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477部分

逆明1644-第477部分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惨了,总共超过六百艘战舰被击沉啊,这简直跟做梦一样,这是绝对是上帝给他们欧洲各国开的玩笑。大明的强大出乎他的意料,也出乎欧巴罗各国的意料。

“轰隆!”一声巨响,阿维兰公爵所乘坐的旗舰触礁了,撞到一块海底的礁石。

船身巨震,船底直接被撞出了一个大洞,冰凉的海水大量涌入。

“扑通!”了一声,毫无防备的阿维兰公爵也在这次船身突然巨震当中被震翻坠海。

“公爵大人!”战舰上的荷兰士兵惊惧的大喊,有的士兵甚至已经不顾一切的跟随跳下海去,意图救回阿维兰公爵。

祸不单行,舰队后方,一艘被重创的战舰,坚持到了这里,也无法在坚持下去了,船底咔嚓了一声后,船身猛地向后倾斜,竟然渐渐往后沉没。

算上触礁进水,也将要沉没的旗舰,荷兰舰队哪怕逃到了这里,也无法避免的继续沉没了两艘。

加上战舰上的大炮已经全部被拆掉了,全都变成了毫无反抗能力的‘空舰’,最终能有几条回到荷兰,无法预知!荷兰人是狼狈的,跟随荷兰人一起前来的其他七国更是悲惨的,这场海战必将被整个欧洲永远铭记下去。

至于阿维兰公爵是否也葬身冰凉的海水中,也同样无法预知。

………………………………………………………………………………………

876。第876章 对印尼原住民的惩罚

马六甲海战的捷报,以及扫灭印尼原住民贵族反抗势力的捷报,通过起始于新加波北岸的大明南方大铁路,在很快的时间内,先后传回了南京城。

大明两大海军舰队以损失四十二艘的代价,击沉欧洲联合舰队超过五百艘战舰,马六甲海峡海域飘满了大量战舰被击毁留下来的碎木板,以及战死的尸体,死亡在马六甲海峡的欧洲联合舰队士兵超过六万人,整个马六甲海域的海水似乎都呈现微微暗红,大量鲨鱼进入海峡海域内密集窜动,欧洲联合舰队仅剩最后三十几艘战舰不得不遗弃船上所有笨重的大炮,才得以加快航速,仓惶逃出大明马六甲海域,逃过了大明舰队的追杀。

双方总共就被九百多艘战舰决战,这毫无疑问是一场规模空前绝后的超级大海战,而大明舰队的获胜,也无疑是辉煌的。

然而,海战胜利的消息登在大明日报上之后,却并没有引来百姓的多少关注。

特别是中原大地的大明百姓,简直就跟理所当然一般,不足以让人吃惊。

也难怪,大明中原大地的百姓一直以来都以上邦王朝的子民自居,称呼欧洲列国为蛮夷之国,他们根本不知道欧洲联合舰队的战舰究竟有多么强大的战斗力,或许在他们眼中,‘蛮夷’所造的战舰压根就只是一些渔船似的小船。又或许是大明这些年战无不胜,捷报太多了,他们早已经习惯了,麻木了,理所当然了,所以才一点都不会吃惊。

倒是印尼群岛方面的反叛,引起了中原百姓的愤怒,一个个义愤难平,纷纷呼喊着要严厉惩戒那些不思感恩的,忘恩负义的原住民土著。

不管是中原百姓,还是吞并的其他各地百姓,没有谁不知道大明改革,给予他们大明子民的身份,到底给他们带来了多么大的改变,农税极低,历史未有,言论自由,社会安定,随着工业生产的日渐加深,物质生活也极大丰富,就算是当前的乞丐,也绝对比当初的许多普通百姓过得要好,只要稍微勤快一点,不可能挨饿。

别说普通百姓了,大明文武官员也愤怒印尼出现的反叛,甚至有官员提出终止所有印尼原住民大明子民的身份,并且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大。

数天后,当这样的声音传到印尼,那些原住民百姓一下子就炸锅了,惶惶恐恐。

一时之间,只要是经历过荷兰统治的原住民百姓,都惊恐了,他们终于真正回忆起当初被荷兰人奴役的悲剧,想到一旦失去大明子民的身份,接踵而来的种种可怕的可能,不安与恐惧在所有印尼原住民百姓中蔓延。

杜明威等人造反失败,他们虽然没有跟着杜明威等人造反,可是杜明威可能要造反的事情,在原住民百姓的圈子里早有预示,他们就算没有跟随杜明威等人造反,可也没有早早的举报杜明威等人。

都怪嫉妒惹的祸,大明中原来的移民,勤奋开拓土地,日夜耕种,比他们辛苦不知道多少倍,才能过上比他们原住民优越幸福得多的生活。其实他们也可以的,只要他们也如大明中原移民一般勤奋,他们的生活至少不会比大明中原移民差,这不怪大明中原移民,更不怪大明朝廷,怪他们自己啊,他们有什么资格生出嫉妒之心。

想到重重,许多原住民百姓泪流满面,后悔不已。

可惜事情已经发生了,就看大明朝廷会如何决择。

“皇上啊,我等知错了!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些老一辈的原住民百姓惶恐不安之下,自发的跪倒在地,面向北方南京城方向叩拜。

“我等知错了!皇上万岁万万岁………………”

……………………………………………………………

越来越多的原住民百姓惶恐不安之下,只想到了如此忏悔的方法。

大街小巷,官道上,这一幕如瘟疫一样蔓延,无数原住民百姓都跪了下去忏悔,当真是历史未闻。

当这一幕被记录在大明日报上刊发,以中原大明百姓为主,一个个看了之后,满眼讽刺。做都做了,大明朝廷如何处置,他们都只能受着!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中原一名老汉叹息了一声说道。

终究和这名老汉一样的少数中原百姓,都是叹息了一声,不再继续做批判,或许他们心里对那些印尼百姓也是同情的吧。

人性本善,大明的百姓,总是经常性的善良。

所谓知错能改!

街头小巷甚至出现了谅解印尼原住民百姓的声音,而且渐渐的,声音竟然不小。

皇宫。

朱慈踉已经考虑了一天,他很清楚,其实真正被牵扯进去的原住民只有一成,九成还是安分的。只不过,安分归安分,他们终究也有偏袒反贼,举报不利的嫌疑,不可不做惩罚。

朱慈踉只是考虑着该怎么惩罚那些原住民百姓,在显尽大明仁德的同时,也宣示大明的威严。

虽然以杜明威为首的,印尼原住民造反,罪大恶极。不过那只是对于参与进造反里的原住民百姓说的,对于那些没有参与进去的印尼原住民百姓,大明并没有放弃继续同化他们的想法。

毕竟印尼原住民百姓,三百余万,大明也不能屠夫式的将他们都灭族了,这其中可有不少都是历代中原移民的后代,算起来,都流有少部分汉人血脉。

最后,朱慈踉终于有了决定。

“印尼所有原住民百姓,加税一倍,为期五年!”朱慈踉拍板道。

这个惩戒不大,却也起到让剩余原住民百姓记忆深刻,引以为戒的目的。

“皇上,那些被擒获的反贼,以及反贼家属,当做何处置。”李岩开口问到。

算上三四万反军士兵,总共有大约三十万原住民被擒。

那些没有参与进造反里去的,可以仅做些象征性的惩罚,但那些参与进去的,哪怕他们只是家属,也不可能那么轻易放过。

“反贼头目及其家小,杀无赦,普通反军士兵,及其家小一律发配西伯利亚冻土开拓,永不得回归。”朱慈烺做出决断。

877。第877章 铁甲舰

西伯利亚冻土,地广人稀,天气恶劣,难产粮食。虽然地下有无比丰富的资源矿产,可是理论上来说,依旧并不怎么适合居住。

不过,大明既然已经将西伯利亚攻占了下来,就必然不可能放弃,永久统治下去是肯定的。

而统治一片土地,可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也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驻军,更要有一些百姓作为基础统治,以及不断开发。

中原地区百姓生活安定,能选择移民的地方也很多,不管是澳大利亚,东南亚,朝鲜,倭省,琉球,甚至蒙古草原,哥萨克草原,这些地方的环境都要比西伯利亚贫瘠的冻土好得多得多。

所以,愿意移民西伯利亚的中原百姓极少极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此,大明想要在西伯利亚有一些百姓基础,有百姓在不断开发那片土地,就只能另想他法了。而那三十万直接造反,或被牵连的印尼原住民百姓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三十万人口不多,从热带移居几乎无法耕种的冻土,环境天差地别,过程中还得减少不知道多少,或许五十年,一百年后,这三十万人口都无法演变成五十万人口,但那也总比没有的好。

“皇上英明!”李岩没有异议。

有了三十万流放人口的加入,加上西伯利亚原住民的招安同化,大明可以初步对西伯利亚进行开发了。

当日,朱慈踉的圣旨下发。

中原百姓都知道西伯利亚的贫瘠和严寒,对于朝廷将印尼反贼流放西伯利亚永不得回归的惩罚没有任何异议,更不同情反贼家属,他们只有两个字,活该!

而对于朝廷对没有参与造反的普通印尼百姓加税一倍,持续五年的事情,他们也没有任何异议,同样只有两个字,活该!

消息传到印尼群岛。

三百万印尼原住民立刻松了一口气,虽然朝廷确实做出了对他们的惩罚,但只要不是直接取消他们大明子民的身份,仅仅加税一倍,为期五年,他们还是能够承受了。

大明的税率本来就很低,就算加税一倍,也远远低于当初荷兰人奴役他们的税率。

总好过失去大明子民的身份,他们会失去更多的好。

至于那三十万反军士兵极其家属,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在朝廷的圣旨下达后,他们便被一批又一批的通过连通西伯利亚和新加坡港的南北大铁路押送至西伯利亚,分批安置!

处理完印尼群岛事宜,大明马六甲海战之事才真正算是完结。

大明暂时内外皆定,不仅无敌国威胁,也无战争威胁,又开始了一段高速发展的历程。

其中,首要的便是海军改革。

…………………………………………………………………………………………

大明中兴十二年,十二月一日,江南造船厂。

这是大明最大的造船厂,各类工匠工人过万,承担了大明过半战舰的建造工作,至少有两百艘神威级战舰在江南造船厂下水,还有成千上万的渔船,商船,运输船等等。

朱慈踉的銮驾来到江南造船厂。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科技院主事宋应星以及一众江南造船厂的高层前来参拜。

早在蒸汽发动机刚刚造出来没多久,大明便启动了铁甲舰的建造计划,由科技院和江南造船厂最顶尖的五名工匠联合设计指导。

宋应星做为熟悉百门工科的工匠,见识极广,能力极大,他不仅要参与科技院各个科技创新和研发当中去,他还要参与进造船厂战舰的设计指导当中去。

“都平身吧!”朱慈踉走下銮驾。

朱慈踉不仅仅只有自己来了,还带来了文武百官,要他们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时刻。

在宋应星和造船厂厂长的带领下,朱慈踉和文武百官来到海边。

入眼的便是船坞里的一艘巨大钢铁战舰,这便是江南造船厂倾尽了几年心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设计建造的第一艘铁甲战舰,排水量大约在两千三百吨左右,装炮十四门,四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主炮,六门一百二十毫米副炮,四门八十毫米速射炮。

“皇上,铁甲舰蒸汽螺旋桨动力发动机已经暗装完毕,随时可以下水!”江南造船厂厂长对朱慈踉禀报道。

“好!”朱慈踉笑着道:“诸位爱卿都辛苦了,这是大明第一艘铁甲舰,如果成功,朕必然重重有赏。传朕旨意,铁甲舰下水试航。”

大明第一艘铁甲舰,也是世界第一艘铁甲舰,这将彻底颠覆传统的战舰模式,也同样将颠覆海战的模式,将世界海权推向新的**。

“谢皇上!”造船厂上下都充满了激动。

随着大量造船厂的工匠快速忙碌起来,准备将船坞上的铁甲舰放入大海中试航。

这一刻,朱慈踉是平静的。

不过,文武百官心里却充满了忐忑和无法置信,铁甲舰计划他们其实早就知道了,也曾提出过反对,但是都被朱慈踉强压了下去。

在他们的认知里,铁怎么可能漂浮在水面上,特别是这么庞大一‘块’铁。

他们不由得担忧万一放下水后,直接沉没了,建造战舰花费的大量金钱物资的的损失还是其次的,皇上的脸往哪搁啊,他们文武百官的脸往哪隔啊。

别说文武百官了,就是一直坚定信念朱慈踉的李岩心里也有些忐忑,毕竟这也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甚至于,造船厂上下,宋应星等科技院研发人员也同样忐忑,虽然说在研发和设计的时候,他们曾经用厚度不薄的铁皮先做出过一艘出来实验,确实没有沉下去,震惊得他们上下一个个张大了嘴巴,不可思议,也证明了铁并非不可以在水中漂浮,可是铁甲舰太巨大了,足足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