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276部分

逆明1644-第276部分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要抗议,我是察哈尔王,你们大明不能这么对我!这是对察哈尔的侮辱!”察哈尔王真的怒吼了出来,还想闯到朱慈踉跟前去。

但他才刚有动作,就被旁边的归降军士兵拉住了。

第五军军长张魁山看到这边的动静,一脸阴沉的策马奔来。

“察哈尔王,你再敢闹事,我敢保证,明日就是你们察哈尔灭亡之日!”张魁山语气森然,毫不客气的对察哈尔王威胁道:“你们察哈尔离开北京城之前,同样参与了劫掠,这是你察哈尔王应得的,你若是受不住,大明便只能从你们察哈尔部的蒙古人身上讨回来!”

察哈尔王的遭遇,朱慈踉其实也知道,不过朱慈踉并没有表示,只冷笑的说了两个字‘活该’!意思很明显,那便是就是要让察哈尔王受这样的一幕。

张魁山刚好听到朱慈踉的那两个字‘活该’,所以他对察哈尔王的威胁也不算自作主张。

察哈尔王心头一颤,脸色瞬间就黑了下来,咬着牙齿,隐忍了几个呼吸,终于没有敢爆发,退回了俘虏队里,终究他还是不能看着察哈尔因为他的一时冲到而被大明灭了,科尔沁就是前车之鉴。

连满人的杀父之仇他都能忍了,带着察哈尔投降满人,如今大明比满人更加强势,区区这点侮辱,比杀父之仇都不算,为了察哈尔,他有为什么不能忍的,带着这样的心思,察哈尔王不再闹事,默默的跟随着俘虏承受大明百姓一路上的侮辱,心里暗暗发誓,终有一日,他一定要报回此仇。

察哈尔王的表现被张魁山禀报给了朱慈踉知道。

朱慈踉冷笑一声道:“察哈尔王还真能够忍,是个人物,不过真以为朕不知道他心里再想什么吗?真以为朕还会给他机会?哼,这辈子他都别想再回蒙古了!”

听到朱慈踉这样的话,张魁山也笑了,皇上雄才大略,既然征服了蒙古,又怎么可能还会给蒙古东山再起的机会,察哈尔身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血脉,在蒙古有一定的威望,皇上更不会放虎归山。张魁山已经隐隐能够预想到,怕是不仅察哈尔王,整个黄金家族的成员怕是都得被带到关内,这辈子都别想再回去了,蒙古草原今后都不会再有什么黄金家族存在了。

张魁山想得没有错,朱慈踉确实有那样的打算,事实上他甚至已经想好将南京城内的哪处地方给察哈尔王一家子住。

……………………………………………………………………………………………………………………………………………………………………

507。第507章 京城南京!

朱慈踉的御驾直接踏入北京城的皇宫。

看着依然雄壮,似乎没有在这几年的数次易主中有半点损坏,朱慈踉满意的点了点头。

满人还算识趣,离开北京城的时候,只带走了一些比较值钱的东西,却并没有损坏皇宫里的一草一木。事实上朱慈踉那里知道,多尔衮不让满人离开前损坏这座皇宫,虽然有一些示好的意思在内,但同样有着以后还要回来的意思在里面,多尔衮并未真正甘心败在大明手中。

当然,就算朱慈踉知道多尔衮有那样的想法也不会在意,大明有他在,国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不断上升,满人永远没有机会与大明匹敌了,甚至可能都用不了几年,朱慈踉便会命令大军跟着满人的足迹杀入中东也不一定,到时候满人只有一条路,无条件投降。

走进宫门,前方的白色石板上跪着黑压压的一片宫女和太监,人数大约近三千人的样子,她们大多还穿着满人宫廷里的衣服。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一见到朱慈踉到来,这群宫女和太监便都伏倒在地。

朱慈踉一愣,皱了皱眉,随即反应过来了,这群宫女太监都是当年崇祯皇帝时候便一直生活在皇宫的,当年这座大明宫城曾经生活了不下十万宫女太监,虽然经过崇祯皇帝数次削减,到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时候,也还有五万多。

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的时候,不少人趁机跑了,可也有一部分从小生活在皇宫里,从未接触过外面,根本不知道怎么生活,在加上新皇又都是汉人,便留了下来,寄希望于‘新皇’李自成,反正对他们而言,都是伺候,伺候哪个皇帝不是伺候。

除了很小一部分在流寇进入这座皇宫的时候倒霉被杀的,留在李自成时代的皇宫里伺候李自成的宫女太监还剩下近两万人。

而后李自成山海关战败,放弃北京城逃跑的时候,北京城落到了满人手中,这座皇宫便也随着住进了满人皇上。

在李自成放弃这座皇宫,满人即将入城的时候,因为被李自成折磨怕了,恐惧于满人,近两万宫女太监又跑了一万多,还剩下四千人。

兜兜转转,满人也走了,曾经的大明皇帝又回来了,如今还能剩下的宫女太监,都是那些真正从小生活在宫里,对外面一无所知,真正没有任何去处和出路的太监宫女。

面对这座皇宫真正的主人回归,天下真正正统的皇帝,满人走后又一次被遗弃的宫女太监们选择了留下来,这一次是近三千人。

朱慈踉叹息了一声,当年近五万宫女太监,也就不到三千人了。

“都起来吧,今后各司其职,不必恐慌!”朱慈踉平静的道,并不打算多生事端,他最终留下了留下来了这群宫女太监。

虽然说这可能混杂有一两个多尔衮故意留下来的钉子,但更多的还是从小生活在这座皇宫,没有家庭,不知去处的人,都是可怜之人,再说了,将这批人赶走,他同样还在再招一批进来维持这座皇宫,何必呢。

近三千宫女太监大喜,一听到当今皇上的话,他们便知道当今皇上不会追究他们先后服侍李自成和满人两大贼子的罪责。

“奴婢等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近三千宫女太监,一番叩拜山呼后,都退了下去,各司其职。

随着皇宫女有一些宫女太监走动,这座几年间数次易主的皇宫才显得有些生气。

皇宫的防卫暂时由应龙军接管,到处都站有如标枪一般挺直的应龙军士兵。

走进金銮殿,朱慈踉坐上的正中央那张龙椅。

钱谦益和刘宗周跟随进来的一帮各军高层军长将领跪倒在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叩拜过后,钱谦益首先站了出来。

“老臣钱谦益,恭贺皇上收复北京城,恢复祖宗基业,皇上乃……………………”

钱谦益还没有说完便被朱慈踉挥手打断了。

“行了,后面恭维的话就不要说了,直接说正事,说完朕还要去休息一会,这些天一直在关外征战也确实有些累了。”朱慈踉淡笑的说道。

实在是恭维的话听多了,朱慈踉懒得浪费那个时间再听一遍。

钱谦益老脸发红,尴尬得不轻,不过到底是六十多岁的人的,又占着大明首辅的位置,片刻时间便恢复了过来,既然皇上不想听恭维的话,那便不说了。

“皇上,老臣和刘阁老一同赶往北京城,除了来恭贺皇上外,最主要的是有一事要皇上做主!”钱谦益一脸肃然,说到那个正事,他似乎忘记了刚才的尴尬。

“什么事?”朱慈踉其实已经猜到了什么事情。

“回皇上,那便是是否将京城重新迁回北京城之事!”钱谦益说道:“北京城是大明二百多年故都,从永乐皇帝开始,已居住了大明十四代皇帝,理应迁回!”

听钱谦益的语气,毫无疑问,钱谦益是支持将京城重新从南京迁回北京的。

“皇上,老臣认为,京城还是留在南京为好,南京城未遭战火破坏,又是太祖时期的京城,这数年来,已经熟练运作京城的职责,若是再迁回北京城,劳民伤财,老臣不支持!”刘宗周站出来说道。

要说钱谦益是支持将京城迁回北京的,那么刘宗周便是支持将京城留在南京的。

刘宗周说完之后,和钱谦益一同面对朱慈踉道:“皇上,臣等无法做出最后的决定,请皇上三思裁决!”

内阁六位阁老,一半支持将京城迁回北京,一半支持将京城留在南京,从天津卫大捷开始便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而且他们确实没有最终决定的权利,所以钱谦益和刘宗周放下内阁的事物前来北京城面见朱慈踉的目的便是此。

朱慈踉皱着眉头,假装考虑了一会,随即做出了决定。

“朕认为,京城留在南京为好,正如刘爱卿所言,南京城为太祖时期的京城,有大明建国之气在,当年成祖永乐帝之所以迁都北京城,为的便是就近解决北方蒙古的威胁,正如成祖永乐帝所言,‘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是为了警示后世帝王不要忘了北方的威胁,如今北方蒙古已经被朕顺道给灭了,天子御国门之言已失去效用,理当将京城重新定会太祖时代的南京城!”

朱慈踉一番解说,钱谦益和刘宗周对视了一眼,皆点了点头。钱谦益都没话说了,刘宗周更加没话说,便是赞同了朱慈踉的所言,将京城留在南京。

“皇上圣明!”

随着朱慈踉的决定,朱慈踉大明京城正式定于南京,自成祖迁都北京城至今二百多年后,南京城重新恢复了大明正统京城的地位。

…………………………………………………………………………………………………………………………………………………………………

508。第508章 俘虏的问题

决定了南京城为今后大明正统京城的地位后,还有另一件事情要解决,那便是崇祯皇帝陵墓一事。

当年崇祯皇帝铁骨铮铮,不愿投降,自缢于煤山。李自成发现崇祯皇帝的尸体后,虽然安葬了崇祯皇帝,但也不过将崇祯皇帝草草安葬于天寿山脚下的田妃墓中。

本是一个妃子的墓却葬入帝王,而且没有任何陪葬,明显不合皇帝的规格,再则,当今周太后是崇祯皇帝的原配皇后,将来死后是要跟崇祯皇帝合葬在一起的,一个妃子的墓,如何敢容纳帝后合葬,这是对帝后的侮辱,所以按道理来说,如今大明收复北京城,重新安葬崇祯皇帝是理所应当的。

“父皇为大明江山社稷而死,朕身为其子,理当尽孝。”朱慈踉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重新安葬崇祯皇帝之事。

“对了,此事你们可有禀明太后?”朱慈踉忽然想到此事,便问了出来,毕竟重新安葬崇祯皇帝的事情,当今太后最有发言权。

“回皇上,老臣等已经禀明太后,太后的意思是打算亲自前来北京城参与此事,此时或许銮驾已经北行!”钱谦益回答道。

“太后的銮驾已经北上?”听到这样的事情,朱慈踉不满的憋了一眼钱谦益和刘宗周,两个老东西,这么重要的事情,刚才怎么不早说出来,是不是他不问,两个老东西都不打算说什么怎么的,想死啊。

收到朱慈踉神情中不满的信号,钱谦益和刘宗周头皮有些发麻,老脸发红,天可怜见,他们并不是不打算说出来,而是正要开口,皇上已经先一步问出来了。

既然决定了重新安葬崇祯皇帝,并且太后也会亲自北上,一段时间内,朱慈踉还将继续留在北京城,这个时间或许不少于两个月。

钱谦益和刘宗周走后不久,李岩便来了,向朱慈踉禀报俘虏安置问题。

“皇上,满人和科尔沁俘虏已经全部看押在北京城南,敢问皇上打算最终如何处理这些俘虏?是否按照历来的惯例?”李岩恭敬的对着朱慈踉问道。

总数近五十万人的外族俘虏,整个历史都不多年,而且还是几乎都是老弱妇孺居多,青壮都没有几个,要处理他们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若是按照历来的惯例,小孩则卖掉,将来养大的为奴,年轻的女子则赏赐给有功的将士,青壮则送到各地做努力,至于那些年老体衰的老人,要么直接杀了,买么连同小孩一起拉到市场上卖掉,要么也是送去做苦力,直到身体承受不住死掉。

朱慈踉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怎么处理俘虏的问题。

近二十万满人俘虏,他打算跟西迁的满人换银子,二十万满人老弱妇孺换一亿两银子,平均每人五百两,在没有得到多尔衮的回复之前,朱慈踉暂时不会分开满人俘虏。

剩下的便是科尔沁蒙古的近三十万老弱妇孺了,将其中年轻的女子直接赏给有功的将士他是不考虑的,大明本就内外战乱数十年,青年男子战死无数,丧夫者甚多,未嫁年轻女子更多,近三十万科尔沁老弱妇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十四岁到四十岁一下的女子,也就是超过十万,几十万将士的精力还是留给汉人自身为好,浪费在外族女子身上损害的是汉人女子自身的利益。

再则,赏赐了其中的年轻女子出去,剩下的孩童和老人就必须按照历来的惯例卖掉处理。

奴隶制什么的朱慈踉是很抵触的,其中最抵触的便是买卖人口,不管是外族人口还是汉人自身,他本就有着废除当前贩卖人口合法的律例,又怎么还会在这样的关头开下买卖奴隶的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