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庆丰军 >

第243部分

庆丰军-第243部分

小说: 庆丰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惠宗本以为宋军还在禹城,如今听闻宋军已经到了城下,猜想必然是宋军在禹城歼灭了王保保的军队,如今主力全来,惊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众卿家赶紧从朕去高丽避难,幸好朕早有准备,命高丽王在耽罗给我修建了行宫,而今事情紧急,也只有如此了!”元惠宗无奈道。

耽罗是高丽半岛南部的一个海岛,蒙元曾经在耽罗岛置耽罗万户府进行管辖,后为了照顾高丽这个外甥藩国,蒙元朝廷大笔一挥,将耽罗划给了高丽。

当年毛贵帅军打到柳林的时候,元惠宗便考虑耽罗四面被海水环绕,比较安全,为了自己日后避难,便有心命令高丽在耽罗岛为其修建行宫,后来庆丰军联军攻击扶桑,关铎、毛居敬红巾军入高丽,耽罗岛早就被大宋扶桑知府的水军胡伯颜部占领。

“陛下难道忘记了吗?耽罗早在数年前就已经落入宋军手中了。耽罗是去不得了!莫不如陛下暂时北狩,传檄草原各亲王南下勤王,派一王室亲王暂时留京监国,臣等愿意固守京师,与都城共存亡!”右丞相张伯康道。

元惠宗在张伯康的提醒下,立马明白过来,北地草原可是自己的家啊,东部草原乃是成吉思汗诸弟和勋臣的封地,向来对皇室衷心耿耿,虽然连年从草原诸王中借调大部兵马,銮驾退入草原,着诸王组织一支护卫大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按照常理,皇帝北狩,应该太子监国最好,可是太子爷不在京中,情急之下,元惠宗也想不起其他人,环顾坐下的几位大臣,正好淮王和有丞相在此,又积极主动发言,便命令淮王帖木儿不花为监国,右丞相张伯康为京城留守。

一应安排完毕,元惠宗只带着自己的后妃和精锐的皇家宿卫怯薛军,仓皇从北门逃走,来不及派人打探宋军兵马数量,更顾不上元上都早已经被关铎等红巾军焚毁,直奔元上都开平府。

郝仁亲自都帅的宋军,并非从陆地而来,而是自山东半岛的莱州登船,走海路,入渤海湾,遵循当年八国联军破清都的路线,出奇不易攻破了海津镇。

蒙元宿卫京畿的各路兵马,因为王保保在兖州大败,兵马大多数已经南下支援王保保,唯独宋军北上,却不曾想,宋军自海上而来,京畿周边,几乎都是空城。

郝仁既攻破海津镇,(omshuom)只留下少数海军再海边看管战船,其余水军与搭载的步兵一同等岸,就地征集马匹和军粮,大军没有多余动作,直攻元大都。

淮王帖木儿不花临危受命,巧妇难为无米炊,元惠宗又带走了京中最精锐的怯薛军,对于兵力单薄的元大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淮王亲临城头,组织防务,城头忙的一团乱麻,忽然见一队二三百蒙元溃兵远远奔来,淮王不禁心中疑惑。

如今天子已经北狩,就算没有南下支援王保保的兵马,也打着勤王的口号,跟着元惠宗一道向北逃跑了,此时哪里还有兵马前来勤王?

“城门上的兄弟,我等是海津镇的探马赤军,宋贼是从海上来的,贼人片刻功夫便到,快些打开城门,放我等入城!”城门下,一个探马赤百夫长站在城门下,用北地的语言向城头上高喊。

京城留守张伯康,听不懂北地语言,待翻译解释完毕,不疑有他,命令道:“开城门,放探马赤军入城!”

“且慢!”淮王帖木儿不花阻止住张伯康,对着城下用北地的语言与溃兵对话道:“宋贼中,有海军贼酋俞通海,不知道这位百夫长大人有没有见过!”

淮王嘴上说着,却已经让附近的火炮和弓弩手瞄准了城下的溃兵。

俞通海听这语言,便觉不妙,待微微抬头看时,认出来说话人正是淮王帖木儿不花,而帖木儿不花,也认出来人不是旁人,正是宋贼海军贼酋俞通海。

第四百四十八章 攻破大都

俞通海本事蒙元王族,因燕铁木耳之祸患被削家族的王爵,全家乡避祸安丰,又随同父亲俞延玉一同迁徙至巢湖,时值天下大乱,红巾军四起,俞延玉在巢湖起兵,与廖永安兄弟相联结。。。

天完政权兵败杭州,脱脱攻破徐州,天下红巾军进入低谷,天完军李普胜退入巢湖,三家便结成了连营,郝仁在攻打和州时,三家水雄便与郝仁的庆丰军合兵作战。

庆丰军避实就虚破合州,就是以俞通海为前锋,骗开和州城,后天完政权在汉口东山再起,李普胜千里往归,俞通海与廖永安等人一起归附了郝仁,历来作为水军统帅,与吴六奇并称为大宋水军双雄,为大宋的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不曾想,俞通海声名远播,因其是北地人,让不少北地人咬牙切齿,因其典型的北地面孔,郝仁派他先行,带领军中挑选的色目人特征明显的人,赚大都的城门,却被城头上的守军认了出来!

“俞通海,你这个逆贼,受死吧!”淮王帖木儿不花咬牙切齿道。

一时间,城头上的火器弓弩,一起作,俞通海知道情况不妙,都帅的二三百兵士,组成盾牌阵,迅撤退,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咚!”一声巨响,一枚炮弹打破了盾墙,七八名宋军中倒在血泊之中,一名千夫长撇下盾牌,扑向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大声惊呼:“元帅——”

俞通海身中火炮,已然没有了气息,二三名俞通海的亲兵,背了俞通海的尸体,夺路就跑。

淮王帖木儿不花见一炮打死俞通海,心中颇为得意,命令道:“开城门,给我追!砍下俞通海这个逆贼的脑袋!”

大都的城门吱呀呀的打开,数百骑兵在一名千夫长的带领下,挥舞着马刀,气势汹汹的冲了出来,想杀死全部的溃兵,顺道砍掉俞通海这个宋军重要的将领的脑袋,既能安定大都守城的军心,又能对宋军起到震慑作用。

大都留守张伯康隐隐的感觉有些不妥。宋军的前锋已经抵达城下,恐怕大军已经不远,此时开城门迎敌,恐怕遭遇宋军的大举反扑!但是,张伯康这个大都留守,必须要听命与监国王的命令,有些事情,就算是他想了,却也未必敢说出来。

说时迟,那时快,两路数千名的大宋骑兵,分左右两翼兜头杀来,也不管追杀步兵的骑兵前锋,径直去抢夺城门。最新最快更新

监国的淮王帖木儿不花与大都留守张伯康大惊,呆愣了半晌才齐声高呼:“快关城门!”

主将尚且如此,城头上的守军更是惊吓得手足无措,何况数百出城的蒙元骑兵,尚未全部出城,拥挤在城门与吊桥中间,城门关不上,吊桥拉不起。

张定边廖永忠亲帅两支临时拼凑的骑兵,斩断了出城骑兵的尾巴,顺着已经来不及关闭的城门,如同潮水一般的冲入大都城中。

“给我上,堵住他们,堵住他们!”

淮王帖木儿不花大惊之下,赶紧指挥自己身边的宿卫,想堵住攻入城池的宋军,将宋军挡在在瓮城之下。

瓮城两侧的守军,弓弩如同飞蝗一般的射向入城的骑兵军阵,将不少宋军骑兵射落马下,可是宋军前仆后继,拼死冲杀,宋军有铁甲护身,就算是中箭,骁勇的宋军便挂着一身的羽箭,继续冲杀。号称不死战神的张定边,挥舞着长刀,左劈右砍,如入无人之境,身挂七箭,却已经冲到内城的城门下,将内城的守卫悉数砍翻在地。

这片被沙陀人石敬瑭出卖的燕云十六州的故地,战略位置及其重要,正是因为中原王朝失去了这片战略要地,使得中原王朝被北方游牧民族欺负了几百年,最终导致南北宋朝的灭亡,中原大地第一次全部的陷入北方游牧民族的手中。

北宋数次北伐,想夺回燕云十六州以稳固北地边防,可惜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北宋王朝不得不在边境的地方修筑大量的水渠林地,想遏制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冲击力,毕竟也是徒劳。

郝仁望着蒙元的都城,心中感慨万千,数百年的屈辱今日一朝雪耻,他一声令下,大宋渡海突袭的四万精兵,漫山遍野的冲向元大都。

敌我双方兵力本来就没有可比性,何况宋军已经先一步突破城门,攻城战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京都留守张伯康在城头上便被火枪打成了筛子,淮王帖木儿不花被张定边擒获,蒙元大都守军群龙无,经过简单的抵抗,宋军伤亡不足千人,便将城内的守军驱赶了出去。

“陛下!俞都督他……”水军的一个千夫长浑身污血,从战场上背回了俞通海血肉模糊的尸体,在郝仁的身边哭诉道。

郝仁通海的半边身体已经被火炮打烂,肯定是回天乏术了,郝仁眼中挂着泪花,从马上跳下来奔向俞通海的尸体,却还不忘大声呼唤:“快宣神医胡青牛!”

胡青牛抱着药箱快跑来,老远他就知道这人已经没救了,为了照顾郝仁的面皮,还是像模像样的处置一番,无非就是给尸体整容一番,然后才想郝仁无奈的摇摇头。

打仗,没有不死人的,武功就是建立在堆积如山的尸丘上的,这其中大部分是敌人的尸体,当然,也少不了有自己人的尸体。

虽然俞通海跟随郝仁南征北战,海军为大宋立下了不世的功勋,郝仁也不可避免的会在战争中损失自己的将领,这是历史上任何名将都无可避免的事实。

若非俞通海引敌军开城门,宋军不知道要在大都城下堆上多少尸体才能攻破大都,郝仁对失去一名重要的将领跟到非常的难过,但是,却不能驱散他心中攻破元大都的喜悦和成就感,郝仁更关心的是,谁更适合做海军的元帅和如何安抚俞通海的家属们!

“加封俞延玉为二等公爵,加封俞通海为一等侯爵,由其子袭爵!”郝仁没有其他的办法,严重似乎挂着泪花,只能给俞通海的家属提高爵位,来安抚其家属!

“大军即刻随我入城,封存府库,秣兵历马,准备面对蒙元的反扑!”郝仁命令道。

(。)公告:新笔趣阁

第四百四十九章 反扑凶猛

元惠宗仓皇北狩,一天一夜,向北狂奔一百二十里,得以与东北诸王勤王军的汇合,才停止狂奔的脚步,断后的哨探回报,元大都已经被宋军攻克,而且宋军只有不足四万人。

一路上的颠簸已经让元惠宗恼火,他久疏战阵,屁股都快被颠碎了,听闻宋军孤军深入,只有四万之众,不由得让元惠宗暴跳如雷。

北地勤王的军队距离大都只有两天的路程,他若自己在大都坚守,何至于风餐露宿,没准在他坚守大都,把郝仁吸纳在大都,各路勤王的兵马陆续赶到,在大都城外歼灭宋军的孤军,然后自己的得以保全大都,稳固住自己的阵脚。

“给我夺回大都!”元惠宗暴跳如雷,自己的銮驾继续北上,却让各路勤王的兵马,重新夺回大都。

郝仁攻破大都,料定敌人必然反扑,对于元惠宗留下的三千佳丽,一无所取,与众位将领们商定,待击败蒙元反扑,诸位将领们论功行赏,他只是在元惠宗的宝座上坐了一坐,体验一下君临天下的感觉,便开始忙着整肃城内的治安,巩固燕京的城防,派出哨探四下打探敌情。

“报!蒙元的怯薛军伙同勤王的诸路大军,总兵力在七万以上,距离燕京不足五十里!”

“报!王保保弃了禹城,都帅八万兵马反扑过来,距离燕京不足百里!”

哨探纷纷回来,将哨探的消息报告给郝仁,还有其他各路勤王的兵马,像潮水一般纷纷赶来,与怯薛军或是王保保汇合,大都附近的敌人兵马,已经增加到二十万之众,是攻破大都宋军的五倍多。

“来得好快啊!”

郝仁攻下燕京不过三日,各路大军已经反扑过来,敌人动作如此快,这是郝仁始料不及的。

燕京是蒙元的都城,自从木华黎经略中原时,便已经在蒙元之手,又有辽国、金国经略若干年,燕京之地色目人很多,不似黄河以南汉人那么多,城池容易占领,而民心却不容易归化,宋军一年免征的律法,显然对那些失掉家国的色目人贵族们,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陛下,北方的怯薛军距离最近,莫不如兵行险招,大军即刻北上,先击溃蒙元的怯薛军,回头再战王保保!”定边军统帅张定边建议道。

郝仁沉思半晌,觉得这个计策太过危险。

宋军长途奔袭,重武器不多,士兵已经非常疲惫,而且怯薛军是蒙元皇家卫队,是真正的精锐,郝仁没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击溃他们,倘若战场僵持,王保保从后面兜杀,手中这四万兵马,估计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莫不如大军舍弃燕京,暂时先退却到海津镇,背靠海军的大海船,进可攻,退可守,常遇春与王保保在禹城对阵的大军,必然尾随而来,待常将军大军到来时,两路大军重新夺回燕京,如此当最稳妥!”内阁礼部尚书姚广孝道。

姚广孝提出的计策,不失为一个稳妥的计策。

不过燕京对于敌我来说,象征意义更为巨大,一旦让蒙元重新夺回燕京,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