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绿杨] 黑洞之吻 >

第2部分

[绿杨] 黑洞之吻-第2部分

小说: [绿杨] 黑洞之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文基点头道:“我也猜到是这个把你的智囊团搞迷糊了。我且问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认为黑洞具有可怕的引力?”
    “自然是因为黑洞具有极大的质量。”
    “那么,假如这个黑洞的质量不那么大,或者很小呢?比如说只有像喜马拉雅山那样大的质量,能有多大引力场呢?”
    “这不可能,质量达不到临界线的恒星不可能坍塌成黑洞!”
    劳埃德插话道:“我不太懂,巴恩斯教授,你能解释一下让我这个外行听听么?”
    “黑洞是由衰老的恒星坍缩而成的。一颗恒星如果质量大于1。5个太阳,就有可能由于自身引力而压坍。尽管体积可以压缩到无限小,但质量仍大于太阳的1。5倍,所以小质量的黑洞是不可思议的。”
    鲁文基说:“这是经典意义上的黑洞。但是宇宙中应该还有其它形式的黑洞,包括小质量黑洞。它不是靠自身的重量而坍缩的,但外部力量是可以压坍它的呀!”
    “你说的这种外力是从哪儿来的呢?这种力不但那么强大,而且要均匀地向中心点压缩,而不是把它推向一边。”
    “在宇宙早期,我想应该在大爆炸后一万年左右吧,那时空间还没膨胀到现在这么大,所以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整个宇宙的物质都集中在一个小空间里,只要有一些宇宙尘之类的物质聚集得比较集中,大爆炸的余威足以把它们压成一个小黑洞。这可称为太古黑洞吧?它是外力形成的,所以质量可以是很小的,也就是说引力场也是很微弱的。总之,我认为我们的对手是一个太古黑洞,从火星轨道不受扰乱来看它的质量远比经典意义的黑洞要小。所以,你们除了辐射外,不能指望还能看到什么。当你看到它的光时,它已迫近了。”
    劳埃德问:“黑洞也辐射可见光?”
    “小黑洞温度很高,按弯曲空间的量子效应,黑洞应该有很强的热辐射,它辐射红外线和红光。”
    巴恩斯一下醒悟了,如释重负地说:“我同意鲁教授的推论,它把所有疑点都解释清楚了。”
        四、死亡之吻
    搞清楚了辐射源这个难题,劳埃德不禁嘘出一口长气。但是太古黑洞这一答案又加深了来者的忧虑,因为根据大量观测资料表明这个辐射源飞速奔向地球而来,最终与地球相撞的结局几乎不可避免!鲁文基的论证完全不否定这一点,未来的前景无疑是绝望的。
    “即使是‘死亡之吻’不可避免,”劳埃德戚然笑笑,“在这之前还有半个月时间,联合国必须有点行动呀,我们该做点什么呢?”
    巴恩斯耸耸肩:“眼下的辐射倒没多大问题,大气层能把大部分射线吸收掉,但到迫近的时候一连串灾难就接踵而至了:地震、火山喷发、海啸、大火和毒雾甚至海水沸腾都可能发生,至于对撞的后果就不用说了。如果要做点什么,也只能是在迫近之前造就一艘诺亚方舟,尽量多保护一些人罢了。”
    这时鲁文基说出了他的深思熟虑:“这些灾难性后果无疑都可能发生,但严重到什么程度还很难事前预料,要以太古黑洞的质量、体积大小而定,如果真的很小也许不至于那么糟。不过有一件事是必然发生的,那就是死吻之前社会秩序的大混乱。可能发生死吻的消息终究是封锁不住的,人们一旦知道将面对一场毁灭,还有什么能约束住他们?”
    “我们已采取措施了,秘书长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调动每个国家的军队,在世界各地维持秩序和实施救护行动。”劳埃德说到这里,苦笑了一下,“不过到时候他们自己也未必沉得住气的。鲁文基教授,你认为有什么办法能阻止这场死亡之吻吗?”
    “联合国拿得出多大力量来呢?”
    “安理会已授权秘书长,可以调用各国的核力量,其总当量足以毁灭地球3次。”
    巴恩斯说:“这个当量不足以击碎一个黑洞或恒星,但也许能逼它改变运行轨道。”
    劳埃德说:“不行,没有足够数量的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的运载火箭把弹头送到那么远去。”看来这个联合国总部官员对航天技术还有些知识,鲁文基不由对他加深了一层敬意。
    “那么,不妨模仿一下蜥蜴,抛掉自己的尾巴——把核装置安在月球上爆炸,把它推到我们前面挡着,让它去和黑洞亲吻。”巴恩斯在一旁补充道。
    鲁文基笑道:“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要三者在某一时刻恰好是三点连成一线,并且推力的当量和启动时刻都要计算得十分精确。这个计算方程即使是用巨型电脑来算,没有个把月时间不行。依我看,既有力量去推动月球,不如等到迫近时去推动太古黑洞更容易些。这样计算不要求非常准确,只要把它推偏一点点使它不直接命中地球,它便会最终落入一条与地球呈猫捉尾巴那样的环形轨道,并一直像双星那样运转下去。如果成功,还有个好处:它是一个很近的、取之不尽的宝贵能源——够用100亿年的黑洞能源。”
    客人们瞠目对视了好一阵,巴恩斯叫道:“这比推动月球容易得多!值得考虑这个主意!”
    告别的时候劳埃德问鲁文基教授能不能参加应变指挥,鲁文基摇摇头说:“能说的我都说了,去也没有什么用。”稍停,他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我得说明,不排除还有其它的可能性。谁也不会料事如神啊。”
    “那么,我就叫人给你安装一条密码热线,随时把动态告诉你。”
    “那也好,谢谢。”
        五、灾难迫近
    果然,巴恩斯的女秘书每天都通过热线向鲁文基教授报告事态进展情况。现在,太空的红外线望远镜已经拍到了太古黑洞的照片——一个红点。应变指挥部已决定选择“猫捉尾巴”方案,核部队也开始作行动的准备了。各国政府的国防部门都几乎不断地接到指挥部的各种指示,也在默默行动了。总之,一部全球性的机器已经启动,无声无息地运转起来。
  在鸟巢别墅里,鲁文基依然故我地过着日子。梅丽却忙得团团转,买来大批她所能想到的必需物品。现在一楼大厅堆得像个仓库,连帐篷、发电机、橡皮艇都有了,甚至还有防辐射服和面具。
    她还找来工匠加固了屋顶,把大门换成了钢板的,楼下窗子都装上铁栅。这样,鸟巢别墅就变成了一座堡垒,不怕暴徒袭击了。
    “教授,你看还缺什么趁早买,今天抢购风已开始了。”
    教授乐了:“要想发财,你多买些西瓜放着,要不几天地球引力会大起来,一斤变两斤,包你一本万利。”
    这时热线电话响了,巴恩斯的秘书小姐在屏幕上先迷人地一笑,才说:“鲁文基教授,太古黑洞的体积已经测出来了,巴恩斯先生差点昏倒呢。”
    老教授对她的魅力无动于衷,他粗声粗气地说:“讲清楚些,直径多少?”这很要紧,体积大小决定撞击的强度。
    “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大。”
    “我的天,知道了。”
    “巴恩斯先生说,核火箭很难击中这么小的目标。问你有什么主意没有?”
    “没有。告诉他,我准备接受一个亲吻。”
    小姐用指尖掩住朱唇,声音越发嗲了:“和谁,和我吗?”
    “和太古黑洞!”教授慌忙挂掉电话。梅丽笑得弯了腰直不起来:“哎哟,肚子痛死了。”鲁文基瞪了她一眼,佯怒道:“等着吧,有你哭的时候!”
    晚上,教授和梅丽依然在阳台上乘凉。
    现在,这个小红点用肉眼也能看见了,今天比昨夜又大了些。梅丽觉得它那么阴森,像挟着雷火风暴狞笑着迫近过来的恶魔。她问:“碰撞真的不可避免么?”
    “谁知道呢?这是说不准的。”
    “巴恩斯的热线不是说计算表明要撞的么?”
    “即使碰撞也不一定毁灭啊。别老想这谁也无能为力的事情了,要紧的倒是大混乱时的危险。你说今天岛上抢购风已开始了,这就是麻烦开头啦。看看电视新闻有什么消息没有?”
    梅丽去打开电视机,画面上天电干扰很大。广播员恰好在报告新闻:“纽约消息:此间各航空公司七日内所有的航班客票已销售一空。本台报道:由于近日股市连续猛跌,本台经济评论员认为,纽约、伦敦、东京、香港证券交易所可能联袂临时停业。”
    教授沉思道:“消息已传开了,我不相信现在所有大城市都太平无事,肯定实行新闻控制了。”
    有顷,夜空的红点和星星次第消失,天空忽然聚满了浓云。随着几声霹雳和闪电,暴雨倾盆而下,狂风随之骤起,气温一下低了。
    两人忙不迭跑回大厅里,鲁文基嚷道:“好啊,气象干扰也来了,明天起有好戏看了哪!”
    这时,电视里正在播送:“本台最新快讯:联合国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声称,据天文台近日观测,有一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途中,两天后到达近地点。著名天文学家鲁文基教授经过观测后表示,该小行星直径不足1公里,届时可能与地球擦身而去。即或坠入大气层,大部分也将在高空烧毁气化,残余部分将落入太平洋中部。鲁氏认为不致对地球造成重大灾变。”
    鲁文基跳将起来:“狗屁!这不是存心跌我的相么!”
    梅丽忍不住笑道:“好嘛,全世界的人都眼巴巴等着这句话呀,你做了救世主哇。”
    广播员又说:“为谨慎起见,联合国决定12小时内开始向各地派驻防灾救护部队。并建议各地居民在3日内若无必要切勿出户,切勿惊慌失措,引发事端……”
    鲁文基立刻给应变指挥部打去热线电话,抱怨道:“你们怎么可以这样编造我的预测?这不是要让我在全世界把脸面丢尽么?”
    屏幕上出现的还是一位秘书小姐,她笑吟吟地回答:“劳埃德先生说,这只是为了安定人心,务请鲁教授谅解。”
    鲁文基想再说什么也没用了,便挂上了电话,然后咕哝了一句:“哼,借我的招牌安定人心……”不过气已经消了大半。
    停电了。雨仍哗哗地倾倒下来。
        六、倒数计时
    次日。雨停了,电也来了。由于转播卫星发生故障,电视收不到图像。鸟巢别墅地处北头高地,离市区较远,没法知道闹市区情况。为了打听消息,梅丽试着向教授的律师事务所拨了个电话。这天是星期天,但居然有人接电话。
    “这儿是伍尔德律师事务所。”
    “我这里是鲁文基先生的别墅。伍尔德律师,你星期天还上班,真叫人感到意外。市里好吗?”
    对方苦笑一声:“要保管好文件,我搬进来住了。秩序不好啊,昨夜好些歹徒乘着大雨,把许多商店砸开,洗劫一空。教授没走吗?北角的上层人都快走光了。”
    “昨夜好像看见南边有火光?”
    “烧了几家仓库。现在街上警察很多,好一点。你们那边太偏僻,警力可能保护不到,最好关上大门别出来。”
    “其它地方太平吗?”
    “小姐,你真闭塞啊。萨顿岛是算好得很的呢,其它许多地方发生了地震和龙卷风,到处有暴力、纵火事件,有的城市人都跑空了。”
    “你从哪儿得到消息的呢,律师先生?”
    “各地都有律师协会——多数电话还畅通。梅丽小姐,你想了解各地的消息,现在还能找到一些不受新闻管制的地下信息线路,你不妨找找看。”原来,国际信息网络里有许多个人电脑用户自发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热心地通过网络向全世界发送出去,也向从未谋面的远方用户打听消息。
    梅丽谢过之后急忙去开机,果然,有条原本是“妇女之友”的线路正往来交错地大量传递着种种希奇古怪的信息。义务发送的都是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里的个人电脑女主人,各国政府对这批狂热的娘子大军毫无办法。
    “我们镇上地震啦,倒了一些房子。”
    “我在二楼,水快从窗口漫进来了!”
    “一群暴徒冲进了亚特兰大第一农业银行,并和警察发生枪战……”
    “怎么办哪?我丈夫杰克从窗口跳下去了!他受不了啦!”
    “我儿子是中校军官,他捎信来说,他们基地昨天夜里连续发射了12枚核火箭。他相信,至少有37个基地也同时发射了核弹。一定是外星飞船入侵了!妇女们,拿起你们的武器,准备战斗吧!”
    热线电话嘟嘟叫起来,这回是劳埃德先生亲自打来的。他的语气严肃而沉重:“鲁文基教授,猫捉尾巴的行动已经失败了。”
    鲁文基已经料到了这样的结果,说:“我很遗憾,没想到目标这样小。”
    “是啊,100万公里以外的一个原子。不说这个了,有一件事,秘书长决定,应变指挥部立即迁到月球上去继续工作。4小时后飞船将点火升空,我已给你安排了一个位置。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