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庆丰军 >

第130部分

庆丰军-第130部分

小说: 庆丰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钻孔这个不难,我们以水车为动力,速度总要快过手工的!”焦挺做冥思苦想状,对郝仁道。

“焦大人先考虑把火枪的枪管做出来再说,其他慢慢来,最重要的一点,你可知道什么吗?”郝仁又体恤的说。

焦挺嘿然一下,挠着脑袋道:“这个主公不用说,最重要的,就是保密吗!”

郝仁满意的点点头,又道:“此图纸只能你和焦玉两个人看,其他人,一概不许知晓!”

“主公放心,就是砍断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违背将作坊的纪律!”焦挺笃定的说。

郝仁不懂机械,只是在地摊流派野史上,粗略的看过古代火枪制造流程,不过,经过小两年的穿越生活,都快忘记自己母亲叫什么名字,怎么还能记得那这些后世无关紧要的东西。

火枪的枪管,必须是在一整块铁锭上钻出口来,才能保证枪管发射时不炸膛,而且枪管的内壁,要足够规整平整,否者会影响射击,据说一个成熟的工匠,要钻出一个合格的火枪,也要在三个月上下,单是这人工,就是一笔庞大的开销,而且威力还不知道如何。

火枪的制造,以当下的条件来看,制造枪管是最难的,其他的,郝仁确实也不懂,只能靠工匠们,在实际中摸索了。

郝仁画的图纸,不过是一个铁管,带个木托罢了,连扳机都没有,设计的完全就是靠点火发射的,难怪焦挺会把枪当做火炮,郝仁设计的火枪,原理上和火炮都是一样。

至于郝仁所谓的火枪,最终能够造成什么样的,是不是还不如十字弓(手弩)的射速和射程,那就未可知了!

郝仁就算不懂这些,他就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枪是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什么半自动步枪的就不考虑了,无论造出什么样的枪,有一个蓝本,也好慢慢的改进了,以时下的工艺,也不是有设计理念,就能够完全的制造出来!

在华夏正史上,第一个把火枪用到实战上的,就是明初的镇南王沐英,而且根据火枪的射速,发明了后世引用近千年的三段击,郝仁此时想造火枪,顶多也就比沐英早个十几二十年吧!

就像郝仁刚穿越来时,苦心孤诣的想提高粮食的产量,目前过去两个作物生长期了,连高作物育种的主官,从都余德臣换成余阙了,现在还不知道,寿州的作物育种,搞的怎么样呢!

第二百二十六章 降服余阙

至正十五年(龙凤元年)十一月初五,郝仁在庐州等来了扬州的参军俞通源,耿再成又带两千骑兵从安庆赶来汇合,郝仁在庐州集结兵马,祭旗出征,北上攻打已经抵达北部边境的蒙元答失八都鲁的大军。

郝仁因为手下的文官越来越少,他已经感觉人手不够用了!

施耐庵、余德臣坐镇安庆,郝仁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将这老少二位,继续留在安庆坐镇西南,方可确保西南无忧!

江南新占领之地,必须留一能吏带郝仁节制各路人马,郝仁选中了廖永安!

段桂芳、卢彦玉、卢邵,分别留在扬州、建康、宣州,无法陪侍郝仁左右。

刘伯温是一根拐棍,郝仁感觉自己离不开这个厚黑高手,特意从平江将他一路带回,算是身边的一个重要的依靠。

郝仁身边,还剩下个俞通渊!

俞通渊勇有余而谋略不足,何况他的父兄,都在庆丰军中身居高位,他的父亲俞延玉,目前任命为和州太守,乃是一方大员,其兄长俞通海,又掌握着庆丰军最精锐的水军,俞通源出镇扬州,作为付友德的副手,俞通渊,必须留在身边,以免失去节制俞家子侄的筹码!

倒也不见得俞家父子就有异心,关乎大事成败,这个问题,必须考虑,不能让俞家子侄,在庆丰军独大。

在郝仁文官缺乏的情况下,只能将俞通源从扬州掉回来了。郝仁对付友德比较放心,何况扬州已经与江南之地隔江相望,还有段桂芳辅佐付友德,扬州可以无忧!

郝仁没有将江南的主力军队调回来,庆丰军北进的军队不算精锐,兵力也不多,不足三万人。

有从各处抽调的胡大海、徒单斛、耿再成、俞通河四路八千骑兵,以及属于郭天叙的赵继祖部八千人,焦禄火器营五千人,元帅府卫队一千五百人,用新兵组建的两个七千人的万户,分别由中军的宿卫千户吴六玖、参军俞通渊作为临时担任万户总管。

郝仁带着参军刘伯温、参军俞通源,大军浩浩荡荡,不一日,到达寿州!

寿州百姓正沉浸在蒙元的大兵压境,恐怕遭遇屠城的恐慌中,听闻昔日的庆丰军都督回寿州,百姓和父老加额相庆,出郭十里相迎,百姓夹路欢呼,绵延直到城下。

“这下咱们有救,不怕鞑子屠城了!”人群中,一个拎着菜刀的百姓欢呼道。

寿州太守宋克已经做好死守寿州的准备,将全城的百姓都调度起来了,不少百姓,都拎着勾干铁齿,更多的百姓手中拎着菜刀(郝仁放开了属地的刀禁),准备与寿州共存亡。

寿州乃是郝仁的发迹之地,凭借七百马夫十数流民,轻而易举的攻占寿州,在帅府移驻寿州前,郝仁一直把老巢安在寿州,庆丰军攻城略地,破城无数,蒙元若是攻占寿州,屠城泄愤是必然的!

“都督回府了,欢迎都督!”一个拎着铁镐的百姓,大声欢呼道。

郝仁离开寿州的时候,就像他平素出征一般,偷偷的离开寿州,不少百姓还不知道昔日的都督,如今已经是割据一方的大元帅,而且早已经将老巢,从寿州搬到了庐州,若不是答失八都鲁大军犯边,郝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呢!

“父母官!”

“郝青天!”

……

百姓夹道挥手欢呼,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最终统一为:“必胜!必胜!”为庆丰军呐喊助威!

嘹亮的庆丰军军歌,再次在寿州的城外响彻,向老区人民,展现出庆丰军子弟兵的十足风采,士兵们踏着歌声的节奏,在百姓的欢呼中,越发显得威武笔挺,精神面貌十足。

“三国战将勇,守将赵子龙,长板坡前逞英豪……”

郝仁马上挂着微笑,在参军刘伯温、俞通源,宿卫千户斐冠军、陈达的簇拥下,频频向寿州的百姓挥手致意,歌声住处,郝仁走马大路,对着夹路的百姓罗圈抱拳,朗声道:

“蒙元的答失八都鲁,将战火烧到我们庆丰军的边境,国祚不才,保护百姓是国祚职责所在,我一定将敌人抵挡在寿州之外,取答失八都鲁项上人头,请寿州父老安心!”

“都督仁义啊!”一老者垂泪道,“都督爱民如子啊!”又一老汉出来抱拳道,整个街市的喧嚣,比上元节的灯会还要热闹。

“余阙在哪?”郝仁并马与寿州太守宋克同行,不由得问道。

余阙乃是蒙元的淮南行省平章,郝仁攻打安庆时,迫降了这位蒙元坐镇大元,收纳他手下的不少兵丁,余阙虽然投降,却不肯为郝仁攻打蒙元出力,心甘情愿的接替余德臣的作物育种工作,连同家眷,一直被安置在寿州。

宋克介绍了一番余阙的进来情况,郝仁让大军穿城而过,度过颖水与先行到达的六千骑兵汇合,郝仁却在宋克、参军、宿卫的陪同下,闪进庐州的一条小巷。

‘育种基地’外,郝仁阻止了门子的通报,径直走进了余阙的办公场所。

只见满屋子都是各式各样的水稻稻穗、棉花团,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插着标签的水稻种子、棉花种子,桌子旁,一个胡须半白的老者,身上披着一件破羊皮袄,正聚精会神的摆弄一架天平,称量各种子的重量!

这就是余阙,昔日蒙元的正二品大员,哪里还有一点昔日的尊贵!

余阙称量半晌,感觉身旁有人,本以为是来送饭的兵丁,他随口道:“饭菜先放一旁把,我忙完这片刻再吃!”但是来人并没有反应,他诧异的抬头望了一眼,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庆丰军大元帅郝仁郝国祚。

他惊讶片刻才反应过来,忙丢下手中的活计,起身握胸行礼道:“余阙见过主公!”连身上的羊皮袄也滑落了下来,却眼仁上挑,直愣愣的看着郝仁,心中满是猜疑!

‘是不是蒙元的大军要打过来了,郝仁准备清理掉自己这个昔日的蒙元大员?是不是寿州要保不住了?’

郝仁并没有还礼,也不让余阙免礼,屋内太冷,郝仁而是将自己身上的白色裘皮大氅解了下来,披在余阙的身上,轻描淡写的说:“我要北上据敌,路过寿州,听闻老先生种植的粮食,今年大丰收,特意过来看望老先生,老先生辛苦了!”

所谓的‘解衣推食’也不过如此,余阙颇为激动道:“承蒙主公记挂,高产水稻,明面便可以大面积推广了!”

二人正说话间,余阙的幼女安安从门外跑来,兴奋的惊呼:“十三叔!”一投扎进郝仁的怀中,郝仁微笑着将小安安抱在怀中,挂着小女孩的鼻梁,逗引着她玩儿。

余阙大惊,赶忙呵斥小安安:“不得对主公无礼,太不像话了!”却也不敢上前,约束女儿,还不知道主公是个什么态度。

第二百二十七章 队友太弱

庆丰军北上的大军在颖水北岸扎营,驻扎在安丰的杨正泰飞山蛮军,全军一万五千人,在领袖杨正泰亲自率领下,最先赶来与郝仁汇合,翁婿相见,少不了一番寒暄。

杨正泰暗叹自己女儿好眼光,自己也选择正确,郝仁已经占据广大地区,俨然他的这个女婿,就是草头王了,只不过是他喜欢叫做‘大元帅’罢了!他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了郝仁,他老了,这后半生,只能指望这个女婿了!

一年多,飞山蛮军队,没有遭遇一次战争,手下的士兵,都被杨正泰下放到各地方进行军垦了,如今有了战事,临时抽调回来,集结确实需要时间。

宋克最先送去救援的消息时,杨正泰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早就开始着手集结军队,直到郝仁赶到颖水北,才勉强集结完毕,赶来与郝仁合兵。

郝仁看见飞山蛮的军队,简直大跌眼镜——这还是昔日骁勇的飞山蛮军队吗?

从士兵到军官,无一不是肥了一圈,昔日的肃杀之气,丝毫不见,反而多了臃肿的腐化气息,整军中,哪还有当年从湖广山区走出来的英武之气,全军上下,都透漏着腐化的味道和田间泥土的气息!

说话,郭天叙也带着一万五千名的濠州军,前来汇合!不是郭天叙不想来与郝仁汇合,只是他的这点家底,拿出来,实在感觉有点寒酸。

宋克太守派兵救援的时候,他不好意思来,如今郝仁到了寿州,他再不来,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了,再不堪的军队,带出来,也是表明自己的一个态度。

郭子兴去世时,濠州军遭朱重八分裂,分走大半兵马,又遇滁州围城,损兵折将,濠州军早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且邵荣、赵继祖两军主力,又被郝仁抽调去了南方,郭天叙所领的濠州军,更是没有起色!

濠州乃是一片几次遭遇兵火的城池,本来百姓就少,留下的百姓,又不少跑到郝仁的庆丰军地盘上,当起了民垦户,濠州军别说征兵了,吃粮食都是问题。

而且濠州军北上的路途,又都被刘福通、赵君用义军阻挡,蒙元打不着他,他也没地方发展,濠州军只能困守孤城,断了进取之路了!

濠州军的士兵,甲胄都不齐全,而且很多都是百姓装束,手中只有白蜡木杆,哪还有昔日濠州军的威风啊?

郭天叙也确实有气节,就是日子过得如此窘迫,硬是没有想郝仁这个妹夫,提出一点接济的要求!

蒙元军队中,现在都有与庆丰军想匹配的火炮了,指望这些农夫帮郝仁打仗,这不是纯属于扯淡吗!

郝仁看着两支赶来汇合的军队,不禁一阵头疼,庆幸自己回援及时,要不,指望这两军策应寿州,恐怕答失八都鲁都嫌砍他们磨损刀剑。

郝仁掰着手指头算自己手下的筹码,此时可调配的人马,满打满算,一共有六、七万军队,数量上,就不是敌人的对手!

而且杨正泰、郭天叙两军三万人,又是这般模样,占庆丰联军的一半!

赵继祖的军队,虽然在郝仁的十几个军中,战力居于下游,与上述两军比起来,赵继祖的九千人,那就算是精锐了,而且,这九千人,还得算是郭天叙的濠州军序列。

郝仁只有八千骑兵、五千火器兵,中军一千五百人,算是庆丰军的百战之师了,真正的精锐!

还有庐州太守宋克的八千城防军,主要负责防守寿州,出城作战经验,完全可以说一点经验没有,只能留守寿州作为策应了,其作用,不过聊胜于无罢了!

答失八都鲁的军队,挟打败刘福通二十万军队的余威来的,兵锋正盛,数量也在十二万以上,是郝仁联军的二倍。

郝仁心中暗暗叫苦,恐怕是对寿州百姓说大话了,谁知道杨正泰、郭天叙的军队,如此不堪,高估这两个亲戚了。

如今想打赢答失八都鲁,目测,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