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灵魂椅 作者:纪伟亮 >

第19部分

灵魂椅 作者:纪伟亮-第19部分

小说: 灵魂椅 作者:纪伟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华雨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纷纷取走定金,还得不断向他们赔不是。 
  又吃进几次退货,赔出不少银子,再加上木料积压,已经使得刚开张不久的姜记巧木行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金家又在暗中散布他偷盗银子的流言蜚语,使原来一些想向他订购家具的富户也收回了订单。一时之间,刚刚蓬勃发展起来的兴旺局面急转直下,木行里的不少木匠一看苗头不对,纷纷辞职,没几日热热闹闹的作坊就变得冷冷清清的了。面对着满屋子堆积的木料,一大把作废的订单,和仅剩下的几张愁眉苦脸,十八岁还没到的姜华雨再一次面临着人生道路上的惊涛骇浪。 
                  
  “只要咬牙挺过眼前困难,以后就会好转起来的。”姜华雨经常用白发老人的话来鼓励自己。令他欣慰的是,自己幸亏在前段兴旺时期没有向钱庄高息贷款发展,否则这时候钱庄再一逼债,那自己就真的彻底完了。目下情况虽然险恶,但仔细算来,只不过是赚亏持平。赚来的银子换成了积压的木料而已。自己毕竟还没有负债,只要咬咬牙,应该能挺得过去。 
                  
  不过最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木行怎么会出以次充好的事情? 
  每次选购木料,都是他和阎良两个人到山上去向樵夫收购。阎良和樵夫关系比较熟悉,而且对木料真伪好坏相当内行,有他在姜华雨总是比较放心。 
  后来生意太忙,他也就让阎良一个人去收购木料了。“难道是他出花样?” 
  姜华雨有几次这么想,但很快便被自己否定了。因为阎良这个人看上去这么老实,几个月接触下来也确实如此,而且每次收购木料回来帐目清爽整洁,应该不会是他。另外,在眼下这段最困难的时期,阎良也没有像其他木匠那样离他而去,就冲这份忠心,姜华雨也认为他绝不可能背着自己动歪脑筋。 
  “怪只怪自己一时疏忽!”想到后来,姜华雨总是怪到自己头上。幸好这些天来附近村子的订单是没了,但苏州城里倒还有几张零星单子开过来,虽然数目不大,倒能暂时维持目前的窘状。
这天他正在店里清理木料。一想到这些木料如果不能做成家具卖出去,那么大把的银子就活活搁死在这上头时,姜华雨又一次皱紧了眉头。就在这时,阎良从外面回来,满面的风尘。一进门便道:“姜兄弟,好消息! 
  村外来了一批宁波商人,专门回收木料的。我看我们这些堆积的木料可以转给他们了。“ 
  姜华雨正为此发愁,所以托阎良去打听,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有了回音。 
  于是便道:“阎师傅,辛苦你了。你先坐一会儿。对了,他们开的什么价?” 
  阎良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一迭声道:“高档红木五分银子一方,低档的两分银子。高档硬木三分银子,其他杂木五百钱一方。真是难得有人肯出这个价钱。” 
  姜华雨听罢,顿时倒吸一口冷气!阎良的这个报价,意味着他手里的这批木料将以进价的三分之一抛售。不用细算也能估计出大概要亏损近二十两银子。这种亏损,他这小小的木行绝对承受不了。 
  阎良见他面有难色,便劝道:“姜兄弟,我也晓得这个价钱确实是低了些。但这批木料压不起啊。眼下黄梅马上就要到了。木料最容易生虫子。 
  如果真的生了虫,再好的红木也只能当柴禾卖。所以你要当机立断。别等到以后连这个价钱都没人要。再说这批宁商走了之后,这里还有谁肯向你收购木料呢。你也知道,这附近的木行都鬼精得很,晓得你最近困难,他们就会耐心的等待,一直等到你开出跳楼价后才会来买。“ 
                  
  姜华雨听得心里愈发烦乱,他回过身来用手指轻轻地触摸着这些上等的木料,说实话他绝对不肯将它们如此贱卖。但不卖,手里就没银子。没银子,木行就维持不下去。毕竟手下的几个帮工都等着拿月例钱,他姜华雨不吃饭不要紧,手下人可要靠工钱来养家糊口的。 
                  
  “姜老板,不能卖!”忽然,背后一人坚决地说道。他回头一看,见是林管家的远房侄子,替他负责帐房的。只听他道:“姜老板,我已经算过了,木行现在剩余的银子还可以供一个月的开销。这个月里我们只要抓紧做着一二单生意,难关就可以堪堪渡过。你如果把这些木料全部低价卖掉,那以后万一有需要,你难道再花高价去买?你这样做是在饮鸩止渴啊!” 
                  
  阎良在旁直摇头道:“年轻人,想问题要长远。万一这个月没生意呢?下个月怎么办?木料生虫了又怎么办?”那年轻的帐房先生又道:“我正是为长远着想,姜老板现在全部的本钱就是这些木料了,你把他的本钱一下子抛光,他还拿什么来东山再起?你这样做是拆他的台!” 
  两人顿时辩论起来。姜华雨一时也没了主意,只好道:“你们别争了,要不这样。木料先放十天,如果十天内还接不到生意,就把它们卖了。好吗?” 
  阎良冷笑道:“既然姜兄弟这样说了。我自然没意见。只不过十天之后宁商走了,我看还有谁肯出这个价钱收。”姜华雨恳求地道:“阎师傅,你要不请那些宁商等几天再走?”阎良道:“这我就不能保证了。不过我还是去说说看吧。”姜华雨连声道谢。 
                  
  阎良走出门外,不由心里直笑:“看这小子的熊样也不是块做买卖的料。还是金爷这招厉害,叫我暗中以次充好,拆他的台,外面风声再一传开来,一里一外,里应外合。要他小命啊!好,你现在不卖木料,过几天金爷还会派人来开更低的价钱逼你出手。现在整个江南,除了金爷来收购你的木料,其他没人敢来开口。哼,你死到临头还在梦里呢!”他一路想一路朝村外悠悠地走去。忽然迎面走来一人,阎良一看心里一惊,连忙头一偏让过。那人好象也没注意,便从他身边擦过了。 
                  
  “这个人挺面熟的嘛?”林管家一边走一边回头打量那圆脸汉子的背影。 
  “好象在金家看到过,他穿着姜记木行的号衣干嘛?”他想了想,便向姜华雨木行走去。他有段日子没来了。但最近听说姜华雨木行出了种种偷工减料的事,不由心里奇怪。便想来看看。一方面也是有件事来找他。走到姜记门口的小道上,远望去,只见门口冷冷清清,全没了刚开张那阵子的红火。“唉,这孩子,命怎么就这么苦?我看他眉清目秀,皮肤细白,应是小富之相啊。恩,大概坏就坏在他的身体太瘦弱了。胸窄背薄命多舛呀。” 
                  
  来到店中,姜华雨连忙迎上。他的远房侄子也上前见礼。然后姜华雨忙着沏茶让座。待茶过一道后,林管家便问起了木行近况。姜华雨恩人面前,不好隐瞒。遂把眼下困境说了一遍,并说再不行,只得卖掉木料来应付一时之急。林管家连连摆手道:“这样不行,木料千万不能贱卖。这就是你的本钱啊!一卖你这木行就彻底完了。”姜华雨为难地道:“我也不想卖,但不卖不行啊。再说最近生意清淡,单子很少,木料堆放了时间长也不好。” 
  林管家道:“你不要急,今天我来就是帮你带一桩大生意过来的。” 
  姜华雨一听之下,顿时如久旱逢甘霖,大喜道:“林管家,我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你又救了我一次性命。”林管家摆摆手道:“你先别急,听我讲。这桩生意还不一定能够敲定下来。”姜华雨听他这么一说,心又凉了半截。 
  林管家道:“事情是这样的,我一位同乡小时候投北京,最近回来了。 
  听他说他当了一位姓于的大官的管家。这位于大人可不得了,本是书生出身,后来高中状元当了京官。二十年前北方的鞑靼骚扰京师,他立刻弃文从武,带领军队一直深入西北沙漠追击鞑靼,后来得胜回朝。天子大为嘉勉,先让他做了右军提督,接着又升为兵部左侍郎,最后坐到兵部尚书之位。半年之前于大人因见自己年事已高,便起了莼鲈之思,欲退归林下。 
  他一直喜欢江南的山水风景。早在柳条村那儿买下了大宅良田。所欠缺的,只是他书房馆阁中的一些家具。我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向我同乡推荐了你的手艺。” 
  姜华雨感动地道:“林管家,你待我太好了。” 
  林管家道:“不用客气。但我同乡说,这个消息已经传出去了。目下江南金家,江西张家,以及苏杭城里一些木行都蜂拥而来,想承接下这笔大买卖。每家都送了不少银子给我同乡。但我的同乡没敢拿。因为于大人最不能容忍这一套。所以我那同乡没办法,只好采取竞标的方法,每家出两三件样品,让于大人回来自己定夺。” 
  姜华雨点了点头,若是如此,他倒是有了七分把握。若要比谁送的贿赂银子多,那他可就丝毫没了指望。 
  林管家道:“你这里不正好有高档的木料嘛,花心思做一两件好的出来,接下这笔生意。我估计单这一笔,就够你吃上个几年了。”姜华雨当下喜不自胜。林管家又道:“小姜,我再透露一个秘密给你听。听我同乡讲,于大人虽是书生出身,但性情豪迈,个性洒脱。尤喜喝酒,还喜欢吟一些豪放的诗词。你想这种性格的老人,他会喜欢那种式子的家具呢?” 
  姜华雨考虑了一会儿,心里略有了计较。随后林管家与他约好了提样品的日子后便告辞了。待他走后,姜华雨将木行内杂务交给了帐房,自己则一头钻进了边上小作坊里构思起几种家具的款式和用料来。 
                  
  经过反复揣摩,他决定放弃紫檀,酸枝,铁力等色泽偏深,色调偏冷,感觉豪华富丽的高档木料。因为他想到于大人个性洒脱豪放,可能不喜欢这种太“沉”的颜色。权衡之下,他选择了黄花梨。黄花梨也是一种高贵的木料,其色泽橙黄明艳,色感轻盈。尤其木料本身的花纹非常漂亮,带有天生的棕眼纹,鬼脸纹,很是风雅别致。而且从以往做的单子来看,订购黄花梨家具的多半是苏州城里的文人。“于大人也是文人出身,应该比较喜欢这个。”姜华雨心中暗道。 
  木料定好,接下来该做哪种款式的家具呢?姜华雨在作坊里来回走了半个多时辰,最后否定了做卧房和堂屋家具的打算,他决定做三款书房家具。 
  做书房里的家具,有两个好处;一来书房是主人日常生活中时间呆得最久的地方,家具放那儿,比较引人注目。二来书房是一个相当个人化的所在,家具的款式若能符合主人的品味,那么中选的机会就高得多了。想到这里,姜华雨准备做一把文椅,一架便榻,和一张画几。 
  但是这几款家具的具体造型,如何装饰,却又是一个最费心思的环节。 
  姜华雨徘徊了半天没想到好主意,到后来索性坐下来闭目冥想。他把于大人的性格,经历,爱好,以及白发老人所授奇书《公输巧作》中“人间技”里的种种神妙款式统统串联融会起来,一直到日头西斜之时,一套最佳方案才在脑海中渐渐成型。 
  这以后的一连十天内,姜华雨始终把自己关在小作坊里埋头干活。要用到的木料,镶嵌用石料,瓷料,以及一应细巧工具,统统由帮工送进去,然后便把门关上。旁人根本无法窥看他在做什么。连阎良几次提出要帮他打打下手都被他拒绝了。其实姜华雨本人并不想秘技自珍,只不过不想被其他事分心而已。 
  十天以后,林管家带人来取货了。木行众人这才看见姜华雨从小作坊里走出来。他看上去神色非常劳累,头发乱糟糟的,满身是木屑刨花,连人都好象瘦了一圈。而那三款家具,已经全部用油纸细细包裹好了。 
  林管家当下让人把家具放上板车,拉到村口,又搬上了船,随后向姜华雨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便扬帆往柳条村方向去了。姜华雨站在滩头望着远去的帆影,心中暗暗祈祷:“但愿我这十天来花尽心思做的三款家具能够获得于大人的青睐,让他把住宅内一应家具承包给我。使我渡过眼前这道难关!” 
  看看湖上帆影消失了,姜华雨这才回身向村里走去。没走几步迎面跑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手里挎着一个糖果篮。姜华雨道:“唐小弟,怎么晚还在卖糖哪?” 
  小孩来到跟前,从篮子底下抽出一封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