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134部分

逆明1644-第134部分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刻召集众将到本王大营议事!”多尔衮对着身旁跟着的一名正白旗将领命令道。

“喳!”

很快,多尔衮便召集了所有高层将领到中军大帐议事。

“李化熙,本王让你准备的明军服装都准备好了吗?”多尔衮对着李化熙问道。

“回摄政王,都准备好了,足足一万套明军士兵的服装,徐州城内的内应也已经联系上了,只要摄政王一声令下,便可施行计划,一举攻进徐州!”李化熙说道。

经过了今日的大败,李化熙心里其实已经隐隐有些后悔了,感觉满清不一定真能一统天下,只不过事到如今,他李家已经不可能投回大明,只能跟着满清一条道走到黑了。

“好!只待一场大雨,便攻进徐州,取了残明小皇帝狗命为本王十五弟报仇!”

随着清军密谋,一场最惨烈的决战即将展开!

………………………………………………………………………

232。第232章 雨夜惊变(一)

雨季多雨,徐州的天空不过只晴朗了不到十天,便又开始阴暗的下来,空气中充满着一股强烈的压抑之感,这是即将阴雨绵绵一段时间的前兆。

毫无疑问,看这天气情况,这一场大雨下来,不会晴得很快,至少也会连续下个一两天。

清军大营,多尔衮目光闪烁的盯着这昏暗压抑的天空。

“启禀摄政王,观天监来报,这场大雨至少会下一天一夜!”一名清军士兵来对多尔衮禀报道。

观天监乃是大军专设的专门观察天气的人,清军中的这个观天监每每预测,都有九成准确,这足够了!

“嘿嘿,真是天助我大清!”多尔衮嘿嘿笑道。

一场大雨若是只下两三个时辰,并不足以全面压制应龙军的火器,但若是连续下个一天一夜或者数天就不同了。

“十四弟,十五弟的仇,必须要报!”阿济格原本镇守西门那边,但自从多铎被炸断一条右臂以后,多尔衮最信任的两个臂膀就剩下一个阿济格了,面对鳌拜等顺治小皇帝的八旗将领隐隐有不听指挥的苗头,多尔衮不得不把阿济格调回主力大营里来。

毕竟,阿济格虽然鲁莽,但与多尔衮和多铎三人到底是利益相关的同胞兄弟,对于兄弟三人中最有智慧的多尔衮,阿济格看上去似乎很不甘心被多尔衮这个弟弟压制,可打心底里还是服气的。

“十五弟的仇自然要报,待擒获残明皇帝,便将他压到十五弟面前让十五弟处置!”

“召集众将,中军大帐议事!”多尔衮说罢,带着阿济格先一步回到中军大帐之内。

待众将到齐,多尔衮面无表情的扫视众人一眼。

“诸位,这场决战关乎我大清国运,胜则大清一统天下,败则后果难料,还望诸位此刻能摒弃心中所有前嫌,一心一意大胜这场大战!”

鳌拜等一些顺治皇帝的人相互看了对方一眼,沉默了片刻之后,鳌拜站了起来对着多尔衮单膝一跪道:“愿听摄政王调遣,大清一统天下!”

“愿听摄政王调遣,大清一统天下!”在这即将决战的紧要关头,所有原先反对多尔衮的八旗将领都放下心头的成见,一心一意准备这场决战。

满人能发展至今,内斗不少,可并不内耗,对外也多是一条心,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别看大清威势强盛,但大清败不起任何一场大战,他们不为自己也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徐州城内,朱慈烺同样得到观天监的汇报,知道接下来的这场大雨怕是没有一两天晴不了。

“为什么朕总觉得心里不安?”感受着空气中的压抑,朱慈烺心里隐隐有些不敢,总感觉将有什么危险的大事要发生!

“皇上,您是否多虑了,徐州城高河深,清虏连北门的护城河都还没有全部填平,攻城只会只讨苦吃,根本不足为虑!”说话的是一名江西来的总兵。

“不可大意!”朱慈烺摇了摇头,为了稳重起见,朱慈烺下令道:“传令,所有将士进入最高警戒,各个城门严防死守,任何闲杂人等不听劝阻靠近,就地格杀!”

“末将等遵旨!”

天色渐渐昏暗了下去,空气越来越压抑,一丝带着点微微凉意的微风略过,远处的天边聚集有大片密集的乌云遮住了夕阳,并不断向着徐州城方向汇聚,似乎只等天边的乌云一到,大雨便会被一同带来。

“皇上有旨,加强警备!”

“皇上有旨,加强警备!”十几骑快马,沿着徐州街道奔向各处军营传令!

圣旨一下,徐州城内,各营将领各司其职,加紧戒备。

一栋民屋当中,近十个将领秘密再次聚集,其中便有两名位列参将之人。参将虽然位于总兵之下,但也是统领五千兵马的高级将领,职权不小。

“张兄,刚才接到城外摄政王传信,只等大雨一下,便开始计划。”一名参将对着另一名参将说道。

“不瞒张兄,若不是有把柄在满清手里,就凭他们这段时间在徐州城下接连败绩,损兵十余万,我还真不想跟他们合作下去!”这名参将并不是说假,满清承诺给他的世袭侯爵看上去似乎很诱人,但也要满清能一统天下他才能享受,大明有应龙军在手,兵威不弱,而且当今皇上年纪虽然不大,但并不昏庸,反而一派圣君之象,满清到底是异族,投靠满清不能让他有多少安全的保障。

“蓝兄也知道我等有把柄在满清手里,若不搏一搏,只有死路一条。”另一名姓张的参将笑了笑后,眼睛微微一眯。

张参将跟蓝参将的想法不同,满清同样给了他世袭侯爵的承诺,为了这荫及子孙的荣华富贵,他对满清可谓是死心塌地。

“是啊,为了活命,少不得只能出卖皇上了。”蓝参将叹了口气之后,语气坚定了起来。

随着第一颗雨露伴随着呼起的大风下下来,雨越下越大,狂风大雨,又因为傍晚时分天色本就暗,加上漫天的乌云大雨,整个徐州都被昏暗笼罩。

雨水哗哗啦啦!

城西密道入口处,上万清军士兵聚集在这里。

“快,所有人全部换上明军的服饰!”

这些清军士兵脱下自己身上的清兵服装,换上大明士兵的服饰,并且一个接着一个跳进密道,跟着密道潜入徐州城内。

徐州北门清军主力大营。

多尔衮和阿济格悄悄带着主力大军在大雨中淌水过河,来到西门外围两千余米处。

“啊………”

因为大雨中,河水涨了不少,水流也比较湍急,不时有清军士兵被冲走,只在漆黑的雨夜当中留下一声悲鸣。

多尔衮和阿济格面无表情的看着,虽然过程中将近上千士兵被河水冲走,但他们并不在意。

…………………………………………………………………………………………………………………………………………………………………………………………………………………………………

233。第233章 雨夜惊变(二)

随着雨水终于下了下来,朱慈烺听着大堂外雨水哗哗哗从屋顶洒落到地面的声音,心中的不安在扩大,这是一种直觉,他的直觉不说有对准,可足够令人不安。

“不行,必须进一步防范,不能留下任何疏漏!”朱慈烺无比坚定的道。

“传朕旨意,立刻封死四门!”

“遵旨!”

很快,十余名骑士从营馆向着四门飞奔。

“驾!”马蹄踩踏着地面上的雨水发出咚咚的声响。

“皇上有旨,封死四门!

原先,由于四门都有护城河和吊桥守护,清军没有填满护城河之前想要攻城非常不易,也为了让徐州城之内的将士更好出击,所以一直以来徐州四门都没有被封死。

西门是应龙军第四军在驻守,高大的城门边角处堆着一堆足足数米高的石堆,每一块石头都有至少数十斤重,这些都是准备用来封死城门的。

“快搬,封死城门!”应龙军第四军一名千总指挥一群士兵搬运石块要封死城门。

一旦城门被石块封死,城外的敌军想要攻城就只能攻打城墙了,这是一个利大于弊的防御方法。

应龙军六个军,除了第六军留着城内中央行营保护朱慈烺外,其他几个军全部被朱慈烺部署在各个城门,其中第一第二军守卫北门,第三军守卫东门,第四军守卫西门,第五军守卫南门。

经过数场大战,应龙军每个军都不满两万人了,除了第六军只损失了两百外,其他五个军,最好的也只剩下一万八千人,留在西门守卫的阎应元第四军最少,现在只剩下一万两千多人了。不过,西门这里除了第四军外,还另有四万普通明军一同守卫,安全方面理应没有任何问题。

城内一条街道,这时突然有一支万余人左右的‘明军’正踩踏着地面上的雨水向着西门行去,带领这支明军的便是两名参将,一名姓张,一名姓蓝。

“蓝兄,情况有变,刚才皇上突然下旨要封死四门,我等必须加快步伐,否则城门一旦被封死,再想打开,花费的时间不短,变数太大!”姓张的参将一脸着急的对着姓蓝的参将说道。

“嗯,加快步伐!”姓蓝的那名参将点了点头,对着后面的士兵大胜吼道。

随着命令下达,这支万余人左右的‘明军’士兵突然加快步伐,从小跑转变成了快跑,地面上的雨水被踩踏的哒哒响。

“站住!尔等奉了何人的命令来此,皇上有令,城门重地,没有调令者不容靠近,请出示调令!”一名百总带着麾下百名士兵在临近西门的地方设卡阻拦,看到这支万余人的大军到来,立刻走上前去,面无表情的伸手索要调令!

姓张的参将面带笑容的走上去。

“我等是奉了皇上之命前来加固城门防御!”说到皇帝,姓张的参将原先的笑容立刻肃然了起来,并朝着皇帝行营所在的方向恭敬的拱了拱手。

“原来是奉了皇上的之命,还请出示调令!”说到皇帝,这名百总同样一脸肃然,朝着皇帝行营所在的方向恭敬的拱了拱手,不过最后仍向张参将索要调令查阅。

张参将神情微微闪烁,踌躇片刻才从怀里掏出一道明黄的圣旨,不过也只是露了出来,并没有交到百总手中给百总查看,似乎怕‘圣旨’被雨水淋湿。

“‘圣物’不容有失,还请见谅!”张参将一脸为难的道。

“理解,理解!”百总本想伸手去拿,但看着在雨水中不断滴落水珠手掌,立刻尴尬的笑了笑。

历朝历代而言,圣旨之类的东西都是‘圣物’需要好好包管,不容有任何损坏,百总只不过是一名小小的百总,自然不敢亵渎‘圣物’。

况且,皇上就在徐州城内,他不认为有人敢假冒圣旨。

百总最后扫视了这支万余人的大军,看着虽然人人都穿着雨衣,但还能从一些地方看到大明士兵的服饰,毫无疑问,这些应该都是大明的军队。

“搬开阻拦物,放人过去!”百总立刻命人搬开阻挡的木栏放人过去。

张参将和蓝参将带着这支万余人的大军突破关卡,朝着西门靠近过去,随着西门越来越近,两人相视了一眼,好在刚才有惊无险,否则他们虽然可以直接从关卡处杀到城门去,但提早打草惊蛇,总是不那么完美的。

五百米,三百米,二百米,城门处,城门口已经被封了三分之一。

“皇上有旨,加固防御!”张参将和蓝参将带着大军来到城门之后,随着他的大喊,立刻便有一队士兵从石阶向着城墙上冲去。

“不对!这些人不对劲!”正在指挥数十名士兵封死城门的那名应龙军千总看着这支突然而来的万余大军皱了皱眉头,发觉到了不对劲。

因为,按照道理,第四军军长阎应元是西门最高将领,这支万余规模大军就算是奉命而来,也理应先去通报阎应元才是,而不是急着登上城墙。

“尔等快停下,待我去禀报军座!”应龙军千总向着张参将和蓝参将两名参将走去。

张参将和蓝参将相视了一眼,两人眼中同时闪过杀机!

“锵!噗!”寒光闪过,张参将突然拔刀,一刀朝应龙军千总砍了过去。

“敌袭……………”面对这突然袭击,应龙军千总虽然下意识的躲避,但还是被一刀正中胸口,倒在地上后,只来得及口中含血的大吼了一声,便被冲上来的蓝参将补了一刀,气绝身亡!

“敌袭!敌袭!”原本正在封堵城门口的数十名士兵被这一幕惊住了,立刻大吼。

“杀啊…………”

在这突然袭击下,假扮成明军的万余清军士兵立刻便控制了城门口。

“快搬开石块,打开城门!”

“放下吊桥!”城墙上数千假扮成明军的清军士兵占据了城楼。

“锵锵锵!!!”拉住吊桥的铁索被十数把钢刀猛烈劈砍,很快就被劈断!

“嘭!”巨大的吊桥猛地砸了下去,架在护城河上!

封堵城门的石块也很快被搬走。

“吱吱…………”城门被清军士兵打开。

城外,千余米的漆黑之处,两名清军将领正在一处突破上遥望城门,看到城门被打开,这两名清军将领立刻策马朝着山坡下冲去。

“哈哈哈哈!内应得手了,西门被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