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问鼎天下 >

第11部分

问鼎天下-第11部分

小说: 问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此二人之手,则危矣!请侯爷三思!”
秦青见马焕也同意自己的观点,很是兴奋,在那里摩拳擦掌,亢声说道:“只需侯爷点头,末将愿效死力!”
赵麟却面色平静,教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赵业仍是一言不,神色一如既往的淡然自若。赵麟心暗叹,他当然清楚这几个人的想法。自从后汉王朝的第十二代皇帝和帝起,后汉王朝便开始走下坡路。主弱臣强,则必出权奸,后汉王朝最大的一个奸臣便在此时空出世,他便是和帝时期的丞相白斯。
正是白斯提出的“世系推官制”的实施,使得后汉王朝两极分化愈严重,士族之后,即便是蠢笨如猪,也会仕途通达,官运亨通;而庶族子弟,即便有天之才,也因“世系推官”的限制而郁郁不得志,运气好的话还能谋个一官半职,运气不好则只能终老山林。
后汉王朝的展已经走向了一条畸形的不归之路。虽然自和帝之后,历朝都不乏有识之士前仆后继的想改变这种畸形的形式。
无奈士族的展太迅了,他们已经把持了后汉王朝的朝政,岂容他人侵犯自己的既得利益?后汉王朝的各大士族终成尾大不掉之势,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皇权的地位。不论是世家还是庶族,其实都是以宗族利益为前提,在不损害家族利益的前提下,一切都好说;若是威胁到了家族利益,即便是皇权也需要让步,这便是后汉王朝目前的现状。
白斯世系推官制的施行,不仅加剧了国内的阶级分化,更使得族权凌驾于皇权之上。眼下的局势便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质帝驾崩后,各大世家纷纷争权夺势,割据地方,偌大的一个王朝已经处于四分五裂的崩溃边缘。

二一 局势
质帝当朝之时,张维和赵麟便极力通过手的权力改变这种畸形的制度,他们凭借自己绝顶的军事天赋逐渐的得到了质帝的赏识,终于位极人臣,一个是当朝太尉,一个是幽并总督。无奈士族的势力根深蒂固,仅凭他们二人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自从赵麟和前太尉张维先后去官后,他们这一系的官员受到了士族集团的彻底打压,境况甚是凄惨。张维辞世后,赵麟独木难支,致使这种情形越演越烈,以马焕、燕彦等生代为代表的平民一系官员遭受到了惨烈血腥的清洗,罢官的罢官,赐死的赐死,到如今仅剩并州军方这硕果仅存的马焕、秦青等有数几人,因此马焕等人有怨气是必然的。
“唉!”赵麟长叹一声,脸上闪过一丝落寞,“非是老夫愚忠,只是事关重大,我等切不可挑起事端!晋阳赵氏与吕氏爱争便由他们去争好了,反正军权尽在我等掌控,料他们也翻不出什么花样!”
赵业等人一听,感情老爷子打的是渔翁得利的算盘,细想一下也是,吕、赵二族对并州的争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军方从得到了不少好处。毕竟这两家谁都不想得罪军方!这两家不管是谁,只要有了军方的支持,便可以毫不费力的击败对手,因此这两家刻意交好军方,不过出于利益的考虑,也无时无刻不在制约、掣肘军方,毕竟军方丝毫不买账的行为让吕赵两方极不放心。
“父亲之意我等明白了。我等虽掌握兵权,但在地方却由于世家的种种限制,因此不宜出头。”赵业终于开口,却是直指要害。
“然!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吕、赵两家毕竟经营并州多年,我等目前不宜过早表明姿态。”
“侯爷所言极是!”马焕毕竟只是一位将领而不是政客,因此对这种政治上的博弈有些迟钝,此时终于明白了赵麟的打算,当下说道:“末将在雁门郡虽有独断之权,然粮草、军需却仍受吕、赵二家的控制,特别是军需,晋阳赵氏控制极严。”说着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是事实,别看这几个人牢牢的掌握着并州的军权,但任何事情都不会如表面那般简单。并州的势力错综复杂,以吕原为的四家联盟与晋阳赵氏争衡多年。为了得到军方的支持,控制在这两家手的战略资源便成了这两家争取、制约军方的手段。
四家联盟控制的是粮草、盐、军马;而晋阳赵氏控制的则是军需品,刀剑、弓弩、铠甲、药品。这些年来,军方一直利用吕赵二族的矛盾,谋求自己展的空间。经过几人的努力,在雁门鼓励开荒,终于使雁门成为产粮大郡,马焕则利用自己雁门太守的身份,截留了大部分粮草,使得军方的粮草终于能够自给自足,但其他东西,却还需要吕赵二族的供给。
“坐山观虎斗,是我等最好的选择!”赵麟沉声说道,语气坚定,不容置疑!当然,赵业、马焕、秦青等人从来没有质疑过赵麟的任何决定。在他们心,赵麟的任何一句话,哪怕明知道照着赵麟的话去做必将万劫不复,他们都会毫不迟疑的去做,绝不会打任何折扣。
“谨遵父亲(侯爷)之命!”赵业、马焕、秦青三人毫不迟疑的躬身领命,赵麟决定的事情便是他们的最高指示,赵麟的权威不容置疑。赵麟捻须微笑,目光炯炯的扫视着几人,将几人的表情尽收眼底。“若是带兵打仗,老夫与你们自然不惧任何人!”此话赵麟说的豪气干云,虽是一脸平淡,但所有人都无法怀疑这个事实。
“只是政治上的倾轧,连合,口是心非,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实非我等所长!”赵麟长长的嘘了口气,对若有所思的几人接着说道:“因此,我等只需坐山观虎斗,待两家两败俱伤之时再做计议;只是吕氏毕竟根基尚浅,因此无法对抗晋阳赵氏,我等可暗暗助其一臂之力!”
“依父亲之意,我等还是支持吕氏?”赵业面色凝重的问道。马焕、秦青二人闻言连忙将目光转到赵麟身上,显然对这个问题同样关心。
“唉!”赵麟长叹一声,目光缓缓的扫过了在座的三人,“正是!晋阳赵氏势强,而吕氏势弱!”众人都是聪明之人,赵麟说的虽然隐晦,却也明白赵麟之意。这很重要,军方若是助吕原夺权成功,便能凭借自身的实力取得更大的成果;而若是相助晋阳赵氏,能够得到的好处相对就要少很多了。
帝都的风云如肆虐的暴风雨,短短的时间内便波及到了后汉王朝的各个州郡。把持着州郡大权的世家士族们纷纷自立,后汉王朝名存实亡。
晋阳赵氏作为当世六大世家之一,虽然已经走向没落,但数百年来的积淀却有不是吕氏这等新兴的世家所能比拟的,因此不得已,吕氏与徐、祝、王三族结盟,共同对抗晋阳赵氏,双方的争斗由来已久,如今事关家族的兴衰存亡,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以赵昕为的晋阳赵氏高层们面色凝重的坐在富丽堂皇的客厅,沉重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赵勾不屑的撇了撇嘴,当然他坐在最外边,根本没人注意他,所以他才肆无忌惮的表现出了自己心的不满。他对家长辈的小心翼翼颇为不屑,不过他只是列席会议,并没有表意见的资格,因此赵勾只好百无聊赖的坐在那里,神游天外。
“如今之局想必诸位都已清楚,国朝风雨飘摇,已是大限将至!世家士族纷纷自立,争夺地方政权,良机难觅,我等此时切不可落后!”赵昕留着三缕长髯,一袭素色长衫,虽然年近花甲,须已经苍然,却风仪颇佳,看着众人不一言的样子,赵昕忍不住打破了沉闷的气氛,沉声说道。
赵昕此言却并未达到他预期的目的,在座的诸人虽然有所意动,却是毫无振奋之意。赵昕心清楚自己的这些族人耽于享乐,早已消磨掉了应有的进取之心,比起锐意进取并开拓出偌大基业的晋阳赵氏先祖,如今的这些族人根本就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燕雀。
见自己的族人纷纷避开自己的目光,赵昕心大为无奈,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这些人虽然饭桶,却总强过无人所用。其实赵昕忽略了一个问题,无人所用总比办事不力,惹上一大堆乱子好上太多了。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人早已习惯了纸醉金迷的豪奢生活,对于如何享乐,他们肯定不会比任何人差,但若想凭借他们成事,赵昕显然过于乐观了。

二二 各有打算
晋阳赵氏的衰落虽然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但如今的赵氏子弟不思进取,干才极少却是最主要的原因。
干咳了一声,赵昕神色凝重的说道:“如今之势,崔氏无心并州,如此一来唯有吕家可与我晋阳赵氏一争长短,其余皆不足为惧!只是军方动向颇为诡异,老夫费尽心思却一无所得,若能得到军方支持,并州尽在我等掌握!”
赵昕此言一出,座下众人这才“嗡”的一声炸开,终于明白了赵昕的意思,纷纷交头接耳;赵昕脸色一黑,强忍着心的怒气敲了敲桌子,众人这才现自己的失态,对于这些世家子弟来说,最讲究的便是自己的姿容风度!象方才这种毫无风度的行为是极为受人诟病的。
只是赵昕的话给他们的震动极大!后汉王朝目前的状况早已是尽人皆知,只不过这些人享乐惯了,习惯了醉生梦死的生活,家族的将来如何根本与他们无关。赵昕此言一出,顿时让他们感到震惊。这些人只是把自己的精力用在了如何享乐之上,为人倒也不是太过蠢笨,毕竟是世家子弟,自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此对赵昕的话自然清楚。
赵勾嘴角扯出一丝颇有嘲讽意味的冷笑,冷冷的看着这些族长辈。赵勾常以雄才自许,自然极为轻视这些只知享乐的长辈,他不明白父亲为何要与这些人商议如此重大的事情,难道父亲不明白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吗?
其实赵昕也是有苦自知,晋阳赵氏自他继任家主之位时便已经走向了没落,他的父亲交给他的只是一个表面光鲜,实质上却已经烂到骨子里的烂摊子。族人穷奢极欲,不思进取,积弊丛生,人才严重断层,就连维系家族命脉的商业也出现了赤字。
而族人却仍一副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做派,毫无半点危机感。虽然经过他十余年的努力,情况已有所改善,但家族衰败的势头也仅仅是有所减缓而已。但除了与他们商议赵昕也是别无他法,毕竟他们都代表着赵氏各房的利益,若是内部都形不成统一的意见,又遑论其他?
“依兄长之意我等该如何?”问话的是赵昕的四弟赵旸,也是赵昕眼为数不多的干才之一。随着赵旸的话音,原本有些吵闹的众人立时安静下来,将目光投在赵昕身上。赵昕干咳一声,缓缓的说道:“少时,老夫将与宗老会的几位长老仔细商议出一个章程,如今却是先问你等之意。”
又是一番交头接耳,赵昕看着众人,强忍着心的失望,把目光投向了自己大力栽培的儿子,却见赵勾一脸的不耐,嘴角泛着冷笑。赵昕心又是一叹,自己的这个儿子其实并非大才,只是赵氏一族的年轻人却无比他出色的人才了,然而自己的儿子却不明白这点,总是觉得高人一等,看不得别人比他高明,胸不能容物,自己身后赵氏的前景实在堪忧!“难道真是天亡我赵氏?”
赵昕心不由自主的泛起这个念头,就连他自己也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吓了一跳,连忙平静心神。然而有些想法一旦萌芽,却再也难以控制,此时任凭赵昕如何压抑,晋阳赵氏难测的前途却仍如大石一般压在心头,使得他呼吸不畅,心神不稳,忍不住“呼”的一下站起身来,却由于站得急了,袍袖将身侧几上的茶杯“哐啷”一声扫在地上。
正在激烈争论的众人顿时一惊,纷纷把目光投向赵昕。赵昕面色平静的笑了笑,说道:“老夫站得急了,竟将茶杯摔落,诸位莫怪,莫怪!”赵旸心思敏捷,心大致猜到兄长的担心,当下代表众人站了起来,朝着兄长躬身一揖,说道:“我等皆听兄长吩咐!”
“如此也好”,赵昕轻轻的点点头,如自言自语般从口蹦出了几个字,“你等回去吧,老夫自有计较。”众人闻言纷纷施礼告退,如一窝蜂般涌出了客厅。赵昕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些醉生梦死的族人,心哀叹之余,对家族的前途也越的担忧起来,忽而赵昕眼厉色一闪,“季礼、元辉且住。”
看着弟弟和儿子,赵昕面色凝重的说道:“家事靡败至此,除你二人外,竟无一人可用!”赵旸、赵勾连道不敢,赵昕却不理会,接着说道:“并州乃我晋阳赵氏根基,此番天意若此,我等不可错失良机!必与吕氏一争高下!”
赵旸毕竟还有些见识,听了兄长的话后,沉吟着说道:“正如兄长所言,此时却是军方态度至关重要!前日与吕氏的冲突便是被军方打压,由此可见军方暂时还是持立之态。”
赵昕摇摇头,说道:“绝非如此简单!我等向来也是轻视了赵麟!赵麟毕竟曾任幽并总督,目前并州将领多是他的门生故吏,雁门太守马焕又与赵家结为秦晋,倒是我等轻视了”说着长叹一声,目光有些沉郁的看向窗外的假山,“自赵麟去官后,我赵家对其多有排挤打压,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