,我亲自去!”说着,便调转马头,向武关那边奔去。
刚刚奔出数十步,忽听关城之上传来一声大笑:“李将军,多谢你带了这么多人来让某屠杀。李某虽然也经历过几次大战,但这一战,无疑可以让我威名大振!”
李敢这才明白过来,这武关果然已经失了,他强忍着心的悲愤,厉声问道:“你是何人?”
关城上那将领笑道:“某乃汉李朗,李敢,临死之前,你可要记住某的大名了!”
李敢勃然大怒,厉声喝道:“攻关!”
旁边几名副将连忙劝道:“将军,不要冲动啊,敌军人少,我军还可以杀出去的,若是我军攻关,则非全军覆没不可啊!”
李敢能混到今日的份上,固然有他族叔李效的原因,但他在李家的戚贵之也确实是出类拔萃的了。他哪里能不知道攻关就会丧失突围机会这个道理,他下令攻关只是一时忍不住心的愤怒而已。
李敢只好忍着激愤,举起战刀,大声喝道:“骑兵在前开路,步兵在后!将士们,随我杀出去!”
这时候,山上的滚石已经渐歇住,山上大将又喝道:“射箭,给我狠狠射箭!”
早已占据了有利地势,且已经搭箭上弦的弓弩手们等得就是这一声令下。秦军的兵士如今就像是一队队待宰的羔羊一样,从他们脚下穿过,杀敌建功,正在其时。这一声命令一下,两边山上箭如雨下,虽然秦军纷纷举起盾牌抵挡,奈何他们人多,密密麻麻的,汉军几乎是每两三箭就能毙敌一人。
“啊!”“啊!”
秦军临死之前的惨嚎之声响彻了整个山谷,引起了阵阵回音,更令这声音显得越凄凉,越震撼。
李朗站在城关之上满意地看着秦军越来越远的身影,忽然大声下令道:“听说,所有骑兵,立即随我出关追杀敌军,所有步军留守!”
他的一名副将听了,大吃一惊,道:“将军,万万不可啊,敌军虽然折损很大,但冲出包围的起码还有三万多人,而我们手下就五千兵马,骑兵更是只有一千五百人,追杀太过危险了!”
李朗不屑地冷哂一声道:“武关都被我攻下了,咱们何惧这区区敌军!”
那副将很想道声:“武关之所以被攻下,是因为咱们诈称是南阳败兵,趁敌军不备,才偷袭成功的,这却如何能算得上是攻取呢?”不过,看见李朗兴奋的面孔,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朗则继续说道:“还有,你没看见吗?敌军把骑兵放在前面,步兵放在后面,我们衔尾追杀,敌军步兵心慌意乱,又疲惫不堪,如何应战?你休要多言,在这里守好城关,待我前去杀敌!”
那副将连忙说道:“若是将军一意要追杀,不如就由末将前去追杀,将军居调度!”
李朗笑骂道:“你这厮休要多言了,敢是要抢本将军的功劳吗?儿郎们,快上马,随我杀敌建功去!”

49。东进
“将军,不好了,那武关上的贼将领兵追杀上来了,现在已经冲入我后军,我后军都是步卒,难以抵御,后军已经大乱了!”一名裨将气急败坏地向李敢禀报道。
李敢大怒:“匹夫安敢欺我!随我杀回去,生擒贼将!”
“不可啊将军!不可啊!”李敢一言方出,立即便有好几名大将过来将他抱住。那报讯的裨将也说道:“不可,将军。如今我军的后军全部都是步军,已经乱了,就不能再乱上加乱了。将军若是再引铁骑杀回去,只会把步军冲得越混乱。到时候,恐怕死在咱们自己铁蹄之下的人马比死在敌军之下的还要多啊!万一因此造成哗变,不待敌军机组追杀,我军今日就要全数葬送在这里了。”
“那你们说怎么办?”李敢怒道。
“将军,你看!前面是一个峡谷,地势平坦,我们的骑兵可先驱驰到那里,然后分左右两道散开,掩护步兵撤退。贼军兵少,追杀一阵之后见我军有骑兵护翼,不敢轻举妄动,自然会退去。若是他们敢不早退,咱们再冲杀上去,敌必亡!”一名副将建议道。
李敢放眼望去,果见前面两三里之外有一个极大的峡谷,足可容纳数万人,也不迟疑,立即下令道:“所有骑兵,加前进!”
两三里的脚程,这些骑兵片刻之间便拍马赶到,李敢立即命令全部骑兵向两边散开,任由步军先行突围。那些步卒早就慌神,一边哭爹喊娘一边跌跌撞撞地往前奔去,场面热闹至极。但是,他们这些骑兵的阵势刚刚结好,后面立即便有人来报道:“将军,敌军已经放弃追击,撤回去了!”
李敢差点就一头从马上栽下来,李效命他前去救南阳,不想这才刚刚出武关,走出自家的大门,就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这以后的确是不好办了。他连忙命军的掌:“你快去点一下咱们还剩下多少兵马,素来报我!”待得那掌:“几位,你们看,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一名副将连忙建议道:“末将建议将军不要再进兵南阳了,既然敌兵已经取了武关,就证明他们已经料到咱们必来救援南阳。再加上咱们这一次损兵折将,士气低落,而且辎重粮草都一概陷于敌手,而敌人占据武关,我们的粮道已经断绝。此时就算勉力提兵再战,如何能敌得过早有准备的汉兵?”
李敢被他说得眉头大皱,苦笑道:“如今进无坦途,退无后路,咱们又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那副将思忖一阵,道:“末将建议咱们可以转而东进,在前往鲁阳据守。一面上书向大王禀明敌情,请求援兵,一面积极备战。一旦南阳敌兵有所松懈,就可顺着大道径直南下,数日之内就可兵临南阳城下。”
李敢点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不过,既然南阳恐难保,鲁阳有没有可能也已经落入贼兵之手了呢?”
那副将心下暗叹,这勋贵之后着实是不怎么顶事,一点小问题都看不穿。他面上不动声色地说道:“将军勿忧,鲁阳必然还在我军手无疑。因为鲁阳据鲁山为险,虽然城兵马不多,却并不容易攻破。再者,汉为防我大军出子午道径取他的老巢,必不敢倾巢而出。那汉只是区区一郡之地,兵马总共不过数万,要留下大半留守,此次攻伐南阳,最多也只能是用上三四万兵马而已。这些兵马守南阳则可,继续攻伐其他地方却是无力。况且,鲁阳虽然四通八达,是个险要之所,对于他们来说,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汉还没有北上攻袭司隶或者东进豫州的实力。”
李敢这才点头道:“听你说来,似乎确有道理,那边听你之言,东进鲁阳吧。”
正在此时,那点兵的掌:“回禀将军,我军原有骑兵一万,步兵四万,如今骑兵尚余七千,步兵却折损过半,只余下一万八千多人了!”
李敢扼腕长叹道:“刚好一半,一般呐!我出兵五万,才进兵到了敌境几十里之地,就折损了二万五千兵马,真是好生愧赧哪!想当初,我明明已经看出了他们的漏洞,居然被那厮一句话便打过去了。若是我当初再多问一句,多怀疑一下,也不至于遭这等残败呀!真是痛煞我也!”
几名副将连忙劝道:“将军,事已至此,悔恨无益,还是先进兵吧!天下没有不败的将军,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必能再次找到破敌建功的良机的!”
李敢也只能勉强收拾心情,领着残兵败将夤夜赶往鲁阳去了。
南阳城外。
两万五千大军围城已经半月了,汉军虽然动过几次试探性的攻击,均被城守军击退。从那以后,汉军便一直是围而不打,一副要把南阳城的人困死饿死的样子。
不过,不论是南阳的守兵还是围在城外的汉军都不相信这能济事。因为南阳乃是荆州大城,内有军民数十万,城所储备的粮草军械足堪用上一年而无虞。但是,并州军劳师远征,却是决不能拖一年的时间的。不说他们的粮草损耗会比南阳城厉害得多,就说秦王李效的冲冠一怒他们受不受得了都是很难说的。
李昭攻南阳,问题已经不在南阳本身了,而是关系到李效的面子的大问题。若是李效不出兵讨之,任由他逍遥,南方其他的军阀就会纷纷效仿,妄图蚕食秦国之地。而秦国那些新得的州郡也会纷纷生出光复之心。
这绝对是李效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南阳城虽然只有一万五千兵马,南阳的守将贺宇却并不着急,他甚至希望李昭能多围一些时日。南阳城墙既高且厚,非数倍的兵马急切间难以攻破。他坚守的时日越长,则功劳越大。而且,待得援兵杀到,他就可以杀出城去,给李昭来个里应外合,若是能把李昭本人也留下,那简直就堪称完美。
一想及这等美事,贺宇心下就别提有多么舒服了。

50 博弈
汉军的军大帐之,灯火通明,汉王李昭和他的军师顾兰正在对弈。四周虽然嘈杂得很,但这里面却清静得不像是军大帐,反更像是一间雅室。
此时,双方的棋子犬牙交错,棋局极为复杂,两个人都是苦思冥想,缓缓落子。
说起来,也是奇怪,顾兰此人多才多艺,但在这弈道一项上却是虽然耗费了不少的功夫,却了无长进,他屡屡败于李昭之手。
其实,这倒不是顾兰有意相让,而是李昭偏偏就在弈道上颇有制顾兰之法。说起来,这两个人确实是有一个人下棋经常耍赖,却不是为君的李昭,反是为臣的顾兰。你不能不说,这乃是千古的咄咄怪事。
这时候本应该轮到顾兰落子了,但他皱着眉头苦思良久,却一直没有想到对策,而他对面的李昭则是一脸快意的笑容。不知道为什么,他特别喜欢顾兰认输的时候那种不甘心的痛苦表情。其实他的棋瘾并不大,屡屡召顾兰下棋,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观赏顾兰的这种表情而已。
这时候,顾兰忽地把手的棋子往棋奁之一扔,道:“大王,我忽然想起一件要事要去处理,今天就到此为止吧!”说着,就欲起身而去。
李昭脸上的笑意就越浓烈了,他笑着拉住顾兰道:“军师留步,你有什么要事,就在这里吩咐别人去做便是,何必事必躬亲。来,还是继续坐下来把棋下完吧,孤与你下棋这么多盘,每一盘可都是受‘益’匪浅哪,军事你还要继续不吝赐教才是!”
顾兰只好苦笑着重新坐了下来,道:“大王啊,既然您一定要让我‘赐教’一下,那我便拿出真本事,再也不藏拙了。”
李昭对顾兰的棋艺可以说是摸得一清二楚了,装差劲这种事情可以装一次,装两次,但决不能次次都装,而且还装得一点破绽也没有。因此,他是有恃无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