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159部分

逆明1644-第159部分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曾听闻荷兰人靠着一千火枪兵就打败两万爪哇土著士兵,所以这些拿着和荷兰人同样的武器并受过荷兰人训练的神火卫可以说是三大家族最后的底牌了。

只不过,三大家族的人都忽略了一点,他们虽然见过大明的火绳枪,也自己进行对比过,所以便一直以为荷兰人手中和火绳枪比大明的更加‘先进’,实则应龙军早就一直在用更加先进的燧发枪了,而此时燧发枪在欧洲也才刚刚开始装备,荷兰人不可能卖给大明的这些富商们,毕竟荷兰人所为的不过是金钱而已,只要能忽悠大明的那些富商们变行了,而苏州的三大家族们果然被忽悠了,在荷兰人的屡次保证下,他们一直以为他们的‘神火卫’装配的荷兰火枪在大明境内是最厉害的。

其实,荷兰人倒不是故意在忽悠三大家族的人,而是连荷兰人自己都不知道大明竟然也已经发明出了燧发枪,更不知道大明的燧发枪许多关键部位还是用强度极高的新式合金钢材铸造的,射程和威力都超过欧洲的燧发枪,更别说荷兰人已经开始淘汰的老式火绳枪了。

随着三家家主的一声令下,一千五百‘神火卫’全部顶到了最前面。

这个时候,冯厚敦刚好率领五千应龙军迂回到了死士大军的前路,正好跟一千五百‘神火卫’对上。

“神火卫列阵,点火!”一千五百神火卫立刻开始紧急点燃火绳。

火绳燃起的滚滚白烟从‘神火卫’的队列中冒起。

“咦?这些逆贼竟然也用火枪!”冯厚敦惊异了一声。

“哼,面对我们应龙军,如同关公面前耍大刀,找死!”冯厚敦冷笑一声,显得极为不屑。

确实,冯厚敦虽然对三大家族麾下竟然有火枪营而感到惊奇,但他一眼就看得出,三大家族的‘神火卫’手中所持的不过是应龙军一开始就淘汰的火绳枪,就拿着那些破玩意,也想跟应龙军的燧发枪相比。

此时,三大家族的死士大军已经被应龙军前后夹击,团团包围。

“神火卫进宫前进!”

无论如何,三大家族的人此刻只能依靠麾下的一千五百‘神火卫’杀出一条血路,只要他们能逃到海边,便能在事先安排好的人的接应下逃到海外,到时候只要在等上数年,待风声过后,便秘密回到苏州,取走家族积累了近百年埋藏在隐秘地下的巨额金银,他们照样能在海外过上富足的生活。

“嘿嘿,找死,应龙军列阵!”冯厚敦讥讽一笑。

五千应龙军就在距离一千五百‘神火卫’两百多米处迅速列出整齐的攻击阵型。

“杀!”冯厚敦手一挥,带着应龙军向着攻击前来的一千五百‘神火卫’迎了上去。

随着两军接近,两百米,一百七十米,一百五十米……………………应龙军和‘神火卫’展开了一场新式燧发枪和火绳枪的碰撞。

“开火!”随着‘神火卫’进入应龙军燧发枪的射程内,冯厚敦悍然下令开火。

“砰砰砰…………”一千多枚铅弹横扫。

“啊啊…………………”三大家族瞬间倒下三百余‘神火卫’,整个‘神火卫’队形都凹下去了一大片,一千五百‘神火卫’瞬间死伤超过五分之一,伤亡惨重。

“开火!”三大家族的人也命令‘神火卫’立即开火。

“砰砰砰…………”火绳枪激发,白烟滚滚之下,两百多枚铅弹向着前方的应龙军射去,然而竟三大家族的人惊恐的是,应龙军竟然一个也没有倒下。

“哈哈哈哈……………”应龙军阵型内爆出一片大笑,笑声中充满讥讽。

“不!这不可能!为什么会是这样!”三大家族的人全都在瞪大了双眼,不敢置信,那些荷兰人不是信誓旦旦的说过他们提供给‘神火卫’的火枪绝对是大明境内最先进的吗,怎么面对大明的应龙军却半点杀伤也没有!

“开火!”冯厚敦冷然下令。

“砰砰砰……………”应龙军再一次开火,三大家族的‘神火卫’再次倒下三百余人,此时的‘神火卫’已经不足九百人的,死伤近半!

“不………………,怎么可能!”三大家族的人一脸死灰,充满绝望,连‘神火卫’都不能奏效,他们还怎么可能冲得出应龙军的包围。

“可恶的荷兰人!”韩铭王东篱等人愤恨的大吼了一声,心里把荷兰人的十八代祖宗都瞬间给一一问候遍了。

荷兰人的火绳枪或许比大明旧式的火绳枪威力更大,射程也或许更远,可是跟用合金钢材打造的大明燧发枪相比却落后了一大截,也就导致在一定距离内,应龙军的燧发枪能打到三大家族的‘神火卫’,而三大家族‘神火卫’手中的荷兰火绳枪却打不到应龙军,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神火卫’一面倒的被应龙军屠杀!

“开火!”

“开火!”

当应龙军第三,第四次开火之后,三大家族的一千五百‘神火卫’已经死伤超过一千二百人,只差一轮便要死伤殆尽,神火卫终于崩溃了。

虽说都是训练过的死士组成,悍不畏死,可是在应龙军一面倒的屠杀下,恐惧无力的心里还是击溃他们最后的心里防线!

‘神火卫’被冯厚敦部在前方击溃后,后方追击的阎应元主力也击溃了阻拦的死士大军。

“天亡我也!”三大家族的家主们同时仰天悲呼,一个个面如死灰,好不抵抗的便束手就擒。

面对应龙军强大的攻势,三大家族在死士大军的保护下也只逃到了苏州城外三里处便全部被击溃,连同跟随在内的苏州巡抚家眷和盐运使家眷一同,数百男女老少全部被擒获,其中自然包括三大家族的家主们。

不仅三大家族和苏州巡抚以及盐运使,苏州城内所有牵涉进去的富商豪强和贪官全部被擒获,一网打尽,加在一起足足超过千人。

同一时间,苏州发生的一切同样在江北的另一个盐政中心扬州发生。

因为应龙军进城后毫无二话的直接出击,立刻便打得两大盐政中心的所有贪官和奸商措手不及,所有牵涉进去的人几乎无一漏网,全部被一网收尽。

接下来便是逼问账本,将更多的牵涉人员同样一网打尽,斩草除根!

为此,应龙军连夜将不肯合作的几大家族族长全部交给锦衣卫审问,以锦衣卫的手段,没有人能受得了他们的酷刑,必然能撬开几大家族家主的嘴巴。

……………………………………………………………………………………

281。第281章 血腥清洗(一)

账本是各家最后的保命手段,因为上面记录了所有收受过他们贿赂的官员的名字,就是为了预防某一天出事的时候,威胁那些曾经参与进来的人搭救,所以非常重要,朱慈烺早就下旨,一定要拿到账本。

苏州和扬州巨变的消息被尽可能的封锁,趁消息还没有广泛传开之际,锦衣卫准备动用酷刑,尽快逼问到各家的账本。

同时一时间,阎应元也正带着应龙军查抄各家。

两万应龙军,数百锦衣卫全部出动,整个苏州大到正三品的巡抚和盐运使,小到没品的衙门差役,几乎全部被清洗,入狱抄家。还有过半的本地豪强富商等,同样全家入狱抄家。

所谓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苏州巡抚的家里一下子就查抄出了价值九十多万两金银的财产,盐运使更多,足足一百七十多万两。

“嗯?不对!”阎应元继续看下去,突然皱眉道:“怎么韩家才抄出了六十万两,王家四十万两,许家五十万两,这肯定不对,三家均在苏州经营上百年,又做了数十年土皇帝,怎么可能比才任职不到十年的苏州巡抚和盐运使还少!”

“大哥,这还用说,定是被他们给藏起来了呗。”冯厚敦断言道。

“不错,如今国库空虚,皇上让应龙军和锦衣卫一同查抄,就是要让我们抄出所有的银两,好补充国库!”虽然涉及的金银绝对巨额,但阎应元却没有半点贪念,他本就是一个视钱财如粪土的人,一心为了辅佐皇上中兴大明。

“让锦衣卫那些人必须撬开他们的嘴巴,不仅账本,还有埋藏钱财的地方都要找出来!”

锦衣卫的酷刑没有人能撑得过,不到一夜,韩家,许家就交代了所有事情,只剩下一个王家骨头够硬了,不过锦衣卫有的是办法。

“王东篱,韩家和许家都已经交代了,就算你王家不交出账本也没关系,但有一点,王家埋藏金银的地方必须说出来,在嘴硬下去只会给你们王家带来真正的灭顶之灾。今早皇上刚刚传下口谕,只要配合说出事实和交出隐藏的所有‘脏银’,除了首犯不赦外,其余人等均可网开一面,只处以流放云南之刑,如若不然,诛九族!”锦衣卫百总森然冷笑。

王东篱早已浑身是血,身上的囚衣都被染红,听到锦衣卫百总的话,身体微微一颤,面如死灰。王东篱并不怀疑锦衣卫的话,毕竟还没有人敢假传圣谕,这么说的话,皇上是真的下过那样的旨意,若是他不说的话,王家必然会被九族诛灭,香火断绝。到时候,就算王家还藏着那些金银钱财又有何用!

“我说,我说!”王东篱最终妥协了交代了一切。

锦衣卫随即将王东篱所交代的每一个字全部记录。

半个时辰后,应龙军和锦衣卫配合,带着刨锄等物,压着韩,王,许三家的家主,分别涌向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最近的只在苏州城外十里处,最远的距离苏州四十里。

“是这里?”一名带头的应龙军千总指着一处地方对王东篱问道。

“对,就是这里!”王东篱无力的点了点头。

“快,快挖,方圆五十米都掘地三尺!”

经过数十人的同时挖掘,半个时辰后,随着咔嚓一声响,一名应龙军士兵挖到了一块大理石板,看石板上的人工磨痕,毫无疑问,必然是人为埋下去的。

“撬开!”

很快石板被撬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入道口,下面是一个很大的密室,里面堆放着大量的木箱。

随即,应龙军和锦衣卫不仅找到了三家埋藏的巨额金银珠宝,同时还找到了一大堆账本。

“果然有账本!”应龙军千总大喜过望。

拿到账本后,立刻由应龙军和锦衣卫一同派人护送,马不停蹄的将之传回南京城,不到一个白天便交到了朱慈烺手中。

“皇上,这是最近三年的账本。”锦衣卫指挥使彭程将一本账本递给朱慈烺。

朱慈烺将这本账本一页一页的翻看,瞬间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

崇祯十五年五月初三,田国舅白银十万两。

崇祯十五年六月十二,户部尚书周大人七千两黄金。

崇祯十五年十月二十一,苏州巡抚两万两。

崇祯十六年一月初九,苏州盐运使……………………………………

…………………………

崇祯十七年六月初五,内阁首辅高宏图十万两。

崇祯十七年六月初五,户部尚书姜曰广六万两。

崇祯十七年六月初七,礼部尚书钱谦益两万两。

崇祯十七年六月初七,司礼监掌印太监赵德全五万两。

………………………………………………………

看到这里,朱慈烺就怒不可遏了,啪的一声,一脸阴沉合上账本。

“嘿嘿,想不到钱谦益和赵德全也牵扯了进去,真是好得很啊!”朱慈烺怒极而笑道。

岂止这些,不说地方官和以前,就当今朝中也至少有二十几位官员被牵连,而且全都是高官重臣,光内阁就有三位,首辅钱谦益,刑部尚书孙择,工部尚书章宗义,还有十几位世袭爵位的勋贵,镇远侯,申国公,定国公………………………

“怪不得大明每年至少七百万两盐税的损失,原来养肥了那么多人!”

毫无疑问,朱慈烺立刻下旨按照账本开始拿人,出于一定的考虑,钱谦益等朝中的二十几位重臣在不久后都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所以朱慈烺暂时没有动他们,不过那十几位勋贵就没那么好运了。

有当年从魏国公府一下子抄出价值近五百万两财物的先例在,朱慈烺对那些世袭了过百年的勋贵们半点不手软。

毕竟,那些勋贵可都是世袭的,各个都是一地的土皇帝,名下无数土地房产,最远的申国公甚至是与魏国公府一样是从大明开国至今的家族,做为顶尖的豪强勋贵,他们都属于特权阶级,享受免税等一系列政策,不用想,朱慈烺下一步的农税改革必然会因为触及他们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反对,朱慈烺正好可以趁此良机先一步铲除了他们。

…………………………………………………………………

282。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

就在账本被送到朱慈烺手中的同时,京城又消息灵通者已经知道了扬州和苏州两大盐政中心所发生的巨变。

顿时,感觉到自己很有可能会被牵连进去的人恐慌了,这其中就包括当朝首辅钱谦益和司礼监掌印太监赵德全二人。

赵德全惊慌的在内廷转来转去,他悔不当初,若是他没有收扬州周家等富商的贿赂,便不会有今天的危机了。

跟在皇上身边越久,越是了解皇上的性格,赵德全便越惊恐,他清楚,若是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